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大学普遍主义的精神气质

大学普遍主义的精神气质

日期: 2008-12-28 21:48:22 浏览: 1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李兴桥 范 磊

【摘  要】在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重要性的当代中国,在我国高校纷纷高举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激昂岁月里,弄清楚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气质何在,应该是我们当前高等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清楚的事情。有了精神,才能和生命体更好的融合,如同一个人没有了精神灵魂,那么他就处于亚健康状态。普遍主义应该是大学的灵魂,而教师是普遍主义精神忠实的践行者。

【关键词】普遍主义;教师;香港科大;理念

 

一、一流大学的精神气质——普遍主义

  首先从英文单词“university”(大学)说起,它的词根是universus,普遍、整个、世界、宇宙的意思。大学从它的诞生那天起,其精神气质就是一种普遍主义。

学海网
现代大学的直接源头是欧洲中古世纪的大学。中古是宗教当阳称尊的世纪,大学是中古留给后世最美的遗产。中古大学最具永恒意义的是它的世界精神,超国界的学术性格[1]。公元1100年左右,在意大利中部Bologna出现的现代大学的“爷爷”,当时它的教授和学生都不是来自一个国家,教学的内容也不限于一个国家的事务。14世纪的欧洲在学问上有其统一性,有共通的语言(拉丁),共通的宗教(基督),教师和学生可以云游四方。当时的巴黎大学从无到有,到成为大学,都是因为他们的教师和学生来自欧洲各个国家,不同的风俗和思想在此碰撞出火花。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间的关系,同样体现出这种普遍主义的精神。比如剑桥大学就是十三世纪牛津的一些教师和学生对牛津不满,于是离开牛津而创立的,然后跟牛津去竞争。哈佛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剑桥的人对英国、欧洲、旧大陆不满了,离开了,跑去美国这个新世界开办了一个哈佛大学。同样的,耶鲁亦然。这其中就体现出了普遍主义的精神,体现了普天之下都是我的领地,世界人才为我所用的豪迈气质之中。这样才有一所又一所不同的但都是星光灿烂的一流大学的涌现。如果当年牛津、剑桥、哈佛都禁止自己的教师和学生离开,去开创自己认为理想的精神家园,那么可能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多的一流大学了。

大学之大,不能仅局限于我们眼中所见的宏观的大,楼高、校园大、树多、人多,当然,这样的大在今天高校发展的背景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但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高度把握大学的精神命脉更加重要与急迫。因此,大学的大要看它的精神是不是普遍主义的,看它的胸怀是不是兼容并包的,看它的眼光是不是够放眼未来。蔡元培云:“大学者,乃囊括大典,网络众家之学府也。”老子云:“执大象,天下往。”大象,即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大道。大学执“大象”,才能令天下人往来聚集,以无所不包的豪情壮志吸引五湖四海的同道之人。即大道所归,天下所归。这个道就是普遍主义。

二、大学教师要来自五湖四海

国际著名应用物理学大家朱经武说:“一流的大学就是要用一流教师教出一流的学生,再让一流的学生造就一流的社会。”可见一流教师在建设一流大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丁学良说,世界一流大学的人员要来自五湖四海,学派要出自三教九流。[2] 梅贻琦也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3]。笔者认为,大师才是践行大学精神最核心的因素,有了大师,才能深层次的构建大学的精神与文化,也更有说服力。大学的教师不能只出在一个地方,只出在一个学派,这样的大学只是死水一潭,毫无生气与激情可言。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吸引来自全世界的优秀教师。既然已经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作用,那怎么样才能吸引美丽的凤凰来我们的梧桐树栖息繁衍呢?这才是目前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真正的问题所在。这牵涉到大学怎样选人怎样留人的问题。

