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日期: 2009-12-7 20:33:50 浏览: 12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综合布线中的水平布线和主干布线子系统用电缆、光缆的主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以及工作区和接插软线用对称软电缆的附加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综合布线用对称电缆、光缆的设计、生产与选用。
本部分不包括某些应用对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的特殊要求。本部分中各类电缆的最高传输频率分别为:
3类16 MHz
4类20 MHz
5类100 MHz
5e类 100 WHz,且支持双工应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951.1-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第1节:厚度和
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GB/T 4909.2-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 尺寸测量
GB 5023.2-1997 额定电压到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 6995-198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 7424.1-1998 光缆 第1部分:总规范
GB/T 12357-1990 通信用多模光纤系列
GB/T 12666-1990 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GB/T 13993.3-2000 通信光缆系列 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室内光缆的要求
GB/T 15972.1-1998 光纤总规范 第1部分:总则
GB/T 15972.2-1998 光纤总规范 第2部分:尺寸参数试验方法
GB/T 15972.4-1998 光纤总规范 第4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试验方法
GB/T 15972.5-1998 光纤总规范 第5部分:环境性能试验方法
GB/T 17737.1-2000 射频电缆 第1部分:总规范——总则、定义、要求和试验方法
YD/T 837-1996 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YD/T 838.1-1996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
YD/T 838.2-1997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对绞电缆
YD/T 838.3-1997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 3部分:工作区对绞电缆
YD/T 838.4-1997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4部分:主干对绞电缆
YD/T 926.1-2001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规范
IEC 61156-1:2001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多芯对称电缆 第1部分:总规范
ITU-T O.9:1999 确定对地不平衡度的测量装置
3 定义
本部分的定义见YD/T926.l。
4 要求
本章规定了对称电缆和光缆的主要要求。光电综合缆中的电缆或光缆应分别符合本章有关要求。
4.1 100Ω对称电缆
100Ω对称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和机械物理性能分别见4.1.l和4.1.2。
100Ω对称软电缆的电气特性和机械物理性能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4.1.1 100Ω对称电缆的机械性能
100Ω对称电缆的主要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100Ω对称电缆的主要机械物理性能
序号 机械物理性能 主干电缆 水平电缆
1.1 导体直径1) 0.50mm~0.65mm 0.40mm~0.65mm
1.2 绝缘外径2) ≤1.4mm ≤1.4mm
1.3 线对导体数 2 2
1.4 线对屏蔽3) 不适用 可选
1.5 单位中线对数 ≥4 2或4
1.6 电缆线对数 ≥8 ≤20
1.7 单位屏蔽3) 可选 可选
1.8 电缆屏蔽3) 可选 可选
1.9 电缆外径4) ≤90mm ≤20mm
