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职《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现状的研究

高职《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现状的研究

日期: 2010-7-5 10:06:40 浏览: 1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高职《模具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对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模具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教学课时、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的调查,了解高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现状,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建议。
   关键词:模具材料;教学现状;职业能力;教学效果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模具、工程结构和机械零件常用的金属材料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材料热处理的相关知识,并使其初步具备根据模具零件的工作条件和失效方式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材料,正确制定模具零件的冷、热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高职高专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是在企业一线工作,学生无论是从事模具设计,还是从事模具的加工制造,都必须具有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材料的热处理相关的知识,并具有一定的选材能力。因而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核心课程,研究高职《模具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近期对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的《模具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教学进行调查,并针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一、调查及结果
   笔者对江苏省三十多所高职院校的《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教学课时、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是理论教学课时为28~32学时的约占40%,理论教学课时为56~64学时约占50%,没有开设或整合到其它课程中去的有约10%。课时少的只介绍常用的模具材料,课时多一些的介绍金属的性能、金属学的基本知识和热处理的知识以及模具材料及其处理。教学效果:开设课时多一些的院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刻一些,教学效果较好;但学生普遍感觉这门课程难学。
   二、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调查,对其结果作如下分析:
   (一)、理论教学课时的开设
   教学课时开设的情况表明每个院校对《模具材料与热处理》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重视程度都不一样,教学课时在32学时以下的,一般认为学生只需要具备模具材料的相关知识,或者认为学生在工作中几乎用不到这门课程的知识,即使用到企业也已经是指定的材料和指定的热处理流程,例如: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材料都是指定的,热处理程序都是设定的,不需要变动。教学课时数在56学时以上的院校,一般认为学生不仅要具有模具材料及其处理方面的知识,而且需要具备机械行业所需要的工程材料方面的知识,它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
   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紧密围绕企业发展的需要,培养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一线人才是高职高专院校的目标。然而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高职高专不仅要培养出企业所要人才,而且要注意人才培养在工作中的转型性,也就是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某个岗位职业能力,而且要具有相关行业所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这是由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竞争所决定的。因而不能只由企业的现有状况来设置教学课程和课时,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和专业计划时要考虑企业,更要放眼于企业所赖以生存的行业,培养出行业所需要的一线人才。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特定企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而且要具有行业所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另外《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教学状况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的教学,课时太少,学生学得不深不透,似懂非懂,说学生不知道吧,学生又了解一点,但用到的时候又不会用。课时多了,教学效果是好一些,但总学时和其他课程设置不允许,因此课时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这门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
   根据上述调查教学内容的安排是与课时数有关系的,课时数少,教学内容就要紧扣社会需要,课时数多,就可以多安排一些与专业课相关的内容,因此在课时比较合适的条件下,教学内容可涉及金属的性能,金属学的基本知识,金属的热处理、常见的机械工程材料、模具材料等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以及学生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职业能力培养所必备的。
   (三)、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不仅与课时数有关系,而且与教学内容有关系,学生在课时数较多的条件下,知识建构的机会较多,对所学内容能理解深刻,教学效果较好,但学生在学这门课时,普遍感觉难学,这是让我们教学工作者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课时数和教学内容一定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走进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情境中,自觉去进行学习。
   现在分析一下学生感觉这门课难难的原因,根据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的原因可归纳以下几点:1、从《模具材料与热处理》的学习内容看,理论性强,概念较多,知识点多,学生理解较困难;2、从高职的学生的基础和兴趣看,学生本身对学习文化理论知识就没有兴趣,基础理论知识较薄弱,理解能力较差;3、从高职的教学条件看,实验不到位,更不能到企业进行必要的参观,老师只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不能在一定工程背景下建构知识。
   三、针对教学现状,提出建议
   (一)、重视课程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合理的设置教学课时。教学课时是保证教学内容实施的重要环节,在专业课时分配时,充分考虑专业基础课在专业教学中作用和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合理的配置教学课时。
   (二)、教学内容以实用和够用为度的原则,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安排。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内容是以实用和够用为度为原则,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学生只会操作,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没办法解决。高职的教学应是实践结合理论的教学,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的掌握职业所需要的理论。因此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和专业设置的课时进行选择。
   (三)、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多,知识点多的特点,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其具体方法如下:
   1、对整个课程的教学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学生相互讨论,不断地理解概念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注意工程背景的创设,有利于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课的知识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学生必须具有运用基础知识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实现基础知识在专业知识中的重建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化教学法,将枯燥乏味的知识点贯穿到实际的项目中,在具体的项目中,以完成每一个任务为目标,实现知识的建构,即学中做,做中学,动手、动脑,手脑并用。
   3、针对课程教学内容和职业能力培养设置综合实训项目,模具专业的学生要了解机械零件加工的基本方法,一般的机加工实训和特种加工实训,为此可结合课程学习内容,从加工工件使用性能的分析、材料选择、材料的性能的测试、材料的加工、材料加工后性能的测试、材料性能的比较、需要进行热处理的方法的选择、材料的再加工、直到生产出产品。在完成这样的产品加工实训中,学生会在企业具体环境中,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和老师的指导,学生不仅理解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工序,而且理解《模具材料与热处理》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
   4、进行必要的企业参观。在参观企业生产过程中,学习课程知识,实现看中学。材料的热处理是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的知识点,在介绍完热处理的原理后,将热处理工艺方法的讲解安排到企业参观中讲,让学生在看中学,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不仅容易接受,而且理解深刻。
   综上所述,《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教学课时不能太少,教学内容要结合专业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同时教师要能因材施教,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大量增加实践课的时候,大幅度的减少专业基础课的课时,本来就比较难教的专业基础课,没有合理的课时,又怎么能培养出学生在本课程上应具有的能力呢?真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对高职《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现状的研究,有利于模具专业的教学改革实施,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是高职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它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袁玉红.改革《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5)
   [2] 朱利敏.《机械工程材料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8.(1)
   [3] 阮保荣.高职院校机械工程材料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J].科教文汇.2009.(8)
   [4] 王惠贞.浅谈《机械工程材料》教学法[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9.(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