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作物生产技术与农业机械化问题——油菜播种及收割技术与农业机械化问题

作物生产技术与农业机械化问题——油菜播种及收割技术与农业机械化问题

日期: 2010/4/28 浏览: 12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本科生学年论文



论文题目:作物生产技术与农业机械化问题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专 业: 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

班 级: 农机071班

完成时间: 2010/6/10

作物生产技术与农业机械化问题

——油菜播种及收割技术与农业机械化问题

摘要:随着农业机械化越来越广范,机械化油菜生产也越来越多。机械化不仅仅降低劳动力,改善劳动环境,而且提高了油菜的产量,提高出油品质。

关键词:油菜播种 收割 机械

播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苗、齐苗、匀苗、壮苗,为作物良好的生长发育并取得高优质奠定基础。然而收割更是油菜生产的重要环节,不仅影响到成本的投入,而且影响到产油的品质,出油率。

油菜播种过程及农业技术要求

1,播前技术

(1)品种的选择 良种良法配套是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油菜种要选择高产、稳产、抗病好的品种。选用抗病、优质、高产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良种,如中双4号、华双油4号、郑杂油4号、5号、中油801,实行水旱轮作制度,科学安排茬口,可以有效减轻菌核病的危害。 (2)种子的处理A,选种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的是盐水浸选法。盐水浸选法的操作程序是:将油菜种放入8%~10%的盐水中,搅拌5分种,不断除去漂浮在水面的菌核和秕粒,然后捞起下沉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后,均匀摊开晾干。通过选种选出来的种子纯度好,发芽率大于90%。B,晒种,将种子在适当的太阳下晒1到5天,打破休眠,增强种子内酶的活性一,提高胚的生活力,增强种皮的透性,有提高发芽率和发萌率的作用。C,消毒,种子经过消毒后,可以把病虫消灭在播种前,常用的消毒的方法有:石灰水浸种法、药剂浸种法、药剂拌种法。D浸种催芽,浸种催芽的目在于促进种子迅速发芽,可以提高发芽率。

2,播种技术

(1)播种期,播种期对作物的生育和生产有极大的影响,适期播种不仅保证作物发芽所需各种条件,并且能避开低温、阴雨、干旱、霜冻和病虫等不利因素,使作物各生育时间处于最佳生育环境,实现高产稳产。播种期的确定,一般根据气候条件,种子制度,品种特性,土壤湿度,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等综合考虑,合理安排。油菜的播种期直接影响油菜的安全越冬和生长发育。根据江淮地区常年油菜直播的实际情况,机械播种期适宜在9月25日至10月5日之间,提倡适期早播,以提高产量。(2)播种量,播种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单位面积基本产苗多少。播种量的原则,根据气候条件,生产条件,品种类型,种子质量,田间出苗率,目标产量和经济效益等综合考虑。一般计算方法:播种量=计划株÷(种子粒数×发芽率×田间出苗率) (3)播种方式 合理的播种方式能充分的利用土地空间,改善植株的营养面积,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便于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主要的播种方式有撒播,条播,点播和精播。油菜主要用条播方式。(4)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决定于种子的大小,出苗习性及水分含量。油菜适宜于浅播。

3 播后技术

(1)开沟理墒,盖土镇压 南方多雨地区,作物播后,应进行开沟,为出苗期间灌排措施作好准备。(2)中耕松土,播种期间,因播种机械碾压和人的践踏,造成土壤坚实,播后及时耕松,利于早出苗,出全苗。(3)化学出草,一般在播前或后进行都可。(4)查苗补缺,出苗后对其进行查看,少的补上,多的补上。

4 收割技术

(1)收割时期 油菜为总状无限花序,角果成熟早晚不一致,收获过早未成熟角果多,种子不饱满,含油率低,品质和产量都不高。收获过迟,角果易炸裂,落粒严重,粒重和含油量也有下降。适宜的收获约在油菜终花后25到30天。掌握全田有三分之二的角果成淡黄色,主轴中部角果的种子 呈本品种固有色泽时收获为宜。油菜适宜收获期较短,在收获季节阴雨频繁的地区和年份,更要掌握好时机。(2)收获方法:割收,比较学省工,干燥快,脱粒时泥土不会混入种子。种子净度高,商品等级高。现大部分都采用,直播更为重要。拔收,有利于种子的后熟作用,提早3到5天收获也不会降低产量和含油量,但是费工多干燥慢,脱粒时泥土易混入种子,影响出油品质和出油率,一般较少采用。

