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试析“以就业为导向”背景下高职教育走向问题的思考

试析“以就业为导向”背景下高职教育走向问题的思考

日期: 2011-11-11 14:28:54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潘玉昆

[论文摘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成为近几年来高职教育内涵认识的主流思想,但在认识上和实践中都出现了偏颇倾向。高职教育要正确把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科学内涵;要防止成为“就业教育”和膨胀了的“技校”,防止因忽视“育人”职能、丧失“育人”功能而失去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和生存空间。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职业教育 定位 育人 
   
  近年来,高职教育作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的一种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界的主流认识。从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这种对高职教育的定性和定位认识无可厚非。但是,从当前一些院校和高职教育工作者的认识和实践上看,却暴露出一些偏颇倾向。学海网(www.xuehai.net)比如:强调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有的就片面理解为 “只为社会和国家服务”或“为企业用人单位服务”,忽视了“为学生服务”这一育人的根本宗旨;强调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有的就片面地开始追求就业率,不管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只要把学生“推出”校门,就万事大吉。有的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的有效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半左右,只能算是个“半成品”,别说是“高素质”,就连基本的理论技术和技能都难以保证。尤其是现在倡导“顶岗实习”,有的院校提前一年将学生“顶”到企业的工作岗位上,企业为此可以低廉地使用学生,没有保险,工资待遇远远低于做同样工作的正式职工。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企业乐此不疲,到了该签正式合同的时候,又大批地辞掉这些学生,造成大批高职学生在学校统计的就业率中已经“就业”,但一年后又大量地“失业”,需要重新寻找工作机会,学生的根本利益得不到保障。 
  这种状况不仅暴露了对高职教育在认识上的偏颇,而且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将影响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和生存。2010年9月13~14日,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原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在开幕式上说,高职院校学生规模快速增长,客观上给我们提高质量造成了极大压力。陈希指出,纵向与中等职业教育比,横向与普通高等教育比,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不能找到独特的服务领域,凸显不了不可替代作用的话,存在的依据就会受到质疑,发展的空间就会受到挤压。同时,他深刻指出:目前国内教育界确实存在四年制应用本科大学干三年制高职的事,高职院校干中职学校的活儿,中职学校又拼命想升高职,高职院校又脚踏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两只船”,削尖脑袋升本科。有的高职院校质量意识淡薄;有的高职院校虽然重视质量,但没有把规律转化为具体措施;还有的院校把学生升学作为标准,盲目攀高,追求学校的升格。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倾向,需要调整、纠正。否则,这会导致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模糊。 
  可见,高职教育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以及今后应该怎样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向,坚持育人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依然值得我们深入讨论和思考。 
  一、高职教育要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向,必须首先正确理解和把握“以服务为宗旨”的内涵,绝不能以“服务社会”的功能取代“服务学生”的根本宗旨 
  “以服务为宗旨”,一般理解高职教育要为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企业用人单位输送人才。但笔者认为,这两个层次的“服务”,着重强调的是一种服务精神和服务理念,体现的是高职院校应该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和功能,也体现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时代性和阶段性特征,绝不应该理解为“为企业服务和为国家经济社会服务就是高职教育的宗旨”。高职教育不论是“为企业服务”,还是“为国家经济社会服务”,归根结底,要通过“人才”去服务。高职教育无论什么时候,都只能和其他任何类型的教育一样,将“育人”视为自己的“宗旨”,“宗旨”只能有一个。“以服务为宗旨”这里的“服务”除了有上述两个层次的理解外,还应该隐含着为学生服务的内涵,而且这个服务恰恰应该是高职教育与其他所有教育一样必须遵循的根本宗旨,就是要 “为学生服务”。离开了这个层面,我们对“以服务为宗旨”的理解就会陷入偏颇,进而将导致现在高职教育强调“以服务为宗旨”这一提法的不合理性。 
  同时,如果我们错误地认为高职教育的“宗旨”就是为国家服务和为企业服务,那么我们的工作就很容易陷入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陷入“急功近利”和忽略学生的利益的泥潭,不仅背离了教育的根本宗旨,也会最终葬送高职教育的发展前景。 
  二、高职教育要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向,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绝不能片面顾及“就业率”,而忽视教育质量和就业质量 
