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旅游系市场营销班毕业论文 海南民俗文化

旅游系市场营销班毕业论文 海南民俗文化

日期: 2009-1-25 14:42:16 浏览: 20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内容提要:
海南省居民由汉族和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组成,2003年总人口810.5万人,其中汉族674.6万人,占总人口的83.2%;黎族130万人,其他少数民族6.01万人,共占总人口的16.8%。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民族习惯,也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关键词:黎族民俗 苗族民俗 回族民俗 特色节日

海南省,简称“琼”,陆地面积3.4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台湾的中国第二大岛。海南省居民由汉族和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组成,2003年总人口810.5万人,其中汉族674.6万人,占总人口的83.2%;黎族130万人,其他少数民族6.01万人,共占总人口的16.8%。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民族习惯,也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聚居在海南岛中部山区,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黎锦文化。“三月三”是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人们称它为谈爱日。传说,上古洪水时期,兄妹两人躲在南瓜中幸存下来。为了成家立业,他们决定分头寻找其他人,并约好来年农历三月三会合。结果几年过去两人无功而返。妹妹见找不到别人,就忍痛用竹签将自己的脸刺上花纹,又用植物染上了颜色,不让哥哥认出自己,以结夫妻,从而使种族得以延续。这也是黎族“三月三”节和纹面来历的传说。至今在东方市东方镇中方,每年农历三月三,各地的黎族青年男女汇集一起,参加“三月三”盛会,载歌载舞、谈情说爱。聪慧机智的黎族人非常酷爱音乐,满山遍野的树枝树叶也成了他们的乐器。劳作主余,聚集一处,摘片树叶便能吹出美妙的乐曲,和着舞蹈的节奏,其乐融融。山兰稻成熟之时,他们在山兰园中建起茅寮,砍原木二截悬挂,一根为“叮”音,一根为“咚”音,成了叮咚乐器。敲叮咚。时而明快活泼,如山溪水淙淙,时而急促,如狂风撼山林。夜阑人静之时,在“隆闺”中,心灵手巧的黎族少女,持一竹箫吹起了美妙动听的鼻箫,向小伙子倾诉衷肠而每逢庆丰收、贺新婚、迁新居、祭祖先时,人们敲起铜锣,击响黎鼓,跳起“招福舞”和“平安舞”,鼓声点点,憾人心魂。
黎族的乐器均就地取材,除以上列举的,还有口弓,黎语称“改”,鼻箫是女子向心上人倾诉衷肠所用,而黎族小伙子则常常弹口弓向心爱的姑娘倾吐爱情。洞箫,为竹制吹奏乐器,仅钢笔长短。闲时,小伙子会拿出洞箫吹上一曲,自得其乐。“利咧”,黎语叫“德垒”,也是黎族富有特色的乐器,黎族男子有时上山打柴或看守山兰稻,寂寞时,摸出“利咧”,一曲既尽,心情已舒畅。不单是音乐,对黎族这样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来说,舞蹈更显得重要。无论是结婚、建房、欢度佳节,农闲娱乐或是进行宗教活动。黎族人民往往少不了用舞蹈来表达他们心中的喜怒哀乐。这些舞蹈常常从劳动生活中得来,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竹杆舞》、《舂米舞》、《戋铃双刀舞》、《打碗舞》,《锣鼓舞》等,还有些是宗教活动中的舞蹈.