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职业中学服装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剖析

职业中学服装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剖析

日期: 2011-8-29 13:45:33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内容提要
   职业中学服装专业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很多,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方法,我认为:服装美术教育教学方法的实施,应从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生活美入手,再进一步提高其审美眼光,让学生接受绘画技巧的同时展开自由想象的空间,最后,逐步学会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绘画作品的创作中。
   关键词
   职业中学 服装美术 教育教学方法 兴趣 想象 感情
   服装美术课是职业中学服装专业为提高学生审美素质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审美教育以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内容。审美教育不是专指艺术技巧的教育,而是按照美的规律施行的一切教育。不言而喻,服装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它的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不是重受教育者的短期行为和局部把握,而是注重在对受教育者的心灵从无社会特征的人塑造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世纪新人。这意味着它本身的知识、审美特征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的紧密联系,最终使受教育的人格趋向真诚、美好、成熟。
   目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仍然是“以绘画性为目的”,一味追求纯粹的技法训练,带有强制方法将成年人的规范模式压给学生。千篇一律对着课本临摹,“照葫芦画瓢”度过40分钟,这种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培养,违反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导致了学生个性扭曲,具体而言,“以绘画性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对象本质特征的分析和审美概念的表述。其结果必然是:仅极少数学生或凭天资或家庭因素保持着服装美术的兴趣,而大部分学生收效甚微,基本毫无效果。如此无功而劳,实在可悲,岂容延续。
   如何完成服装美术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美的规律,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一中心任务,使之成为促进职业中学服装专业学生审美素质转化的一个有机因素。我认为,不仅要开设开展好服装美术课程和各种课外活动,更要加强对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克服以往服装美术教育中诸多弊端,确立新理念,探索新方法。
   一、培养学生对服装美术的兴趣,让学生感受美术与生活的紧密性。
   可以说没有服装美术兴趣,就没有审美创造。试想,一个连美术兴趣都没有的人,他如何能翩翩起舞。但是,仅仅有服装美术的爱,就一定能进行审美创造吗?其实,美术创造并不神秘,那些被大人不屑一顾的幼稚行为,如缝沙袋、折纸、粘贴画、制作模型等等就是一种美术创造。当青少年用自己的手和思维来涂鸦自己的想法时,不同的学生有不风的表达方式,都应当得到鼓励和支持,一如成人的观点得到尊重和理解,这不仅仅是尊重这些乱七八糟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尊重青少年的个性,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有意识的支持学生的艺术兴趣这并不是要其成为艺术家,究其实,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创造,而创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小学起(甚至更小)支持儿童的美术兴趣,因为没有单独的、个人的美术行为,就没有审美创造。如果我们希望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单调的,鲜明地提出发展学生的基本美术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服装美术课可以适时走出课堂,亲近自然;走进社区,看看社会的变化;还可利用便利,走进工厂,走进车间.感知和领会生活美,生活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新世纪的学生不再是死读书的苦主,而要求学生学会独立地获取信息,培养学生自主的创造能力上.服装美术课走出狭小的教室,走向社会大空间,利用环境优势,观看各种美术作品展览,看各色人生,体会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体察常人的穿着打扮,对学生情感的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二)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使之与服装美术教学的整合,能更好地达到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即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角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并获得对服装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服装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服装美术的实践能力,提高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不断地完善人格。美术是视觉及造型艺术,具有可视的形象特点,因而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使美术教学手段向多元化发展,如实物展示、投影运用、多媒体音像的引进,大大地增加了信息量和科技量。这样也适应学生认识的发展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从而使服装美术教学用简易、新型、交互、愉悦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促进学生兴趣发展的目标。
   二、重感知的升华,让学生在直观感觉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眼力,即观察事物的能力,捕捉审美对象的艺术美能力,也即“看”作品的本领。人的智力结构主要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活动力等因素组成,其中观察力是人们全面、深入、正确认识事物的一种能力。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观察是思维的先导。它又是视觉艺术最基本的活动,也是服装美术教学训练的起点。面对高一学生,由于他们的知觉处在无意识性、情绪性比较明显时期,还具有好奇心、好胜心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从制定每一单元的教学计划到安排教学内容、范画教具等,都要从他们便于观察记忆入手,从外形的美感到内在结构,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的艺术分析,指导他们会“看”作品的方法,在直观感受中让他们获得艺术美的享受,激发起学习服装美术的兴趣。
   当然,对于对服装美术尚处无知或知之不多的教育对象来说,这种“看”是需要引导的。帮助引导他们直接地凭视观察、亲自体验,增强形象的概念。对物象形成心灵感悟和建立某种精神意味。使他们亲身对作品的感知思维得到珍惜。教师应根据《大纲》内容安排一些静物、工艺作品和有审美价值的优秀绘画作品作为教具,让他们从真实的作品里获得结构、体积、色彩、质感、比例等艺术语汇的感知,在此基础上,使他们进入理性的分析,进而通过心理心灵的感悟,以获取对象的精神意味。这种教学生“看”的教学方法的过程,是从生动的审美直观到对应的语言表述的过程,是让学生从对象个别特征到整体形象的把握过程,从而提高他们运用形象表达对美的感受能力。