1.10 无机械损伤的温度范围5) 安装:0℃~+50℃
运行:-20℃~+60℃ 安装:0℃~+50℃
运行:-20℃~+60℃
1.11 安装牵引时的最小弯曲半径6) 8d 8d
1.12 安装后的最小弯曲半径 6d(暂定) 8d(暂定)
1.13 可承受张力7) (单位N) 50S 50S
1.14 燃烧等级 见YD/T 838.4 YD/T 838.2
1.15 色谱 见YD/T 838.4 见YD/T 838.2
1.16 电缆标记 见YD/T 838.4 见YD/T 838.2
1)导线直径小于0.5mm时,可能与某些型式的接头不兼容。
2)当满足所有其他要求时,绝缘外径可以到1.6mm。这种电缆可能与某些型式的接头不兼容。
3)如果使用带屏蔽的电缆,连接硬件需要为终端屏蔽专门设计的。
4)宜尽量减小电缆外径,以便充分利用管道和配线架。这些参数对毯下电缆不适用。
5)在一定条件下(例如:在寒冷季节布线),可能要求具有-30℃低温弯曲性能的电缆。
6)d—电缆直径。
7)S—电缆中所有铜导体横截面积,单位mm2。
4.1.2 100Ω对称电缆电气特性
测量电缆的衰减、近端串音衰减、远端串音衰减、特性阻抗及结构回波损耗时应使用扫频测量。可以用线性或对数频率间隔。扫频所取频率点的数量,对于近端串音衰减、远端串音衰减测量应不少于规定频率范围包含十倍频程数的200倍,对于其他参数应不少于规定频率范围包含十倍频程数的100倍。
表2给出20℃时的100Ω对称电缆电气特性汇总表。100Ω对称电缆的有些电气特性可能随温度变化。有些普通的绝缘材料可能会使电缆的电气特性随温度呈非线性变化。因此当温度超过40℃时,可能需要采用特殊绝缘材料的电缆。电缆电气性能的温度系数由生产厂或产品标准规定。
表2 100Ω对称电缆的电气特性汇总表(20℃)
序号 电气特性 单位 MHz 电缆类别
3类 4类 5类 5e类5)
2.1 特性阻抗 Ω ≥1 100±15 100±15 100±15 100±15
2.2 最大直流电阻1) Ω/100m d.c. 9.5 9.5 9.5 9.5
2.3 衰减 dB/100m 1~100 2.320× +0.238×f 2050× +0.043×f+ 1.967× +0.023×f+
2.4 传播相速度2) 1 0.4c 0.58c 0.58c 0.58c
10 0.6c 0.6c 0.61c 0.61c
100 - - 0.62 0.62
2.5 近端串音衰减 dB/100m 1~100 41.3-15×1g f 56.3-15×1gf 62.3-15×lgf 65.3-15×1gf
2.5a 近端串音衰
减功率和3) dB/100m 1~100 41.3-15×lgf 56.3-15×lgf 62.3-15×lgf 62.3-15×lgf
25b 等电平远端
串音衰减 dB/100m 1~100 38.8-20×lgf 54.8-20×lgf 60.8-20×lgf 63.8-20×lgf
2.5c 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功率和3) 1~100 38.8-20×lgf 54.8-20×lgf 60.8-20×lgf 63.8-20×lgf
2.6 最大电阻不平衡 % d.c. 2.5 2.5 2.5 2.5
2.7 最小纵向变换损耗 dB 0.064 45(在考虑中) 45(暂定) 45(暂定) 45
1~100 在考虑中 在考虑中 在考虑中 在考虑中
2.8 最大线对对地电容不平衡 pF/100m 0.001 330 330 330 330
2.9 最大转移阻抗(仅适用于屏蔽电缆) mΩ/m 1 50 50 50 50
10 100 100 100 100
100 - - 在考虑中 在考虑中
2.10 绝缘电阻4) MΩ•k d.c. 5000
2.11 介电强度 kV d.c. 1kV,1 min或2.5kV,2s
2.12 最小结构回波损耗 dB/100 1~10 12 21 23 28
10~16 12-10×lg(f/10) 21-10×lg(f/10) 23 28
16~20 - 21-10×lg(f/10) 23 28
20~100 - - 23-10×lg(f/20) 23-10×lg(f/20)
2.13 时延差 ns/100m 1~16 45 45 45 45
16~20 - 45 45 45
20~100 - 45 45
1) 如果能满足其他所有指标要求,其直流电阻允许增大到14.8Ω/100m。
2) 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299 792 458 m/s。
3) 只对4对以上的3、4、5类电缆及5e类电缆考核串音衰减功率和。串音衰减功率和的计算见4.3.1。
4) 适用于聚烯烃、含氟聚合物。其他塑料见 YD/T 838。
5) 5e类电缆要求只适用于4对水平电缆。
4.2 150Ω对称电缆
150Ω对称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和机械物理性能要求应符合4.2.l和4.2.2。150Ω对称软电缆电气特性和机械物理性能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4.2.1 150Ω称电缆机械物理性能
150Ω对称电缆的主要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表3。
