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等学校专业课程研究式教学的探讨

高等学校专业课程研究式教学的探讨

日期: 2010-6-24 17:40:25 浏览: 1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本文阐述了研究式教学的内涵和特点,探讨了研究式教学在高等院校材料类专业课程教学方面的措施和方法。讨论了师生角色的变换、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出了自主教学、探究式教学、提问讨论式教学等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专业课;自主教学;研究式;讨论式
   引言
   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研究式教学的特点和实行的必要性。并通过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总结了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课程研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 研究式教学的特点
   研究式教学是指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发现,探索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它是将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校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要强化学生备课、集体备课的优势和作用,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搞好研究式教学。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研究式教学方法的使用过程,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独立地进行专题研究,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和自身的潜在能力。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研究式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研究式教学方法实行开放式的教学,研究专题公开,学生自己选择并承担研究课题,或是自己拟订专题并经老师同意进行研究。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在局限在教材范围内,而是面向研究专题所需的信息材料和社会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材料。
   学习能力的综合性。在处理一个指定问题时涉及到多章节、多学科的内容,这就需要某一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或者以某学科为主。兼有一些边缘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因而突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 研究式教学中师生角色的转变
   为了处理好师生在教学过程的交流与互动,在师生角色上做出了以下重要的准备工作:1)教师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素质提高的促进者。教师的职责是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激发学生思考上。鼓励学生探索、创新。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2)教师由知识的输出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研究式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营造探究式学习的氛围,适当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正确的研究态度。3)教师从独立的个体转变为团队合作。材料类问题经常涉及到多个领域。对很多教师而言,不可能掌握全部相关的知识,因而需要组成一个教学团队相互协作,一起研究,以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也会成为合作者。4)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者。这是研究式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变,学生不在是被动的、消极的接收学习,而是自主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强化的意识。5)学生转变为合作者和研究者。在教学过程,学生与小组成员形成了一种相互激励,相互交流想法成为一个合作者。同时也变成了共同研究问题的研究者。这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学会尊重他人、欣赏别人等。学生通过教师的反复指导和自身的积极思考,不断积累和更新知识,实践能力等多项素质将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 研究式教学实践和效果
   根据我校材料化学专业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成果,对比推行研究式教学前后的教学效果可以明显地看出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更强,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学习态度都有了明显的改变。下面将详细讨论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取得的教学效果。
   (一)自主教学
   教师积极组织学生自主教学,方式有两种:1)安排学生课前自学和部分学生备课、并制作课件,教师在课前安排实践检查和答辩;2)学生答辩合格后安排课内进行报告或讲课,教师现场指导和点评,并当场打分。在制作课件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先根据自己对教材内容理解,结合章节的重点来制作讲稿。初稿完成后先通过老师修改提出意见,学生再进行多次修改形成最终讲稿。在正式讲课前学生要进行答辩,主要考查讲课时间安排,结构研究性,内容的连贯性等。在讲稿的制作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大量的锻炼,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探究式教学
   教师课前认真准备与课程内容相关、难度合适的课题,安排学生课外学习和查阅文献,组织并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分析实验结论总结出自己的答案,并理清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教师则根据课堂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给学生的评分。通过探究式教学的训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严谨性明显增强,文献检索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生的各科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学习更加积极也更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知识面。取得了改革前无法达到的学习效果。
   (三)提问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的环节包括: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
   这个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把握问题重点、难点的能力,阅读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性和逻辑性,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等。这个环节中老师的工作量比较大,提出的问题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知识面以及学生的个人爱好等方面而确定,这样才能达到提问讨论式教学预期的目的。
   (四)课外指导
   本科教育由于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内容多等一系列特点,课内学时远远不能满足学习需要。要很好的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更需要老师学生投入大量的课外时间。这就要求学生大量的阅读资料,及时与老师交流讨论所学的知识,老师也可以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来解答学生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程的课外指导可通过多种形式实现,比如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内容进行实验研究或实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老师利用课外时间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交流,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更加直接的掌握专业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思考、创新等能力。
   四 研究式教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学生学业评价和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的评价体系摒弃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中“一考定全局”终结性评价模式,而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推进考试制度改革。学生学业成绩的构成实行多元化,将各种形式的平时考查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综合成为课程总成绩,特别重视与评价学生的创见和研究与创新能力及其成果。课程考核评价方案在开课时公开地告诉学生,甚至引导学生参与方案的制订过程。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评价,及时了解自身在自我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取得的进展和成功,又能真实地知晓其所缺和不足,找到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使考核评价成为一个继续学习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结束语
   通过研究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习成绩、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都得到了很好的优化,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接触到很多前沿的研究领域,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但是研究式教学改革仍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改革和摸索,如成绩评价体系、教学策略仍需要改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