如《年舞》、《招福舞》、《捉鬼舞》、《跳娘舞》等。《舂米舞》是由黎族妇女在舂米活动中演变出来的。她们手持木杵舂米,木杵撞击着臼沿,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咕一叱,咕叱,咕叱,咕咕叱!咕咕叱!咕咕叱,”身体随着节奏摆动,形成优美舞姿,表现了黎族女子勤劳、温顺和柔韧的性格。《打柴舞》更是别具特色。每当黎族的三月三,或是庆丰收时,人们便聚会于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分成两队,一队持竿打柴,有坐、蹲、站三种,一队跳竹竿,持竿一队把竹竿有节奏地打击,跳舞者在竹竿分合的瞬间,敏捷地跳跃,并潇洒自如地作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当一对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唱出“嘿!呵嘿!”场面极是豪迈洒脱,气氛热烈。
黎族舞蹈历史悠久,曾被谪贬至海南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就写诗形容过黎族的舞蹈“弯舞与黎歌,余音犹杳杳。” 黎族人崇尚自由恋爱,婚姻有很大的自主权,往往还带有一些原始社会的遗风。黎族女子长到十四五岁,父母就会给她们搭“隆闺”(即小茅屋),让她们独住。每年三月三,黎族男女青年都会结伴游于郊野,对唱情歌。通过对歌,她们从中考察对方的才智,选中了意中人,便将他引到“隆闺”这爱的小屋中来。年轻人可以在这里谈情说爱,互赠信物。女子送给男子一条亲手织染的五彩腰带,男子送上自己磨制的骨雕或银饰,他们用这些来表达各自的心灵手巧,勇敢智慧。男女双方恋爱有一定基础后,由男方向女方提出婚姻的请求,以体现出女子的高贵。这时,男方就会派一位亲属或朋友到女方提亲。提亲的人到女方家时,先是拉拉家常,说些客套话,见机才说出婚配之事。女方家长多会征求女子的意见,他会对提亲人说“你问我女儿吧!”女子听了说“双亲觉得好我就嫁。”这就表示女方同意了,如不同意,就答:“我不想嫁人,对方送来肉我也不吃。”提亲人听了会及时赶回男方家传达女方的意见。走向山林野地,在黎村之中,您会看到一座呈乌蓬形的茅屋,这就是黎族的船形屋。船形屋中设有间隔,屋顶侧面开有天窗,门内设有三石灶,灶旁置水缸,前门屋背有放柴火的杂间。屋内还划定主人位置,铺设着自编的席子,船形屋冬天暖和,夏天少蚊子。在这样的屋子里住着,卧听山风猎猎,似有在船上的感觉。
人们惊奇的是,黎族深居于深山之中,宅居却为何如船状,这里还有个传说!很早以前,南海有个俚国,国王有个公主叫丹雅,丹雅嫁了三个丈夫,而三个丈夫都死了,国中的人们认为她是扫帚星下凡,要求国王处死她,当时,丹雅公主已身怀六甲,国王不忍,于是将她流放了。丹雅公主乘船飘流在海上,不知过了多少天.被风吹至海南岛,上岸后,她把船拉到岸边,又将船翻扣,用茅草覆盖在上面,演变成后来的黎族船形屋。丹雅此后在岛上定居,成了黎族先祖。
黎家人热情好客,待客总要拿出自己最好的食品,如肉质鲜美的黄牛肉,芳香的竹筒饭,风味独特的“南杀”,山兰米酒更是必不可少的。黎家人好喝酒,山兰米酒家家都有酿制,是用自家山兰稻米酿制的,味道醇香可口,又称酒蜜,浓而不烈,极富有营养。黎家人喝酒很是畅快,如客人不爽,他们会认为是看不起他。喝酒一般分三巡:一巡,黎家同胞敬酒,主人把酒举在头顶上,说“喝了这碗酒我们便是朋友了。”于是仰起脖子,酒碗见底。一碗酒下肚后,大家便愉快地交谈起来,如有什么话,什么要求,趁着这时的酒兴尽管说出来,否则,酒醉后再说便无效了。黎家有个古老的规矩:“醉酒说话不算数,酒前一言诺千金。”第一巡酒过后。便可尽情畅饮,互相对饮。每次敬酒,必须一饮而尽。如酒量不大,纯朴的黎家同胞也不会勉强,你被灌醉,当众出“丑”,大家也不会看低你,反而觉得你够朋友。喝到高潮,也就是酒过三巡之后,欢乐的黎家同胞会在似醉非醉的时候,趁着酒兴,即景自编自唱起黎家山歌,这时,你会被这场景所感动,醉倒于歌海之中。
