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财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作用

财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作用

日期: 2009-12-5 8:16:01 浏览: 7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
一直以来,我国实行的城乡分割的公共财政政策造成了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保等发展滞后,资源要素向城市快速流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消费品市场份额持续萎缩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从建立规范的城乡统一税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快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政策。
【关键字】 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问题;措施
一、 财政的概述
(一)财政的定义和发展。财政即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所谓财政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的不足,以国家为主体对部分社会总产品进行分配和资源配置。财政的发展包括四个阶段:1.奴隶制时期的财政。它的特征为:(1)是财政主要依靠国王和奴隶主直接占有生产资料,通过奴隶的劳动取的收入:(2)是财政收支主要采取实物形式;(3).是财政管理水平低下。2.封建制时期的财政。它的特征为:(1)是税收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形式:(2)是财政收入形态由实物为主逐步转变为以货币为主;(3)是财政管理水平逐步提高,财政管理的结构、法规和制度逐步形成。3.资本主义时期的财政。它的特征为:(1)是财政收入相对较少;(2)是奉行紧缩性财政政策节缩财政支出;(3)是财政管理制度比较健全;(4)是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发行国债经常化:(5)是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财政制度更加法制化和规范化。4.社会主义时期的财政。它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的财政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综合国力以及不断改善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服务的。
(二)财政的特征和职能。
1.财政的特征:(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财政是从社会在生产分配环节中分化、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分配。(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社会产品。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它是具有效用的“不可封割性”和它提供的产品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竞争性”。(4)财政的分配形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财政的分配形式与各个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即与各个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2.资源配置职能。(1)财政调节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由于自然的或历史的原因造成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需要财政调节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2)公共财政调节资源在不同产业地区之间的配置。产业结构的合理与优化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保持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当其出现不合理状况是市场机制本身却无法进行调节,而通过合理的财政措施可以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3)财政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它的根据主要是社会公共需要在整个社会需要中所占的比例,这一比例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职能和活动的范围的变化而变化的,主要体现在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高低上。
3.收入分配的职能。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而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相对称,它是在平等竞争环境下由等价交换来实现的。社会公平是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4.经济稳定的职能。它通过财政活动或财政政策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政策手段和体制保障.财政要按照"增加投入、引导放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规范管理、提高效益"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公共财政建设方向,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二、财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问题
(一)“吃饭财政”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矛盾。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7.39亿元,较2000年增长2.22倍,年均增长26.3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23亿元,较2000年末增长1.79倍,年均增长22.79%。地方财政支出27.6亿元。由于全市财政收入基数较小,尽管每年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增长比例很大,但增长绝对值仍然比较小,特别是在支出当中“保工资、保运转”的经费占总支出的比例接近80%,直接用于建设的资金不多。我市农村面大,基础条件较差,欠帐多,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需要大量的投入。
(二)“一股独大”与多渠道投入的矛盾。“十五”期间我市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渠道相对单一,如表三所示:
根据上表分析推算,我市“十五”期间投入在农村资金约在100亿元左右,剔出工业项目资金,投入在“三农”建设中的资金约为60亿元左右。在这60亿元资金的构成中,财政资金约为29亿元,约占48%,自筹资金约为28亿元,约占47%,信贷及其社会捐助不足5%。如果剔出城乡工矿结合部条件较好村的第三产业资金投入,财政资金所占比例将达到65%以上。调查说明尽管各种渠道都有一定的投入,但是财政投入比例占有绝对主导地位。这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差距甚大。
(三)职能转变与提高效益的矛盾。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废除了农业税,基层政府还没有把工作职能完全转变到公共服务上来,缺乏必要的体制和机制;二是在资金的使用上,还存在着零敲碎打,洒胡椒面的情况,同时由于基层政府拿不起钱配套中央和省的资金又不愿意放弃上级补助,造成资金不落实或不到位的情况;三是村干部的报酬偏低,影响了村干部的选拔.和工作积极性;四是乡镇数量过多,人员过多,财政负担过重。
三、财政的主导作用和应采取的措施
(一)财政的主导作用。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全局、着眼长远的重大决策,是对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深化、发展和升华,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集中反映了亿万农民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
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是互补式的发展,是比翼齐飞的发展。城市化应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新农村应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这种新型的城乡关系发展下去,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一方面,加快城市化,积极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有序转移,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建设新农村,对城市而言,构建的是一种新型的城乡关系。新农村建设搞好了,不仅有利于改变农村自身的落后面貌,也有利于扩大内需,为城市化顺利推进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相反的,当城市化的步伐远远快于农村发展时,农村就会成为发展的瓶颈。 因此,在处理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把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一体化,最终形成城市和农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为此,应注意好以下两点: 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化,在加快城市化的过程中发展新农村。从发达国家、发达地区所走过的道路表明,城市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经阶段。