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我国高教改革与人才培养

我国高教改革与人才培养

日期: 2011-1-8 18:05:53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一、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世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改革,冲击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已在高等学校引起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但是我们也看到,现有改革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统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上的深层次问题,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素质教育的形式化、表面化倾向,是对 “人的全面发展”的改革目标定位的误读。高校提出素质教育,是针对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过弱的人文熏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的倾向提出来的,其主旨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推进素质教育,各高校在改革中都出台并实施了一些具体的方案和措施。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问题在于,许多学校的改革存在着形式化、表面化的倾向,即把改革的这些措施和活动作为一个项目、一种程序来做,而没有当作贯穿于教育全过程的根本原则,在实践中只不过把素质教育作为知识教育、专业教育、课内教育之外的一个添加成分。如此,也就不难理解,许多高校出台的素质教育计划,几乎都是建设几个素质教育基地,举办一些素质教育报告,开展一些素质教育活动这样的程式。这种把素质教育仅仅作为附加和点缀的做法,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高教改革目标的误读。
   (二)培养方式上过多的共性制约,有悖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尊崇个性发展的内涵。传统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崇尚工业经济时代的“批量生产原则”。与此相对应,学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也是按照统一规格,大批量生产“标准件”人才。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价值的创造和增值不再是通过批量的规模来实现,而常常是通过创新,通过有特色的产品来实现的,反映在对人才的需求上,要求必须具备自发性、创造性、前瞻性和快速适应性的品质。因此,尊重个性,以学生的个性为本,是未来社会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内在的本质规定。
   前述的高教改革,在尊重学生个性方面作出了努力,但由于相关配套的缺失,虽然在形式上给了学生选择的自由和参与的权利,在实践中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点到适合自己兴趣和特长。原因在于,改革者在设计方案时,考虑的更多的是社会的需要和学校的规格,并据此设置专业,设计学时、学制,制定大纲,提出要求,因此对同一专业中(在一些学校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选择专业权)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仍然是以同样长的学时、完全齐一的内容、同样规格的目标来要求的;教师备课、上课考虑更多的是教学本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少注意对学生的针对性、可接受性。诚然,教育的最终目的包含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要依赖于有创造性的个体。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不同个性学生成才的需要。过多的共性制约显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忽视发展的可持续性,使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贯彻缺乏持久的动力。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过去人们强调比较多的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其实,作为接受教育的个体,也有一个发展的持续性问题。前者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后者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据。两者的融合是贯彻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持久动力。
     当前的高等教育在这两个层面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教育改革必须具有前瞻性、超越性和持续性,即既要立足于现实,又不能拘泥于现实,而应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教改革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到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设计,守成多于创新,不是根据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可能的发展变化主动进行调整,而是被动适应社会的嬗变。其次,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较多,培养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方法较少;专业教育较多,基础教育较少;传授如何做事方面较多,教育如何做人方面较少。这样的教育必然使学生走向社会以后的适应性较差,发展后劲较小,很难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对此,有识之士们早有洞察,但大都思多于履,言多于行。如何实现思与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已经现实地提上日程。
   (四)教育评价中的机械化、教条化倾向,背离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有三个特点:其一是质量标准的刚性,即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校采取同样的标准;对不同能力趋向、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同一规格的静态评价标准。其二是质量标准的单一性。例如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只有一条,就是争取到多少科研项目,取得多少科研成果,完成多少课时,并以此作为教师晋升晋级的最终依据;对学生评价的指标囿于接受知识的多少,而反映知识多少的标准主要是考试分数。其三是质量标准的绝对性。所有的人才经过高等教育的培养都要达到某一固定的或绝对的知识水准,而不考虑每一个人在知识结构、文化价值观、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原有的基础。这样的质量观的导向就是培养统一规格、达到统一要求的 “合格”人才;而对受教育者来说,似乎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开发自己的潜能,而是为了被现存的教育体制鉴定为“合格”。
   近年来,对传统的教育体制、教学模式的改革,并未从根本上触动传统高等教育的质量观。例如对学校的评价,还是从学生规模、师资队伍数量、论文数量等诸方面打分排名;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还是将学生应具备的素质细化若干,每一方面量化打分。这种评价的机械化、教条化倾向,必然导向学校失去办学特色,学生失去鲜明个性。而失去特色和个性,科学意义上的质量又从何而来?常见情况是:教师为了达到指标的数量和档次而疲于奔命,忽视对学生的辅导和培养;学生为了分数费劲心机,不惜牺牲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总之,这种裁剪特色、削减个性的质量观和评价制度,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产生的导向是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相背离的。
  
