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如何成为一名反思型英语教师

如何成为一名反思型英语教师

日期: 2015/10/20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西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姚雅丽,凌茜

摘要:随着高考英语改革的提出,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展,培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和关键。本文从自我反思的实例出发,分析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反思型英语教师。
   关键词:反思型教师 研究现状 自我反思
  
   随着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发展,“反思型教师”的培养成为改革中的重要论题,培养工作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教育院校展开。对师范院校的学习者,从学校时期就强调反思教学,培养反思型教师,实行反思性教学已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
   1 反思型教师
   对反思型教师的定义,人们持不同的看法:用逻辑推理推敲判断事物的教师;立足于自我,批判的考察自己行动的教师;持反思态度进行批判性分析的教师。这些观点都只提及反思型教师的部分特征。全面理解反思型教师需从对象、层次和进程进行分析。从对象出发,包括教师对自己周围事物的反思,对外界事物反思后的再反思,以及教师对自我本身的反思。从层次出发,可分为对课堂教学情景、对课外实践结果、以及对课堂内容涉及的道德伦理的反思,这三个层次是递进的关系,从技术性发展的反思到复杂性的思维方式。从进程的角度,反思包括行动完成后的反思,在行动中的自我反思,为指导未来行动进行的反思。
   2 研究现状
   反思型教师教育运动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北美。但在20世纪初,杜威就论述了反思性思维的问题。Schon(1983)提出“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概念。Linda Valli(1992)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维度对反思型教师教育计划进行分析,总结培养教师反思的五种模式。Neville Hatton 和 David Smith(1995)提出教师应利用日记培养反思能力。Hammond Stoughton(2007)提出教育者可以通过案例研究,培养教师的批判性思维。
   国内对反思型教师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的研究。首先,瑞芬和杨明全(2002)、解希静(2005)、胡一宁(2006)等从反思型教师教育的必要性出发,指出这一教育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然后,饶从满和常波(2000)、王春光(2006)、刘琼华(2007)等从反思型教师教育的背景和模式研究,指出这是以反思为中介的教育,并提出反思教育模式实施的策略。最后,卢真金(2001)、孙玉洁(2005)、李莉春(2007)等关注教师教育中反思性实践的问题,指出批判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反思实践活动能促进教师主体的发展。
   3培养反思型英语教师
   3.1成为反思型教师的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写反思日志,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经历事件作记录。教师间进行交流,专业相近的教师组成团体,相互观摩学习,分享心得。建立档案袋,记录教师的教学发展历程。召开教学研讨会,提出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教学录像,对教师课堂上的行为反思,帮助教师站在客观立场上寻找教学中体态和语言上的不足。
   3.2 以自我反思为例
   研究者选取高一下册阅读课文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进行两次讲课录像。第一次录制完成后先观看视频,找出不足进行反思,再进行第二次录制。第一次教案设计时,笔者将该文章分为四个板块讲解。首先是导入,通过呈现不同行为动作的照片,要求学生猜测行为的含义;在课前阅读环节,笔者继续呈现图片帮助学生学习新单词,了解体态语言的定义;第三个环节开始阅读练习,首先通过快速阅读查找文章大意,划分段落;再要求学生完成表格,同义句改错进行精读练习;最后,要求学生对课文复述并布置家庭作业。
   课后观看对第一次讲课视频,发现在导入和课前阅读环节耗时较长,且两个环节内容重复。笔者将这两个环节融合,所选择的图片与文章内容更紧密,唤起学生的记忆。修改后共耗时8分钟,学生对知识点也轻松易懂。第一次讲课缺少听力练习,笔者加入听力活动,并设计相关任务。在阅读环节,精读的任务难度加大,判断句子正误并对错误进行修改。在完成阅读后,笔者设计 “你比我猜”的活动,加深学生对不同国家见面礼仪的理解。最后,布置作业时对作文的字数、内容和语法知识做了相应的要求。通过微格教室讲课,观看视频反思语言表达、行为动作、学生反应、课堂讲义。从以教师授课为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质上就是传统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的过程。。
   4 总结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主动探索提高教学反思能力的策略,从经验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学者型教师。积极进行自我建设,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设计和组织教学。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当不断的在实践中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反思型教师。
  
   参考文献
   [1] 武继红.英语教师反思型教学实践初探[J].外语界, 2003(1):60-65.
   [2] 熊川武.试析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7.
   [3] 杨明金.思型教师:教师形象演变的新取向[J].外国教育研究, 2002,(9).
   [4] 张志泉.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 2007,(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