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语言的模糊性与精确性的相互转化

语言的模糊性与精确性的相互转化

日期: 2011-8-10 19:01:03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李阳阳,吉哲民

摘 要: 精确性和模糊性都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语言的精确性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用明确、贴切的词语清楚地表达一种现象或事物;而语言的模糊性则指词语表达的概念或范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一种自然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例如:增加模糊限制语,语言交际中的变化,某些硬性规定,以及其他特殊情况下,语言的模糊语义和精确语义则可能相互转化。
   关键词:模糊性;精确性;相互转化
  
   一、 引言
   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语言时都崇尚精确而力避模糊。因此 ,任何模糊、歧义、或不精确都应该尽量加以避免。而模糊,是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是一种普遍现象。对这种现象没有必要回避,也无法回避。模糊性是现实世界的基本特征和常规现象,作为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的语言必然会带有模糊特性;另一方面,出于语言表达的策略考虑,人们也常常故意使用一些语义模糊的词语以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实际上,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具有弹性的表现。语言的模糊性与精确性,就像“硬币的两面”,是语言系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精确性和模糊性都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语言的精确性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用明确、贴切的词语清楚地表达一种现象或事物;而语言的模糊性则是指词语表达的概念或范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一种自然属性。
   二、 研究背景
   最早注意到模糊现象的,也许是以古希腊哲学家尤布利德斯(Eubulides)为代表的麦加拉学派(Megarian School)。此后两千多年左右,自然语言的模糊性不幸被严重忽视。以柏拉图、歌德和尼采为代表的传统观点把“语言的模糊性看作自然语言的缺陷”。直到19世纪末,人们对模糊性的研究才真正开始。美国控制论专家札德L.A.Zadeh1965年在《信息与控制》杂志第8期上发表的《模糊集合》一文中明确指出:“模糊集合是其成员隶属度构成一个连续集的所有成员组成的一个类。”他倡导的模糊理论强烈冲击并几乎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经典排中律,给逻辑学、哲学、语言学和修辞学等一系列学科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并引起了人们对模糊语言的极大关注。伍铁平所著的《模糊语言学》是我国相关学科的第一本专著,对模糊语言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但是自从模糊语言诞生后,某物除属于或不属于某个范畴外,还多出了一种可能性:既
   属于甲范畴,也属于乙范畴,即处于两个范畴的跨界领域。于是相应地语言学便成为一种边
   界理论(boundary theory),而不再是范畴理论(category theory)。在这个意义上模糊理论的诞生不仅给逻辑学,而且给语言学等一系列学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其结果同过去忽略模糊性相反,现在开始出现一种过分夸大模糊作用的趋
   向。例如札德说:“在自然语言中,句子中出现的词大部分是模糊集的名称,而不是非模糊集的名称”。拉波夫说:“在经验世界中所有界限都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模糊性”。事实上并非如此,同世界上的一切矛盾对立着的双方无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样,语言(不论科学语言还是日常生活用语)中既有表达精确概念的词语,也有表达模糊概念的词语,这一对矛盾中的双方也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它的对立面转化。
   三、语言的精确性和模糊性转化的几种情况
   3.1增加模糊限制语
   美国语言学家拉科夫(George Lakoff)最早在1972年指出,模糊限制语具有“把事情弄得模模糊糊”的能力。伍铁平1999年在《模糊语言学》一书中指出,“模糊限制成分还可以从另一角度加以分类。一类只能修饰模糊词;一类能修饰模糊词,使得模糊概念变成精确概念;又能修饰精确词,使得精确概念变成模糊概念。这是模糊限制词的一种特殊功能。”例如,三十是个精确概念,但加上模糊限制语“大约”、“左右”“估计”之后就转化成了一个模糊概念。同样,“非常高的人”中的模糊限制语“非常”也使得“高”这一精确概念模糊化了。我们在语言中经常看到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模糊限制语能使语言的精确概念转化成模糊概念,换个角度来看,它也可以使语言的模糊概念转化为精确概念。例如,“红的颜色”表达的是个模糊的集合,用“最”这个模糊限制词加以限制后变成“最红的颜色”,能和“浅红的颜色”、“非常红的颜色”“深红的颜色”加以区分反而表达了精确的概念。
   3.2语言交际中的变化
   3.2.1人们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中的相互理解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精确词转化成模糊词。比如,“周末我和朋友准备去逛街,朋友叫我等她一下。”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这样给孩子说“好好学习,你们是祖国明天的建设者。”这里的“一下”“明天”已经不再是精确词了。表示四季的“春”“夏”“秋”“冬”都是模糊概念,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在冬天快要来临时说“冬天将至”,“冬天”和“将至”都是模糊词,可是在这里表达的是一个精确概念。我们在日常生活习惯和生活文化中的相互理解中都可以清楚明白对方的话。
