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课程整合与高校的教学创新

课程整合与高校的教学创新

日期: 2009-1-5 20:43:25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程勋然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课程整合的内涵及核心要素;当前高校教学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

 

[关键词]:课程整合教学结构教学创新

 

  一、课程整合的内涵及核心要素

 

  200110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不是被动的融入,而是高层次的主动适应,它将带来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的变革,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关系的变革。

学海网
不仅仅表现为策略或内容上的交叉、渗透、组合、综合,更重要的是它们所表达的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根据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的定义,所谓“创新”指的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生活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这里强调的是“引入”,实现“新的组合”。这种“创新”,并非指首创前所未有的新“事物”,主要是将已有的“事物”引入新的领域,重新组合,带来新效益。

 

  有效的整合可以建构一种理想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教学资源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局限的协作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最终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指导作用、更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全新学习方式。促进高校教学内容与教学结构的深层次改革,以利于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3年度(2000)的报告指出:“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是将数字化内容整合的范围日益增加,直至整合于全课程,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当具有明确教育目标且训练有素的教师把具有动态性质的数字内容应用于教学的时候,它将提高学生探索与研究的水平,从而有可能达到数字化学习的目标。——为了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培养21世纪的能力素质,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这里的“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实际上也就是国内通常所说的“基于网络的多媒体学习”、“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信息技术就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处理的结果就是“数字化内容”)。“21世纪的能力素质”在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4年度(2001)报告中有明确的表述,具体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基本学习技能;

 

  信息素养;

 

  创新思维能力;

 

  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

 

  实践能力。

 

  为了帮助学校有效地实现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教育技术CEO论坛的年度报告还提出了进行有效整合应注意的三个步骤:

 

  1.确定教育目标,并将数字化内容与该目标联系起来;

 

  2.确定课程整合应当达到的、可以被测量与评价的结果和标准;

 

  3.依据步骤二所确定的标准进行测量与评价,然后按评价结果对整合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更有效地达到目标。

 

  从课程整合的内涵、目标、步骤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课程整合的要点或者说核心要素应当包括以下几个几点:

 

  ()全新的教学思想与教育目标

 

  从重视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培养向重视能力、情感的培养转变;从以学习知识为主的“知识目标观”向以学习方法为主的“能力目标观”转变:从“培养知识型人才观”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观”转变。

 

  ()全新的教学结构

 

  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由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为了培养具备21世纪能力素质的人才,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

 

  ()全新的教学评价方法与评价体系

 

  全新的教学思想、教育目标、教学结构与教学方法必然导致对传统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的变革,从重视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重视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转变;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弱化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压力;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诊断与分析功能;强调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学习动力。

 

  二、当前高校教学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虽然从未停止过教学创新,但片面强调专门化教育,忽视综合素质培养,造成专业面过窄、功利性过重、文化陶冶过弱、知识结构单一的状况,却未得到彻底改变,与科技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频繁变化、专业知识的快速更新和职业寿命越来越短的现代社会仍然极不相适应。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

 

学海网

  ()高校对培养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人才的新教学思想和教育目标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一直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传统教育的一个很大弊端就是忽视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极大地妨碍着民族创新精神的培育。200298日,江泽民同志出席了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典,发表了有关教育和教师问题的重要讲话,特别就教育创新问题做了深刻论述。特别指出:“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现代化水平。要通过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这些论述,反映了当前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对高等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是对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新阐述,也是指导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事业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精神,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树立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育目标,对于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新体制,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当前的教学创新集中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创新上,文字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被彻底打破,立体化的多种媒体教材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和应用。但教学目标、教学结构一如既往。这其中表现最为典型的就是教师用最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立体化、全方位的“满堂灌”,目的只是要学生记住课本上的知识。片面地认为使用了多媒体设备,就是进行了教学创新。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集中授课模式,其最大缺点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教学评价方法与体系的创新滞后。主要表现在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两个方面。多年来评价内容以记忆性知识为主,评价形式“一张考卷定终身”的局面未有大的改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进行创新,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能否在整合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促进具备21世纪能力素质的人才成长,是衡量整合效果的关键。

 

  三、如何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

 

  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重大课题。不同学科的整合方式不完全一样,不可能按一个模式来进行整合,但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课程相整合的过程中又必须遵循若干共同的原则,否则将事倍功半。这些原则应当包括:

 

  ()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为指导;

 

  ()要高度重视学科教学资源建设;

 

  ()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核心来进行整合;

 

  ()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要注重“学教并重”;

 

  ()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要结合各学科的不同特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式一般讲,可有以下三种:

 

  1、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

 

  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引入其他学科课程知识,也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习、拓展、应用或巩固其他学科知识,这在以应用为主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这种整合方式主要落脚点是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2、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

 

  这种方式适用于课堂多媒体教学环境。在这种方式中,最常用的模式是“情境——探究”模式。在该模式中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的有机结合,都能起到教学辅助工具的作用。

 

  “情境——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基本上可分为五个环节。

 

  (1)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类型的学习情境。如:社会、文化、自然情境;问题情境;虚拟实验环境等。在学习情境中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操作,在这里,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网上教学资源创设情境。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特征、相互关系、运动规律等并进行思考、协商和发表意见。在这里,可利用NetMeetingBBS等作为发表意见和思想交流的工具。

 

  (3)学生对呈现的情境进行操作实践,验证与原来思考的意见是否一致。在这里,可利用信息技术的播放演示功能,重新展示学习情境。

 

  (4)指导学生进行知识重构,把思考和实践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在这里,可利用文字处理工具、电子文稿编辑工具和网页制作工具等进行知识重构。

 

  (5)指导学生进行自测评价,了解学习效果。在这里,可利用数据库建立形成性练习题库和利用反应信息分析系统和方法进行自我评价。

 

  3、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这种方式是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的工具;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的工具。总之,是学生自己主动选择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去完成学习的各个环节,达到学习的目标。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的新视点,它的发展无疑将为新的教学理念的实现开辟出美好的前景。在这个过程中,粉笔和黑板的作用要逐渐淡化,代之而起的将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要被重新定位,单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局面将被改变;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将不断提高。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