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职招生入学考试改革

高职招生入学考试改革

日期: 2010-6-7 2:37:24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本站编辑

【摘要题】高等职教

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既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在社会发展中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高职招生入学考试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口”,对高职以及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推行,高职招生入学考试的改革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作为高职人才选拔与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我国高职招生入学考试在考试形式、科目、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大量问题。这不仅影响了高职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不能保障生源的质量,而且也难以体现公平与科学的原则,导致了社会大众对高职教育的误解。

学海网


招生考试制度作为人类社会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在辨别人才、发现人才、评价人才、选拔人才的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至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作为本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中心,而这中心的焦点又是高中毕业考试和大学入学考试。(注:金彪、彭荣根:《统一考试自主招生》[J],《上海高教研究》,1993,4。)近些年异军突起的高职入学考试作为高校招生考试系统的重要一环,对社会技能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也起着重大作用,因此,研究并改革现行高职招生入学考试制度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我国高职招生入学考试的现状分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各类短期职业大学兴起,在短短几年内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些职业大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专科层次的职业高等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到《职业教育法》,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到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逐步明确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确定了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学校的法律定位,明确了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积极发展的方针。(注:袁吉林、胡耀华:《当代职业教育大趋势》[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第31页。)为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探索多种途径发展职业高等教育,1994年原国家教委提出《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的意见》,高等职业教育率先推行缴费上学、对口招生等改革。1998年教育部和国家计委对1999年普通高等教育年度招生计划进行改革,安排10万人专门用于部分省(市)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注:陈勃生:《职业高等教育导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107页。)。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又将高职招生考试改革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决定》指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可采取多种方式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毕业生经过一定选拔程序可以进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经国务院授权,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大部分高等专科教育的权利以及责任交给省级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依法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教育(包括高等专科学校)的招生计划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其招生考试事宜由省级人民政府自行确定。”当前,各个地区已广泛开展了高职招生考试的改革试点工作。

目前,依据高职的生源划分,我国高职招生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普高生参加高考,依据其高考成绩进行录取;另一种是“三校生”(中专、职高和技校)或同等学力在职人员通过参加由省考试院及招生学校组织的高职入学单独考试,依据其总成绩进行录取。对于普高生占高职生源的绝大部分,很多人对此持有异议,认为普高生参加的是普通高校入学考试,没有参加招生学校所设定的专业技能考试,却能比较容易地进入高职院校就读,而接受了正规职业教育的“三校生”入学机会却少之又少。现阶段,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国家为缓解高考落榜生带来的社会压力;另一方面也与普高生和“三校生”继续学习的能力有关。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职业专业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有一定的高中文化知识,就更容易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者素质的高要求,更易在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上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而相对于普高生,“三校生”文化基础差,中职的文化与专业教育与高职不能有效地衔接,因而他们在学习高新技术方面有一定困难,原来已学的一些专业技能在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中很快也就失去了优势。可见,目前国家实行“招生向普高生倾斜、限定高职对口招生比例”的政策有其合理的一面。不可否认,这种政策对中职教育及大众心理带来了消极影响,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观念的转变,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这种情况一定会得到改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