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现代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必要性

浅谈现代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必要性

日期: 2010-8-4 0:57:48 浏览: 2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鲁荣华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在教育劳动实践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理想信念、职业需求和思想感化的力量,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领导、教师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必备品德。教师是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塑造者,是年轻一代继承和发展人类文明能力的培育者。重视教育就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而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师德的建设和研究。一代师风影响着一代人风。如果教师缺乏良好的师德,就不能担负教育下一代的重任,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和不辜负人民的信赖,教师不但要有博大精深的文化专业知识,更应该具备良好的师德。目前,加强现代教师的师德修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师德的教育作用及社会教育作用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
   (一)师德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教育示范作用
   教师道德对学生道德具有重要的影响示范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标准,通过教育实践,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促使学生正确道德观的形成;二是教师的道德行为,通过与学生的朝夕相处直接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可看出,前者是“知”,后者是“行”,“知”和“行”的有机统一,才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也才是较合理的教育方法。
   (二)师德对教师的自我完善具有促进作用
   教师个人的师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师德修养水平。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道德修养的人。我们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领略。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的教师,才能感受得到。这种道德情感可以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平凡和艰苦中感到幸福和自豪,树立献身教育的坚定信念,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心。国外有经验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者和教师必须在他们自身和他自己的使命中找到真正的教育的最强烈的刺激;对他来说,把自我教育作为他终身的任务乃是一种双重和三重的神圣职责。”作为社会主义人民教师,更应该重视师德修养,提高教师的素质。
   (三)师德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大、中、小学生有两亿多人,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直接受教育人口达三、四亿之众,约占人口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同时还通过这些学生联系着每一个家庭和各个行业,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十年、二十年后,他们是建设祖国的主力军,能否教育好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全国一千多万大、中、小学教师。
   总之,加强师德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教育部门及整个社会都有巨大的影响作用。教育部门要重视师德建设,教师更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做好本职工作,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这样我们才无愧于教师的崇高地位及党和人民的关心和信托。
   二 、教师的劳动特点要求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
   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创造性和示范性。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和其他劳动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这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困难的劳动。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思想感情的人,这种面对人的劳动,决定了教师必须为人师表。除了教科书,教师的人格和言行也是教师劳动的法宝,它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自己各方面的修养。教师的劳动是培养和塑造新生一代,是做人的工作,各个社会、各个阶级总是对教师的道德水准要求很高。历史证明,历代教师的道德总是处在当时社会道德较高水准上,对社会道德的传播和发展起着桥梁作用,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然先使自己在道德意识、道德品质上有较高的境界。大教育家乌辛斯基说过,教师个人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是什么教科书和其他任何东西无法代替的。所以教师要时时处处注意师德修养,为人师表。
   在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影响上,师德要比其他道德影响更深远、更广泛,它能深刻作用于学生心灵,塑造学生品质,能广泛作用于学生,并通过学生作用于家庭辐射到整个社会;不仅对学生学习期间有影响,而且延续扩展到学生的一生。因此,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需要加强师德修养
   我国大约有一千多万各级各类教师,他们为发展我国的教肓事业殚精竭力、呕心沥血、辛辛苦苦工作、默默的奉献着,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我们教师担负着教书肓人的职责,要正确完成肓人任务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修养。但是由于教师水平发展不完全一样,加之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师德要求不断提高,所以,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特别对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更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师德修养,既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只有教师修养加强了,素质提高了,才能担负起教书肓人的使命,推动我国教育的进程。
   四、教师的任务及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对教学和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结底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教师缺乏的品质就很难在学生身上培养出来。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师必须用科学的知识、技能武装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教师必须以身作责,身体力行,成为学生的表率,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故教师的任务不仅在教书,更重在肓人。教师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开拓意识和创造力等优良品质,教师的一举一动不仅影响着自己的工作成果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与态度。在加强科学知识传授的同时,要把学生的各种优良品质作为重要素质加以培养。基于这种观念,加强师德修养是最重要的。
   实践证明,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教育要面向二十一世纪,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面向世界,因此,它必然要有很大的变革与发展,从而对我们教师师德修养提出新的要求。教师必须竖立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科学的世界观,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这是适应三个面向的需要,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大计。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们广大教师决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厚望。
   五、社会现实性要求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
   (一)教师在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中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历史责任
   教育家乌辛斯基说过:“教师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他的话十分明确的道出了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而教师的社会作用越大,则历史责任越重,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就越高,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急需大批优秀人才,而人才又要靠教师来培养,所以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加强师德修养已迫在眉睫。
   (二)师德修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培养者,在培养和传播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的师德。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知识,还要传授社会生活经验,要塑造青年一代的思想品德,影响他们的理想兴趣、情感意志等。教师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要教育他们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水平的道德修养。从加强以革命理想、道德和纪律为中心的思想建设来说,师德修养本身就是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需要的。
   (三)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师德修养,是新形势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我们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形势,国内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国际上面临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新的挑战,教育内部也存在着改变落后状态和更新观念的艰巨任务。这些严峻的形势告诉我们:当务之急是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修养。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从目前我们教师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情况和形势看,人民教师肩负着历史的重托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伟任,必须加强自身的政治、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为育新人先做新人,把师德建设提高到实践“三个代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决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师思想政治修养》,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
   2.《教师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3.《教师素质培养手册》,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