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安徽省农村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反思

安徽省农村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反思

日期: 2009-11-7 18:58:16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王亚鹏 龙文祥

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家经济建设进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农村职业教育则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关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教育主管部门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安徽省;职业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技能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强国富民战略目标的实现。笔者积数年职业教育经历,并通过实地走访、电话采访以及参阅相关资料,对安徽省农村职业教育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经过认真的考察与分析,发现安徽省农村职业教育正由高速发展转入低迷,而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发展向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现实改善农村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学海网

  
  困境
  
  安徽省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70%以上,上世纪80年代,省委、省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农村教育改革措施,使安徽的农村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并走入全国先进行列。在近二十年里,全省农村职业教育共培养了七十多万人才,他们在各地城乡建设与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安徽省职业教育的规模与数量已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形势不容乐观,规模比以前有所缩小,数量也有所下降,农村职业高中招生数与在校生数相对于普通高中招生数与在校生数,其比例大幅下降。导致目前这种形势的因素有很多,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安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招生农村职业中学招生困难几乎是伴随着“高考热”一同出现的,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普通高校扩大招生以来,农村职业高中的招生就陷入了尴尬的局面,许多农村职业高中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发动全体教职工到处宣传,找生源,常年为招生而苦恼。笔者曾经工作过的原枞阳县横山职业高中,每年三四月份都是招生宣传最忙的时候,教师甚至不得不停课去周边初级中学进行宣传,中考前后还要做一番动员,这样既耗费财力又耗费人力,而且由于学校之间的招生竞争,还滋生了请客送礼等一系列不良之风。尽管如此,每年招生的计划仍然完成不了,广大教职工既面临生存危机,又为多年辛苦积累的为数不多的教学资源的闲置而痛心。此外,许多城市职业学校也纷纷走向农村地区抢生源,凭借城市的优势往往能吸引不少学生,这就使得农村职业学校的招生更如雪上加霜。
  办学根据安徽省中华职教社的相关调查,安徽省职业高中的生均固定资产、生均专用设备以及生均校舍占有面积都大幅度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首先,基础设施是办学的基本条件,与普通高中相比,全省各地对职业教育的总体投入是不够的,农村职业中学的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居于全国末位。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设施和实验实训基地,绝大多数职业高中虽开设了不同的专业,然而学生却只能纸上谈兵,教室里搞养殖、黑板上种庄稼的现象很普遍。其次,师资力量不足也制约了正常办学,不少职业学校严重缺乏专业师资,笔者原来任教的横山职高只有一个专业教师,而开设的专业却有三四个。此外,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不高,多数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而且迫于生计的压力,师资队伍非常不稳定,很多教师无法安心于本职工作而忙于找关系调动,这些都给正常的教学管理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转型也提高了对职教师资总体水平的要求。当然,除了教师的因素之外,学生的素质也很重要,职业高中招入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综合素质较弱,给教学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许多学生无明确的学习目标,表现散漫、贪玩,迷恋网络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有少数学生违法乱纪,在社会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学校下一年度的招生工作。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的另一种忧虑是隐性流失,即学校允许部分学习了一段时间后的学生离开学校,学生继续向学校交纳学费,实际上并不到校上课,到毕业时毕业证照发。这种隐性流失现象不仅存在于职业高中,在初级中学也普遍存在,这是许多学校为了生存或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对那些升学无望、不想在校学习而只想拿到毕业证书的学生采取的不得已的权宜之策。
  就业由于安徽省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工业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不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不大,在本省难以形成对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的需求拉动,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显得异常困难,不少学校只好通过联合办学、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等办法安置毕业生就业。根据笔者的调查,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技术含量普遍不高,且稳定性较差,不少毕业生甚至在用人单位工作不到一年就“跳槽”了。许多毕业生在校期间并没有学到什么实际技能,在社会上的就业竞争力很弱,因为职校生毕业后无法找到自己称心的工作,反过来又影响到职校下一年度的招生,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基于以上种种困境,不少职业中学只能在竞争的大潮中被淘汰出局,多年苦心积累的办学经验与教学资源只能白白浪费。而另外一些学校只得转型为综合高中,既招收普高学生又招收职业高中班,目前,农村职业高中办学基本上是这种形式。表面上看,有些学校办学红红火火,实际上招收的多是普通高中的学生。
  
