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显微镜使用的教学探究

显微镜使用的教学探究

日期: 2011-9-24 14:58:27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王庆廷

摘要:在显微镜使用教学中,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探索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显微镜 使用 探究
   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中最常用的仪器,能否正确使用显微镜往往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提出显微镜的使用探究很有必要。在过去的显微镜教学中,大都是教师讲解、操作示范,然后学生模仿教师去做,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受到限制,不能真正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过程变成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应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潜力。
   一、显微镜对光的探究
   对光是显微镜使用的第一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问题:①对光所涉及的部件主要有那些;②显微镜在低倍镜下还是在高倍镜下对光好一些;③光圈在对光中起什么作用;④你在操作中还遇到或发现什么现象。然后学生自己操作,遇到问题时,先自己思考克服的办法,如可以观察别人怎样做,或边看课本说明边尝试,或自行摸索,或请教同学,或小组讨论,或求助老师等。通过探究,同学们在对光中发现,对光所涉及的部件主要有目镜、物镜、物镜转换器、光圈、反光镜等,物镜正对通光孔对光才能成功, 并且在低倍镜下比在高倍镜下对光效果好,于是学生得出结论,对光在低倍镜下进行好一些。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学生们探究得出,光圈大小影响视野亮度的规律:光圈越大,视野亮度就越大,光圈变小视野亮也随之变暗。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还发现,放大倍数也影响视野亮度,同样的光线在低倍镜下视野较亮,在高倍镜下视野较暗;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光镜的凹面和平面不同对光的效果也不同,凹面镜的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的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二、调焦装置使用的探究
   调焦装置是调节物镜和标本距离的部件,有粗调节螺旋和细调节螺旋。教师提出问题:①粗调节螺旋和细调节螺旋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镜筒的移动方向如何;②调焦应在低倍镜下还是在高倍镜下进行;③应该注意那些事项,然后学生开始探究。通过探究学生们弄清了:顺时针旋转粗、细调节螺旋时,可以使镜筒下降,逆时针旋转时镜筒上升,并进一步弄清了粗调节螺旋的移动距离大且速度快,细调节螺旋的移动距离小且移动速度缓慢。调焦应在低倍镜下进行,因为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范围广,容易确定检查目标和确定检查的位置。在调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使用高倍镜时,物镜镜头经常碰到切片,所以在换用高倍镜时,应在侧面观察,避免镜头与切片相碰撞,物镜要下降到最低点,但不要碰到切片,再用粗调螺旋将镜筒徐徐上升,直到能看清楚物像,随后用细调节螺旋,使镜筒微微升降,至物像清晰为止,这时不要用粗调节螺旋下降镜筒,以防损坏镜头和切片。另外在调焦过程中还发现,有的学生用单手调节螺旋,这样会逐渐造成螺旋变松,从而使燕尾槽两侧钢片不能卡紧镜筒,导至镜筒下滑,应该用两手同时转动粗、细调节螺旋。
   三、视野范围大小的探究
   视野是指利用显微镜所能观察到被检物体的范围。学生们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有时大,有时小,于是主动提出问题:影响视野范围的因素有那些呢?于是就开始进行主动探究。他们假设影响视野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光圈、放大倍数和物镜离载物台的距离,于是他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时,分别在①光圈大、中、小情况下;②物镜放大倍数在5倍、10倍、15倍和20倍情况下;③物镜离载物台1厘米、2厘米、3厘米情况下,来观察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多少来确定视野的大小,通过探究最后得到,光圈和物镜离载物台的距离和视野大小没有关系,放大倍数和视野大小有一定关系,即放大倍数大,视野小,放大倍数小,视野大。
   在教学中,我们应致力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以传授为主的局面,开创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学习的新方式。使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一般类型和步骤,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同时能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