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职教师师徒结对内涵与原则及其实效性

高职教师师徒结对内涵与原则及其实效性

日期: 2010-11-27 18:42:09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马斌

摘要:教师师徒结对是指高职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互帮互学对子,是促进青年教师加速成长的师资建设范式,它具有自身的特征。高职师徒结对内容丰富,应坚持自愿性、主动性、有效性、自为性、互助性、恳切性原则。要使师徒结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在于:树立各取所需、各采其长的师徒观;在实践中共同做好“一二三四”的“大文章”;创设尊师爱徒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高职;师徒结对;实效性;青蓝工程;师徒观 

   
  高职教师师徒结对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高职师徒结对的内涵 
  高职教师师徒结对指的是高职院校里具有一定资质(这里指资格、经验、品质)的中老年教师与刚刚入校的青年教师结成互帮互学对子,旨在使青年教师加速成长的一种师导徒学的师资建设范式,即通常所言的“师带徒”。师徒结对既是悠久传统中扶持年轻人快速掌握生产技能与工艺的既定做法,又是新时期高职藉以促进青年教师进步的现代路径及其操作规程,也是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一种建构与传承,因此,被命名为“青蓝工程”。学海网(www.xuehai.net) 
  近代著名教育家张謇先生当年提出“彼之学可为我学,彼之法可为我法”的沟通中西、包容会通的开放思想,同样也适用于高职的师徒之间。一方面,具有优良品质和一定经验的中老年教师,在学田和教坛上勤耕不辍,较深地把握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较好地掌握了教书育人的技巧和艺术,因而,其在长期实践中积攒的“财富”,应该在承继中发扬光大,否则就可能造成资源浪费。青年教师精力充沛,进取精神昂扬,善于在接受“老经验”的同时,与新知识、新体验进行“焊接”,不了解“老经验”就容易多走弯路。另一方面,中老年教师凭借自己多年摸索的有效套路,往往容易孤芳自赏,并且形成思维定势,倘若不能与富有现代、“后现代”气息的青年教师亲密接触,就有知识老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之虞。青年教师作为教坛新锐,敢作敢为,勇于开拓自不待言,但探索无禁区,讲课有纪律,课堂上不是什么话都能讲,什么事都能做的,倘若不能从中老年教师那里吸取教益,有序有度,则有滑边、犯规之虑。因此,“彼之学可为我学,彼之法可为我法”可演绎成:师之法可为我法,徒之学可为我学。新型师徒关系的这种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现实和深远影响都是毫无疑义的。 
  (二)高职教师师徒结对的特征 
  高职师徒结对既有传统意义上师徒关系的要素,又有现代视阈中不同于传统观念的特征。第一,交互性。传统意义上师与徒的界限是严格分明的,为师者可以居高临下,指手画脚,为徒者只能俯首听命。而现代高职的师徒关系是新型的互帮互助关系,亦师亦朋,亦徒亦友,在知识、经验、技巧的交流及具体实践中是相互作用的,认知不同还可以并且应该讨论、争鸣,做到教学相长。第二,友爱性。传统崇尚师道尊严,讲究严师出高徒,而现代高职师徒关系是建立在同事间友爱平等基础之上的,提倡严格要求与无私关爱相结合,主张仁师出高足,严慈相济,情理交融。第三,自主性。传统意义上师徒之间是师嘱徒为,为师如何吩咐为徒则如何行事,为徒的依赖性较强,而现代高职师徒之间既紧密又松散,双方具有完全的自主性。第四,全面性。传统意义上师带徒重在传授技艺,而在其他方面则有所不为,更有甚者,即使传授技艺也会“留一手”。而在现代高职,师父对徒弟的引导则包涵了政治思想、品德情操、教学业务以及学术研究等诸多方面,传授时不藏不掖,提倡和盘托出。