当年苏东坡居儋州时,常常与当地的黎族百姓打成一片,纯朴善良的黎族同胞把他尊为上宾,请他喝酒。苏东坡喝了黎家蜜酒,趁兴写下一首诗: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头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来访的客人,如遇到刚开坛的新酒,主人会把几支竹管插入酒坛,与客人一同吸酒饮用,那酒味醇香无比,不仅是黎家酒香,黎家人主客同吸兄弟般的情谊,更是让人陶醉。
我曾经沿着海榆中线公路沿途村庄探访黎村纹身的妇女,现在纹身的青年女子已没有了,得留纹身的只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据说,妇女在世不纹身,死后祖先不认,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所以未受纹身的妇女,死后必须在身上脸上用木炭划些图案才能入殓。在五指山市的黎族村寨中我寻访到一位70多岁的老妇人,她面对着我很沉默,说不清纹身的缘由,只说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现在年青人都不理会了。
村寨中流传着这样的故事,远古时,洪水泛滥,老先与荷发兄妹躲进大南瓜,漂到了海南岛,兄妹俩人在岛上寻找人烟,但没有找到。为了延续后代,妹妹荷发纹身纹脸,使哥哥不能相认,于是结成夫妇。这故事与黎族创世纪的歌唱很相似。
纹身一件很纯洁的事,要选吉日,还有一些禁忌,一般是在秋季,还要选日子,如龙日、猪日、牛日,但不能在虫日刺纹,那是要被虫咬溃烂的。不同支系的黎有着不一样的纹法。
古老而独特的纹身之美,正在逐渐消失,年青女子几乎不再去纹身,手艺也已在失传,只能在历史中去回味了。
在海南苗族约有6万多人,分布较散。据说,海南苗族来自广西,源于瑶族,是明朝时作为军队调入海南的。又传,苗族进入海南是因避战乱逃来的。过海时,有邓、盘、蒋,李、陈五姓人家,共乘一只帆船渡海,在中途遇上风暴。是一只大鸟飞来,将船引出了旋涡,他们才到了海南岛岸边,这一天,恰好是农历三月三日。五家人上岸后散居各地.相约每年三月三日相聚以作纪念。三月三日也成了海南苗族同胞的重要节日。
每年三月三日,苗族同胞与黎家人一样,盛装欢庆节日。各家还制作五色饭,(也是海南苗族的特色美食),以纪念苗族先民五姓人家。五色饭是苗族人将山兰稻米,分别用桑等植物叶浸染成黑,红、绿、黄四色米,与白色米共煮,混合制成特香佳肴。海南苗族许多生活习俗与黎族有相似之处,不过苗族人信基督教,而黎族人信鬼神。
传统的苗族男装大襟短衣,襟向右开,颜色多为蓝、黑色。现在,男子的服饰已基本与汉族服饰一样。而苗族女子的服饰就显得精美了。
苗族妇女的腊染技艺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种精美图案和花鸟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妇女的头饰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苗族妇女的头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黑布尖顶帽,帽底下有垫头,垫头上绣有精美的花纹。制作别致,深蓝色的绣着花边的尖顶头巾套在外边,帽后垂下一根红带长及腿部。另一种是小花帽,这种花帽在平常农闲、休息时,她们都爱戴,是平顶式的,做工精美,绣有花纹。
苗族妇女很少戴耳环,盛装时才戴,手饰和脚饰也很少,没有戴颈圈的习惯。苗族衣服以深蓝及黑色为主,配以红色的腰带,下装是一条过膝的短裙,两侧有叠缝,叠裙上有美丽的图案,均是腊染而咸。小腿上,是一条长2米的棉打腿布,另有两条1米的红色彩带。打腿时,先用绑腿布缠绕于小腿上,然后用彩带结成菱形将绑腿布绑紧,彩带头的红色彩丝团垂飘于小腿之上,远看似一团火球,与上装搭配十分和谐。
苗族的婚恋习俗与黎族有所相似。三月三,也是苗族男女择偶的日子。这一天,男女青年盛装来到山坡上,对唱情歌,相中的,可以一同夜游。男女初次交友,一般都不会告诉父母,等到恋爱关系确定后,便由男方派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双方父母开始商议结婚条件,女子如无兄弟,男方必须来女方家入赘,直至二老丧终;如有兄弟,男方也必须入赘二、三年,因为在苗族人看来,女婿入赘是报恩,不能省免的。
