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信息类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新途径

信息类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新途径

日期: 2010-7-9 11:07:29 浏览: 1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本文通过对信息类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探索出了政、企、校三方联合推动信息类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新途径,即先对村镇领导干部信息化培训、调研需求、签订合作开发协议、专家学者下乡把最新的信息和先进的技术溶入农村,不断扩大服务农村的渠道、内容和半径,为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关键词:信息类高职院校 新农村建设 社会服务
   0 引言
   2008年12月14日,教育部前部长周济在海南省调研职业教育时强调,要把眼光瞄准农村,通过多种形式,为新农村培养一批懂农业管理和农村科技、能在农村留得住的基层党组织和致富“双带头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主动面向“三农”开展文化宣传和技能培训,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从为城市相关行业企业服务向为区域、城镇和农村服务转变,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学院通过与马坝镇签订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合作协议喜结“亲家”,围绕信息化培训,高校科技资源如何转化为先进生产力,高校人才优势如何服务好城乡经济发展等问题展开调研,具体在传统养殖业、种植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项目展开全面合作,实现高校科学技术优势向现代农业生产力优势的成功转化。具体措施如下:
   1 增强服务乡镇意识
   高职院校服务“三农”可以达到双蠃的目的。从“三农”方面看,高职院校服务“三农”有利于新阶段农业战略性转型,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从高职院校方面看,高职院校服务“三农”有利于拓宽高职学生就业门路,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同时,青年教师下基层锻炼,服务“三农”,也可以增加实践知识和经验,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通过互利互惠的产学合作,服务“三农”可以增加学院的经济效益,为扩大办学规模和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职业教育者眼光要“往下看”,身子要“弯下去”,多到企业走一走,多往工厂听一听,多去农村看一看,要有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办好职业教育要紧紧跟上产业发展步伐,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围着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而“转”,适应市场的需求而“变”。只有这样信息类高职院校才能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机遇与承担历史责任。
   2 信息化培训及需求调查
   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乡镇村的领导干部首先要了解国家政策、懂得可持续发展、其次要能够利用信息化技术武装自己,所以提高领导干部的信息获取能力至关重要。定期对领导干部进行信息化培训是个可行的方案,围绕学习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设施农业、网络办公等几方面展开封闭式培训,加强村干部对中央惠农精神的理解、推进生态农业、特色优势农业及现代化农业的实施,更快更好的推动乡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截至2010年我院已经培训了1000多人次的信息化培训,通过信息化培训,学员们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和信息技术,充分领会了中央政策,把理论知识与农村发展实际相结合。从而能够组织、协调和策划新农村建设,推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新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培训结束前,我们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了“信息化服务”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选取淮安市盱眙县马坝镇50个乡镇200名群众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了农民之所需,农民之所急。
   调查显示:40岁以下的人信息化程度较高,国家政策、农业信息、市场动态、农产品的销售及价格、先进的设施农业技术和管理是农民之所需,其中建立和健全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居首。我院努力发挥科技、知识、人才及区位优势,积极参与马坝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政、企、校签订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合作协议喜结“亲家”
   为了探索“政府引导、校企合作、一体化服务”的科研管理及产业化机制,信息类高职院校与区域政府部门签订科技开发合作协议,以项目挂钩形式,重点围绕高校科技资源如何转化为先进生产力,高校人才优势如何服务好城乡经济发展等问题展开调研,具体在传统养殖业、种植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项目展开全面合作,实现高校科学技术优势向现代农业生产力优势的成功转化。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淮安市马坝镇签署了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合作协议,与地方政府喜结“亲家”,政府引导企业、合作社等与高职校合作。镇领导指出此次双方成功合作签约,无疑给马坝镇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注入了一剂“兴奋剂”,是一项利民、惠民、爱民的举措。
   4 专家下乡寻找项目
   组织专家下乡寻找项目,解决农民在管理及技术方面的难题。通过申请省、市是级别各类项目,进一步加快技术推进。2010年1月23日,我院组织各个专业的专家学者和能工巧匠40人到淮安市盱眙县马坝镇的各个乡镇企业和村屯合作社共33家单位进行参观,寻求农民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寻找能够合作的项目,提高学院产学研的力度,推广科研成果,服务新农村建设。各个信息类专家和能工巧匠都感觉不枉此行,收获很大,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共30份,涉及企业总资产近亿元,极大的鼓舞了教师进行科研的积极性。
   5 产学研项目推广
   坚持科研、社会服务与学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统一的原则,全程发动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参与社会服务。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院打造“江苏省苏北区域物流公用信息平台”和“江苏省淮安设施农业智能化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信息平台;着眼于乡镇和农村,服务于三农,助力新农村建设。同时“农田高压杀虫电网”、“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五千亩龙虾养殖示范工程”等一大批产学研项目在马坝镇实施。加快了产学研项目推广的速度,拓宽了推广面积。同时、农民的到了科技,提高了智能设施农业水平。
   6 “三下乡”活动
   我院定期到淮安市乡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把最新的信息包括图书、报刊下乡,送戏下乡,电影、电视下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把最新的农业管理、种植信息下乡,农产品及家禽的供求信息下乡,家电维修下乡。
   通过以上活动,信息类高职院校把发展经济、建设小康和扶贫攻坚结合起来,为农村中心工作服务,为农民致富服务;把集中活动与经常工作结合起来,抓好集中活动,发挥示范作用,做好日常各种农资信息服务工作,满足农民需要;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增强致富能力;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制定政策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引导扶持农村文化科技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抓住机遇、转变观念、深化改革,走出了政、企、校三方联合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宁国安.高职院校服务“两型社会”建设[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2.
   [2]宫麟丰等.农业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J].高职教育研究,2008,(2):10.
   [3]周济.职业教育要实现三大转变[N].中国青年报,2004-06-20.
   [4]郑利霞.论高职院校服务取向的定位与选择.执教论坛[J],2007,12.
   [5]郑柏松.对高职院校服务“三农”的几点思考.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8,(4):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