   3.2.2文章或谈话中的话题的上下文或上下句
   交际过程中的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交际双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将笼统的意义解释为具体的意义,能解释话语中的反语,能排除话语中的歧义。当说话人的话语说得模糊,不够详尽,或者话语里使用了意义不十分确定的词语来表达意思时,人们还要借助语境来理解。例如:His drink is not hot enough。从字面上判断,这个句子是模糊的。his drink 指的是谁的饮料?是自己做的还是买来的?hot 指的是辣还是热?到底要到什么程度才能算够辣或够热。这些只有靠上下文才能推断出精确意思来。鲁迅在《孔乙己》一文中曾写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鲁迅先生用概数词“似乎”、“多”来修饰精确概念“十年”,从语义的角度看 ,这两个模糊限制语模糊了“十年”这个概念;从文体的角度看 ,它们有助于把孔乙己贫穷、寒酸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从而产生作者想要表达的讽刺效果。
   3.2.3语言表达的委婉含蓄,礼貌得体
   语言是用来进行交际的,委婉含蓄,礼貌得体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交际更加顺利。也就是说委婉含蓄是交际上的“模糊”,得体本身就是交际上的“准确”,在交际上做到“准确”表达时很有必要考虑到说话时所处的地点 、时间、 交际双方的关系以及相互的社会文化背景,要做到这些需要礼貌得体。而在某些情况下模糊词义的使用可以收到这种效果,在交际中使对方感到受尊敬,同时也能让对方对自己获得好感。例如:你找不到你朋友家时,你会问他的邻居:“ 小李在这儿住吗?”回答:不知道。表达虽说十分准确。但语气却显得硬梆梆的,似乎不那么友好。如果回答:可能不在吧,你去那边看看。词语虽有些模糊,但不仅把意思传达出去而且,还让你听起来觉得舒服。
   3.3某些硬性规定
   有时,为了科学上的或其他一些主观方面的需要,人们会人为地对一些模糊词语加以硬性规定,使得语义的模糊性向精确性转化。但是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客观事实本身存在着泾渭分明的一刀切的界限。比如:“高”和“低”是模糊概念,“高血压症”在医学上却是个精确概念。通常将成年人的动脉血压持续地超过140∕90毫米水银柱的人定为患有高血压症的病人。医学上如果不做出这种硬性规定,医生就无法开诊断书,尽管实际上低压在89毫米同91毫米的人之间未必真有那么明显的差别。在日常生活中,“大雪”、“大雨”等都是模糊概念,但在气象学中规定:“24小时内雪量大于5毫米的雪叫大雪”,“24 小时内雨量达 25-50 毫米的雨叫大雨”。虽然这样的规定还不是决定精确的,有一定的伸缩余地(大于5毫米,25-50毫米),但是比起日常生活中泛泛而言的“大雪”、“大雨”,则要精确得多。
   3.4其他
   除了以上所述的不同条件下模糊性与精确性的相互转化,还有其他一些语义的模糊性与精确性相互转化的情况:1)、历时和共时的角度不同。例如:“cool”就其历时性角度来看是精确的,即指天气凉爽之类的形容词,但从共时性角度看,它却是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 2)、特指、泛指或虚指。例如,在人类学的研究中,“古人”(又叫“早期智人”)和“新人”(又叫“晚期智人”)同日常生活中泛指的“古(代)人”、“新人”这些模糊概念相比,所表达的是精确概念,虽然人类学中“古人”和“新人”之间并不存在一刀切的年代界限。3)、随着参照对象的改变,语义的模糊性也会改变。例如:“好几天”与“五天多”相比,前者的语义比较模糊,后者比较精确;而“五天多”与“五天半”相比,“五天多”又比“五天半”模糊了。4)、对于有多种不同义项的词而言,有些义项可能模糊,有些义项则不然。”例如:在“绿色环保”、“绿色旅游”等词组中,“绿色”并不指实际的颜色,而是指“没有污染的”,没有“颜色”这个意义上的模糊性。5)、有些词语与其他词语搭配,例如:“硬—软”是一对模糊概念,但“硬卧—软卧”却是精确概念。
   三、 结语
   总之,在生活中有时需要精确,有时需要模糊。精确时模糊不得,模糊时精确反而得不到所需的效果。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既然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精确性是语言的自然属性,那么作为语言精确性相对立的一面,必然有语言的模糊性存在。对于过去忽略语言模糊性的现象,以及语言模糊性诞生后出现的过分夸大语言模糊作用的现象,本人认为都是片面的。精确性与模糊性共同处在语言这一矛盾的统一体中,构成语言的两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属性。我们在研究时要两者兼顾,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而深入地研究语言中复杂的模糊现象。
  
   参考文献
   1. L.A.Zadeh .Quantitative Fuzzy Semantics [M],Information Science.YewYork,1971,(2)160.
   2. W.Labov:The Boundaries of Words and Their Meanings[A].New Ways of Analyzing Variation in English[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73,342-343.
   3. 方伟.不同条件下语义模糊与精确的相互转化[J],湖南: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9-91.
   4. 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5. 钱钟书.管锥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 沈小峰、汪培庄.模糊数学中的哲学问题初探[J].哲学研究,1981,(5)20-21.
   7.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8. 杨捷.语言的精确与模糊[J].社会学科,2001增,293-294-300.
   9. 曾文雄.模糊限制语的语言学研究回顾与发展[J].社科纵横,2005,(2)153-155.
   10. 张乔.模糊语言学论集[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