苗族的婚礼,分别在男女所在村寨分两次举行。一般先在女方举行。新郎来到女方村寨时,往往要受到许多刁难。如女方村寨中的男女老少排队在村口,和新郎对歌,对了歌才能通过。新郎还要向人们撒“开路钱”或散发喜烟,有的村寨的姑娘故意在村口拉起绳子,新郎必须向姑娘们交“开寨费”才能进入。人们还会一路上向新郎敬酒,让他不胜酒力,出洋相取乐。进入村寨后,新郎一行人便选定村中一“落脚点”,等待举行迎亲仪式。
傍晚时分,女方家举行隆重热烈的迎亲仪式,村里的小伙子姑娘们身着盛装,夹道欢迎送亲队伍。在粉枪和鞭炮声中,新郎与送亲人员在媒人带领下,步行到女方家门口。而后,席地摆酒庆贺,这是婚礼的高潮。婚礼完毕,男方便到女方家入赘,女婿必须勤俭持家,孝敬父母。从此,开始新的生活。
三亚市区乘车前往天涯海角,沿途经羊栏镇,会看到一幢具有阿拉伯风格的建筑,宏大优美肃穆,那就是海南穆斯林清真寺。三亚市羊栏镇是海南穆斯林聚居地,主要分布在回辉、回新两个村庄,约有6000多人。据史学工作者考证,海南穆斯林是占城(现属越南)来的阿拉伯人后裔。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在与当地民族交往中,接受了当地民族文化,又保留原有民族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习俗。
三亚回族人讲回辉语,这是揉合当地黎语、迈话方言和原民族语言的一种方言,在我国回族中是十分独特的。回族男子的服饰与当地汉人穿着打扮无异。女人服饰却仍保留着唐宋时代妇女服饰遗风,富有特色。她们头戴大花彩色毛巾帽,以斑布为衫,纽扣从颈部沿上身右侧开,一般为8个,别具一格。她们崇尚黑、绿、蓝、白色,不喜欢花红色。回族妇女聪慧,善做生意,在海口、三亚街头常可看到她们活跃的身影。
回族男女嗜好槟榔,男女订婚时要送槟榔。订婚后,男方征得父母同意,选吉日送1200个槟榔到女方家作订婚礼,这是回族人保留海南当地汉人的古婚俗。同时,男方还要送给女方父母八百斤挂面以及其它礼物为彩礼,彩礼交定后,双方父母共议婚期。婚期一般为五天,首天,男女双方分别在家中搭一个帆布的迎宾堂,举行“升帆”仪式。新娘则要邀请全村妇女前来洗头,傍晚时分,鸣爆竹.庆祝新婚。第二天,亲朋好友回请新娘、新郎。男宾请新郎,女宾请新娘。第三天,新娘家款待前来祝贺的宾客。第四天,新郎邀请全村人来作客,并组织迎宾队,前往女家迎亲。迎亲队伍由新郎哥哥带路。新娘出门戴黑面纱,哭泣着向父母告别。新娘过门后,新郎家请阿訇为新人主持婚礼。晚上,亲朋好友相聚庆贺,十分热闹。婚礼的第五天,新娘一大早就起来,打扫院落,下厨为炊,款待夫家兄弟姐妹,希望受到夫家的欢迎,此宴请也标志着婚礼结束。从此,新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除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之外,在海南还有许多底蕴深厚的节日。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夜,在海口市的府城一带举行风情独具的换花节。这个节日历史很悠久,据说开始建省办于唐代的贞观元年,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但是,从前换的是香,意在香火不断。海南特区后,传统的换香变成了新潮的换花,形成了凝聚友谊、美好、幸福、欢快为一体的新的娱乐形式。最近几年,换花节活动的规、范围越来越广,农历正月十五之夜,海口市区花灯齐放,人流如海。数万人、尤其是青年人手持鲜花 ,形成了一支换花大军,换花者有中外游客当地领导,更多的是居民,换花者心理因人而异,游客们体验独特风情,领导们与民同乐,老年人通过换花寻回美好的回忆,青年人则把换花节当做交朋结友的大好时机。古老的换香节在新时代已被人们赋予新的意义,如今的换花意在新春祝福之间传播浪漫和温馨。