  “以就业为导向”,笔者以为其含义应该是一种指向,是强调高职教育要“有的放矢”,强调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目标、规格、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安排、教学方式方法等,教育教学内容要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企业生产、服务、管理对高职学生实际素质和能力的需要,体现的是高职教育内部主动适应外部关于人才培养方向性和标准化要求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另外,这里的“就业”应该蕴涵着“短期”就业和“长期”就业,即我们高职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不仅要有当前就业的能力,也要有今后再就业的基本素质和潜能,这样的高职毕业生才能算作“高”。高职教育又绝不是简单的“就业教育”,“为学生就业服务”不仅仅是高职教育的一项职责,也是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的职责,只是对于高职教育来说,“为学生就业服务”是更为突出的一个特征和需要罢了。因此,高职教育绝不能因为现在国家需要大批一线技术工人的紧迫形势,就“拔苗助长”。要防止“忽视质量”却“堂而皇之”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半成品劳动工具”的现象,防止走向脱离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轨道。 
  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个高职学生的成长渗透着家长的心血和学生本人多年求学的高昂成本,家长和学生固然希望毕业后有一份工作,但这份工作绝不应该是刚就业又很快失业,绝不应是只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绝不应是虽受过多年教育却终日在现代化的大生产线上重复简单的机械动作。如果我们这样对高职教育定位,那我们是无疑在用公共教育的资源为21世纪大量的“血汗工厂”培养廉价的“工作机器”。如果是这样,那不仅是这些充满理想的高职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的极大悲哀,更是中国高职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一种悲哀。 
  因此,高职教育的生存绝不能仅仅是为了满足“成千上万数以亿计劳动大军”的需要。问题的关键在于:数以千万或数以亿计的劳动者不一定仅仅由高职教育这一条管道来培养,是否愿意成为或者可能成为这千军万马中的一员,不完全取决于高职教育的存在,我们必须尊重受教育者个体的选择。高职教育如果还坚持自己作为一种“高等的职业教育”这样的神圣称呼的话,就必须固守教育的良知,坚持培养“人”的活动,善待自己的神圣职责,善待自己的培养对象,不能过度地追求“就业率”,降低质量,去迎合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三、高职教育要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向,必须进一步确定高职教育在整个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使其回归“职业”的“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绝不能以“功能定位”取代“性质定位”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任务与分工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科层次人才。高职院校宣扬的杰出校友应该是劳动模范、岗位技术能手与企业家,而不是宣传学校培养出了多少官员。张大良希望高职院校“归好队,定好位,坚守自己的层次、类型,培养一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 
  当前,我国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认识,即高职教育就是专科层次的教育,忽视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特性和“高等”性,把“高职教育”简单地混同并排列在学历教育序列中,“出现了贬低、矮化职业教育,泛化职业教育的倾向”,体现了社会对高职教育定位和属性认识的模糊。这里既有高考招生录取次序和录取分数从客观上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也不排除高职院校自身在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特色等方面实践探索还不成熟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探索高职教育在整个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使其回归“职业”的“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尽快赢得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广泛认可,笔者认为这里关键应坚定两点认识:  学海网(www.xuehai.net)  首先,必须坚定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属性,按照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和特点全面“塑造”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相对于基础义务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主要应该体现在技能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的素质培养两个方面,培养方式主要应该体现在“教、学、做”的有机统一上。因此,要求教师是“双师型”的,教学场景是企业工厂化的,教学投入是比较大的,尤其是硬件建设应与现代工、农业生产实际的运用需要相匹配,并不断更新,及时跟进,甚至具有超前性。在政府不断加大投入的同时,教育投入应逐步走向市场化、社会化和多元化;教学质量考核应该是“教”与“考”的相对分离,学校管理体制应该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在现阶段我国社会来说,可以是“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和企业积极参与”,但从长远来讲,根据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职业教育应该是“企业主导,学校主体,政府服务,社会参与”,毕业生基本实行“订单教育”。从一定程度上说,职业教育应该是“企业行为”,企业应该更加主动地倡导并积极主办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还应该类似于企业的产品生产,具有很强的计划性,不能过度地放开和发展,盲目实行完全的市场化和大众化。否则,就无法保证投入及质量,供大于求,低质量大规模地发展,最终就会丧失自己的声誉和地位。仅从这一点看,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虽然在规模上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从办学投资、管理体制等内涵机制建设上看,从办学主体和积极性上看,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体,没有形成职业教育应有的特色和生存之道,尚处于初级阶段。 