表3 150Ω对称电缆的机械物理性能
序号 机械物理性能 多单位电缆 2对电缆
1.1 导体直径 0.6~0.65mm
1.2 绝缘外径1) ≤2.6mm
1.4 线对屏蔽2) 可选 可选
1.5 单位中线对数 2 2
1.6 单位屏蔽2) 有;如每个线对有屏蔽则可选
1.7 电缆中单位数 ≥2 1
1.8 总屏蔽2) 可选 可选
1.9 电缆外径 在考虑中 ≤11mm
1.10 无机械损伤的温度范围 安装:0℃~+50℃:运行:-20℃~+60℃
1.11 安装牵引时的最小弯曲半径 在考虑中 75mm
1.12 安装后的最小弯曲半径 在考虑中
1.13 一次性弯曲半径 在考虑中 20mm
1.14 可承受张力3) (单位N) 50S
1.15 燃烧等级 见YD/T838.2或YD/T838.4
1.16 色谱 见YD/T838.2或YD/T838.4
1.17 电缆标记 见YD/T838.2或YD/T838.4
1) 绝缘外径超过1.6mm时,可能与某些型式的接头不兼容。
2) 屏蔽要求见 YD/T926.1-2001的4.4。
3) S—电缆中所有铜导体横截面积,单位为mm2
4.2.2 150Ω对称电缆的电气特性
在测量对称电缆的衰减、近端串音衰减、特性阻抗和结构回波损耗时应使用扫频测量。在测量电缆的衰减、近端串音衰减、远端串音衰减、特性阴抗、回波损耗及结构回波损耗时应使用扫频测量。可以使用线性或对数频率间隔。扫频所取频率点的数量,对于近端串音衰减、远端串音衰减测量应不少于规定频率范围包含十倍频程数的200倍,对于其他参数应不少于规定频率范围包含十倍频程数的100倍。
表4给出了150Ω对称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汇总表。〖HJ0〗〖HJ〗
表4 150Ω对称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汇总表(20 ℃)
序号 电气特性 单位 MHz 指标要求
2.1 特性阻抗 Ω ≥1 150±15
2.2 最大直流电阻 Ω/100m d.c. 5.71
2.3 衰减1) dB/100m 1~100 1.067× +0.018×f+
2.4 最小传播相速度 1~100 0.6c
2.5 近端串音衰减 dB 1~100 38.5-15×lg
2.6 最大电阻不平衡 % d.c. 2
2.7 最小纵向变换损耗 dB 0.064 在考虑中
2.8 最大线对与地电容不平衡 pF/100m 0.001或0.0008 100
2.9 最大转移阻抗 mΩ/m 1 50
10 100
100 在考虑中
2.10 绝缘电阻 MΩ•km d.c. 5000
2.11 介电强度 v d.c. 1kV,1 min或2.5kV,2s
2.12 最小结构回波损耗 dB/100m 3~20 24
20~100 24-10/lg(f/20)
2.13 时延差 ns/100m 1~100 45
1) 某些电缆偏离23℃时的衰减变化量由下式表示(仅供参考):
△ α=0.03×(t-23)×
式中: △ α——偏离23℃时的衰减变化量,单位:dB;
t——摄氏度,单位:℃
f——频率,单位:MHz。
4.3 对称电缆附加串音要求
本条适用于同一根电缆中传输多个信号的布线系统。
在主干布线子系统中,电缆应满足4.3.l的要求。
在水平布线子系统中,4对5e类电缆应满足4.3.l的要求。4对以上的电缆连接到两个或多个引出端时,电缆线对间的近端串音衰减应符合4.3.2。
4.3.2规定的要求也适用于主干或水平子系统所用的综合电缆或多单位电缆的单位间。
4.3.1 功率和
水平布线子系统中4对5e类电缆、线对数超过4对的电缆或主干布线子系统的电缆,其近端串音及远端串音应以反映总串音能量的功率和考核。
近端与远端串音衰减功率和接式(l)计算:
PSj=-101g (dB)
式中:n——线对数:
Xij——线对j与线对i间的串音衰减:
PSj——线对j的串音功率和。
注:公式(l)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串音衰减功率和,包括近端、I/O远端及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
4.3.2 综合电缆、多单位电缆以及与多个通信引出端连接的电缆
这些电缆同时应满足4.1及4.2的有关要求。
综合电缆、多单位电缆内单位间或与多个通信引出端连接的电缆线对间的近端串音衰减,应比表2(相同类别)或表4规定的近端串音衰减要求提高△NEXT,△NEXT按下式计算:
△N E X T=6dB+10×lg(n+1)dB (2)
式中:n——电缆内的相邻单位数
注:上述公式是为了使同一护套内线对(单位)电平差引起的影响最小。此时,假定不同应用系统的功率差值不超过6dB。用对称电缆布线支持不同方案的应用系统,即使电缆符合了NEXT衰减功率和的要求,当最大功率差超过6dB时,仍不保证在一个公共护套内能正常运行。
4.4 多模光缆
多模光缆性能要求包括光缆中的光纤类型和光缆传输特性要采、光缆的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要求。
4.4.1 光纤类型
光纤应是多模渐变折射率光纤,芯/包层标称直径为62.5/125μm或50/125μm,分别符合GB/T12357的Alb或Ala型光纤。
4.4.2 光缆传输特性要求
光缆中每一根光纤应满足表5中的传输性能要求。
表5 光缆传输特性要求
