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议英语四\六级考试写作中连贯性的缺失及应对策略

浅议英语四\六级考试写作中连贯性的缺失及应对策略

日期: 2010-8-1 2:29:37 浏览: 2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语言的连贯与否是评价一篇文章优劣的标准。在CET-4级考试中,由于学生缺乏在英语写作中如何使文章连贯的基本知识,使得整篇作文结构松散,语义不连贯,无法形成一个表达整体意义的语篇,失分较多。因此,对学生失分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提供相应的应试技巧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写作 连惯性 缺失 对策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作文占15分,要求学生“按规定的题目和提示在半小时内写出120个词左右的短文,内容连贯,无重大语法错误。”因此,如何做到“内容连贯”是能否写好文章的关键。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缺乏如何使文章连贯的基本知识,故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学生在四、六级考试写作中连贯的缺失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一、连贯在英语语篇中的重要性
   语言学家认为,篇章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它是语义单位,而不是形式单位,它有其自身的特点。篇章的构成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篇章无论长短,意思上必须连贯。章篇的生成依赖于语言成分的连续性,其连续性是指通过某些手段把语言结构上、语义上互相依靠的语言成分构成一体的关系,这种手段被称为衔接。简单地讲,衔接就是将写作思路进程中各个部分之间的连续性有形、无形地告诉读者,是文章结构前后连贯的重要环节。
   连贯是篇章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早在1979年,H.Widdowson就曾探讨过连贯与教学的直接关系;Beaugrande和Dressler(1981年)认为连贯是创建语篇七大必备条件之中的首要条件;Witte和Faigley(1981年),McCulley(1985年)以及Spiegel与Fitzgerald(1986年)发现连贯与学生作文质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胡壮麟、黄国文、张德禄等为代表的国内语言学家和学者也对衔接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徐伟成(1995年)从实践的角度探索了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学生作文中语句连贯的异同,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1)中国学生“好”、“差”作文中的连贯手段运用有明显差异——“好”作文中的连贯手段比“差”作文中的多;(2)中国学生作文中的连贯错误较多;(3)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的连贯和质量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徐玉臣(2000年)运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语句连贯与写作质量有本质联系,它对写作质量有显著贡献,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其进行预测。国内外有关研究共同表明,作为英文写作的最基本要素,连贯赋予了话语篇章性,是文章存在的基础,同时它还起着组织篇章结构的作用。这就使得连贯成为创建英语语篇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写作质量的构成因素之一,因而在英语语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英语写作中连贯的缺失的原因
   既然连贯英语语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有必要对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缺乏连贯性的原因进行分析,经过多年的观察和对学生作文实例的分析,笔者认为学生作文连贯性缺失主要源于以下原因:
   1.中西方思维的差异
   用外语写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它涉及语言学、逻辑学、哲学、文化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语言现象上的差异,可以追溯到更深层次的思维的差异。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出现的问题,除语言差异外,更主要的是源于中西思维差异。我们知道,汉语是综合型的直感语言,多数情况下疏于语法,句间讲究意合,其衔接手段是隐式的,而英文是分析型的理性语言,句间讲究形合,其衔接手段是显式的、多样的。这种思维差异导致中国学生作文中缺乏连贯手段,如以下例句常会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句中括号内为修改后的内容。
   (1)The old lady was very weak,(so/and/therefore) she could hardly stand up.(缺乏逻辑联系语)
   (2)It is common that everyone wants to earn more money than they have (he has) already had.(人称照应有误)
