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就业难 为何难——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变迁与思考

就业难 为何难——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变迁与思考

日期: 2010-6-16 1:13:02 浏览: 1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就业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国家按计划统一分配、双向选择和市场导向,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变迁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价值选择。本文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三个原因,并从政府、企业、高校和学生个人四个不同角度,分析其责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政策 政策变迁 现实困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政治、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也随之发生着深层的变化。在这个进程中,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宏观环境下,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尤其在高校扩招10年之后,就业压力日趋严峻的今天,人们更加关心大学生就业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分析社会环境,研究大学生的就业相关政策,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建议和对策。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方向,改革开放30年来的演变过程,也是政策价值选择的过程。在就业政策活动中,为了解决就业政策问题,不同政策价值主体的需要、利益、活动等动态性地交织在一起,价值主体面对政策问题做出各种各样的价值选择(集体选择和个人选择),不同类型和内容的价值选择之间相互博弈,通过价值组合和价值对抗等活动,最终构成不同的价值选择模式或取向。
   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政策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国家按计划统包统分
   这一阶段主要是建国到80年代中期之前的时期,大学生毕业分配统一按照国家的计划,分配到国家需要的重工业建设基地、基层(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最需要的沿海城市等地方去。这种大学生就业政策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国家按照需要有计划的培养大学生,然后等待学生毕业后,将他们分配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这种分配政策,在当时人才缺乏、,国家亟待建设的背景下是非常适用的。这种分配政策,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将人才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分配,确保了国家的重点建设和人才的有效配置,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存在重要的弊端,由于政策具有很强的刚性,大学生自身并没有自我选择的机会,一旦分配到工作单位,一切调配全部服从组织的安排,流动的机会也非常少。这种分配政策,由于全部由政府做主,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缺乏自主权,因此也就缺乏一定的积极性。高校层面由于培养的学生不愁分配,因此也缺乏对用人需求的反馈,使人才的培养缺乏活力和特色。
   (二)双向选择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开始由供需见面逐渐步入了双向选择的阶段。这一阶段是以通过“供需见面”落实“切块计划”,逐步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过渡为主要特征的。1985年,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中提出对国家招生计划内的学生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 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分配制度,这一文件的发布,标志着大学生分配政策的改革。政策的变化,体现在分配过程中赋予了毕业生、高校和用人单位一定的自主权,使国家的计划和分配更趋于科学合理。
   这一阶段的政策是伴随经济体制改革而变化的,当时国家经济正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政府在很多方面正在改变以往的角色,在毕业分配中也逐步减少控制的力度,希望加大市场配置的作用。同时,高校开始收费制度改革,学生要缴费上学,这种情况下,学生个体更多认为上学是自己的事情,就业中也更强调自己的意志。分配政策的变革,适应了改革的需要,提高了个人、用人单位和高校的权利,比较原来的统分统包的就业政策无疑是适应历史发展的一种进步。
   (三)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
   这个阶段开始于2000年。当时,随着中国已经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已经成为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方式。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在1999年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高校开始连续扩招,招生规模的扩大引发的直接结果就是就业矛盾的突出。在这种形势下,1999年国家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规定:从2000年起,我国要建立比较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制度, 并同时将向毕业生发放的“派遣证”改为 “就业报到证”。1999年6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指出,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应当是一个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用人制度。这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转向了以市场为主要导向的新阶段。
   市场化就业政策改革,使大学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和用人单位双向挑选,对于就业中涉及的四个关系方,都有积极的作用。首先对于毕业生来说,自主择业能够体现学生的就业愿望,自己可以到喜欢的单位去求职,有利于发挥特长,激励成长。第二,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单位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挑选合适的人才,更好地满足使用的要求。第三,从高校的角度来看,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学生的就业率越来越成为学校的声誉,为了让学生顺利就业,学校就要研究社会用人需求的变化,根据市场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人才。最后,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就业政策,强调了市场配置的作用,减轻了政府的压力,使人才劳动力能够更加充分地转化为生产力。从这些层面来说,自主择业市场导向的就业政策是适合现实历史条件各方利益的合理政策。