波长nm 最大衰减 dB/km,20℃ 最小模式带宽 MHz•km,20℃
850 3.5 200
1300 1.0 500
4.4.3 光缆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要求
室内和室外光缆的机械和环境要求按GB/T 7424.l和 GB/T 8404进行试验,并应符合有关通信行业标准规定。
4.5 单模光缆
光缆性能要求包括光缆中的光纤类型和光缆传输特性要求、光缆的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要求。
4.5.1 光纤类型
光纤应为符合GB/T 15972.l规定的B1.l类光纤。
4.5.2 光缆传输特性要求
4.5.2.1 衰减
光缆中每一根光纤的衰减在波长 1310nm时应小于0.45 dB/km,在波长1550 nm时应小于 0.30dB/km。衰减测量应按照 GB/T 15972.4有关规定进行。
4.5.2.2 截止波长
光纤的截止波长应符合GB/T 13993.3通信光缆系列 第3部分 综合布线用室内光缆的要求。
4.5.2.3 波长色散
零色散波长λ0应在1300 nm与1324nm之间,并且在λ0处色散斜率的最大值不应大于0.093ps/nm2•km。
4.5.3 光缆机械和环境性能要求
室内和室外光缆的机械和环境要求按GB/T 7424.1和GB/T 8404进行试验并应符合有关通信行业标准规定。
5 试验方法
5.1 对称电缆试验方法
对称电缆的主要机械性能与电气特性的试验方法列于表6。
表6 对称电缆试验方法
序号 试验项目 本部分条款 试验方法
1 绝缘外径 表1序号1.2,表3序号1.2 GB/T2951.1
2 电缆外径 表1序号1.9,表3序号1.9 GB/T2951.1
3 无机械损伤的温度范围 表1序号1.10,表3序号1.10 在考虑中
4 安装牵引时的最小弯曲半径 表1序号1.11,表3序号1.11 GB 5023.2
5 安装后的最小弯曲半径 表1序号1.12,表3序号1.12 在考虑中
6 一次性弯曲半径 表3序号1.13 在考虑中
7 可承受张力 表1序号1.13,表3序号1.14 GB/T 7424.1
8 燃烧等级 表1序号1.14,表3序号1.15 GB/T 12666
9 色谱 表1序号1.15,表3序号1.16 GB/T 6995
10 电缆标记 表1序号1.16,表3序号1.15 目测
11 特性阻抗 表2序号2.1 YD/T 838.1
12 直流电阻 表2和表4序号2.2 YD/T 838.1
13 衰减 表2和表4序号2.3 YD/T 838.1
14 传播相速度 表2和表4序号2.4 YD/T 838.1
15 近端串音衰减 4.3;表2和表4序号2.5 YD/T 838.1
16 电阻不平衡 表2和表4序号2.6 YD/T838.1
17 纵向变换损耗 表2和表4序号2.7 TTU-TO.9
18 线对对地电容不平衡 表2和表4序号2.8 YD/T 837.1
19 转移阻抗(仅适用于屏蔽电缆) 表2和表4序号2.9 GB/T 17737.1
20 绝缘电阻 表2和表4序号2.10 YD/T 837.2
21 介电强度 表2和表4序号2.11 YD/T 837.2
22 结构回波损耗 表2和表4序号2.12 IEC 61156-1
23 时延差 表2和表4序号2.13 IEC 61156-1
5.2 光缆试验方法
光缆机械性能和传输特性的试验方法列于表7。
表7 光缆试验方法
序号 试验项目 本部分条款 试验方法
1 光纤几何尺寸 4.4.1、4.5.1 GB/T 15972.2
2 光纤衰减 4.4.2、4.5.2 GB/T 15972.4
3 模式带宽 4.4.2 GB/T 15972.4
4 截止波长 4.5.2 GB/T 15972.4
5 零色散波长、斜率 4.5.2 GB/T 15972.4
6 光缆机械性能 4.4.3、4.5.3 GB/T 7424.1
7 光缆环境性能 4.4.3、4.5.3 GB/T 15972.5
6 检验规则
在考虑中。
附录A(标准的附录) 100Ω和150Ω对称软电缆技术要求
A1 一般要求
本附录规定了100Ω、150Ω对称软电缆和接插软线用电缆的附加要求。
工作区电缆应符合YD/T 838.3的要求。
设备电缆宜符合本要求。
绞合的接插软钱用电缆和设备电缆的电气特性宜满足4.l给出的相同类别的100Ω水平电缆或4.2给出的150Ω水平电缆的电气特性要求。
100Ω和150Ω对称软电缆的衰减和直流电阻按其导线直径不同,分别不宜超过第4章规定值的120%~150%。按照这种比例关系,10m机械长度电缆的电气长度最大可达15m。
注:带连接器或不带连接器的短段软电缆的等效近端串音衰减和衰减要求在考虑中。
A2 150Ω接插软线用电缆和设备电缆的附加机械物理性能要求
150Ω接插软线用电缆和设备电缆其机械物理性能除表A1中规定的外,其他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
4.2.l中的相应要求。
表 A1 150Ω软电缆的附加机械物理性能
机械性能 指标要求 试验方法
1 导体直径 0.46mm~0.52mm GB/T 4909.2
2 绝缘导体直径 ≤1.9mm GB/T 2951.1
3 电缆单位数 1
4 电缆外径 ≤9.5mm GB/T 2951.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