  高职教师师徒结对的内容及其原则

  (一)高职教师师徒结对的内容 
  就教师师徒结对帮扶的内容而言,不外乎:(1)在思想政治上的引导。思想政治上的引导是第一位的、首要的。这是因为,能否行进在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上,事关能否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事关能否融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事关建立在共同理想前提下的个人成长成才。(2)在职业道德和情操上的“传导”。职业道德和情操的“传导”是核心。道德情操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反映。师父为人师表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以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先导形象呈现在徒弟面前,如果不思进取、牢骚满腹、无所作为,如何言传身教?传什么?教什么?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3)在教学和科研业务上的指导。在教学和科研业务上的指导是为师的中心工作,是师徒结对全部工作的基石。教学和科研是标志教师业务水平的一对范畴,教师业务水平是教师的基本功所在,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因此,只有成为教学和科研的前导,才能敢为人师,堪称人师,否则,就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诚惶诚恐。因而师徒结对的重点在教学和科研业务上的指导。(4)在学习、工作、生活情绪上的疏导。青年教师初来乍到,在学习工作生活上的情绪容易起伏不定,或急躁或懒怠,或冲动或踟蹰,或郁闷或兴奋等,都需要及时调适和疏导,从而情绪积极,充满热忱地投身于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事业中去。(5)在改正不良习惯上的劝导。对青年教师改正不良习惯的劝导,也是师徒结对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良好习惯,能够促进工作;不良习惯,诸如贪睡、嗜烟、泡吧、丢三落四等,则会给学习和工作带来消极影响。赫尔巴特说过,“有秩序的健康生活必须是教育的基础;同样,也是教育的最初准备。”青年教师应努力克服不良习惯,自觉养成严谨勤奋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二)高职教师师徒结对的原则 
  师徒结对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自愿性原则。师徒之间指导与被指导、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是建立在自觉自愿基础上的,而不是行政作为的“拉郎配”。即使是由学校职能部门主导,有关部门也只是以倡导者、见证者以及督促者的角色,来推动师徒结对工作的深入,而要进入或升华为实质性帮扶阶段,则需要师徒绝对的自愿、自觉。二是主动性原则。无论是师父的诲人不倦,还是徒弟的虚心请教;不管是师父的不耻下问,还是徒弟的即事穷理,都讲究主动性,即主动关心、主动指点、主动交流、主动弛援,而不是被动地虚与委蛇,穷以应付。这里,更重要的是主动地提出“要求”。马卡连柯指出:“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实在说,在我们的辩证法里,这两者是一个东西:对我们所不尊重的人,不可能提出更多的要求。当我们对一个人提出很多要求的时候,在这种要求里也就包含着我们对这个人的尊重,正因为我们向他提出了要求,正因为完成了我们的要求,所以我们才尊重他。”三是有效性原则。师徒结对与其他任何工作一样,有效性是其最高原则,效能、绩效如何,是考察一项工作成败的主要因素,实效是硬道理。因此,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从日常工作做起,真心实意,真学,真帮,勤学苦练,共同提高。四是自为性原则。师徒结对的本意,是通过师徒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为或师或徒提供某些可供借鉴的知识、技能、经验或者教训,提倡无微不至,但又必须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为性原则,做到热情周到而不包办代替,点到为止而不越俎代庖,越位即错位。五是互助性原则。师徒结对不是单一的、单向的施舍与承接,而是双向的互勉互助与交流,讲究真诚、对等和互尊,任何一方不可以有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情绪和情形。六是恳切性原则。无论是政治引导、业务指导,还是情绪疏导、习惯劝导,都忌讳或虚情假意或声色俱厉,或吞吞吐吐或虚张声势,应做到诚恳、谦恭、尊重、融洽。 学海网(www.xuehai.net)  提高高职教师师徒结对的实效性 

  教师师徒结对的意义卓尔不凡,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师徒结对工作由理论分析变为实际行动。要使师徒结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在于: 
  树立各取所需、各采其长的师徒观师徒在教育教学中的结对,其宗旨和目的是在相互学习中相互促进,因此必须树立各取所需、各采其长的师徒观。一要勤于实践,即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学会欣赏并借鉴对方的优点和长处。二要勇于开拓,即在学习、模仿中结合自身的优势,创造性地开拓具有自我特色的新天地,自成一体。三要善于协作,只有在协作中才能学会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否则就容易对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视而不见,不以为然,而将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作比较,自鸣得意,“恃才傲物”。四要精于总结,即在实践中从对方那里学到了什么、借鉴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只有认真思考并加以总结,才能思有所获,学有所成。 
  在实践中共同做好“一二三四”的“大文章”具体说来,就是:第一,确立“一个理念”。这个理念,即师徒共同提高。通过师徒结对,在教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彼此合作,共同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协作攻关能力和执教能力。第二,立足“两大领域”。即在教学(或管理)、科研两大领域中勤奋刻苦,努力提高教学(或管理)、科研基本功,尽快掌握教学(或管理)、科研的基本规律,提高教学(或管理)、科研的质量和水准,力争使师徒成为这两大领域的老手和新秀。第三,把握“三个层面”。也就是说,要在方向上、细节(或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常务上学会操作的基本要领。在政治方向或政策界限上,要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办事公道。在细节上,既要善小而为之、恶小而不为,又要着眼于严谨细致,因为知微见著,点点滴滴才是真,林林总总亦关情。至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要懂得并学会临阵不乱、临危不惧,善于化解,避免冲动。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善于掌握自己,克制自己是一种必要的能力,它既关系到教师的工作成就,也关系到他的健康。”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上,做到缜密无误,不因老套而守旧,不因常规而敷衍,不因繁杂而无措,既要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学会举重若轻,又要常做常新,树立创新和责任意识,认真加以对待。第四,落实“四项任务”。除了思想、精神、情感、道义等心理方面的进步外,为徒者至少要有几样可供核查(不是为了核查)的物化物,换句话说,至少要完成四项任务,即一套优秀教案、一本教学周记、一篇学术论文(或调研报告)、一幅(篇)校报习作。为师的理应有更为可观的教学(或管理)、科研、学术讲座等方面的具体成果。这是因为,“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 
  创设尊师爱徒的校园环境教师师徒结对实效性的获取,还与校园文化环境是否匹配、行政资源支持力度强弱以及激励机制运行状况密不可分。在高职,党委和行政要把“青蓝工程”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尊师重教的宝贵平台加以重视、呵护和力行,努力创设尊师爱徒,“比学赶帮”,力求精进的局面。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师徒结对检查监督和激励机制并切实提高执行力,营造共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凝心聚力、自强不息的进取氛围,扎扎实实,以夺取师徒结对工作实效性的大面积丰收。

  参考文献: 

  [1]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260;287;340. 
  [2]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400-401.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24.学海网(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