   大学生就业政策面临的现实困境
   尽管政策在不断调整变革,以期能够符合不同历史阶段的大学生就业中的不同问题,而且在很多学者专家的眼中市场导向的自主择业政策已经是一项比较好的政策,但是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是日趋严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09年7月的新闻发布会中通报,尽管上半年全国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就业签约率为68%,但仍有近300万毕业生仍未实现就业。大学生就业难是摆在政府、家庭和个人面前的严峻问题,又同时是一个涉及很多因素的复杂问题,分析大学生其主要原因,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就业机会的紧缺
   人们一般认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会创造就业机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1985—1990年,全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7.89%,同期就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61%;1991—1995年, 全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1.56%,同期就业人口年增长率为1.23%;1996—1999年, 全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8.30%, 同期就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96%。由此可见,经济的发展会带动就业,但两方面的增长不是同比的,就业的增长率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
   我国由于多年来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原企业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重新就业;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每年有大批的农民需要以各种方式就业寻求生计,其中进城务工人员就占到了大多数的比例;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就业,这几大部分就基本构成了中国的就业大军。仅就北京的情况来看,2009年9月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表示,北京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003年以来北京应届毕业生数量翻了一番,预计今后几年每年仍将保持在20万人左右;目前首都共有城镇就业困难失业人员14.84万人,同比增长2.99万人,增幅26%;北京市农村劳动力163.2万人,在二三产业实现就业的约100万人,预计每年需要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约有15万人。
   就业大军的人数在每年扩张和聚集,但每年的新增的就业机会则非常有限,劳动力市场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情况。2008年至今,中国又遭遇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致使中国企业的就业机会下降了8%,而其影响仍将持续。这两方面的因素一增一减,就业的问题就越发凸现出来,已经成为目前国家的首要问题。
   (二)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
   1999年中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生毕业的人数急剧攀升。1999年普通高校计划招生人数由原来的123万追加到156万,2000年扩大到220.61万,2001年250万。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15%,标志着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2005年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504.46万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546.05万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从2002年开始,每年的大学毕业生都以几十万的幅度递增。
   从就业率来看,据教育部统计,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72.4%, 在338万毕业生中, 有93万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这几年每年都有100多万的应届毕业生不能找到工作。
   (三)大学毕业生与需求岗位的不匹配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情况中,我们还同时发现存在着另外一种矛盾,很多用人单位反映招不到符合要求的优秀人才,而同时就业的大学生中也有相当比例的实现就业的学生有职业与兴趣匹配度差的抱怨。
   这就反映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一方面暴露出来专业能力有较大欠缺,责任心不强、怕吃苦、综合能力不够、缺乏实践经验,没有能力达到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的标准,不能胜任难度较大的工作。这样喜欢做的工作做不了,只能到愿意接受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但是这类工作通常比较低端,又不是自己喜欢做的。
   分析原因可以发现,一方面高校在培养学生的目标与社会的实际需求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高校规模效益与个性化培养之间存在着深刻矛盾,学校的评价标准与社会的标准本身也存在很大不同。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观定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上大学的家庭成本也比较高,学生和家长的投资回报期望高,多数学生喜欢选择白领、粉领等工作环境好的地方就业,不愿从事条件艰苦的基层工作。
   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会对其本人、家庭和社会稳定都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高校、企业和大学生,需要在不同层面共同努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一)政府要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
