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的问题与对策

日期: 2008-12-29 23:51:02 浏览: 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姜 维

摘  要: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国际化过程中扮演的主要是跟随者和消费者的角色,走的大多是单向的“南北垂直合作”路径,国际合作的高职特色总体上不明显,获取的经济利益很少。为改变这种不利状况,我们应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开拓国际教育市场的策略,扮演多样化国际市场角色,积极开拓“南南水平合作”项目,并通过为跨国公司培养高技能人才扩展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路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
 
    经济的国际化和全球化所引发的对人才的国际化需求带来了教育的国际化。其中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等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使得它始终走在教育国际化的前列。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步入国际化道路是必然趋势。

学海网
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是在新一轮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潮中,依托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国家政策而起步的。
    教育的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教育的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和相互合作,是跨文化的、国际的、全球性的观念、方式和方法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等功能的融合。这种融合要通过国际教育研究、学习和借鉴、交流和合作来实现。在这种国际化的过程中,路径的不同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笔者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路径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展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的策略。
    一、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国际化过程中的角色、路径及其特点
    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一轮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以英、美、澳、德、法等发达国家的教育输出作为标志的。发达国家政府根据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把教育输出作为一项重要发展战略。这种教育输出以追求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与以往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考虑学术和教育因素不同。发达国家开始终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无偿高等教育援助而转向高等教育的国际贸易。他们制定出了利用语言和教育资源优势,开拓国外教育市场的策略。接收留学生和境外办学是他们进行高等教育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亚洲成为这些发达国家开拓高等教育国际市场的重要目标,其中,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成为他们重要的目标市场。在这场发达国家教育输出的国际市场开拓运动中,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高职教育市场作为他们的目标市场之一也受到青睐。于是,我国的高职教育走上了以向发达国家派遣留学生和引进课程为主的国际化道路。
    毫无疑问,英、美、澳、德、法等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完善的职业教育模式使得这些国家的高职教育在世界职业教育中处于领先地位。作为发展中国家处于后起步阶段的我国高职教育,在高职教育的国际市场中既不可能是领先者,也还不是挑战者。从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来看,其角色和国际化路径呈现如下特点:
    (一)扮演的主要是跟随者和消费者的角色
    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说是在发达国家教育市场开拓策略的引领下进行的,因此在高职教育理论和制度层面上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是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模式,在行动层面上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是充当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输出的接受国,扮演的主要是跟随者和消费者的角色。
    (二)走的大多是单向的“南北垂直合作”路径
    作为发达国家接收留学生和境外办学的消费者,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中大多采取学生“走出去”、课程“引进来”这种单向的“南北垂直合作”方式。
    (三)国际合作的高职特色总体上不明显
    在上述单向的“南北垂直合作”项目中,我国高职教育主体对接的国外合作方并不一定是高职院校,相反,有相当的部分是国外的综合性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因此,合作项目的高职特色并不是很明显。
    (四)获取的经济利益很少
    在与发达国家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利益分配中,我们获取的是很小比例的经济利益,更多的是通过教育消费和输出高职人才来了解和吸取发达国家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制度和学术思想,力图引进教育智力和资源。
    无庸赘述,我国的高职教育通过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和合作,学习、借鉴和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模式和其他资源,这对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上述被动、单一的国际化角色和路径,以及由消费发达国家教育服务带来的高职教育特色和经济利益的丧失、人才流失等不利因素应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变革策略。
    二、扩展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的策略
     (一)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开拓国际教育市场的策略
    在与发达国家进行高职教育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只关注如何学习、借鉴他们先进的高职教育理论、高职教育模式以提升我国的高职教育质量和品牌,但不太注意学习和借鉴他们开拓国际教育市场的策略。这是我们在国际化过程中角色单一和被动的重要原因。如果说,在国际化初期,前一个目标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们的首要关注目标,这一点无可非议的话,那么,在一定的时间后,对后者的继续忽略就是策略上的失误了。
   
