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职业教育中ERP课程的定位与培养方法

职业教育中ERP课程的定位与培养方法

日期: 2010-4-23 22:49:53 浏览: 1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张敏

摘要:ERP项目的实施在国内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ERP人才。本文在对职业技术教育开设ERP课程的需求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ERP课程的定位,并提出了几种ERP课程的培养方法。为了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服务于社会的职能,必须进行观念的变革、思路的创新,培养理解ERP精髓的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ERP的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词:ERP课程;定位;培养
  
  开设ERP课程的需求分析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是由MRP、MRPII发展而来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它的内涵主要是“把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的上下游,实现供应链制造。”ERP通过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内、外部综合集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学海网

  目前很多国内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已经意识到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弊端,企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分散、庞杂,各部门有各自的统计核算数据,内部信息缺乏集成,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很多信息必须再加工才能使用,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另外,如今的市场竞争已经由过去企业间的单打独斗演变为供应链的竞争,竞争优势来自合作伙伴的协同作战能力,外部信息集成是提高企业适应性和柔性的必要手段。为此,很多企业借鉴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采用先进集成的ERP信息系统,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ERP作为崭新的现代管理手段,其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在整合企业内部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对整个供应链有效的实时管理。目前,我国企业应用ERP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量,二是质。从前者来看,企业应用ERP的领域,不仅涉及制造业,还包括服务业和其他领域。也就是说,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我国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企业管理,并应用了许多企业管理软件。我国机械、冶金、制药、制衣、电子、石油、化工、烟草、出版、商贸等行业的先行者们最先实施了ERP。目前,在银行、证券、能源、交通等重要行业,ERP的应用也陆续开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特大型、大型工业骨干企业有5000多家,年营业收入在5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企业有30多万家。目前,已经实施或准备实施ERP的特大型、大型骨干企业仅为1000多家,中小型企业约3000家,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实施ERP的企业将会持续增长。从后者来看,由于我国企业数目庞大,各个企业的发展阶段、技术水平、市场结构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在ERP应用上,不同企业需要“量身定制”,充分实现ERP软件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但迫于成本的压力,由软件厂商为企业量身定制或选择商品化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对于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而言是不现实的,这就加剧了企业对于通晓ERP理念和实施技巧的人才的需求。正是因为以上两个原因,各职业教育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都纷纷开设ERP课程,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在专业教学中,ERP实验也日渐普及。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100多所高校的管理学院(系)建立起了各类“ERP实验室”,这不仅是职业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的体现,更反映了当今职业教育教学对企业管理新趋向的及时跟进。就职业教育本身而言,ERP实验已经逐步成为职业教育管理类专业加强实践性环节、提高管理类实验综合性水平的重要方法。但是,在推广ERP课程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清晰明确的定位,ERP课程的方向和重点将会与实际发生偏移,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现阶段职业教育ERP课程的定位
  
  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以来,能按期、按预算成功实施ERP项目的只占10%~20%,没有实现系统集成或实现部分集成的占30%~40%,而彻底失败的占5O%,并且实施成功的企业大多数为大型企业。赛迪顾问通过深入企业实地调研,得出以下相关数据:因选择软件不当而失败的占67%,因管理协调不够而失败的占13%,因实施步骤过急而失败的占9%,因人才流失而失败的占8%,因软件厂商服务支持不够而失败的占3%。由此可见,ERP系统选择不当、管理协调不够、实施步骤过急、技术人才缺失、软件厂商的服务不力等诸多因素都是导致我国实施ERP的企业低成功率的重要原因。为社会服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只有在洞悉现阶段企业运行ERP现状的基础上,才能做出一个准确的课程定位。
  准确理解ERP理论,加强风险意识国内很多企业主观地认为只要实施了ERP项目,就能给企业带来较大收益,就能解决企业存在的一切问题,或是看到别人的企业实施了ERP系统,自己也不甘落后而盲目攀比。企业对ERP本质认识上的模糊,把ERP等同于一个普通而独立的MIS系统,认为实施ERP只是一次性投入,只要购买ERP软件便可以一劳永逸。诸多认识上的偏差使得企业所实施的ERP系统不能很好地与企业自身的经营战略相结合,最终导致斥巨资引入的ERP系统只能束之高阁。鉴于以上情况,职业教育开设ERP课程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向学生真实而详尽地介绍ERP的基本原理,强化风险意识。向学生传递一个观念:ERP是一个以生产制造为核心,集成财务、销售等模块的操作平台,ERP的实施过程是一个管理逐步规范的过程,忽视了系统建设中业务流程改造、领导观念的转变、部门利益调整、管理方式变革,轻视对管理思路规范的要求、轻视企业体制转换等实质性的问题,将对未来ERP的实施带来巨大的风险。另外,ERP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内外环境的变动将促使其不断调整升级,因此,识别和控制风险将是一项持之以恒的任务。
学海网
  通过ERP理论和实践强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ERP系统是一套先进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将大部分工作量投入到相应的管理流程、管理架构中的人、技术、管理三要素的整合和改进上,通过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决策流、增值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将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与企业外部的供应链有机地集成起来进行管理。由此可见,企业对ERP理念的先进性已经达成了共识,但个体的差异却不能忽视:一方面,每个企业的管理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资源要素的差异、管理者理念和思路的差异,决定了企业在管理中各环节侧重点的设置、组织结构的设置、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着千差万别;另一方面,ERP厂商提供的系统是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化的ERP业务流程进行设计的。因此,企业既不能要求系统厂商完全按照企业特点进行量身定做,也不能完全照搬标准的ERP系统进行流程重组,更不能一脉相承照搬旧的管理模式,企业必须勇于创新,真正实现ERP系统与企业管理的融合。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在前一层次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ERP软件的精髓,摆脱软件操作的束缚。让学生结合企业的个体差异进行模块重新整合,优化各项参数的设置,使ERP在继承精髓的基础上,将企业的实际业务与先进理念完美融合。通过反复尝试,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管理思想给企业带来的不同的业务流程和不同的ERP方案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摸索ERP系统中“管理与信息化”、“企业与供应链”、“战略与业务流程”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ERP是一种管理工具,只有在富有创造力的人手中才能发挥无穷魅力。
  
