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信息技术课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信息技术课学生能力的培养

日期: 2009-1-12 22:36:28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孙玉杰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一个创造的过程,信息技术课应贯彻“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新理念,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新目标。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   实践   学习   评价    能力  

   

当今世界正日益受到新的科学技术的冲击,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端科技的迅猛发展造成信息量剧增,本世纪我们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能力。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也要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今天学习的能力就是明天的生存能力,因为“我们不是为学校而学,而是为生活而学,为将来的生存而学”。

学海网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当利用信息技术这个载体,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效的学习工具,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传统的教学的特点是凭教师的一只口、一只笔,加上课堂的尽兴发挥和学生的反应,靠老师的控制和学生的反应去完成“教”与“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学生充其量是一台接受知识的机器,最多也就是动一动脑,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信息技术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动手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管是从最基本的文字输入、编辑排版,还是电子邮件发送、网页浏览、网页制作等,都需要经过实际动手操作才能完成。尽管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比较先进的声控(语音)输入等,但是绝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于通过使用键盘、鼠标等计算机输入设备,来操作、指挥计算机,与计算机打交道。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得天独厚的实践课程,为正确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际动手能力打下了基础。如何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上来,让学生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这种兴趣,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课题。教学时,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教师所提出的教学目标。在操作过程中,特别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相同内容在不同操作中细微的不同之处,使他们学会观察,学会鉴别,真正弄懂、掌握所学的知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适当加深一些要求,让他们利用多媒体课件、个人网页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所需做的工作就是“指导”,而无须亲扑克动手。所有的实践操作均由学生来独立完成,让学生也能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体验成功快乐,增强胜利感。重要的是,这样做,实际上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实践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目的,而且也是“谋生手段”,更是将来“乐生手段”。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里,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录像、录音等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上课件制作生动、新颖、有趣,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对该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不同要求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主题。可以让学生围绕各自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行学习。刚开始时,可以由教师启发,逐步过渡到学生在同一小组中展开讨论,互相探讨,互相帮助,由学生自己主动地向老师提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让学生自己来说说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采取的对策、方法。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是全都由教师解答,而可以通过讨论来寻求答案,还可以让成绩较好、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代为解答。当然,教师释疑也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关键是教师必须在课前认真制定好一个切实有效的分层教学目标,即课时教学的总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智力水平选择与自己的认知水平相适应、相吻合的学习内容,从自己的头脑中原有的旧知识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最佳结合点入手,进行系统的学习。基础知识较欠缺的学生,可以从低起点、低难度的内容开始学,而且智力较好、基础知识又比较扎实的学生,则可以直接选择与自己的学习任务、学习水平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而无须顾及其他。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兼顾各类学习程度、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不同知识的学习,分别达到各自不同的知识目标要求,让学生真正动手又动脑。

学海网

三、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评价能力。

在上网络课时,如果放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骋,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在网络中迷失。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例如,有学生分不清网络中的真实与虚假,把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到处传播;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反动、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等。这时,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粕,才能更好地取用网络信息。经过教育,他们认识到自己在使用网络中的偏差,开始思考“为何用?怎样用?”的问题了。也就是说除了教学学生知识和技能,也积极开展有效的情感、意志、志趣等,与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文化方面的教育,增强自我识别、自律、自控能力。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信息评价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只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重多能力的一些具体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因素汇聚成教育合力,才有可能得以实现。而在这其中,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等方面的实际功用,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实践、探索和研究。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