   二、推进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针对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凸显出来的问题,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审视,今后的改革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求对未来高等教育改革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传统质量观为基础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象历时性和发展性的变化,必须以新的质量观为基础,构建一个多元、柔性、相对的、符合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实际、具有正确导向的评价制度。对高校的评价,要充分认识不同学校拥有的不同的办学历史、发展目标、任务和职能,从而确立多元化的评判标准,鼓励大学办出特色。对教师的评价,虽不能完全抛弃奖惩性的评价,但要弱化奖惩性、甄别性的评价功能,增强发展性评价的功能。实践证明,基于结果的奖惩性评价对激励教师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作用非常有限,必须通过满足他们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即通过发展性评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达到学校总体发展与教师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和默契。要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采用一种开放式的、灵活的评价制度,以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差异和个性。例如,对不同基础、不同特点的学生的评价,要注重他们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和提高。对于学生的不同能力,应当给予同样的重视,从教育评价的角度对学生某些能力上的特殊发展予以承认,这样才能使各类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和潜能,成长为既全面发展,又具有特色、特长的创造性人才。
   (二)深化高等教育宏观体制改革,扩大和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为人的全面发展创设最佳的教育环境。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是教育环境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教育自身的自我选择的确立,以及对受教育者主体需要的充分满足。这些都依赖于高校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因为只有拥有了办学的自主权,学校才能够自主地进行变革、自主地选择发展的方向和途径、自主地实践非凡的办学思想和超常规的发展措施,进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设自主选择的教育环境。否则,雷池难越,动辄得咎,学校就只能搞形而上的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然只能是一句空话。事实上,在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已提出十多年,并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但是,如果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来看,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仍是制约我国高校发展的重要体制因素。这一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何依法落实高校的自主权,即一方面是政府如何进一步放权给高校,另一方面是高校如何用好办学的自主权。从政府角度说,首先要转变观念,摆正与高校的关系,并切实转变职能,摆脱事务性的过程管理,加强宏观规划,具体说就是由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由具体管理变为整体管理,由硬性管理变为软性管理;从高校角度说,要确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观念,学校各项工作都要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运作,实行学生为本、通才教育和学习自由。与此同时,高校还必须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增强自主办学的能力。为此,应尽快建立一支高水平、职业化的行政管理队伍,使高校的行政管理水平适应急剧变化的形势需要,具备自主办学的能力。
   (三)实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转型性变革,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目标和功能的转变,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得以顺利实施。高校在扩大自主权等方面的改革是宏观体制层面的改革,它解决的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矛盾、外部约束,高等学校内在层面的改革也不能忽略。这是由高等教育本身的功能和使命决定的,因为学生的培养最终仍然是学校的任务,高等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也必然落到高校身上。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变革必须有利于高校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时间取向上的前瞻性,即高校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去思考今日之改革,找准学校的定位,制定好学校远、中、近三程的发展规划。二是在改革内容方面的适应性,即学校内部的各项改革如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要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功能定位,真正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着力进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整合,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以保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教改革目标得以落到实处。
  
