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议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研究起点问题

浅议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研究起点问题

日期: 2010-10-22 0:10:44 浏览: 4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张宇 刘春生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起点;个人教育需求;以人为本
  论文摘要:“就业导向”的研究起点既可以是“职业对人”的需要,也可以是“人对职业”的需要。仅从前者出发,自上而下地考察,不但会使就业导向的研究范围受限,而且助长了片面追求就业率的做法。从后者出发,则是自下而上地寻找有利于改善职业院校就业前景、增加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办学机制与制度因素,而不是越过求职谋生这一最基本的需要,直接从全面发展的目标入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应当结合起来。


    近年来,有关“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的话题一直受到关注,这方面的文章也不少。

学海网
经过归纳可以看出,现有的“就业导向”研究大致是沿着两条基本思路进行的:其一是从社会的经济需求出发,强调职业教育的就业功能;其二则力图避免功利性,主张在就业之外突出人的全面或长远发展。
    由不同立场出发的理论探讨均有其合理之处,但也均有片面的地方。
    一、经济需求引发就业导向的理论剖析
    从经济需求出发,产生“就业导向”观念的逻辑可以简单概括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是由经济驱动的,就业导向能够使人才培养满足经济需要(更准确地说是契合岗位技能要求),因而职业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由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许多学者习惯从经济的视角解释职业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一些颇具国际影响的理论,如“人力资本论”和“人力规划说”成了他们的立论基础。按照人力规划,经济发展决定产业目标,产业目标决定劳动力需求,将这种需求进行细化即可作为教育规划的依据。人力资本理论则说明教育投资可以获得一种具有生产能力的潜力,当然,只是潜力而已,并非等同于时下流行的理解—职业教育把可能劳动力转化成现实劳动力,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而直接的人力支持。
    根据经济增长目标作出系统的人力规划是有必要的,政府(特别是市、地一级政府)据此对职业教育事业进行统筹,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就业市场供需,规范办学机构的行为,防止盲目扩张。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人力规划,其着眼点在于职业对人、而不是人对职业的需要,单从人力规划的角度谈论就业导向,需要考虑的不过是在各种类型的岗位上安置合适的劳动者,而非个人获得工作的具体方式。由此出发,研究职业教育就应集中在教学领域,重点关注受教育者能否达到岗位要求,以及该如何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增加人力资本。一旦出现了就业困难,即多半归咎于学校培养手段欠缺、学生专业能力不足,还有择业过程中的种种落后思想,归因虽然容易,提出的对策却往往无的放矢。
    事实上,劳动者技能低下并非导致失业的必要条件,就业市场上行为主体的选择也都有各自的充分理由。例如,现今求职者所持的教育凭证常常无法准确反映本人的知识与能力,用人单位因此希望通过提高学历门槛来减少风险,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排挤,于高职表现得尤为明显。教育体系内外诸多因素的限制,注定了解决就业问题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在某些专家眼里,就业导向真的成了“人职匹配”的万能药,“一导就灵”,只要校方“紧跟经济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管理一线培养人才”,就能大幅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如此等等。且不论职业教育是否具有绝对的就业功能,单是把就业导向等同于“就业率导向”,便早已招致了大批教育工作者的激烈反对。鉴于这些反对者几乎无一例外地主张职业教育重在学生的个体发展与素质培养,以下姑且称之为“素质本位论者”。
    二、‘.素质本位论者”批判的得与失
    “素质本位论者”对于就业导向抱有另外一种思路。在他们看来,职业教育的利益主体不仅是国家或社会,也应当包括受教育者个人,必须从经济发展需求和人的发展需求两个方面看待职业教育的使命,而不只是把它当作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素质本位论者”普遍排斥“即插即用”的就业导向,认为它不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只见“人力”不见“人”,只顾眼前利益,漠视长远利益,最终也无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对广大毕业生而言,这样的就业导向简直无异于学校将他们一次性地打发到企业中去,然后就撒手不管,任其下岗。为了正本纠偏,不同的研究人员反复提起若干相似的建议,包括拓宽知识基础、灌输职业意识和加强创业教育等,目的皆在于增强学生素质,实现“人的发展”。
    考虑到就业确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重大问题,“素质本位论者”大多不再从根本上否定就业导向,而总是试图兼顾就业与发展,寻求经济与人之间乃至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的平衡岁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叙述方法: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高于以往的要求,职业院校要为学生负责,就不能不有针对性地改革现有的教学环节……以下便一如经济需求引发就业导向的论证逻辑,只是在手段上有所不同,素质与发展的内容被补充到具体的任务技能之外。
    基于“人”和基于“人力”的研究方向似乎正逐渐合流,“素质本位论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由经济驱动”这个前提,而把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就业导向能否使人才培养满足经济需要。在指斥任务本位局限性的同时,通过充实就业导向的内涵,或者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探讨,不少开头强调发展功能的文章都设法将“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的结论包容进去,单是“就业率导向”遭到了反对。
    前提决定结论。“经济驱动职业教育”这个共享前提,决定了“素质本位论者”与众多从人力资本出发的研究者的对立只是策略性的,争论的实质只是课程内容的丰富或专门,以及评价标准的综合或单一,即通过何种手段可以使受教育者达到何种目的,至于受教育者究竟从何而来,则照例是被忽视的。

