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注重情感教育

注重情感教育

日期: 2009-12-20 15:14:08 浏览: 10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马文清

近年来,受“高考热”的冲击,职业高中生源紧张,所招学生“差生”面较大,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带来很大困难。而差生的境况和转化如何,关系着我们教育者是否在全面育人,是否在实质性地进行素质教育。因此,对于一个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来说,加强对差生的管理,促进差生的转化,应是工作的重要一环。根据自己近年来的体会,笔者认为,注重情感教育,用心厚爱差生,对于促进差生转化,有积极的意义。
一.正确看待差生,培养厚爱差生的情感。
在一个班级里,优生毕竟是少数,中差生却是群体中的芸芸众生。素质教育的主要标志就是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所谓差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另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但差生和优生一样,都有把学习搞好的美好愿望,都有受人喜爱的渴求心理。另外,我们应该相信,差生的“差”,只是暂时的。今天的差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差生,比如有一些在校时所谓的差生,在社会实践中往往工作倒是很出色,表现出了创造性,有很大作为。其次,应该说任何学生都存在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只是优生的优点显而易见,容易被老师关注,而差生则易于被发现缺点,其优点容易被忽视。因此,我们作为班主任,应用辨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看待差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差生往往由于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不良等遭受同学的歧视,老师的冷漠,从而长期以来,逐渐形成了自私、虚伪、畏惧、自卑等消极情绪,以致差生越来越差,造成了班级管理的困难。他们最缺乏的,并不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较高的成绩,而是周围人对他的理解与鼓励。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先生的一番话,我们不难领会,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另一位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可见,教育不能没有爱,特别是要用心去爱差生。
二、对差生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台俊利曾在《幼儿教育》一文中这样写道:"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们心灵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对后进生的不良行为,我没掉以轻心,听之任之。如果我们不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消除不良行为的苗头,任其发展下去,必然导致从小到大,形成恶习,但是大张其鼓地批评教育,处理不当,也会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做出事与愿违的事。有一次,生活老师反映男生寝室里丢了二十五元钱。我得知消息后,感到十分恼火,又是一件无头案。可是不清查出来,我也不心甘。暗地我找个别学生谈话了解情况,找线索,经过调查,目标落在一个曾背地拿过同学东西的学生上。我多次找他谈话,启发教育他,给他讲道理,谈危害,并保证他的事不在班上公开,为他保守秘密。经过两天的个别谈话,解掉他的思想包袱,他终于说出拿同学钱的经过。事后我履行了诺言,并帮他还了二十五元钱。同时和家长取得了联系,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家长知道情况后也十分重视,时常到学校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同时也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我没有因此事撤他小组长的职,反而时时关心他,提醒他,避免他重犯缺点,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拿过别人的东西了。
三.了解差生形成的原因,用爱修补他们心灵的创伤,促进差生的转化。
差生之所以差,或是因为学习基础差而自暴自弃,或是因为父母离异而对生活丧失信心,或是因为被同学歧视而产生仇视心理……等等。这就要求班主任多留心他们的生活及思想动态,分析差的原因,对症下药。我们班有位同学,平时经常无故旷课、迟到,甚至与同学打架,更糟糕的是,当老师批评教育时,他不但不能够诚恳接受,而且总是把手插在衣袋里,还经常顶撞老师,我真拿他没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发现该同学经常独自发呆,情绪很是沮丧。我便在一个周末的晚上,把他叫到办公室,用朋友的身份跟她聊天,设法了解他的思想。他告诉我。他父母离异两年,自己与爸爸在一起,爸爸因为受挫,经常那他当出气筒,自己觉得生活没什么意义。得知这位同学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心灵深处遭受严重的创伤,我便真诚地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心理,语重心长的给他讲述了学习对他的重大意义,并给他当面找了两本学习资料,帮他制定了目标,还给了他20元钱的生活费用,鼓励他一定要搞好学习,好好做人。交谈之后,这位同学表示很感激对他的关心与鼓励,并决心以后要遵守纪律,努力学习,报答班主任对自己的厚爱。以后的日子,我注意他的变化,经常询问学习和生活情况,给他“吃偏食”。一个学期下来,他的学习及行为习惯有了彻底的转变,成绩有了突飞猛进。
四.批评要情感投入。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怀有真诚、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
对那些惰性心理、依赖心理较强的学生,他们的行为往往未得到别人的肯定,犯错误后又易受老师的训斥。长此以往,他们总觉得不被理解而产生一种惰性和逆反心理,有时甚至与老师对抗。碰到这样的学生,老师在教育批评时应加强情感投入,并在平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多关心,做好心灵疏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满含期待的批评,往往收到奇效。
曾教过这样一名学生小马。经常不写作业,自习课上喜欢偷听随身听,多次旷课,对老师的批评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还常与老师“讲理”,在班上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学生如果靠训斥只能越训越皮,越训越没自尊心。为了转化他,我首先从沟通师生情感入手,他犯错误时,我总是心平气和地单独与他谈话,帮他分析危害。他看到我对他不讨厌,不嫌弃。而是对他很平等,很真诚,就对老师慢慢亲近了,我用情感的缰绳套住了这匹不驯服的“小马”。在日常生活中,我慢慢诱导他走上道德规范的正轨,在学习生活多方面关心他,给他为集体做事的机会,使他把老师的关心变为自己的道德情感。现在,这匹“小马”懂事多了,做事能顾及到别人的感受,做到心中有他人了,在行为上能用《中学生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
学生有缺点、错误时,不要使用侮辱性语言,不能当众训斥。如果老师狂轰乱炸,学生接受的只是老师怒不可遏的批评,至于老师说话的具体内容已变成次要的信号了,学生怎能受到真正的教育?我觉得,老师适当使用沉默比直接训斥更能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
转化差生是一项复杂的心理工程,但我们应该相信,只有不成功的教育,而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我们只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差生的心理活动及特点,对其施以满腔的爱,采取恰当的工作方法,定会在转差的这块田地里收获累累硕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