当前,发展城区必须坚持以科学规划引导,在拉开城区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城区功能做大做强,加快城市现代化步伐。只有城区功能完善了、增强了,才能产生城区对农村更大更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加快城区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区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二)是要跳出农村建设新农村,而不能就农村抓农村。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农村经历了“人民公社运动”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次“农村建设”,包括后来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推进小城镇建设,都没有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定式。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农村、农业的发展不仅仅在农村和农业自身,封闭起来就农村抓农村,建设不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关键就是要顺应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和发展阶段的变化,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真正把推进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作为“两位一体”的任务,统筹考虑,整体推进。当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全力抓好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水、电、路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大农村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和城市的协调发展提供一个良性互动的平台,才能增强农村对城市辐射的接受和吸纳能力,最终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新格局,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面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处理好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 温{学}家{海}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我们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已描绘,要把这个美好蓝图变成现实,需要我们做长期艰辛的努力。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因此我们在建设农村中,一定要克服急躁冒进,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在具体财力的使用上,我个人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点:1.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目前,各部门的专项资金比较分散,有必要进行财力整合,如扶贫资金、农民饮用水工程、文明百村、“新村整治、百村示范”等专项资金应该考虑进行统一计划、统一安排、统筹使用,集中财力办实事、办难事、办急事。 2.是明确资金的投向。要把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民自愿投入积极性高的农村,争取项目早日启动。同时要统筹兼顾、区别对待,我区的东部和西部,新农村建设基础相差较大,在资金投向上,要调控好、安排好。 3.是探索新的资金运作模式。要按照“非禁即入、有需则让”的原则,在项目建设中,有些可以市场化运作的,就应该包装后推向市场,要加快形成“政府出资、市场运作”的新型财政资金运作模式。 4.是做好资金的积聚。要采取“政府出一点、农民那一点、社会企业引进一点”的集资办法,做好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的筹措。
(三)应采取的措施。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历史任务。既有近期急需完成的工作任务,也有必须历经长期努力才能逐步实现的远景目标。远景目标就是要建设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农村;近期目标就是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解决好农业增效难、村庄整治难、农民增收难、就业难、就医难等最迫切的问题,使新农村建设有阶段性看得见的变化。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把近期、中期和长远的建设目标统一起来,坚持以远期目标为导向,从近期目标着手逐步实现各个阶段性目标任务;必须注重抓好示范、树立典型、积累经验,从群众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村抓起,先易后难、因地制宜,以阶段性成果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从相关政策看,中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 使政府扶持与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更好地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有效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主要是强化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并不是包办代替,更不是否定农民的主体地位。
1、加强引导,加大投入力度。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根据我们的测算,今后五年还更长一点时间,农村要有大的发展,最少要投入100个亿以上,“十五”期间各级财政投入35亿元,虽然今后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但仅靠财政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因此,应综合运用各种财税政策手段,创新财政投入办法,运用财政资金对投资的引导作用,采取贷款贴息、适当补助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投入的积极性,有效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建立机制,改善投入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公共财政,不是空话,既是重大改革措施,又是社会公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内容。一是树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主体是政府的观念,财政应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加强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农村水电路、文教卫属纯公共产品,对纯公共设施的投入,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对生产生活所需的一些准公共设施,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引导农民投入。三是安排一定比例的投入引导困难农户改善庭院生活条件。虽然这个内容不属于公共财政范围,但如果没有引导资金,农村面貌三五年内难以改变。
3、转变职能,提高效益。一是要明确财政资金的投入范围。农村建设投入需求和财政资金供给是一对长期存在的矛盾。财政投入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新农村建设要求关键是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村全面发展打好基础。财政投入的重点就应该是公共领域和公共产品,包括水电路、文教卫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事业;为农民生产经营服务的产业,重点引入市场机制,财政可作一定比例的投入;财政对生产经营性项目直接投入不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原则,这部分投入应该由农民、企业、个人通过融资来解决;对龙头企业、经营服务性的产业可以通过建立扶持、激励资金加以引导和培育。二是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实质上是一个均衡发展、统筹发展、科学发展的问题。首先,要根据乡村发展程度编制发展规划,作为财政投入的依据,按照城郊、工矿、纯农、贫困几种类别实行差别投入。对城郊重点解决农业综合服务的问题,对工矿重点解决采空区的移民安置问题,对纯农和贫困乡村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的问题,特别是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村寨,要加大移民搬迁安置的力度。其次,县级是财政资金配套的基层单位,也是有能力实施项目的单位,在省管县政策体制呼之欲出的条件下,要加大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县级统筹机制。第三,要在农民培训,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业融资,非农产业向农业产转移,工业资金、城市资金向农村农业转移方面要制定必要的政策措施,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疏通城乡双向互动通道,实现“跳出农业抓农村,跳出农村抓农业”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国鼎 《财政与金融(财政的总论)》2005年
2.谢秋朝 《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2007年27期
3.刘舒年 《国际金融(财政在新农村的主导作用)》 2006年
4.许君风 《发挥公共财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2005年
5.王荣举 《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范围》 2006年12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