   政府不能依靠市场配置来逃避责任,一定要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2008年我国的就业受到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国内的就业冲击前所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大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经济拉动就业、帮扶企业克服困难稳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针对重点人群统筹安排就业、提供职业培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改善就业环境等,对稳定局面,缓解矛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政府还可以有计划采取以下行动,继续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解决就业机会的问题。首先,国家要进一步繁荣经济,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扶持新型文化、服务产业的发展,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二,教育部要研究合理的人才结构,将全国的高校进行定位划分,明确不同的目标,然后按照人才的结构需要调整招生比例,控制好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人才的合理比例,扩大职业类型的人才培养,解决不同层面的人才需求与培养之间的矛盾问题。第三,针对西部等不发达地区,一方面加强这些地区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当地高等教育的质量,为地区的建设提供人才。同时,对于这些地区的学生可以采取委托培养的方式在全国的高校中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后返回家乡进行就业。第四,更多建立职业介绍和咨询培训中介机构,完善职业指导师的职业指责,从更多渠道给予大学生求职者更多专业的指导、咨询和帮助,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第五,进一步改善创业环境,放开政策,给予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为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创业型就业的发展。
   (二)企业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企业由于其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不但要提高效益,维持生存和发展,同时也要树立在社会中的形象,要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大学生就业方面,企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可以发挥。首先,企业可以积极与高校进行联合,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提高自己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可以提出自己的用人标准,委托学校进行专项个性化培养,这些学生毕业后优先录用,这样可以提高毕业生与工作的匹配度。第二,积极招聘录用大学毕业生,在实际岗位中培养锻炼他们,将他们培养成为企业需要、符合职业要求的合格人才。第三,积极向社会公布组织的选人标准和需要的人才类型,引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和自身的培养和发展。第四,建立合理有效的用人机制,有效激励和留住大学毕业生使其稳定发展,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
   (三)高校要切实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场所,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因此高校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度重视,应该把学生的就业质量作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下力气提高教学质量,将培养对社会负责的有用人才作为学校评估的关键指标。第二,调整招生结构,对于就业好的专业扩大招生,对于就业不好的专业限制招生,创办对社会有引导作用的特色专业,开发新兴产业的人才类型,为经济的繁荣提供人才。第三,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就业支持和就业援助工作,提高职业教育和职业规划的力度,提供更多的专业性辅导和帮助,提前让学生认识职业,明确学生个体的目标定位,让学生从大学起就为职业做准备,增强学生的职业成熟度。第四,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观念和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学生要从基层干起,要经受社会的考验,培养学生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
   (四)学生个人应该端正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
   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应该尽早为职业做好准备。第一,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高等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毕业以后要从事初级岗位的工作做起,形成在基层长期艰苦锻炼的思想,避免不切实际的不正确的就业观念。第二,要扎实专业知识的学习,注重培养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掌握牢固的专业技能,切实提高职业能力。第四,尽早开始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我的自身条件和兴趣;调查职业世界,了解实际岗位工作的实质、内容和要求;明确职业目标,开展实践活动,培养职业意识,在目标的指引下充分发展自己,以具备职业需要的各项能力和职业发展的潜质。
   参考文献:
   黄中庸,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演变的价值分析,理论界〔J〕,2006,8:128。
   费章娟,从政府包办到市场主导——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变迁分析,池州大学学报〔J〕, 2008,2:117。
   周建民、 陈令霞,浅析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辽宁工学院学报〔J〕,2005,2:103-106。
   陈天晗,人保部称上半年大学生签约率68% 近1/3未就业[EB/OL],(2009-07-24) (2009-10-20),https://news.sohu.com/20090724/n265461279.shtml。
   黄丽娟,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理论参考〔J〕,2006,11:50-51。
   杨建,北京就业形势依然严峻[EB/OL],(2009-09-25) (2009-10-20), https://news.sohu.com/20090925/n266998596.shtml。
   杨东平,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70。
   教育部,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6-07-05)[2009-10-21], https://www.stats.gov.cn/tjgb/qttjgb/qgqttjgb/t20060705_402334880.htm。
   教育部,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8-01-07)[2009-10-21],https://www.stats.gov.cn/tjgb/qttjgb/qgqttjgb/t20080107_402456578.htm。
   钱再见,日本大学生就业政策环境的优化及其启示,甘肃行政学院学报〔J〕,2009,3:8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