  其次,必须坚定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属性认识,按照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和特点,全面“塑造”中国特色的高等的职业教育。中国的高职教育是当前中国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相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具有自己的特性,突出应有的“高”的属性和“职业化”属性。更进一步说,这个“高”就应该突出表现在“技术理论素养”和 “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人文素质”属性方面。关于这个问题,国内相当一些高职教育工作者早已针对一些高职院校的片面做法发出呼吁,希望高职教育要在强调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从中、高职教育看,二者作为职业教育类型,都强调“技能”和“职业道德”。这里的“技能”应该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技术理论素养;二是技术动手能力。高职学生不仅应该具备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理论素养,即“工程师”型人才,毕业后,应该定位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各个环节的技术负责人或项目经理人的岗位上,他们需要懂得更多的设备工作原理和技术管理关联,而不是从事具体操作劳动的新型工人;而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则很明确,就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劳动技术工人;从“职业道德”角度看,教育的范畴也是应该能有所区别,高职教育应该更多地侧重于“法律”“做人”“管理”“服务”“团队”“协调”“竞争”等方面素质的培养,而中职教育应更多地强调“认真”“规范”“标准”“守纪”“敬岗爱业”“高效”等方面的精神。 
  近几年来,一些普通本科院校基于本科学生就业的现实压力,也逐渐开始加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从现阶段看,对高职教育形成了压力和挑战。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其不具备职业教育的属性,随着高职教育自身特色的不断完善,并不能形成根本性的冲击,但前提条件是:高职教育必须尽快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 
  四、高职教育要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向,必须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育人”质量,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尽快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优势 
  首先,高职院校要适当控制发展速度和规模,正确处理好速度、效益、质量和社会声誉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近期快速发展和长远健康发展的关系。高职教育要保证质量必须有大力的投资,如果一个院校片面追求规模,基本建设摊子铺得太大,甚至债台高筑,那么在师资队伍、实验实习设备、教职员工待遇等内涵的硬件建设就难以得到保证,学院可能徒有华丽的外表,而人才培养质量却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当前中国高职教育主体投资能力有限的前提下,教育职能部门应适当掌控院校数量,协调各个院校专业数量与招生规模;院校本身应当保持办学规模、办学效益与长远发展的协调一致,避免出现各个院校“一窝蜂”争抢生源,片面追求办学效益,而忽视培养质量的恶性竞争局面。 
  其次,在控制规模的前提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要以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目标,以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为重点,以专业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 “教”与“考”相对分离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生成为保障,以“订单式”学生毕业为标志,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努力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统一,彻底突破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束缚,形成高职教育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高职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最后,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学制改革,打破常规教学规律,增加校内学习时间,保证学生在校内的有效学习时间。 
  五、高职教育要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向,政府部门应该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解决好目前约束高职教育发展的制度性问题 
  首先,要从法律上规范学校、企业、中介机构与学生之间在招生、培训、就业等环节的行为关系,从根本上确保学生的权益不受侵犯。其次,要从法律上设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金,通过不同的缴纳方式和比例与企业的人才接收、税收、项目审批等环节挂起钩,以此规范和引导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最后,要从法律上出台相应政策,为“双师型”职业教师队伍的“双向流动”提供政策依据。 学海网(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