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谈我国职业教育学科自主性的提升

谈我国职业教育学科自主性的提升

日期: 2009-11-1 8:33:22 浏览: 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 要:我国职业教育问题产生代写论文的根源在于学科自主性的缺失。因此,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学科自主性的构建与提升。职业教育学科自主性的提升首先仰赖于强化学科意识,建立职业教育共同体,这是学科自主的前提;加强理论研究,完善职业教育学科体系是学科自主的核心;以政策参与为突破口,争取职业教育学科自主权利是学科自主的关键;而建立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形成职业教育学科特色模式则是学科自主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科意识;共同体;政策参与;证书制度
   
  职业教育既然是有别于普通教育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类型,那么他就必然有其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本质特征、理论体系和发展模式。这种本质特征的厘清、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发展模式的选择都有赖于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互动——在实践中探索规律,用规律指导实践。

学海网
但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来看,单薄的职业教育研究在轰轰烈烈的职业教育实践面前显得过于微不足道,而职业教育研究的不足又带来了职业教育实践的茫然无措,各种职业教育问题的日益增多和研究的滞后,也造成了职业教育政策的偏离,使职业教育一直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发展状态,职业教育缺乏发展“自主性”和“能动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科自主性的不足和缺失。因此,我国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学科自主性的构建和提升。
  
  一、强化学科意识,建立职业教育共同体
  
  任何一门科学的成熟、发展固然有多方面的条件,但高度自觉的学科意识无疑是其灵魂,是不可或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综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是外力推动型: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是“经济和社会中心型”;发展职业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工作和政策促进型”;发展职业教育的手段则主要是靠“行政和权利驱动型”等,这导致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非理性状态,没有实质性的“学科化”。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是依靠其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而是经由外部世界决定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忽视了职业教育自身的学科特征。在当今我国的教育类型中,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最典型、最显著的差别就是学科体系或者说是理论研究工作的差别。从发展历史来看,职业教育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前,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均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工作者队伍,包括研究人员、教学人员、管理人员等,而且有自身独特的自组织系统——相对完善的经费投入体制、固定的人员培养输送渠道、完整明确的人才素质要求等,职业教育则不然。首先是队伍薄弱,尤其是理论研究群体过小;其次是经费严重不足;加之社会认识上的局限造成的观念制约等,使职业教育难以形成体现自身特点和需求的发展模式。从发展规模看,目前三者的规模虽然大体相当,但高等教育以其“高贵”的身份博得了社会大众的青睐,基础教育以其强烈的基础性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但职业教育总是以其“弱势”身份跻身于教育体系,就连职业教育本质的揭示也不是依靠科学的理论研究,而取决于外在的现实的社会需求,即用在社会或行政语境下产生的理论或者现实的需求来阐释和解决职业教育问题,自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职业教育缺少学科意识,并由此带来话语权利的旁落,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类型,应该具有自身独特、健全的学科体系以及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式。“教育学科是否具有自我意识,是其从‘自在’走向‘自为’的标志。
  概括而言,职业教育在学科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工作者缺乏“独立自主意识”,造成“学术”让位于“权力”,专业性让位于行政性,往往做政策的“注释者”或“解释者”;二是职业教育管理工作者缺乏科学和自主意识,容易随政策的调整而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状态,随形势的好坏而改变自己的信念和态度;三是职业教育实践工作者在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况下探索欲不够强烈,或借用普通教育模式,或凭自身的感觉行事,加上条件的限制,造成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社会认可度不高;四是职业教育理论、实践、决策之间缺少联系密切的共同体特征。
  职业教育强化学科意识的核心首先是形成职业教育共同体。这首先要求职业教育研究工作者要树立研究者的独立人格和学术责任感,以务实、科学、求真的态度投入研究工作。其次是职业教育管理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要做一个“有心人”,一方面要主动、自觉地寻求理论对实践的支持模式,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实践”的基础性作用,为形成完整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作贡献。当然职业教育学科意识的形成仍然离不开政府的有效参与。政府不仅要重视职业教育研究工作,加强研究机构和队伍建设,而且要在制定政策、出台文件、分配经费等方面,多倾听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呼声,以提高研究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加强理论研究工作,完善职业教育学科体系
  
