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探讨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探讨

日期: 2010-8-17 18:40:24 浏览: 1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既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建设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的研究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干部 队伍建设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是关于学习者如何学习的理论,其理论内容很丰富,但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为根本任务,特别强调学生在工作一线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职教育不仅在教学上要摆脱行为主义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也应该在学生管理中,自觉地以认知心理学的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在头脑中的“意义建构”为目标,培养社会需要和能够适应发展要求的高职人才。
   一、当前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管理层面上,疏于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
   1.重使用轻培养。学生干部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力量,在学校的各项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而学校都重视学生干部的使用,但对学生干部的培养不够。主要表现为:学生干部选拔以后,缺乏对他们进行理论知识和工作方法的培训,导致一些学生干部理论基础薄弱,不懂得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仅凭感觉或经验来开展工作。
   2.重选拔轻管理。在高校选拔学生干部时,宣传、报名、面试、审查、试用等各个环节做得非常扎实认真,但在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的建设、实施上却重视不够或措施不力,缺乏具体易行的学生干部工作条例和奖惩措施,无法量化学生干部的工作成绩。
   3.重工作轻研究。学校在学生干部任务的布置和分配方面非常重视,但不少学校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不够,缺乏服务意识,思想观念上仍然仅仅将学生视做管理教育的对象,将学生干部视做管理学生的工具和手段,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
   (二)学生干部个体层面上,面临着自身因素的挑战
   1.学生干部的参与动机多元化。为什么要担任学生干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呈现多元化的动机。绝大多数担任学生干部者的动机是端正的,但有的学生干部功利思想严重,只关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讲实际,更讲实惠,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的趋势日益突出。
   2.缺乏学习意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处理不当。一些学生干部过分热衷于社会活动,把工作能力锻炼放于超越学习的位置,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社会工作上,经常上课时间考虑学生工作或逃课做学生活动,严重地影响了学习,导致一些干部出现工作积极性高、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但学习成绩严重滑坡。
   3.缺乏奉献精神,服务学生的观念不牢固。主观上有为学生服务的想法,但客观上围绕上级精神和自己主观想法转得多,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活动少,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的更少。
   二、建构主义对当前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启发
   建构主义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强调“协作学习”、 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意义建构,在学生干部建设中引入建构主义理念将产生积极深远的意义。
   1.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任何有效的教育形式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内化过程来实现。从建构主义理论上讲就是同化(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和顺应(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学生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省、自强、自我塑造,发挥学生个人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主动性,将学生工作由“外部压力型”向“内部起动型”转变,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工作中,增强学生在学生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愿望,变被动为主动、变他律为自律、变自发为自觉,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工作效果。
   2.进行组织再造,构建学习型学生组织
   高校学生组织不仅仅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组织实践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活动教会同学如何为人、如何为学。这其中学生干部也不是简单的组织活动、服务同学,而是在组织和参与过程中,对自己的潜能予以挖掘、能力进行培养。因此,为了实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学习、成长目标,要将学生组织建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即在这个组织中,每个人都能够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进行良好的行为训练和素质培养,通过共同学习,最终使个人与组织一起进步。建立学习型学生组织,重要的特征就是要建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模式,把参与学生工作的过程看成是学习的过程,同时还要把工作实践心得与收获保留在组织中,与组织成员分享,创造出学习与工作和谐发展的氛围。
   3.进行意义构建,提高学生工作的吸引力
   高职院校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学生干部的任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许多“优秀”的学生不愿意担任学生干部,而热心为大家服务、积极性高的学生又在工作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不能胜任学生干部工作,出现用人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为有效破解这一瓶颈,必须进行意义建构,提高学生工作的吸引力。
   4.设计工作环境,有效锻炼培养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在一线工作动手能力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技能人才。实践锻炼是学生干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锻炼中培养,在培养中提高,因而锻炼载体的选择与设计决定了培养的实效性。
   通过对以往学生工作未曾涉及的领域或正在探索领域工作的科学选择,将其作为探索性工作交给相应的学生干部负责完成并给予充分的信任和适时的指导,来锻炼学生干部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敢于创新。
   定期安排团队性的集体工作来培养学生干部的团队精神,指导学生干部职责明确地分工协作。根据每位学生干部的特长,安排合适岗位,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个体优势,引导他们团结向上、优势互补,达到学生干部整体结构的协调统一,增强学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结束语
   新形势下学生需求多元化、问题复杂化、困难多样化,建构主义理论为高职教育中学生管理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加强工作研究和实践,把学生干部培养作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黄昱.浅析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J].湘潮,2008,(5):25-26.
   [2]杜暖男.浅谈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5-8.
   [3]郑海斌.论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3):57-5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