   (3)Although workers create great wealth for the society, the intellectuals ?income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workers.(缺乏替代项)
   在英文写作过程中,由于不了解英文语篇思维模式,加之课堂上教师往往忽略对中、英语篇思维模式的分析和对比,学生自然而然地认为中文的思维模式同样也适用于英文写作,这样,中文语篇思维模式在英语作文中起了“负迁移”作用。
   2.对连贯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充分
   正是由于中西思维方式不同,中英文在连句成章的体现形式上存在差异,习惯了母语表达方式的英语学习者往往忽视英文中连贯手段的重要性。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看出: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对连贯知识的讲解与传授不够全面,因为从调查得知许多教师对连贯知识的了解是相当片面和有限的;另一方面,在有关写作的教材及参考书中,特别谈到连贯内容的寥寥无几。因此,学生在英语写作时,整篇作文常常是结构松散,语义不连贯,因而无法形成一个表达整体意义的语篇。
   3.将汉语中的连贯方式“生搬硬套”至英语当中
   虽然汉英语篇连贯手段可粗略划分为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和词汇衔接五大类,但在具体运用上二者却各有偏重。如:汉语中没有定冠词的用法,而英语中的定冠词却在语篇衔接中举足轻重。这一差异使我们不禁联想到,在英语中非常简单的定冠词“the”却使得中国学生错误频出;又如:在多数语篇中,汉语常用原词复现和省略,而英语则多用照应和替代来达到语篇连贯的目的。以下例句便是学生常犯的典型错误:People have various aims. Some people want to earn lots of money. Some people want to be famous.此句按汉语表达方式重复了“some people”(原词重复),而按地道的英语表达方法应将第二和第三个“people”省略,只用“some”替代即可。
   4.教学中心转移不利
   按《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本科)》规定,开设写作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即将教学中心从注重文章的思想内容、语言的规范及准确性逐步转移到注重行文的得体与流畅,布局谋篇的地道、合理等语篇的层面上来。上述调查表明,许多教师已经将语篇教学的思想应用于写作课中,但仍有近半数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过于强调遣词造句的作用,忽略了谋篇布局的重要性。因此,学生在写作文时,过分敏感地注意每句话的语法结构和单词的拼写,而忽视了前后句子的衔接,从而使文章缺乏条理,层次不清,主题不明确。
   三、解决方法
   1.加强对写作的“连贯性”的认识
   加强学生对连贯的认识,提高他们对作文中连贯的敏感度,利用学生渴望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心理,向他们讲清四、六级考试的评分标准
   就评分标准看,从“连贯性差→文字勉强连贯→文字连贯→连贯性较好”分数由高到低的变化体现了连贯的重要性。同时,依据评分标准挑选出相应类别的样卷,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问题所在;并组织学生分组尝试用课本上学过的连结性词语写作文,选出每组连贯性好的作文,在全班进行交流,提高学生对写作中连贯性的认识。
   2.对写作中的连贯性在教学中进行处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连接词,指导他们恰当地使用连接词,帮助他们增强作文的连贯性的认识。针对那些段落内容散,层次不清,句与句之间缺少连贯性的作文,教师可结合范文从连贯性的角度进行对比,强化连贯性在作文整体结构中的作用,从而提高他们对写作连贯性的敏感度。
   3.从中西方思维的差异的角度,让学生认清“连贯性”在中英文写作中的区别
   让学生了解,西方人注重思维分析,崇尚理性,反映在写作上,强调结构清晰,连贯性强。选择含有相关联接词的典型段落或文章,引导学生分析并与汉语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英汉作文的差异对“连贯性”的影响。了解西方人写作的一般思路。即先概括后具体,先整体轮廓,后具体细节。而且也要要求学生学会适应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特点,在写作中突出重要信息。反映在写作上就要使文章一目了然。尽量避免母语文化和习惯的影响,从而使文章具有较强的连贯性。
   总之,学生认识到了连贯性在四、六级作文中的重要性,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西方人的思维,同时,也能写出地道的英文文章。
   参考文献:
   [1]程雨民.语言使用中的表面不连贯[J].外国语,1986,(4).
   [2]董俊虹.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语篇衔接与连贯的错误分析[J].外语教学,1999,(1).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周桂英.从英汉差异看汉语对英语写作的影响[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0.
   [5]王平,刘文捷.中西思维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J].外语界,2001,(5).
   [6]林纪诚.试论篇章连贯性的条件[J].现代外语,1988,(4).
   [7]王苹,刘文捷.中西思维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J].外语界,200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