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日期: 2010-7-26 8:33:40 浏览: 1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 深化教学改革是突出高职教育的关键,高职营销实践教学改革应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的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体系,按照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及职业规范设计实训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加强产学研相结合,拓展实践教学渠道。
   [关健词]营销人才 培养模式 培养措施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一直比较抢手,但用人单位大多反映这些毕业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特色不强,实际上造成了市场供需不对称的新的结构性矛盾,而对市场需求以及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如何改革,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我国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在高职发展过程中,相当一部分高职学院都以“本科压缩型”或“专科型”的模式办高职教育,其教学模式和结构不适应高职人才培养需求。特别对于市场营销这种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以及知识更新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使学生完成大专层次的学历教育,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深化高职市场营销教学的改革,必须首先从高职市场营销培养模式改革入手。
   1.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发展定位不准确,思路不清晰,培养模式特色不鲜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尚未形成。没有突出高职复合型、实践型人才的特色,在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方面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2.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突出时代特征、行业特色不够。专业课程设置上反映信息化的课程开得不多,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大。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充实滞后于市场业务的发展。市场行业特别要强调职业道德,但在这方面的教育偏少,学生职业道德意识不浓,服务观念不强,不注重服务行业的礼仪形象。
   3.教学类型过于统一,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主动性难于发挥。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做到因材施教,更无力顾及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这些都阻碍了创新教育的进程。学生毕业后,反映学习的知识“太空、太虚”,跟市场的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差距。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理论有余、实践不足”,毕业学生要经过企业“二次培训”才可以上岗,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企业招聘毕业生的热情。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简单化,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考核方法不科学。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不多,实验室建设与实践基地建设严重滞后,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教材内容结合国情不够,创新不够,一味生搬硬套国外现成的东西。市场营销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必须要跟实践联系起来考核才具有科学性。并且考核是这种模式最后一个环节,学生考试过后可能就跟教师没有联系了,学生也就无法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就不知道如何提高自己。
   5.偏重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不足;重视专业知识理论教学,忽视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近几年,许多高职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的建设过程中,都进一步加大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但是,并未真正做到所有专业课程均有实践,这使学生失去了接触相关实际问题的机会。并且,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设普遍使用“理论教学→集中实践教学→毕业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使营销类人才的实用性大打折扣。
   二、新时期,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措施
   (一)立足产教结合,推进教学改革
   1.改变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
   职业教育可以实施以专业教学标准引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以专业教学标准为导向,进行与生产实践零距离的教学,使毕业生更具专业的底子。在建立产教结合办学模式后,要充分发挥专业实体的教育教学功能,坚持以文化课为基础,以专业课为主体,以实训操作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达到岗位合格为目标,紧贴生产实际,强化能力培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
   2.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在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下,有利于学生转变原有的学习方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把在实践学习过程中的发现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
   3.注重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
   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高职院校要立足“产教结合”的思想,尽量提供相应的教学生产环境,达到在同一教学环境完成一项职业能力的教学和培训,同时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创建实验(训)室,还可以把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实验和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使学生掌握基础及专业课程的知识,而且肩负着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二)“全方位”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前置实习
   目前高校的社会实习计划,一般都是安排在毕业前,这是值勤得商榷的。因为学生出去实习之后,才会发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己缺了哪方面的知识,可是当学生意识到这些,想要弥补的时候,他们却不得不离开学校了。
   所以我们大胆建议,前置实习时间,只有在实践认识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才会有“真正的意义”,才会“真正的学到东西”。建议安排学生入学的第三个学期,甚至是整个大学二年级一个学年进行实习。因为这个时候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即使学生进行的实习工作是比较初级的,他们也会在企业当中看到很多“营销事实”,会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或者在第三个学期和第五个学期进行间歇式的实习,学生“发现问题——弥补——再实习——再在发现问题——再弥补”,就会得到比较大的提高。
   2.学校组建实训基地
   目前,校外实训基地徒有虚名。有些高职院校为落实专业实训课程,千方百计在商界各大企业建立实训基地,派出学生进入企业参加实训,但在实际上名曰实训,实为参观。以利润为追求目标的企业生怕学生“帮倒忙”,不给学生深入介入的机会,因此,往往不能承担友好院校的教育功能,从而使教学计划中实训课程的落实大打折扣。
   因此,比较可行的就是组建自己的实训基地,落实专门的场地和专门的管理人员,创办自己的实业,其功能有别于一般的企业,起功能首先是为学生的实训提供机会。
   (三)专业教学要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课程体系
   学生到校来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是学生的需要。高职院校就是为满足这种需要而实施教育的机构。职业教育只能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和教育观,通过自身的改革来适应教育大发展的新形势。
   课程设置是专业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又体现其教学标准。课程设置应准确地把握高职教育的定位,而不能不切实际地拔高其培养目标,坚持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和为能力培养服务的原则,课程教学大纲应建立在学生的实际文化基础之上,确保教育教学的基本水准,而不能仅凭“让学生多学一点”的美好愿望来提升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教学计划要注重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而不能影响实践性环节的有效安排。实习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实践性教学环节设施设备缺乏,双师型教师不足是制约当前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必须强调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要走出校门到企业调研,邀请企业及有关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使教学计划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实施实践性教学计划时,不可能也没必要由学校包揽解决,要充分借助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来完成。
   (四)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应主要采用直观性感性教学,而非思维性教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坚持理论教学为职业技能训练服务的原则,构建强化职业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实践型教学方法。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演示教学、情景教学、实验室教学、图式教学、微机训练、讨论训练、网上作业、思维辨析训练、通过角色扮演、现场演示、情景模拟等手段,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进行实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真实的环境中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在“做”中自主地学,使学生能对将来职业生活有感性的认知和理解。
   (五)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接轨,改进考核模式,建立有效的实践考核机制
   考核是为了检验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的认知程度,评价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活动中所做的工作及其效果,考核学生在职业技能与职业能力方面的掌握程度在实践中的工作态度。因此,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程度和效果进行考核是非常必要的。传统的考试模式大多以知识记忆为主,这种模式很难测评出学生的操作技能,很难判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要建立有效的实践考核机制,要结合行业技术要求和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要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接轨,以便适应职业的技能要求、社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要。
   (六)加强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实践教学渠道
   高职教育在办学机制上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紧密的联系,培养目标上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应用型专门人才,加强产学结合有着便利的条件。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改革要求学校有较完备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要立足于自身的特点,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校企联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生产实际情况。教师要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出社会和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创新人才。同时,加强产学研相结合,让行业参与教学过程,有效指导实践教学,拓展实践教学渠道,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世宗.新世纪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方向研究[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2]田梦飞.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改革方向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3).
   [3]申屠江平.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