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论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浅论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日期: 2006-5-28 8:24:21 浏览: 15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一、会计的发展
(1)传统会计
会计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的地中海某商的口袋里的各式账本,以实践证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但现代企业界管理实践同时还证明了,会计越重要,会计人员似乎不重要了。在这里会计人员指的是那些“只会算账而不会管理的账房先生”,“账房先生”是中国人对于会计人员的戏称。在西方国家中对会计人员也有一个不雅的称谓“数豆者”(bean counter).
(2)现代化会计
会计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管理职能,对它的概述为:会计是以货币优为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一定的主体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它的本质是对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并通过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做出预测,监督,旨在实现最优经济的一种管理活动。
而如今的会计人员的工作及管理工作都依据1999年10月30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简称会计法)。上面的有关规章制度工作的。单就会计人员不单要会算账还就会管账,多方面要求给合,才能作好一名秀的会计人员。
会计作为企业的一种管理职能,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会计不单是职能人员发生了变化,同时会计的记账方式发展为会计电算化是指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即采用计算机代人工手记账,算账,报账,以及以地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的过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为整个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首先要选择计算机的运行环境和会计软件。
计算机运行环境包括运行会计软件所需要和硬件环境和软件包环境。而选择会计软件的好坏对会计电算化的成败起关键性的作用。
企业必须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岗位,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并事先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在企业使用会计电算化后,会计软件运行是很重要的,而其发展的过程如下:
1.人机并行
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初期是人机并行期,即在会计软件使用的最初阶段人工与计算机同时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这是试运行阶段。在此期间,通过进行手工与计算机处理结果的双向对比与检验,能够考查会计软件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和相关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和业务处理能力,并通过实践,建立各项电算化管理管理制度。
2.替化手工记账
人机并行期结束后要甩掉手工记账,实现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根据财政部有关规定,采用计算替代手工记账的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配备了适用的会计软件包和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备;(2)配备了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3)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4)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与手工记账同时运行3个月以上,取得相一致的核算结果。
3.会计软的日常运行
计算替代手工记账后,会计软件的日常运行包括输入凭证、凭证审核、记账、成本计算、输出账簿、编制报表等内容。
(1) 输入凭证。输入凭证指输入各种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凭证办公设备 前,应先对凭证的合法性,正确性,合理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内容进行检查,同时还要根据计算机的需要在用于输入凭证上加写有关代码,编号等内容进行预处理,以方便凭证输入。
(2) 凭证审核。输入凭证或由计算机自动编制和记账凭证,必须由另一人审核后才能用于记账。审核的内容包括凭证是否合法、合理、正确完整和真实性等,打印出的机制记账凭证应由制单人记账人员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等签名或盖章。
(3) 记账及成本计算。记账、计算成本等处理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的,只要将原始数据正确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就能按事先设计的程序完成各种账簿的登记和各种计算工作。
(4) 输入账簿。电算化会计核算下,日记账必须及时打印;明细账和总账可根据需要按月,按季,或按年打印,不满页时,可满页后再打印。打印出的账页应连续编号,经审核无误后作为正式账页装订成册,并由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签名或盖章。
(5) 编制报表。计算机自动编制会计报表的工作通常于每月月末进行。
二、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会计等式
任何一个会计主体(企业)为了进行经营活动,都需要拥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这些经济资源在会计上总称为“资产”。资产最初进入企业时总有其提供者,他们对企业的资产拥有要求权。这种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在会计上总称为“权益”。因此一个会计主体的全部资产应当等于的关提供者对这些资产的权益总和,可以公式如下:
资产=权益
资产表明企业拥有什么经济资源和多少经济资源,而权益则表明是谁提供了这些经济资源,是谁对这些经济资源拥有要求权。因此,资产与权益之间就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这就是:资产不能离开权益而存在,没有无资产的权益,也没有无权益的资产。而且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必须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也必然有一定数额的资产。从任何一个角时点看,两者部都必然保持数量上的平衡关系。
由于权益可以分为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而债权人权益通常又称为负债,因此,会计等式可以进一步扩展为下列公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导致资产和权益的增加或减少,但是会计等式不会因此而被破坏。
上面这个会计基本等式是反映某个会计期间开始(即某时日),企业的财务状况。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进行,在会计期间,企业一方面取得了收入,并因此而增加了资产或减少了负债;另一方面要发生各样的费用,并因此而减少了资产或增加了负债。所以,企业在会期间就转化为下面的形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或者是: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到了会计期末,企业将收入与费用相配合,计算出利润(或亏损),并按规定和程序进行分配,剩余的又全部归所有者,权益项目。这样在会计期末结账之后,会计等式又恢复会计期初有形式,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由此可见,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它是会计复式记账,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的基础。正是在会计等式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复式记账法,记录某一会主体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反映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