  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化问题已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迄今为止,职业教育的描述、解释以至研究所用的语言,仍多属于普通教育学的学科语言或其他学科的相关语言;我们所使用的概念有许多还并未得到科学的研究和界定,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整、被大众认可和接受的概念体系。我国职业教育学科的学科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研究对象不明确。我国对职业教育学及其相关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尚未形成共识,成为学科成长和成熟的重要制约因素。
  第二,概念不规范。职业教育学科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概念移植、内涵模糊、盲目引进等问题,急需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与有机结合中形成一个职业教育学科独有的概念体系。
  第三,学科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形成了职业教育学科基本的体系框架,但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即使作为职业教育母学科的职业教育学也尚未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体系或者是借用普通教育学的结构模式,职业教育特色微弱,或者是为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而造成内在逻辑不连贯,给人的印象是“职业教育无理论”。相关的职业教育社会学、职业教育经济学、职业教育管理学、职业教育哲学等更是处于空白和半空白状态。
  第四,研究方法不明晰。由于职业教育现象的复杂性,需进行多学科、多因素的研究,但在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中,对学科研究方法缺乏深入探讨,职业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尚存在不考虑职业教育问题的特殊性,简单化地照搬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等问题,没有形成职业教育学科独特的研究方法。
学海网
  我们应针对这些问题,加强职业教育学科建设工作。必须通过对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发展历史等问题的研究,不断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职业教育研究应突破其他学科框架的束缚,真正着眼于职业教育基础理论的创建,以人类一切职业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的方法,探索和揭示职业教育活动带本质性和普遍性的规律,并对已有的职业教育概念和原理进行制度化梳理,将职业教育学建设成一门具有解释力和预言力的职业教育基础理论学科,为完善职业教育学科体系,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一系列由概念、原理、原则、范畴、规律等构成的具有逻辑自治性的知识体系。
  
  三、以政策参与为突破口,争取职业教育学科自主权利
  
  学科自主权利表现在许多方面,包括理论研究自主、管理自主、实践自主等。理论研究自主是前提,管理自主是关键,实践自主是目的。通过研究自主取得学术自主,通过学术自主提高政策参与水平,通过政策参与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科学、有效的决策促进职业教育实践的健康发展。
  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经济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是“经济发展的坚强柱石”,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法宝”等等,足以说明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和广泛性特征。正因为如此,在权力和决策层面造成人们观念中所认识的,发展职业教育是社会大众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教育部门的独有职责,并规定了各方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似乎职业教育没有“学术性”,人人都可以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职业教育决策,在行使“决策权”时“参与过度”。而当出现“职业教育问题”时则往往“你推我让”,显得过于“谦让”,总觉得投入和管理职业教育是“别人”的事。面对问题,不是各自检讨自身的不足,而是对职业教育说三道四,横加指责。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职业教育由于科学性缺失而难以“自立”、“自强”,甚至对我国的教育及经济建设也带来不必要的不利影响。当前遇到的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就是这一现象的必然反映。
  从目前来看,职业教育由于没有自身完善、科学、规范、被大众所接受的所谓“理论”,使得职业教育少有自己的语言,更多的是依附于外部的需求,当外部需求旺盛时,发展职业教育的呼声高涨;当外部需求较弱时,甚至会产生取消职业教育的声音。发展起伏总是随着外部市场的变化而变化,随政府的喜好而变化,随领导的变更而改变等等。决策不是凭借职业教育研究作基础,而主要是随市场需求的变化和领导的认识和喜好而确定。甚至在确定职业教育立项时,也是以政府的需求为出发点,政府需要的就是研究重点,政府不需要的就受到冷落。因此,要提升职业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就必须提高职业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政策参与权,而政策参与权的获得需要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形成完善的、不可替代的理论体系,造就一批有影响的职业教育专家,通过专家群体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施加一定的影响。这是提高职业教育学科自主的重要前提。
  
  四、建立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形成职业教育学科特色模式
  
  作为一种与工作、职业、岗位最接近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除了具有自己的“学科化”体系和话语权外,还必须具有能够反映自身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吸引力”,这就是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职业教育存在的招生就业问题已经说明,“实效性不强”是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教学内容与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脱节,以至于造成了文化基础不如普通教育,技能水平不如职业培训的尴尬。大众接受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就业,而能够突出其就业特征的优势则是资格证书。与证书系统衔接,可以包容就业前、就业中以至就业后的所有人员,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源问题,其教育内容也因与证书系统衔接而规范化,其考核标准则因与证书系统衔接而标准化、科学化。因此,不论从提升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来说,还是从职业教育获得大众认可的角度而言,抑或是从职业教育科学化的要求而论,职业教育长盛不衰的根本就是与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相衔接。这是比会议、文件、口号等效果都显著的法宝。
  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首先要在制度上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标准的衔接,其次是学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方面应与劳动力市场和证书制度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及活动要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就业准入标准、职业资格要求相衔接,使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与学历教育紧密结合,减少重复,提高效益。
  与职业教育的特征要求和资格证书的要求相对应,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和必备条件。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通过调整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改革职业学校评估体系等措施,把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