关于吸引优秀人才的问题。下面就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香港科技大学自1991年创校以来,已迅速成长为在国际有一定知名度的高等学府。科大(以下简称科大)自创校便瞄准了国际一流大学,最主要的就是配备最优秀的人才,从全球招聘人才。它一直秉持“着眼世界、游戏规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十几年初衷未改。它所秉持的游戏规则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大十几年有成,不但是因为游戏规则详尽、适时、透明,而且裁判制度严谨、公正、公平。这些规则都条理分明的写在《教员手册》中,其中最主要也是所占篇幅最多的就是“教务政策和执行程序”一项,几乎占手册的一半。其中又分聘任、审核、晋升、实任和规章五节。在这些规章中的重中只重,当然是审核。这是游戏规则的基石,基石的根本是“同行评议”。真正屏弃了行政因素在教师聘任中的干扰因素,真正把聘任让位于学术。科大在教师聘任方面可谓是高度学习了美国一流大学的聘任制度,而且一直严格遵守这一制度,向全球聘任最优秀的合格人才,然后营造出他们发展的良好空间。在留住人才方面。当时任科大学术副校长的孔宪铎设法说服出身香港来自威斯康星大学计算机系的钱大康教授时,钱教授说的话一语中的,“你不必劝我留任,我是否留任,不是取决于科大是不是留我,而是取决于科大会留什么样的人”。结果第二天钱大康教授就被任命为校级聘用和实任审核委员会的主席[4]。科大没有因为身处香港这个东方传统社会而停止不前、瞻前顾后,没有过多的考虑大学发展过程中传统力量的因素。科大商学院与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合办的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EMBA)在2004年《金融时报》排名榜中位列全球第六。商学院的会计学研究学术论文总量居全球榜首、经济及金融财务研究亚太称冠。2006年英国《泰晤士报》公布全球一百大最佳科技大学排行榜,香港科技大学跃居第十七位,在科学领域则是全球第六十九名,居香港各大院校之首。另外,科大全日制MBA课程居亚太区第一。这仅是科大成功的一个小的缩影。科大的成功值得我们的大学反思。

学海网

三、对我国大学的思考

香港科大从创校到成果卓著,历时仅仅十多年。它最主要的办学经验就是任人唯贤,不受客观环境的限制,大胆的采用国际一流的制度和方法去吸引人才管理人才,这是很有气魄的。香港科技大学创校之初,香港大学主要还是沿袭的英国的大学制度,大学缺乏生命力和竞争力。但科大敢为天下先,冲破了现实加给自己的束缚,采用美国那一套管理大学的方式方法,虽然当时与其他香港大学的办学模式不同,但却走出了自己的一条捷径。人才是大学发展的关键,科大能吸引到从全国出去的留学生回来,内地的高校也可以努力去吸引全球的中国留学生回来。每年北大清化等国内著名学府都会有一大批学子出国求学,其中在国外卓有成就者不乏其人,国内的大学即使吸引不到世界最好的老师,但把这些有所建树的中国学子再吸引回来,应该不是特别难的事情。因为只要国内的大学有容才之心,待遇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能不能有普天之才皆为我用的心胸去“容才”,有没有适合人才发展提高的合理的制度和宽松的空间[5]。而国内不少关注大学发展的学者在面队大学改革这一问题时,往往把国情现实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认为在我国这一国情和制度体系下,很难对大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大学的发展中,还是需要相当魄力的。当然,改革还是要考虑现实因素,但就看我们冲破现实的勇气和胆识。香港科技大学就是“一枝红杏出墙来”,跳出了当时客观环境因素的困囿。

纽曼墓碑上的墓志铭这样写到:走出阴影,步向真理。他的真理就是他对大学理念的认识。我国早就提出了要创办几所世界一流大学。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需要几代学子几十年的艰苦卓绝的改革才能实现。因为我国大学目前存在的问题还很多,这都是历史的积弊,同样要在历史的风尘中褪去,我们的大学需要时间。如果大学仍裹步不前,不积极改革,可能就不是几十年的问题了。我们的大学似乎欠缺了精神层面的东西,就象一个行者,只顾低头走路,却全然不觉要走向何方,不知道与同行的人交流思想,这样的漫游只会增加痛苦。大学究竟是什么,大学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是目前我们必须首先要明确的。国内外近一两百年甚至更久都有论述,对大学理念的认识也逐步深入和清晰。纽曼有他的大学的理念,雅斯贝尔斯有他的论述,洪堡有他的理念和实践,蔡元培有他对理念的融会贯通与实践。大学不应有所偏执,他的胸怀应该能囊括一切,我国大学的胸怀还要宽广一些,普遍主义的理念不能只停留在文件里,它要深入每个大学人的骨髓中。所以大学要改革,先要改革大学人的头脑。

大学普遍主义的精神内涵是自由、开放、包容,一流的大学必须“既是面向全国的,同时又是面向全球的,既与本地区的现实相连,同时与更广阔的研究世界相连”[6] 。

 

【参考文献】

[1]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6]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黄延复,马相武.梅贻琦与清华大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4][5]孔宪铎.我的科大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