(2)财务管理
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资金是最基本的生产条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的资金是不断地运动着的。企业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在购买、生产、销售等阶段中转为生产资金商品等实物形态,经过销售生又回到货币形态。相应地,企业货币资金就不断地重复着“放-收-放-收-放”这样的过程。而企业资金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循环有运动,称为财务活动。
在企业承包中,企业为了合理组织资金运动,正确处理企业同各方面有财务关系而进行一系列管理活动称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实质是理财,一是要理顺企业资金的流转程序,确保生产经营顺畅;二是要理顺各种经济关系,确保各方面有利益在要求都得满足。
1、 企业目标对财务管理要求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又在发展求生存。生存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获利,因此,盈利是企业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不同的是企业目标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得出不同的要求。
a)、 生存目标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企业只有生存,才可能获利。企业在市场上生下去的基本条件是以收抵支。企业生存的另一个基本条件是到期限偿债。以收抵支是企业长期续下去的基本条件。而到期偿债,减少破产的风险,使企业稳定的生存下去。
b)、发展目标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企业的发展表现为收入的增加与企业规模的扩大。增加收入的根本途径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销售的数量,收入和利润的增加必然带来企业规模的扩大,这就要投入更多、更好的物资源,人力资源,并改进技术和管理。在市场中,各种资源的取得都需要付出货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因此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并进行合理的运用,是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c)、获利目标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从财务的角度看,盈利就是使资产获得超过其投资的回报。在市场经济中,没有免费使用的资金,资金的每项来源都有其成本。每项资产都是投资,都应获得相应的报酬,财务人员要对企业正常经营产生从外获得的资金加以有效利用是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建立企业的目的是盈利,盈利不但体现企业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且可以反映其他目标的实现程度,并有助于实现其他目标。
2.利润最大化
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指通过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不断增加企业利润使企业的利润额最大。
3.企业价值最大化

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情况下,不断增加企业财富,它反映了企业的潜在或预期获利能力。
企业要求获利,就必须考虑到在企业中所耗的成本费用,纳税金额,营业收入及利润分配等。
a) 成本费用
费用是企业在获利收入的过程中,对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产的耗费。成本是与一定成果相对应的费用,在工业企业中,主要是指制造成本。全部费用扣除制造成本外的费用,称为期间费用。
产品成本费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降低成本费用,需在挖掘技术潜力与重视科学管理工作两方面多下功夫。
成本费用计划包括制造成本计划和期间费用预算。
耗用材料的成本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量差,即单位产品材料的消耗量;二是价差,即材料单价。公式如下:
材料成本量差=实际总产量×(实际单耗-计划单耗)×计划单价
材料成本价差=实际总产量×实际单耗×(实际单价-计划单价)
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量差+材料成本价差
=实际总产量×(实际单耗-计划单耗×计划单价)
工资成本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生产单位产品耗用的工时量;二是单位工时工资单价(小时工资率);三是生产时间工资。计算工式:
工资成本量差=实际总产量×(实际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单位工时)×计划小时工资率
工资成本价差=实际总产量×实际单位产品工时×(实际小时工资率-计划小时工资率)
工资成本差异=实际总产量×(实际单位产品工时×实际小时工资率-定额单位产品工时×计划小时工资率
=工资成本+工资成本价差
当制造费用按产品耗用工时分摊时,制造费用成本受生产单位产品耗用工时量和单位工时管理费用单价的影响。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成本量差=实际总产量×实际单位产品小时-定额单位产品小时×计划小时费用率
制造费用成本价差=实际工资总产量×实际产品工时×(实际小时费用率-计划小时费用率)
制造成本差异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价差

2.纳税
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来执行国家职能的重要渠道。同时,过还可以运用税收杠杆来进行宏观调控,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每一个企业都必须依法纳税收。
a) 增值税
增值税是以增值额为应税依据。分式: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它适用于销售与劳务。增值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税种,税率为17%。
b) 营业税
营业税是地方税的主要税种,征收对象为提供服务性业务者,转让无形资产者、销售不动产者。公式:
应纳营业税=营业额×税率
c) 企业所得税
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收税的税种。公式如下:
应纳所提税额=应纳税所得额×33%
3.营业收入及利润分配
营业收入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取得的怀入,它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营业扣除相应的成本费用及税金后便是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一般企业利润总额。利润为正数表示盈利,为负数表示亏损。公式: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分配,除了国家另有规定者外,应按下列顺序分配:
1. 被没收的财务损失,税收的滞纳金的罚款等违反税法的惩罚性支出;
2. 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
3.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当法定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50%可不再得取;
4.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5.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6.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股份制企业提取公益后分配后的顺序是:
优先股利→任意盈余公积金→普通股利
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企业来说,会计是一门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也在现代企业中占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