二,油菜播种过程中机械化使用及对农业技术的要求

随着农业机械化越来越广范,机械化油菜生产也越来越多。机械化不仅仅降低劳动力,改善劳动环境,而且提高了油菜的产量,提高出油品质。 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主要用在耕地,播种时,收割时。直播油菜无起苗环节,生长无停滞阶段。直播油菜播种期延迟,营养生长期相对缩短,植株矮化,分枝角果减少,单株生长力下降,因此应适当加大种植密度,一般控制在每亩2-2.5万株为宜,以增大群体株数,弥补个体发育不足,使群体产量提高。 1. 播种机调整   油菜机械直播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选用油菜直播机直接播种,播种前必须根据本地区农艺要求的播量,调整并测定机具的亩播量,确定播量刻度位置。二是选用稻麦条播机进行种肥混播。播种前要进行种肥混拌测定,每亩选用复合肥10-12kg,与适宜的种子量充分拌匀,并进行排种试验和机具调整。单位面积的播种量随播期的推迟而适当增加,播种时,应注意观察种子储量、排种是否顺畅、壅土等情况,以便随时停机检查、调整,确保播种质量。 2. 播种机检查   播种作业前,机手必须对拖拉机和播种机作一次全面检查调试,各传动运行部位应转动灵活,无碰撞、卡滞现象。转动部件要加注润滑油,以确保播种机能够正常工作。 3. 播种深度调整   机具下田后要按说明书的方法进行播种深度的试验、调整,直至达到农艺要求的深度。一般播深控制在5-10mm。旋耕播种机的播种深度主要靠调节旋耕机旋切刀滚的旋切深度来调整。 4. 播种操作   播种机田间作业行走路线,一般采用从田块中间左右回转向外作业的外作法,横头预留两个工作幅宽,往返一次补齐。如大田块则按机具幅宽或倍数,分数个小区进行播种作业。   机具作业时要保持直线性;油菜的边行不要靠沟太近,约有10-15cm的距离;要注意排种离合器的正确操作方法,不要出现漏播现象;拌肥播种时,由于排量加大,要经常注意观察种箱内的种、肥存量,及时添加,确保不断垄、不缺株。

5.播量控制 机械播种时,播种量控制得当,既有利于培育壮苗,也可减少间苗、补苗的工作量。那么,如何控制油菜机械播种量呢?

由于油菜的颗粒小且播量少,播种量难以控制,因此不能将油菜种单独加入种箱,种子需根据品种的不同按1:10~1:20的比例配比沙子,以控制播量。以甘蓝型油菜为例,每亩田可在2.5千克沙子中倒入0.2千克油菜种,将油菜种、沙子拌均匀后,放入种箱内就可以播种了。

6. 播种作业的要求 播种机与拖拉机挂接后应使机架保持水平,以保证各行播种深度一致。正式作业前,调试各行播种量的均匀性,并在地头试播10~20米,观察各部件工作情况和播种质量,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直到符合作业质量要求方可正式作业。作业机组起步要平稳,然后逐渐加大至正常工作油门进行播种。开始作业时应控制机具的下降速度,防止开沟器入土过快造成排种通道堵塞。播种时按照规划的行走路线行走。一般采用梭形耕作法,最后横走两次补齐地头。地头转弯时,必须将播种机提升并切断播种机动力。作业时机组要匀速行驶,前进速度要符合播种机的性能要求,注意观察有无残茬秸秆壅堵开沟器,如果有要及时清理拥堵物,以保证播种质量。作业中要随时注意种箱及输送系统是否堵塞,传动装置是否有机械故障,以防漏播。尽量避免中途停车和变速行使,以免产生播种行弯弯曲曲、种子堆积或断条。作业时操作人员和辅助人员要集中精力,始终注意安全。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排除,以确保播种质量。

7,油菜收割时对机械和操作要求

????熟练掌握收割机收割油菜的操作技术,是提高油菜收割质量,减少损失,确保油菜产量的主要环节,因此,农机手要做到几个掌握和运用技术诀窍。 ???(1)、正确掌握收割机发动机的转速。为使收割机保持最佳的使用效果,发动机应在额定转速下工作。这样可避免割台搅龙、输送槽、脱粒滚筒、出谷搅龙等堵塞。???(2)正确掌握割幅宽度。收割机满负荷作业,可提高作业效率。???(3)、正确掌握割茬的高低。割茬高低不仅影响作业质量、生产效率,而且与随后的田地翻耕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割茬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减轻收割机工作部件的负荷。但不利于以后的翻耕,同时对分枝低的油菜造成浪费损失。割茬过低,割刀容易“吃泥土”,损坏机件,影响作业效率,增加收割机的负荷。一般割茬高度应选择200毫米~300毫米左右,以减少油菜籽的损失为合适。 ????(4)、正确掌握收割机作业速度。正确掌握收割机作业速度,直接影响收割机的作业效率和质量。????(5)、正确掌握作业路线。作业路线正确可减少收割机的空行程,提高作业效率。?

三、农业机械化在油菜生产中的作用和意义

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是采用专用或兼用油菜直播机直接将油菜种子播于大田的轻简栽培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播期及茬口的选择、田块的整理、基肥施用、品种的选用与种子处理、机具准备、播种作业、田间管理措施等。油菜机械直播省去育苗、移栽环节,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缓解劳力矛盾,有利于实现油菜生产的节本增效和稳产高产。(1)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2)是机械播种集中了育苗移栽能够充分发挥个体生长的优势和撒播操作简单的优势,克服了育苗移栽移栽后的缓苗期和其对主根的破坏,可以适当推迟播种和增强油菜的抗倒伏的能力,同时克服了撒播油菜管理不方便的问题。(3)是产量优势和经济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曹卫星 2001 作物学通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存东 2007 农学概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

沈秀瑛 2000 作物栽培学总论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王立祥,李军 2002 农作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王忠 2000 植物生理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物生产技术与农业机械化问题——油菜播种及收割技术与农业机械化问题.do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