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对建立邮政储蓄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探讨

对建立邮政储蓄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探讨

日期: 2009-11-5 8:39:59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中国集体经济

摘要:邮政储蓄银行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领域不断延伸,经营风险也在不断积累,这对邮政储蓄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邮政储蓄银行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导致其风险管理薄弱。文章在对邮政储蓄银行风险管理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对建立健全其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邮政储蓄银行;风险管理;措施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上的一支生力军,随着其业务的发展、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经营风险也逐渐凸显和积累。为了加快邮政储蓄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型,提高其在城乡市场的竞争力,保证其资产质量安全和促进各项业务的稳健发展,必须加快邮政储蓄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为邮政储蓄银行的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一、邮政储蓄银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第五大商业银行的诞生。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一改过去从单一办理存汇兑业务为多元的金融业务。作为一家刚成立不久的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其首要任务是建立起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将风险管理工作放在首位,这是银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也是邮政储蓄银行与邮政公司在管理体制未理顺的情况下必须加强的。
   (一)业务规模扩大需要强化风险管理工作
   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存款规模高达22000亿元,贷款规模也不断增加,对100万中小企业投放了将近700亿的信贷资金,贷款投放量从2008年1月的日均放款量177万元增加到12月日均放款量突破3亿元。截至2009年1月31日,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12个地市分行、1900多个县市、2300多个分支机构开办,累计发放小额贷款377亿元,2009年计划发放小额贷款500亿元,到2010年发放1000亿元;随着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两年来的信贷业务扩张,信贷规模不断扩大,信贷经营风险也在不断积累,案件时有发生。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必须要建立一个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以指导、评估、识别和控制信贷业务运作中出现的风险。
   (二)业务范围延伸需要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地区还主要限于开办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信贷规模总体偏小,信贷规模与其存款规模严重不对称,剩余资金主要投向了债券和协议存款等风险低、收益低的业务品种。但在人民银行不再接受邮政储蓄银行转存款,并对其“老存款”按季度分5年转出的情况下,邮政储蓄银行资金运用压力陡然加大。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邮政储蓄银行势必拓展业务发展空间,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逐步开拓新的业务品种,而这些业务的风险相对难以识别和控制,从而更需要邮政储蓄银行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以控制新业务开展中出现的风险和保障新业务的有效开展。
   (三)改革过渡期需要加强风险管理以防范转型风险
   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邮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作为一种以邮政为主导改革的续存机构,由于改革的不彻底,邮政公司与储蓄银行在管理、业务、人员、财务、网点等方面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其在向商业银行转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管理失控、风险控制不力等问题。越是在转型时期,案件越是高发,转型风险越突出。为有效防范邮政储蓄银行转型风险,必须狠抓风险管理工作,为邮政储蓄银行的顺利转型提供安全保障。
   (四)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邮政储蓄银行要在城市和农村拓展业务,面临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挑战。由于邮政储蓄银行起步晚、起点低,在城乡两个市场都存在强烈的竞争对手。要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为业务拓展“起风扬帆”,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邮政储蓄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速度与效益、规模与质量的关系,要保证资产质量就必须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
   二、邮政储蓄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邮政储蓄银行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比照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的要求,初步组建了相应的组织架构和风险管理机构,但由于邮政体制改革的不彻底,加之邮政储蓄银行组建准备不充分、时间短、基础差等,使邮政储蓄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
   (一)管理体制不顺严重阻碍了风险管理措施的完善和落实