学海网
笔者参与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英国胡佛汉顿大学、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大学等国外大学交流合作的推进工作。其中,与英国胡佛汉顿大学的合作代表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主流路径:从留学生的派遣到争取合作伙伴对我方学校学分的认可,从课程的相互衔接到课程的引进,从教师的相互交流与培训到教学科研项目的共同开发等。可以说,这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国际合作项目中持续时间较长、具有实质性效果的成功范例之一。让我们以胡佛汉顿大学开拓中国市场为例,来分析发达国家开拓国际教育市场的策略。
    从区域布局来看,他们采取了由点到面,遍地撒网的策略。几年间,胡佛汉顿大学分别在中国东南西北部的主要城市寻求合作伙伴,建立了几乎覆盖整个中国的教育贸易网点。 1997年,借助深圳的地理和经济优势,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胡佛汉顿大学在中国市场的首个基地而成为其合作伙伴。以此为基础,几年间,胡佛汉顿大学逐步在中国东北的大连、沈阳、哈尔滨,中部的长沙、武汉、郑州,西部的云南、重庆、成都,东部的上海、汕头等地与中国的同类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合作项目。目前,该校正瞄准中国西北进行洽谈。可见,胡佛汉顿大学在中国教育市场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各个区域网点,占领整个中国市场。
    从合作伙伴的选择来看,他们采取了多样化策略。尽管胡佛汉顿大学的主要合作伙伴是与自己共性多、教育层次类似的高等院校,但他们并不排除通过其他教育机构和教育中介来建立自己的业务目标市场。
    从市场开拓的支持体系来看,他们建立了各个层次的管理团队和执行团队。胡佛汉顿大学在大学本部建立了专门的主管部门和由校一院一系一学科组成的管理团队和执行团队,还在海外目标市场建立了区域代表处,如胡佛汉顿大学在香港设立了中国代表处,负责中国市场的开拓。
    从具体合作项目的推进过程来看,从项目的建立到每一个实施细节胡佛汉顿大学都非常注意计划性和有效性。
    除—了在中国市场外,胡佛汉顿大学与亚洲的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其他国家都制订了周密而有效的国际目标市场开拓计划,并建立了强有力的市场开拓的支持与执行体系。与他们相比,我们的高职教育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上表现出计划性、有效性和支持体系上的不足,被动性和随机性明显。这一点我们急需学习和借鉴他们成功的策略。
    (二)多样化国际市场角色,积极开拓“南南水平合作”项目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之所以在国际上扮演跟随者和消费者的单一角色,一方面缘于向教育发达国家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其无奈——受制于教育发展水平、国际化水平低这一现实状况。但是,如果这种角色定位形成一种惯性,国际化路径过于依赖南北合作,那就会使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国际化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动与弱势地位,错过发展机会,减缓发展速度。因此,我国的高职教育应该主动地争取在国际市场上扮演多种角色,在教育的国际贸易中既充当进口国,也充当出口国,并力求“进出口”平衡。如,可以利用我国的语言和学科特色在较发达国家教育市场上争取“补缺者”角色而输出我们的职业教育;而针对其他发展中和欠发达国家教育市场,可以利用我国制造业发达、制造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势积极开拓“南南水平合作”教育项目,借鉴发达国家开拓国际市场的策略,主动地开拓我国高职教育在南方国家的市场。
    (三)通过为跨国公司培养高技能人才来促进高职教育的国际化
    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高速增长的经济和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全球许多跨国公司前来投资。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分支机构当然需要招聘本地员工,尤其是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人才。因此,为跨国公司输送技能人才应该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之一。然而,跨国公司在招聘本地技能人才时的期望与国内公司是不一样的。他们期望获得的是具有国际化理念、能在国际间流动、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技能人才。为满足这一要求,高职教育要把跨国界的、跨文化的全球性观念和技能融合到教学、科研和服务等各项功能中。也就是说,满足跨国公司高技能人才要求的过程必然会促进高职教育自身的国际化。因此,与跨国公司合作,为跨国公司培养技能人才也应该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刘湘溶.如何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N].中国教育报, 2004—10—28.
[2]席文启,关于教育国际化的若干思考[N]光明日报, 2004—10—28.
[3]刘利民.教育国际化与教育创新[J].人民教育,2003(23).
[4]刘海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1(02).
[5]王留栓.欧盟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谈起[J]。外国教育研究,2000(02).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