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稻田中河蟹养殖主要技术的探讨
摘要:在我国农村稻田养河蟹实行种养结合,有着悠久的历史,稻田养蟹既可使稻田少施肥、节肥、增产、省工、而且并不妨碍河蟹生长。新时期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现仅就2020年剑阁县村民的养殖河蟹实例,分析稻田养殖的技术要点,重点就河蟹种苗放养、日常养殖管理、河蟹的捕捞等主要技术。
关键词:农村稻田;养殖河蟹;主要技术
Abstract:It has a long history to cultivate river crabs in rural rice fields in China. Raising river crabs in rice fields can not only reduce fertilization, save fertilizer, increase production, save labor, but also do not hinder the growth of river crab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chnical points of rice field breeding only based on the example of river crab breeding of villagers in Jiange County in 2020, focusing on the main technologies such as river crab seedling stocking, daily breeding management and river crab fishing.
Key words:Rural paddy fields; Breeding river crab; Main technology
引言:河蟹又名毛蟹,大闸蟹等,因其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河蟹上席百味淡"之说.河蟹还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对体内火大的人,有清热祛火之用.河蟹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特别丰富,营养价值高于各种鱼类。在我国农村稻田养蟹实行种养结合,有着悠久的历史,稻田养蟹既可使稻田少施肥、节肥、增产、省工、而且并不妨碍河蟹生长。新时期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文探讨农村稻田养蟹种苗放养、日常养殖管理、河蟹的捕捞等主要技术,
(一)河蟹种苗放养
(1)田块选择
在选择水源时,最好能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排灌方便、保水性强的田块。水稻种植要求:选用米质优良、叶片开张角度小、茎秆坚硬、耐肥力强、抗倒伏、抗病害的品种。
(2) 清田消毒
在放养种苗以前,必须要对稻田进行消毒,其主要目的是杀灭田内的黄鳝、螯虾、青蛙、蝌蚪、蛙卵、蚂蟥等敌害生物。具体方法与池塘清塘消毒大致相同,先将蟹沟和蟹溜的水放干,曝晒数日,再放水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75千克/亩加水溶化,不待其冷却就要将其洒遍全田。生石灰的效用除了能杀灭敌害生物以外,还可以中和水田的酸性土壤,因为一般稻田由于腐殖质的作用而呈偏酸性。
(3) 稻田养蟹的几种形式
稻田养蟹目前有多种形式:第一种以培育蟹种为主,投放的蟹苗或仔蟹在经过4~7个月的生长后,可达到40~200只/千克规格的蟹种,其一般的亩产为20~30千克;第二种是以养殖商品蟹为主,投放早繁苗的仔蟹,当年养成商品蟹;第三种是投放蟹种,经5~9个月的养殖,当年达到75~125克左右的规格;第四种是暂养育肥,从7月份开始,就要陆续放养其规格为50~100克/只的黄蟹,以此进行精养催肥,至年底出售大规格商品蟹,一般亩产为30~50千克。
(4) 蟹苗放养
放养前15天,清除淤泥和杂物,用生石灰加茶麸消毒,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50克和茶麸50克,先将生石灰泼洒进去,然后第二天再将经过了24小时浸泡的茶麸泼洒进去。
(二)日常养殖管理