   以邮政为主导的邮政体制改革,导致了邮政储蓄银行风险管理措施难以完善和落实,这是邮政储蓄银行风险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一是机构网点、从业人员归属不统一,难以“一杆子”管到底。邮政公司与邮政储蓄银行分家时,对邮政储蓄银行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当地邮政公司是第一责任人,授权邮政储蓄银行负责邮政金融业务。同时将网点分为三类,除一类网点和二类网点负责人归属邮政储蓄银行外,二类网点其他人员和三类网点人员归属邮政公司,由当地邮政公司对其进行管理和考核。二是业务管理及收入分配上纵横交错,导致邮政储蓄银行风险管理考核难以贯彻。邮政储蓄银行与当地邮政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当地邮政公司对二类、三类网点实施业务考核与激励,从而导致邮政储蓄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激励机制难以落实。三是二类、三类网点固定资产及代理网点硬件设施改造审批权归邮政公司,邮政储蓄银行没有网点装修改造的自主权,从而导致风险管理的硬件设施难以改善和提高。四是对二类、三类网点责任划分上邮政储蓄银行更多的是建议权而无处理权,致使风险管理措施执行不力。
   (二)风险管理架构和职能不完善
   由于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时间晚、准备不充分,加之其是在原邮政储汇局的基础上组建而成,主要沿用原邮政储蓄的网点、设施、人员配制,从而导致邮政储蓄银行风险管理架构不完善,风险管理部门职能不明确。一是风险管理架构欠缺,风险管理组织不完善。在总行董事会与行长领导的经营管理层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其相应的管理架构不完善,未能建立从总行到县(市、区)支行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在县(市、区)支行一级风险管理部门基本上未能有效建立和运作。二是风险管理职能定位不明确。在总行董事会和行长经营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战略定位认识不统一,致使省分行及各支行对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不统一、不科学,部门之间还存在重叠和交叉,风险管理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三是未能建立起岗位分离、相互牵制的内控制度,在业务操作和管理上存在前、中、后台未有效分离的现象。四是风险管理工作不到位。
   (三)缺乏全面的风险管理意识
   虽然邮政储蓄银行建立后也重视风险管理工作,但由于体制和历史方面的原因,缺乏全面的风险管理意识。一是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邮政储蓄银行的管理层、员工大部分来源于原邮政储汇局,除存兑汇业务外,对其他风险业务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经验和知识,加之规章制度、业务操作流程的不完善,风险管理意识不强。二是风险管理方式以“封、堵”防范型的被动式管理为主,缺乏“封、堵、疏、导”的全方位管理方式。三是风险管理重点强调审贷分离,对单笔贷款的风险进行管理,缺乏整体风险管理意识。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强调系统性合规风险的研究。四是以现场直接检查为主,非现场检查监督体系尚不健全和有效发挥。
   (四)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激励机制
   由于邮政体制改革中暴露出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导致邮政储蓄银行不能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激励机制。一是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上尚未实行垂直管理,导致激励分散。在组织管理体系上,邮政储蓄银行省级分行及其分支机构接受双线管理,既属上级行管理,又直接受同级邮政公司领导。部分邮政储蓄银行高管人员既是银行领导,又是邮政公司领导,这种管理目标的二元性,势必导致激励不足。二是邮政储蓄银行不能对归属于邮政公司的二类、三类网点人员进行直接管理,而只能与邮政公司签订委托代理邮政金融业务协议,无法对二类、三类网点员工行使有效的直接激励。三是对代理网点可能发生的风险,邮政公司与邮政储蓄银行之间的风险责任划分不明,可能使邮政储蓄银行无法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四是未能建立起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考核机制。
   (五)缺乏风险管理人才
   一个企业最终的竞争力要归结到对人才的竞争。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最欠缺的就是富有银行信贷操作、结算等实践经验和风险管理经验的高管人员和从业人员。一是缺乏懂风险管理的领导人才。邮政储蓄银行领导大多来源于邮政企业,缺乏资产业务管理的经验和能力。二是缺乏懂风险管理经验的基层信贷人员。邮政储蓄银行从前只办理基础性的金融服务,懂得办理信贷业务和风险控制的基层员工非常缺乏。
   三、建立邮政储蓄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措施
   (一)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为加强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邮政储蓄银行的经营优势就是依附于邮政网络系统和邮政资源。要充分发挥邮政储蓄银行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进一步理顺邮政公司与邮政储蓄银行之间不能发挥整体效应、协作效应的机制体制。就建立健全邮政储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而言,一是邮政集团公司应从全局战略高度出发,从有利于邮政公司和邮政储蓄银行双方业务发展的需要出发,正确处理好邮政储蓄银行与邮政公司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形成双方发展的合力,发挥协同效应。二是清除现有不利于邮政储蓄银行与邮政公司业务发展的政策限制,特别是应尽快清除邮政公司与邮政储蓄银行之间妨碍业务发展的资源配置关系,理顺二类、三类网点之间资源和业务归属以及责权利关系,消除风险隐患和阻碍业务发展的机制体制。三是建立邮政集团公司、邮政公司与邮政储蓄银行之间定期协调会议制度。邮政集团公司要起主导作用,对邮政公司与邮政储蓄银行双方之间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协调和化解,消除不利于双方之间发展的因素。
   (二)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已成为国际化商业银行谋求持续发展和打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是邮政储蓄银行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一是坚持“内控优先”和“相互制约、不断监督”的核心准则,积极倡导推行“全员内控”理念。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邮政储蓄银行更需要加强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意识贯穿业务的始终,建立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长期一致的风险管理文化和合理的风险管理激励机制。二是强化资本约束的经营发展理念,以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契机,全面、彻底地树立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意识和理念。三是提高风险管理的透明度,变被动型的风险管理为全程化、主动型的风险管理。
