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齿轮毛坯自动上料机械手的设计

齿轮毛坯自动上料机械手的设计

日期: 2011/3/19 浏览: 8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高秀兰

齿轮毛坯自动上料机械手的设计

高秀兰

宝鸡文理学院 机械工程系 ,陕西 宝鸡  721007

图 1  上料机械手与锻床的配置关系示意图

11 滑道 21 永久磁铁 31 推料爪 41 输送链 51 上臂 71 齿轮毛坯

图 2  机械手的工作循环图

图 3  机械手

  目前 ,国内很多机加工企业的齿轮毛坯在锻造时

的上料为手工操作 ,其劳动强度大(须每两小时就更换

一名操作工) 而且危险 ,刚被加热过的毛坯若夹持不稳

不牢将可能发生烫伤操作工的事故 ,达不到理想的生

产状态 ,生产率低 ,为此我们设计了齿轮毛坯的锻床上

料机械手。

1  锻床上料机械手的工作原理

上料机械手与锻床的配置关系如图 1 所示。当齿

轮毛坯由输送链送来时 ,上料机械手正好反转到此位 ,

限位开关 3XWK使手指打开并抓取 (合上) 一个齿轮

毛坯 ,升降汽缸驱使机械手的手臂上升。在上升过程

中 ,碰限位开关 8XWK(图中未画出) 发信号 ,使上料

机械手向左旋转到滑道 1 上。上料机械手与手爪联结

的推料爪 3 将滑道上的齿轮毛坯(前一次送来的料) 推

入锻床的铁砧上 ,上臂 5 上的撞块碰限位开关 3XWK

发信号 ,使手抓打开 ,齿轮毛坯就落到滑道上。同时

3XWK使中继器 1ZJ (图中未画出) 断电 ,二位四通电

磁阀换向 ,使上料机械手向右反向回转 ,在回转 60°

时 ,碰限位开关 5XWK 发信号 ,使二位四通电磁阀换

向 ,控制锻床的气动离合器接合上 ,锻床曲轴由传动装

置带动回转 ,进行一次锻压动作。上料机械手向右转

回原位 (即转到输送链上方时) 撞块 6 碰限位开关

7XWK发信号 ,上料机械手重复上述动作。

2  机械手的循环图设计

在间歇作用型的自动机械中 ,产品在机器中周期

性地承受加工 ,其顺序给出两相邻产品之间的时间间

隔称为“工作循环”。机械手的工作循环图如图 2 所

示 :当手臂伸出后 ,手指开始夹紧工件 ,夹紧动作完成

后 ,机身上升 ,上升到位后 ,手臂向左摆动 60°到达锻

床滑道上 ,之后 ,手指打开放下毛坯 ,手臂缩回 ,升降气

缸下降 ,下降到位后 ,手臂向右摆动到达输送链 ,完成

一个工作循环。

3  锻床上料机械手的设计

自由度是机械手设计的关键参数 ,自由度越多 ,机

械手的灵活性越大 ,

通用性越广 ,但其结

构也就越复杂 ,由于

齿轮毛坯刚从加热炉

内出来 ,温度较高 ,为

此 ,我们所设计的上

料机械手的型式如图

3 所示。

311  机械手臂部的

64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设计要点

手臂是机械手的主要执行部件 ,其作用是支承手

部。主要用来改变工件的位置。手部在空间的活动范

围主要取决于臂部的运动形式。

由于输送齿轮毛坯输送链的位置较低 ,而锻床的

铁砧较高 ,因此我们所设计的手臂必须有一个沿 z 轴

的上下升降动作 (即手臂可沿 z 轴上下移动) ,由升降

气缸控制。其二由于齿轮毛坯温度较高 ,为了减少热

量对机械手立柱的辐射使手臂有一个沿 x 轴的向前伸

出(当夹持着齿轮毛坯时) 和向后回缩(当手爪空程时)

的动作。其三 ,由于机械手必须来回往复于输送链和

锻床之间 ,因而手臂必须有一个绕 z 轴摆角为 60°的左

右摆动动作。设计时注意以下几点。

(1) 刚度要好。要合理的选择臂部的截面形状和

轮廓尺寸。我们选用空心钢管作臂部和导向杆 ,用工

字钢和槽钢作支承板 ,以保证有足够的刚度。

(2) 偏重力矩要小。偏重力矩是指臂部的重量对

其支承回转轴(即机身) 所产生的力矩。它对臂部的升

降运动和转动 ,都产生影响。设计时应使臂部的质量

分布合理 ,以减少其偏重力矩。

(3) 重量要轻 ,惯量要小。由于机械手在高速情况

下常起停和换向 ,为了减少在运动状态变化时所产生

的冲击必须采用有效的缓冲装置 ,力求结构紧凑 ,重量

轻 ,以减少惯性力。

(4) 导向性要好。为了防止臂部在直线移动中沿

轴线发生相对转动 ,以保证手部的正确方向和准确定

位 ,必须有导向装置 ,其结构应根据臂部的安装形式 ,

抓取重量和运动行程等因素来确定。

2) 机械手臂部驱动力的计算

臂部伸缩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和惯性力 ,其驱

动力按下式计算 :

Pq = Fm + Fg   (kgf)