海南冼夫人文化节以前称为军坡节,每年农历二月初六至十二,也就是当年冼夫人出兵平乱的日子,海口市新坡一带农村举行闹军坡活动,模仿冼夫人当年的出兵仪式以为纪念,这成为在海南相传1300多年的乡情民俗。在这个节日期间,还演出琼剧和举行盛大的庙会,当然也有很多人到冼夫人庙敬拜,求保福平安,新坡镇的冼夫人庙出建于明朝,是海南现有冼夫人庙中规模最大的,近年得到重新翻修。2002年,海南省旅游局帮助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将闹军坡策划和改造为冼夫人文化节,剔除活动中的迷信色彩,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如今的海南冼夫人文化节,有舞龙、舞狮、武术表演、装军游行、琼剧和各种民间文体活动,在庙会上,出售各种地方小吃,而冼夫人的令旗成为最受欢迎的纪念品。
海南拥有这么多民俗文化和特色节日,我们当然要让它们发挥出优势来,因此才产生出相应的旅游产品。坐落于五指山市北面的牙蓄岭上,1986年建成开放,面积5000多平方米,是海南目前最大的民族的博物馆,这座具有民族特色四合院式建筑,雕梁画栋,古朴壮观。院内辟有6个主展厅和2个机动展厅以及民族工艺商场和工作室。各展厅分别展出各种文物、民族民俗物品、历史图片和资料,反映了从新石器时期到海南解放的各个历史阶段海南黎族、苗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土人情,以及他们同汉族、回族人民共同发展、建设海南的历史。1994年初,由19块花岗岩加工而成的高4.41米、宽4.79米、总重40吨的大型石雕——海南第一龙门,在博物馆迎宾大门落成并向游客开放。
水满是黎语,有至高之意。水满乡是海南地理位置最高的乡。该乡的水满村位于五指山下,是一个黎族自治村,全村仅70多人。村中清晰可见五指山主峰。村旁几棵巨树下面,是以赏五指山主峰的绝佳之处。水满河在村旁蜿蜒而过,河畔千年古榕郁郁葱葱,树下, 河中,巨石状若千年寿龟。海南省旅游局将该村作为对口扶贫点,刻意针对其作为体现真正黎族风情,展现黎族文化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色旅游点。来自北京的心连心艺术团曾在该村演出,并通过中央电视台将这里的青山绿水独特文化氛围传扬天下。水满村自然环境保存的很好,民风极淳,人们生活闲适,知足常乐。每年,都有好多专家学者来考察黎族文化,观察村民生活状态和研究村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中华民族文化村位于五指山市区内,占地40多公顷,是一家集中华民族民居建筑、民俗风情与一园的游览区。文化村依山傍水,在四季常青的自然环境中,按原景观1:1的比例建造海南黎族、苗族船形屋、竹楼和我国20多个民族的各有特色的民居和自然景色和谐交融。文化村还在黎族村推出以打竹舞为代表的民族舞蹈,展示黎家米酒的制作过程,供应特色竹筒饭。各民族演员表演不同民族歌舞和演奏民族器乐,展现民俗风情。
在海南生活学习的这3年里,我因为实习的机会也走遍了海南许多城市,对这里独特的民俗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曾经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海口、三亚、博鳌等地的多个古老的村落和黎族、苗族、回族的聚集地,对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有了大概的了解,现在的海南,虽然旅游业得到了广泛了发展,但是社会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生存状态还是很低下,这不是短期时间可以改变的,我们应该抓住旅游发展的机遇,把海南的民俗文化发扬广大,并把它作好、作强,当作一门产业发展,同时一定要保持其原生态不变,真正的把海南多样的文化展示给世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