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校美育工作模式构建的探讨

高校美育工作模式构建的探讨

日期: 2010-6-11 7:45:44 浏览: 1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在全面论述美育能“以美育情,以美求善,以美求真,以美促体”的基础上指出高校应如何加强校园美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关键词:注重;美育工作;推进;教育进程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应该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美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对美的感受、鉴赏、创造的能力,是为了培养人的和谐、美好的情感。它使人热爱美,从感情深处趋向美、憎恶丑,可以“美教化,移风俗”,因而是建设社会精神文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 美育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一)能够以美育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情感
   无论艺术美、社会美,还是自然美,最主要的就是以其和谐的外观作用于人的心灵,使人产生美的愉悦和享受。当美育教师向学生分析和鉴赏美的对象时,既要告诉他们美的特点、类型等美学知识及其欣赏方法,更要引导他们去实际感受和体悟活生生的美的对象,从而产生震颤心灵的美的情感。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就能使同学们的心灵受到陶冶和净化,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能够以美求善,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高尚人格
   美的事物对人来说往往是善的,而审美情感和善的情感往往是相通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康德提出“美是道德的象征”。由此,审美教育与为善教育总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方面,大学生在美育中形成的对于美的热爱,追求和欣赏的心境,会使他们变得情感健康,心胸开阔,这本身就直接发挥了培养高尚人格的功能;另一方面,在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如能借鉴美育的方式,就可以消解其“说教”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和陶冶。
   (三)能够以美求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在美育活动中,美的事物之所以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就在于它们的结构外观上具有和谐之美,而其内涵则具有千变万化的魅力。当同学们在对象世界中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也就为其魅力所征服,以至于美的情感常常引导他们去探求事物的规律,揭示世界的奥秘,在发现美、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过程中,培养了同学们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将极大地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由衷向往和创造精神。
   (四)以美促体。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体魄
   健康的体魄是生命的载体,是人生的本钱。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揭出: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由此可见,健康是多层次、复合型的“完满状态”。其中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缺一不可。美育是实现生理与心理统一、个体与社会统一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增强个体与社会的亲合与融洽的作用。
   二 构建校园美育工作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育不是一般的艺术教育和情感教育,而是关系到人的精神世界的根本性教育,美育是与美的感受、欣赏相结合的教育,它是多方面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更需要对人们进行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多方面慢慢渗透、熏陶、冶炼,因此学校美育要正确把握好各个环节,适时适地施教。
   (一)树立光辉榜样,铸造美的心灵。
   人的内在世界的美,精神世界的美,即人的心灵美是最具重要意义的美,最富于光彩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是人的美的精髓。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就是铸造其美的灵魂,塑造其美的心灵。在人类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都涌现出众多卓越人物,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雨果曾指出“真实包括道德,伟大包括着美”。这些卓越人物是真善美的统一,都具有一种崇高的精神美,他们不仅有道德的力量,而且有美的魅力与光彩,运用这些鲜明的形象、光辉的榜样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就会使他们由对英雄的敬仰、崇拜到赞赏,感奋,激励他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从而进入崇高的精神境界,使自己成为美的心灵的拥有者和美好品质的体现者。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引导学生鉴赏美。
   美育之于学校,主要是通过艺术教育的途径来实现的。因为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的创造物,是美的积淀,是美的最集中的体现,优秀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对大学生有着极强的示范作用和启迪作用。实践表明,学校艺术教育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第一,通过艺术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在学生亲身参与的艺术审美活动中有效地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净化心灵、塑造完善人格。第二,让学生掌握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了解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和优秀的艺术作品,使他们具有艺术审美的基本能力。第二三,通过欣赏和表演优秀的艺术作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珍惜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第四,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方式,开发学生潜能,展示个性,培养创造精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践能力。
   (三)根据各学科教育中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感知美
   美育虽然是在与德、智、体等诸育相并列的地位上被认定和表述的,但现在美育的发展已经超越这种局限,而融合整个教育体系,存在于诸学科的内容与形式的一切方面,一切环节。各科教学均“含有美育之原著,一经教师之提醒,则学者自愿有无穷之兴趣”。教师不仅要以美好的形象、言行垂范于学生,以高超的艺术使学生感到上课是一种惬意的审美享受,而且要发掘各门学科里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用于熏陶感染学生。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有意识地以情动人,给人享受,启迪心灵,把培养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追求目标。总之,以美益智,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追求真理,发展智力,学科中的美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创造校园审美环境,引导学生追求美
   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又能反作,用于人,优美的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人的行动,对美感及审美能力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挖掘环境育人资源,美化学校育人环境,也是学校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要为他们创造美的环境,同时要经常组织学生参与美化、净化校园工作;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对学生艺术实践的指导。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创建健康高雅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引导学生参加艺术实践,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分清美丑,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觉悟,自觉追求高尚文明的艺术美、生活美。
   美育在学校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天地,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的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能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让我们坚持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引善、以美陶情,使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创造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