   三、高校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和实施
   为了培养最优秀的人材,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必需立足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改变原有对本科生纯粹精英教育的观念,同时从学校培养模式的改革出发,探索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哪个本科院校能够及时根据现有用人市场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他将收获学生就业率高的成果。
   (一)构建人才培养培养的新型模式的要求
   1.必须适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人事部的资料显示,高等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在人才市场的认可度,特别是针对于一般普通本科院校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应该如此。
   2.必须面向中高技术人才市场需求。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就是指向技术员与工程师的交叉区域,即高级技术型人才或中级工程型人才,就是技术教育与工程教育在本科教育层次上交叉部分的教育。
   3.让学生拥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工程技术基础。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的培养方案选择自己学习的课程,也可以根据自己目标单位的要求选择自己的课程学习,保证在毕业的时候专业和综合素质的高标准。
   4.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能力上要充分考虑到做人为本。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能力,学生有良好的习惯,能够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学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去获取知识,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能够自主学习新的知识,有责任心、事业心,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毅力。
   5.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现、人生观、价值观,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品质、文明的言行举止,在人文素质上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艺术鉴赏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学生掌握一定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及技能,有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环境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有一线生产的经历、经验。
   (二)人才培养培养的新型模式的实施
   1.知识体系的改革
   (1)内容:课程计划以教会学生掌握技术应用能力或胜任工作岗位任务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或工程技术领域的需要为出发点,在满足某一专业学科理论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以生产现场正在使用和近期有可能推广使用的技术为主要业务范围,具有应用性、和实用性,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终身教育为度,专业课的教学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智力技能为目的,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
   (2)结构:打破专业、学科的空间壁垒,即同一基础平台之上的各专业模块可通过选修方式,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互选和学分认同,既可采取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专业的方式,也可采取从实践到理论、从专业到基础的方式,或交替进行。
   2.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1)校企结合与研究基地的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校企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条最好的通路,学生可以在某一个模块学习完毕就进入相关的企业从事相关的工作,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对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保证专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方向性,从而可以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保证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性;按企业需求设计教学计划,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训基地建设要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采用多种校企合作形式,将教学与企业生产过程结合起来。
   (2)多层次、多类别、多证书的培养模式。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到各个部门的需要。如以计算机专业学生为例,计算机学院可以为企事业单位培养诸如从事基本文字处理工作的文员、从事程序开发的程序员、从事网络系统和软件系统维护的工作人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够掌握有关企事业单位的相关软件、系统等。学校还可以培养广谱实用型人才,学校为学生打开各种证书考试和培训的出口,使学生一毕业就具备毕业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3)创新力的培养。大学生在就读的四年时间里必须参加相关的创新能力培养活动,比如低年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电子作品的设计、程序开发、硬件维护等竞技创新活动;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自己拟定一个项目,模拟企业项目开发,有组织地以工程过程和标准来完成,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
   (4)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师资队伍建设。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有点类似,也采用一种实用的技术,在企事业单位聘请相关的有经验和有技术的高级技术人才兼任对学生的指导工作,而本文针对的本科伪订单培养模式中的双师师资力量也可以借鉴工程硕士的培养,学校的教师不仅仅是校内的教师,还可以聘请校外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教学。
   (5)完善的教学监督系统。对毕业生进行终端监控、跟踪调查,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将教学效果和教师的待遇挂钩、学习的效果和学生的前途挂钩,是伪订单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面向市场、适应社会需求的办学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手段。
   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应立足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我国制造业基地发展战略服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活动为中心构建教学体系,坚持人才培养的“多证书”制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双师型”素质要求,坚持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人才培养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坚持知识、能力、职业素养有机统一,针对性与适应性有机统一的人才培养理念。
  
   参考文献
   1.《高等院校质量建设与特色发展》,2009年,江苏大学出版社
   2. 《论高校教学改革与评估》,2007年,中国言实出版社
   3.《大学理念、组织与人事》,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行者心路-经验与教条间的高教发展思考》,2009,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5.《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2006年,暨南大学出版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