  现阶段职业教育ERP课程的教学方法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ERP阶梯实验ERP课程是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其核心理论包括生产制造、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各门课程前后连贯,相应的ERP模块实验也需要前后衔接。开展ERP阶梯实验指在每门核心理论课程学习完成之后,随即展开相关模块的ERP上机实验,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在专业课程结束之后,各个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多个ERP模块开展综合试训。由于ERP课程的展开是分阶段、分层次、分专业的,ERP理念能够向学生提供更为宽泛的适应面和更强的谋职能力。在开展各个阶段的ERP实验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初阶ERP实验以单据的正确流转为目标。由于学生缺乏管理企业的实际经验,所以,对ERP软件的初次摸索就要通过各类单据的流转验证企业管理的信息流向。目前,开展职业教育的各高校采用的ERP软件通常都为企业版,和常规教学软件相比,这种软件模块多,环节细,具有“全而真”的优势。但是,学生在使用的时候,很容易陷入繁琐的操作,迷失方向。因而,在实验中,必须抓住企业运营的主要单据,将企业运营的关键流程和数据体会一遍。ERP的基础资料详尽而繁琐,必须告知学生:ERP建设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如果导入的是垃圾,无论项目规划如何先进优秀,得到的肯定是毫无用途的不真实的信息,数据的翔实和准确是实施ERP的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在此基础上通过单据的填制、引出,使学生理解企业中真实的信息传递情况,领会相关部门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联系。
  2.中、高阶ERP实验以模块重组、业务创新为目标。各类报表的填制方法是企业事务性、程序化的工作。为了适应具体企业个性化的要求,必须在领会这些基础表象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不断创新。应该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的管理知识和独特的管理视角,强调学生的开放意识、创新能力和商业道德,不能把ERP实验简单地视为一种验证性的实验,应该把它视为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平台。在中、高阶ERP实验中,应该鼓励学生在固定的数据流程模拟之外,不断尝试模块的组合运用与流程的重新设置,模拟不同管理思想所带来的价值流的变化,体会ERP为何能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中创造效益,以及企业管理理念与ERP思想整合的重要性。
  建立ERP教学基地或实习基地经管类学科实验通常只是在实验室中模拟企业环境,这种模拟环境虽然提供了一些数据,但这些数据过于简化,缺乏一套系统的、真实的企业生产数据,实验结果的可验证性较差,整个实验过程缺乏可发挥创造的空间,学生多数情况下只能被动地接受和模仿,对某个操作难以产生感性认识。这种情况使得学生对生产运作环节了解过少,进而很难理解ERP涉及的流程任务,实践时只是机械地“依葫芦画瓢”,实践结束后对ERP仍然是一知半解。鉴于以上情况,建立ERP教学基地或实习基地迫在眉睫。各类开展职业教育的高校可以和ERP软件供应商建立教、学、研基地,也可以由软件供应商在实施单位中推荐、协商并与校方达成合作协议;或在已有的实习基地中选择合适的企业提供真实的模拟环境;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或组建校办企业,为学生尝试ERP的真实运作情况提供一切机会。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