  反思
  
  在观念方面首先,政府决策层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其是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够,将更多的财力、人力投入到基础教育中,招生政策、资金投入等都向普高倾斜,抓高考成了这些部门的首要任务,职业教育被边缘化,只能自生自灭。多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和评聘,多以学生的高考成绩和学科会考成绩作为主要依据,职业高中教师处境尴尬。其次,广大农村的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够,绝大多数学生家长认为子女只有考上正规大学才是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而将自己的子女送到职高的,大多数是由于经济上拮据,迫于无奈,或是升学根本无望,只是为了混个高中文凭。笔者接触到的许多家长不顾普通高中高额的择校费,执意将子女送到普通高中,有些家长明知子女即使上了普通高中也考不上大学,但还是要把子女往普通高中送。再次,大众媒体对高考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职业学校对口升学的关注,最近几年,每年都有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参加部分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的招生考试,但是传媒几乎不去关注,这使得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村对此毫无了解。然而,每年四月份之后,大众媒体对高考的关注却一片火热,各种考前咨询、考前辅导满天飞,高考成绩揭晓后,各地文理状元便到处做广告,大谈成功之道。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潜在地扼杀了职业高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许多职业学校自身存在着办学理念上的差距,专业设置陈旧、僵化,对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缺乏调查,跟不上人才市场的动向,有些学校虽然能输送出一些毕业生,但学校对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表现不闻不问,未能对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的信息反馈进行总结,以便调整自己的办学。
学海网
  在经济方面安徽省的工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业经济结构单一,各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许多地方财政无力承担职业教育的办学经费和教师工资。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乃至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滞后促使广大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几乎全部输出,很多初中毕业生在升高中无望后便直接走上社会务工,很多青少年根本就没有经过职业培训,即使有也是传统的方式,如拜个师傅学点手艺,如木工、漆工或厨师等,规模化、系统化的职业培训在农村根本无法实现。
  在升学方面近几年来,国家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满足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名高等院校纷纷扩大招生人数。高校的扩招进一步推动了普通高中的发展规模,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进入白热化阶段,而职业教育办学则更加艰难。受到高考扩招的冲击,不少学校开始放弃多年的职教经验,设法挤入普高的办学行列,有些学校只好既招普通高中班又招职业高中班,据笔者了解,枞阳县职教中心、牛集综合高中、庐江县庐北中学等都属于这种情况。更重要的是,社会和广大学生家长仍以学校的高考升学率作为判断学校办学质量优劣的标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招生。对于广大农村学生而言,升学是最主要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录取面较大,升学机会较多,而职业高中仅在近几年才有对口专业招生,毕业生升学面窄,即使升入高校,学习时间也比从普通高中升入的长(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职业高中对口招入的本科生学习时间为五年)。
  在就业方面由于大批职业高中毕业生无法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进入社会就业就成了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然而面对每年如此众多的普通高校应届本专科毕业生,职业中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就显得异常严峻了。另外,由于受基础设施的限制,许多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未能进行有效的技能操作训练,与实践脱节,也使得用人单位不太愿意招聘农村职校的毕业生,这就使得农村职业高中办学进一步雪上加霜。
  
  对策
  
  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旨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要求在未来的教育规划中,职业教育应与普通教育并进。这些都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但要使农村职业教育获得良好的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改变传统观念,积极宣传职业教育安徽省的职业教育在总体上所占比重较小,各地政府部门忽视其在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势必使得职业教育难以发展。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加大管理力度,改变职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尤其是在广大农民心目中的地位,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困境。地方党政部门特别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纠正广大农民只注重上普通高中、上高校的传统观念。除了大力宣传之外,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还必须依法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保障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
  调整办学思想,克服僵化的办学模式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相当,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目前,从整个教育体系看,我国普通教育的发展已基本趋向完善,而职业教育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只有加大投入,大力建设才能更好地完善我国国民教育体制,才能使各类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安徽省的农村职业教育要实现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提出的目标,必须转变和调整办学指导思想。要同等看待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对两者的投入不能失衡,办学规模不能失衡。不能歧视职业中学,应将以升学为目标转为以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素质为目标。农村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提高进城农民的职业技能服务。因此,农村职业学校特别是职业高中应放眼市场经济的发展,认真调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类型,着眼于对大批即将或已经流向社会的劳动生力军的实用技术培训,使这些劳动者外出务工能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好的工作环境。农村每年都有大量未能升学而直接外出打工的初中毕业生由于未受过岗位培训与劳动技能训练,很难找到称心的工作。我国“入世”后,许多国外的大企业纷纷在中国投资办厂,利用我国的劳动力资源,这为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农村职业高中应抓住这一良好机遇,改变僵化的办学模式,适当缩短学生的学习期限,广泛开设一些短期实用的技术型专业如电焊、汽修等。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应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围绕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办学,从农村青年的发展需要出发。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应转变思想,注意以就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需定教,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有效服务。既要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又要考虑到农民子女要求继续学习的愿望,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后备人才。实践表明,办学模式传统化、教学方式单一化的农村职业教育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必须深化农村职业教育的综合改革,重新确定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为了加快农村地方经济的建设,合理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地方政府应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做好统筹协调工作,以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重点,合理配置国有资源,提供人、财、物与技术方面的支持,制定有效的政策,开辟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