    三、个人教育需求能否作为研究起点
    几年之间,普通教育的快速扩张已令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受到限制,即使已被录取,也常有学生不来报到。适龄青少年为什么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难道仅仅是因为传统文化造成的鄙薄技能的偏见吗?笔者以为,回答上述问题与研究就业导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学海网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与有效需求
    最近有学者将职业教育的驱动力细分为多种,经济因素不过是其中之一。令仁文尝试采用一种更加简单的二分法,将推动职业教育进展的外因归结为“职业对人”与“人对职业”两个方面,前者指的是经济部门对生产服务第一线人才的需要,即通常所说的经济需求,后者则是适龄青少年通过选择教育类型与层次逐步完成职业定向,实际反映了个人的教育需求。经济需求和个人需求共同构成了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研究者倘若不能全面地认识,或者将二者混为一谈,论证就要至少失掉一半的合理性。
    有的研究者也曾注意到学生及其家长的人学选择,却又轻易地把它视为主观需求,轻易地把公众对于普通教育(尤其是精英高等教育)的偏好等同于偏见,而不去进一步寻找观念产生的深层原因。按照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社会化”和“选拔”同为现代学校教育系统的两个基本功能,通过社会化,个人不仅在技能上,而且在人格上都能胜任社会角色,个人社会地位的升迁则要通过选拔功能来实现。单从经济发展思考就业导向的人只看到技能的培养,“素质本位论者”也只兼顾了社会化的两个方面,而恰恰是为人忽略的选拔功能使得受教育者必定倾向于具有良好前景的教育机构,这也恰恰是那些所谓“偏见”存在的客观基础。存在决定了意识,而不是相反。
      (二)个人教育需求的层次与就业导向
    个人教育需求是现实的,又是分层次的。借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对职业既有较低级的求职谋生的需要,也有较高级的个体发展(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在目前情形下,受教育者求职谋生的需要普遍没有且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他们必然要主动地关心求职,关心就业,⑥为了谋求更高地位的职业而在可能范围内选择教育路径,即便个人的兴趣和特长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由此可见,只要劳动仍然作为谋生手段,职业仍然代表社会地位,就业的愿望即是职业院校学生(及潜在学生)全部需要的基础。如果愿望难以实现,求学者“用脚投票”,远离职业院校,那么再好的教学改革设想也都没有用武之地。就业是民生之本,跳过了就业,个体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某些“素质本位论者”动辄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高度批评就业导向,如此立论是否真正“以人为本”就很值得怀疑。
    (三)“以人为本”与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
    按照“以人为本”重要思想,职业教育必须从大处着眼,将人的全而发展作为奋斗的终点或方向,又必须从小处着手,尽量满足适龄青少年的人学要求。既然就业前景是学生优先考虑的,并且实现就业的愿望是追求全面发展的基础,关于就业导向的研究就必然存在着一条以个人教育需求为起点,探讨如何确保受教育者根本利益的路径,正是它将职业院校的“人口”阳生)与“出口”(就业)直接联系起来。
    从个人教育需求出发,决定就业导向成功与否的关键莫过于毕业后的出路。理性的求学者不止看重就业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就业的质量,只要还有选择的权利,他们就会通过学校或专业之间就业机会与就业质量的综合比较作出自己的决策。职业院校的“出口”决定了“人口”,由此推出的就业导向即应着重研究怎样为求学者呈现一个良好的愿景,以及采用何种方式消除就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鉴于就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用人单位的参与,又高度依赖社会制度因素,就业导向的研究便不仅包含着产学合作,而且会涉及有关就业的制度安排,例如实行就业准人制度,凭证上岗,或者是制定学历最低工资标准,防止人才高消费。研究起点决定了研究视野,对个人人学选择的考察最终必然落脚到学校教育体统之外,而在相当程度上,职业院校的教学领域倒不妨以“黑箱”视之,因为就求学者而言,某些具体的教学环节并不在其考虑之列。
    以个人需求作为就业导向的研究起点,首先是充分理解“以人为本”,尊重人对职业的需要,进而去探寻满足需要的条件,直至研究宏观层面的制度因素,这与那种从职业对人的需要出发,据此改进教学手段的自上而下的研究有着明显的区别,可以说是一条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从全面性的角度衡量,无论是单纯的自上而下,还是单纯的自下而上,都难以涵盖就业导向研究的全部内容,而只是代表了研究的一个方向、一种思路,它们不是充分的,却是必要的。自上而下的研究偏于教学过程,自下而上的研究重点则在教学之外,双方互为补充。
      四、简短的结论
    缓解就业压力不能单靠提高教学质量,人的发展也不全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因此从人对职业的需要出发,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主要是自下而上地寻找有利于改善职业院校就业前景、增加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办学机制与制度因素,而不再将议论的焦点锁定在教育系统甚至是教学领域。
    任何视角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局限性,所以就业导向的研究起点不应是单一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理应结合起来。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