式中 Fm ———摩擦阻力 (包括导轨支承间的摩擦阻力 ,

活塞与缸臂及密封处的摩擦阻力) 。

Fg ———起动过程中的惯性力 , 其大小按下式计

算 :

Fg = Gv/ gt   (kgf)

式中 G ———臂部移动部件的总重量;

g ———重力加速度(m/ s2)

v ———臂部运动速度(m/ s) ;

t ———起动时所需的时间(s)

312  机械手手部的设计

1) 机械手手部的结构及其夹紧力的计算

图 4  连杆传动的手部结构

11 活塞 21 缸体 31 连杆 41 手指

根据本机械手的功用 ,我们将其手部设计为如图

4 所示的型式 (4 - 手指) 。我们选择连杆传动的手部

结构 ,驱动活塞往复运动 ,通过活塞杆端部铰连的连杆

来控制手指的开合。

手指对工件的夹紧力可按下式计算 :

N ≥K1·K2·K3·G   (kgf)

式中 K1 ———安全系数

K2 ———动载系数 (主要考虑惯性力的影响)

K3 ———方位系数

G ———被抓持工件的重量(kg)

2) 手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手指应有足够的夹紧力。为使手指牢靠地夹

紧工件 ,除考虑被夹持工件的重量外 ,还应考虑工件在

传送过程中所产生的动载荷。

(2) 手指应有一定的开闭范围 ,其大小不仅与工件

的尺寸有关 ,而且注意手部接近工件时的运动路线及

方位的影响。

(3) 应保证工件在手指内准确定位。

(4) 结构尽量紧凑 ,重量轻 ,以利于腕部和臂部的

结构设计。

(5) 根据应用条件考虑通用性。

313  机身的设计

1) 机身的设计要点

机身是支撑臂部的部件 ,升降和回转运动机构都

装在机身上 ,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

(1) 机身要有一定的刚度和稳定性。

(2) 运动要灵活 ,升降运动的导套不宜过短 ,否则

可能产生卡死现象 ,一般要有导向装置。

(3) 结构布置要合理 ,便于安装和维修。

2) 机身驱动力的计算

(1) 升降运动时 ,驱动力可按下式计算 :

Pq = Fm + Fg ±W   (kgfY)

式中 Fm ———各支承处的摩擦力

742001年第6期                                                  

Fg ———起动时的惯性力

W ———运动部件的总重量

±———上升时为正 ,下降时为负

(2) 回转时 ,由于起动过程中不是等加速运动 ,所

以最大驱动力矩要比理论上的平均值大一些 ,计算时

一般取 113 倍。驱动力矩按下式计算 :

M q = 1. 3 ( M m + M g)  (kgfm)

式中 M m ———摩擦力矩

M g ———起动时的惯性力矩

4  机械手的缓冲与定位

(1) 手臂前后伸缩与上下升降所用单缸整体式液

压缓冲器的原理如图 5 所示。

(2) 手臂回转运动所用液压缓冲器是双缸二级节

图 5  手臂升降与伸缩用液压缓冲器原理图

流管路连接式液压缓冲器 ,其原理如图 6 所示。

图 6  手臂左右转动缓冲器原理图

5  结束语

本次设计的锻床上料机械手可实现齿轮毛坯在锻

造时的自动上料 ,将工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节

约了生产力 ,提高了生产效率。若把手指的结构稍作

改变 ,就可实现多种工件的自动上料。

[参考文献 ]

[1 ]瞻启贤主编 1 自动机械设计 1 北京 :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

1987

[2 ]黄锡凯 ,郑文纬主编 1 机械原理 1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81

[3 ]徐  灏主编 1 机械设计手册 1 北京 :化工业出版社出版 ,

1991

收稿日期 :2001 - 02 - 26

作者简介 :高秀兰 (1965 - ) ,女 ,陕西扶风县人 , 宝鸡文理

学院讲师。 (编辑  张新龙)

图 4  车刀自动冷却电气控制原理图

(上接第 45 页) 端 V O H 高电平控制冷却液泵电源电

路 ,使其开始工作 ,从而使刀具冷却 ,当温度降到Δt =

250 ℃其输入电压 V I = 5V ,正好是 V T - 的反转电压 ,

则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电压为 V OL 。冷却液泵停止

工作。从而实现了对车刀的自动冷却过程。在实际应

用中 , 随着车刀类型的不同 , 可选用不同的 V T + 、

V T - 、R1 、R2 来实现对刀具温度范围的自动控制设

计。

图 4 为车刀自动冷却的电原理图。由热电偶来的

温差电动势ΔE ,经过一级放大后分为两路 ,一路再放

大 ,用于控制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电压 V I ,进而实现

对车刀的自动冷却 ,另一路经数据采样 ,模数转换后自

动显示出温度大小。对于该自动控制来分析 ,其最大

的误差在冷端温度的恒定性和车刀刃口温度是否是热

端温度 ,在安装测量时应注意。

[参考文献 ]

[1 ]阎  石 1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1 北京 :高教出版社出版

[2 ]刘迎春 1 传感器原理设计与应用 1 长沙 :国防科技大学出

版社出版

[3 ]华南工学院 ,甘肃工业大学编 1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计 1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收稿日期 :2000 - 11 - 21

作者简介 :高永全 (1964 - ) ,男 ,山西离石人 , 华北工学院

工程师

(编辑  何  钢)

84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齿轮毛坯自动上料机械手的设计.pdf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