(1)饵料投喂
前期投黄豆、玉米、小麦等,中期加投些小鱼、鱼粉等,9月份气温高,投喂量要逐渐减少,10月份时其生长期会快速递增,因此要将其的投喂量加大。11月份以后投喂量减少。全年投喂量一般上半年占30%,下半年占70%左右。
(2)水质调节
稻田养蟹在用水方面首先要处理好稻田用水与河蟹养殖用水的矛盾,要求水中的溶氧必须充足、水质要清爽、嫩活。因此,在尽量不晒田的同时,最好采取“春浅、夏满、秋勤”的水质管理方法。春季浅,指在秧苗移栽大田时水位在20厘米左右,以后随着水温的升高和秧苗的生长逐步提高水位至60厘米;夏季满,因为夏季水温高、昼夜温差大,需要将水位加深至最高可控水位时最佳;秋季要勤换水,严格的说是在进入高温季节后要经常换水,换水的目的就是增加溶氧和降低水温。一般每5~7天换1次,个别时候2~3天换1次,特殊情况下1天换1次水。考虑到河蟹在傍晚摄食,换水一般在上午进行。
(3)稻谷施药除虫
一般养蟹的稻田最好不施农药,在栽插水稻前,最好对秧苗的虫害用药普遍杀灭1次,以切断病源。河蟹对水中生活的害虫幼体有一定杀灭作用,稻田的病害相对来说要少一些。但不排除杀灭得不彻底和其他稻田害虫传播的可能。若必须使用农药时,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是最为适宜的,施药时,在严格控制用药量的情况下,要先将田水灌满,只能用喷雾器喷而不能手工泼洒药物,同时要求喷雾器的喷雾嘴细小,喷出来的药液以细雾形式落在稻禾叶片上而减少淋落入田。用药后,若河蟹有不良反应,应立即采取换水措施。在气温随着夏季的到来而上升时,农药的挥发性会增大,其毒性也会加大,因此在高温天气里不再用药。
有关专家就6种农药对蟹苗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蟹苗对农药比较敏感。DDT25%、乳马拉松50%、晶体敌百虫95%的毒性对蟹苗是最强的,60%粉剂乐果次之,40%乳剂稻瘟净和20%的粉剂稻脚青的毒性较弱。在水温19~21℃条件下,上述6种农药中前5种在水中的浓度依次为0.10毫克/升0.05毫克/升、0.02毫克/升、0.5毫克/升、1.9毫克/升以上时,均能导致蟹苗的大批死亡。在实际使用中,稻脚青常与其他农药混合或交替使用,虽然毒性会比较小,但是往往还是会将蟹苗或蟹种致死。
在蟹种方面,黄朝森曾选用90%晶体敌百虫、40%乐果乳剂、硫酸铜和生石灰对1只重45克的蟹种进行了毒性试验,结果为:4种农药浓度依次在0.715毫克/升、9.43毫克/升、2.045毫克/升、14.27毫克/升以上时,就会导致蟹种死亡。
(4) 饲养管理
蟹苗下田后即要投喂饲料。用小鱼或螺蚌肉加豆饼、麦麸拌后投喂,也可以投喂配合饲料或屠宰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日投饲量视摄食情况而定,一般为总体重的3%,可以在每天的傍晚进行一次投饲。一般情况,养蟹的稻田要将水深保持在30厘米以上,高温季节宜加深水位;每15~20天换水1次,保持水质清新;经常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防逃、防盗、防敌害等工作。
(5) 敌害防治
在稻田里养蟹,老鼠和黄鳝会比较多,其他还有一些青蛙、螯虾和蛇类等敌害,防治方法同池塘养蟹对敌害的防治。
(三)水稻收割与河蟹的捕捞
(1)水稻收割
稻谷的收割季节一般比捕捞河蟹的时间要早很多,收割稻谷前,可以先通过多次灌水、排水,逐步将河蟹引进蟹沟、蟹溜中去。待稻谷全部露出水面后再收割,并且将水稻根部多留一些。由于河蟹以傍晚为主要活动时间,因而收割稻谷的时间安排在上午,为了防止稻田中或蟹坑中仍然可能有河蟹存在,在收割时必须要注意对河蟹进行保护。
(2)河蟹的捕捞
稻田河蟹的捕捞时间不能太迟,应在10月完成。捕捞时间较迟,河蟹易逃窜。河蟹的捕捞方法与池塘养蟹的捕捞大同小异,主要是反复进水、排水,促使蟹进入沟中,并从沟中通过出水口捕捞,出水口可装置袋网类收集蟹。对于蟹礁上和田里的蟹,可以徒手将其捕捉,也可以利用排水的过程在蟹沟中放抄网类渔具捕蟹,一般1~2次排水仍不能将蟹捕尽,应多次进、出水,并结合灯光诱捕、徒手捕捉等方法进行。
参考文献
[1]孙莉,夏风竹. 现代养殖实用技术 [M]. 河北科技出版社,2014年2月
[2]刘俊才. 养蟹稻田中水稻的高产无公害管理技术 [J]. 现代农村科技,2005,(4).
[2]白艳鹏,高金环,赵赴越. 稻田养蟹技术[J]. 吉林农业, 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