   (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为风险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邮政储蓄银行应以全面性、专业性、独立性、制衡性为原则,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这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一是完善董事会专业风险管理委员会职能,统一管理经营中所产生的风险,确定全行的风险管理战略、风险偏好及风险资本管理目标。二是在高级管理层设置首席风险官并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信用、市场及操作风险,依据风险战略和偏好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全面监控全行风险管理状况及政策执行情况。三是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建立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设计独立垂直的风险汇报路线。风险管理部门要严格独立于业务或市场部门,并直接向高级管理层汇报。四是建立独立的内部监督检查体系,定期审查业务、交易、市场部门和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审查内容不仅包括风险政策和管理流程,还包括风险计量模型及管理系统等。通过建立起覆盖全行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不断明确风险管理的职责与制约机制,真正构筑起业务及市场部门承担风险、风险管理部门管理风险、审计部门监督审核的三道风险防线。
   (四)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体系,为风险管理提供政策导向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关键在于制定清晰连贯的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政策是风险管理战略及风险偏好的具体体现,邮政储蓄银行应结合自身特点和风险管理基础,以风险管理战略和风险偏好为支点,构建连贯、一致、适用和有差别的风险管理政策体系。一是建立覆盖全行范围的总体风险管理政策,分别制定信用、市场、操作风险政策,并明确各类风险差别化的管理目标、架构、流程及风险报告渠道。二是建立风险政策调整机制,根据风险目标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更新政策导向及内容,确保政策的适用性。三是要体现有差别的风险政策制定原则,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及业务特点,实施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政策标准,努力做到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五)打造流程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邮政储蓄银行要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流程,首先应对现有的规章制度和涉及所有业务和管理活动的流程进行全面的清理、梳理、整合和优化,建立基于流程的岗责体系,形成以流程管理为基础的“一项业务一个流程、一个流程一项制度、一个岗位一本手册”的操作标准,这主要包括针对信用、市场、操作风险以及大、中、小企业和零售客户的不同特征设置独立的专业化操作流程,推行集中化的业务运营模式,切实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前、中、后台分离的业务流程,增强业务岗位间的监督制衡,保证风险管理的独立性,确保业务流程各环节的权责利统一明晰。然后在操作流程的基础上以专业化和集中化操作为重点,建立风险管理政策、标准和工具的制订和批准流程,政策执行和监督流程,风险状况变动的跟踪流程,特事特办的例外流程和工作汇报流程等完整程序的风险管理流程,并确保所有风险管理节点与业务流程良好契合,以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六)大力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实施“人才兴行”战略
   企业的竞争最终要落实到人上。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把加强邮政储蓄银行领导班子建设和员工队伍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抓住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这一关键,紧紧围绕建立商业银行竞争要求的总体目标,加强人力资源规划。一是始终把人作为风险防范的第一主体来抓,特别是要加强领导班子风险能力建设。因为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对邮政储蓄银行风险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对领导班子政治素质、理论水平、业务水平的建设,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二是全面提升员工素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各级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内控制度、风险管理等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经营管理能力和风控水平。同时要加大用人用工改革力度,引进竞争机制,充实一线风险管理人员。三是建设一支专家型的风险管理队伍。除依托现有存量人力资源并努力搞好风险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外,还要通过激励约束机制来发挥绩效管理在吸引、稳定人才方面的作用,大力做好风险管理人才方面的引进、培养和激励工作。四要建立一个有利于培养、发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余萍,王红贵.邮储银行改革的成效、问题与建议[J].武汉金融,2009(2).
   2、蓝波.邮储银行分设后存在问题及对策初探[J].南方金融,2008(4).
   3、刘宏.日本邮政储蓄银行的经验教训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上海金融,2004(3).
   4、谢太峰.邮政储蓄银行:国际借鉴与中国的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
   5、高明华.邮储银行宜定位为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5).
   6、魏勇.中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比较研究[J].金融经济,200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