   三、在临摹、示范基础上转向想象力的培养
   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最高目标。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为发展理性认识的内容,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临摹教学是必要的。我们承认模仿是人的本能。但吸收传统的审美观念和造型技巧,不等于千篇一律的照葫芦画瓢,何况国内大量的印刷品印刷技术有限,明暗、色彩等方面与原作比欠准确,也无法达到临摹目的。长期的“照葫芦画瓢”不但破坏了学生感知认识,而且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发展。即便在美术高考中中榜者,也是“高分低能”。故而在服装美术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艺术创造想象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示范也应“活”一点。示范是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描绘对象,掌握作业要领的重要手段。示范引路要突出“活”字。活而得法,往往事半功倍,其方法很多,如动画片,可称它为“三边法”(一边讲解、一边做技法动作的示范,一边让学生在自备画纸上学着画)。教学时,做到讲解、示范、练习同步。描绘的技法技巧,学生全部掌握后,再次自己练习展开想象就容易多了。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这里的“积极性、主动性”指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师生都成为教学的主体。他们通过讲授、问答、开展活动、讨论教学实验、技能训练、师生演示及自学指导等手段,主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思想,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加强自我教养、自我修养的积极作用。当然学生的发展是“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种作用”必然要形成一定的观点,这就是受教育者一种独特的思维想象的开端,也为创造能力奠定了基础。
   走出课堂,教师与学生共同成为教学主体,提高同学们的辨别能力,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同学们思维想象力。可以断言,一个成功的教育方法,就是教人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基本规律,形成改造自然的能力,其中想象力就是最可贵的能力。要培养创造力,就必须培养想象力。想象是创造的先声。卢浮宫的现象,李正天的教学措施说明:审美能力的提高,受教育者不仅要有具体的个别的事实、概念,表象的识别和记忆,而且要启发学生能识记一般的事实、要领和表象。要能从认识事物的本质出发,让那些在临摹作品中遇到的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的内容、形式、色彩、形状、比例、空间、透视,与写生、命题画、图案、手工制作等作业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证实审美是通过视、听、形、色、味等心理构建过程,养成感受美的直觉。
   四、发挥欣赏教学作用,培养学生情感能力
   情感是每个心理健全的人都必须体验的心理过程。情感作为人类美好行为的内在升华同道德相依存,情感溶化在知识与道德之中。经调查表明:学生背诵一篇欣赏文章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但让他们从服装美学角度谈论一件作品,那是难乎其难。因此,开设欣赏课,对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增强情感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美育的实质是情感教育。情感构成了艺术的审美主要特征。如何激起服装专业学生的情感与学习的兴趣,必须在教学的内容与教学手段上,安排欣赏课这一环节,利用幻灯、电影电视、讲座、参观等现代化教学途径,利用文学性的语言表述,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他们既陌生又有兴趣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像克里斯汀.迪奥、夏奈儿等各种流派,各种造型语言的既抽象又具体的名作,让他们理解到作品中的精神内涵,色彩变化、肌理等美感效果,挖掘他们的想象潜能,拓展思想,通过提高欣赏能力,从而达到在耳闻目睹的情境中将自己的情感自觉的倾我们曾多少次讽刺、挖苦爱因斯坦的小板凳,我们又曾多少次呵斥这些涂鸦,我们曾扼杀了多少个幻想,我们当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方法、教学过程时,我们又犯了多少次类似的错误,因此,我想在服装美术课上必许鼓励、支持学生的美术兴趣,给他们机会表达自己,享受自己的成功,在服装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唤醒他们的审美创造愿望。
   五、赏识学生作品,鼓励学生创作
   教师往往重视对教学的引入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忽视对学生习作评价方法的优化。职业中学美术教学不是培养服装设计师而是旨在培养学生审美眼光,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鼓励欣赏学生有个性的作业画面,支持他们与众不同的画法,哪怕只是一个局部,从而唤醒潜在的审美感觉。在语文教学中一个学生造一个好句子,用一个恰当的词语都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而信心倍增,服装美术作业又何尝不可呢?教师的鼓励与表扬给课堂教学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也有利于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教师的态度可使之辉煌也可使之熄灭。这点点闪光就是学生的创造灵感,正确的引导可使之成为有意识的创造行为,并充分地显示和发挥他天赋素质达到他年龄可能达到的卓著成绩。 
   (二)、倡导学生将自己的艺术兴趣带进课堂,让同学们来分享自己的创作情趣,同时学习他人的艺术创作经验,提高服装美术课的趣味性、生动性,激发全班学生的审美创造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服装美术兴趣,如穿编丝线、做壁挂、扎染、蜡染等行为。各显所长,能者为师,增长才干。这种艺术行为的结果往往是一些精妙的工艺品,而这个过程便是设计的创作素材,这些亲身体验的素材学生们表现起来得心应手,画面就显得生动活泼,而他们也乐于积极主动地进行这样的审美创造,建立自己的画册、工艺品集,在老师的帮助下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展览,给学生巨大的鼓舞,形成继续学习的动力注在技能训练过程中。
  
   总之,新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应该从塑造人的角度来探索,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个性发展,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培养开拓精神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活动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它不容许有千篇一律的现象,何况时下是一个个思想、性格、智力、技能均不同的青少年,家庭、社会、学校的多种影响纵横交错,在每个人身上发生综合的效应,因而对他们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一个固定的模式。笔者认为从“美术是视觉艺术,艺术本身是创造,艺术就是感情”从这些本质因素出发,引导学生对生活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使眼、脑、手协调并用,建构合理的、动态的、发展的、多元化的、开放型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来全面完善素质教育,这将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