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服务器区设计(DMZ区)

服务器区设计(DMZ区)

日期: 2019/8/16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目 录
   1. DMZ区相关概念 1
   2. DMZ区作用 1
   3. DMZ网络访问控制策略 1
   4. DMZ服务配置 2
   4.1 地址转换 2
   4.2 DMZ安全规则制定 2
   5. DMZ区架构示意 3
  
   1. DMZ区相关概念
   DMZ(Demilitarized Zone)即俗称的“非军事区”,与军事区(Untrust区)和信任区(trust区)相对应,作用是把Web、E-mail、FTP等允许外部访问的服务器单独接在该区端口,使整个需要保护的内部网络接在信任区端口后,不允许任何访问,实现内外网分离,达到用户需求。DMZ可以理解为一个不同于外网或内网的特殊网络区域,DMZ内通常放置一些不含机密信息的公用服务器,比如Web、Mail、FTP等。这样来自外网的访问者可以访问DMZ中的服务,但不可能接触到存放在内网中的公司机密或私人信息等,即使DMZ中服务器受到破坏,也不会对内网中的机密信息造成影响。 DMZ区中的电子商务服务器只能用作用户连接,真正的电子商务后台数据需要放在内部网络中。
   2. DMZ区作用
   在实际的运用中,某些主机需要对外提供服务,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同时又要有效地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将这些需要对外开放的主机与内部的众多网络设备分隔开来,根据不同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这样便能在对外提供友好的服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内部网络。针对不同资源提供不同安全级别的保护,通过构建一个DMZ区域,可以为主机环境提供网络级的保护,能减少为不信任客户提供服务而引发的危险,是放置公共信息的最佳位置。在一个非DMZ系统中,内部网络和主机的安全通常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坚固,提供给Internet的服务产生了许多漏洞,使其他主机极易受到攻击。但是,通过配置DMZ,我们可以将需要保护的Web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系统放在内网中,把没有包含敏感数据、担当代理数据访问职责的主机放置于DMZ中,这样就为应用系统安全提供了保障。DMZ使包含重要数据的内部系统免于直接暴露给外部网络而受到攻击,攻击者即使初步入侵成功,还要面临DMZ设置的新的障碍。
   3. DMZ网络访问控制策略
   当规划一个拥有DMZ的网络时候,我们可以明确各个网络之间的访问关系,可以确定以下六条访问控制策略。
   (1)内网可以访问外网
   内网的用户显然需要自由地访问外网。在这一策略中,防火墙需要进行源地址转换。
   (2)内网可以访问DMZ
   此策略是为了方便内网用户使用和管理DMZ中的服务器。
   (3)外网不能访问内网
   内网中存放的是公司内部数据,这些数据不允许外网的用户进行访问。
   (4)外网可以访问DMZ
   DMZ中的服务器本身就是要给外界提供服务的,所以外网必须可以访问DMZ。同时,外网访问DMZ需要由防火墙完成对外地址到服务器实际地址的转换。
   (5)DMZ不能访问内网
   很明显,如果违背此策略,则当入侵者攻陷DMZ时,就可以进一步进攻到内网的重要数据。
   (6)DMZ不能访问外网
   此条策略也有例外,比如DMZ中放置邮件服务器时,就需要访问外网,否则将不能正常工作。在网络中,非军事区(DMZ)是指为不信任系统提供服务的孤立网段,其目的是把敏感的内部网络和其他提供访问服务的网络分开,阻止内网和外网直接通信,以保证内网安全。
   4. DMZ服务配置
   DMZ提供的服务是经过了地址转换(NAT)和受安全规则限制的,以达到隐蔽真实地址、控制访问的功能。首先要根据要提供的服务和安全策略建立一个清晰的网络拓扑,确定DMZ区应用服务器的IP和端口号以及数据流向。通常网络通信流向为禁止外网区与内网区直接通信,DMZ区既可与外网区进行通信,也可以与内网区进行通信,但应受安全规则限制。
   4.1 地址转换
   DMZ区服务器与内网区、外网区的通信是经过网络地址转换(NAT)实现的。网络地址转换用于将一个地址域(如专用Intranet)映射到另一个地址域(如Internet),以达到隐藏专用网络的目的。DMZ区服务器对内服务时映射成内网地址,对外服务时映射成外网地址。采用静态映射配置网络地址转换时,服务用IP和真实IP要一一映射,源地址转换和目的地址转换都必须要有。
   4.2 DMZ安全规则制定
   安全规则集是安全策略的技术实现,一个可靠、高效的安全规则集是实现一个成功、安全防火墙非常关键的一步。如果防火墙规则集配置错误,再好的防火墙也只是摆设。在建立规则集时必须注意规则次序,因为防火墙大多以顺序方式检查信息包,同样的规则,以不同的次序放置,可能会完全改变防火墙的运转情况。如果信息包经过每一条规则而没有发现匹配,这个信息包便会被拒绝。一般来说,通常的顺序是,较特殊的规则在前,较普通的规则在后,防止在找到一个特殊规则之前一个普通规则便被匹配,避免防火墙被配置错误。 DMZ安全规则指定了非军事区内的某一主机(IP地址)对应的安全策略。由于DMZ区内放置的服务器主机将提供公共服务,其地址是公开的,可以被外部网的用户访问,所以正确设置DMZ区安全规则对保证网络安全是十分重要的。防火墙(FireWall)可以根据数据包的地址、协议和端口进行访问控制。它将每个连接作为一个数据流,通过规则表与连接表共同配合,对网络连接和会话的当前状态进行分析和监控。其用于过滤和监控的IP包信息主要有: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协议类型(IP、ICMP、TCP、UDP)、源TCP/UDP端口、目的TCP/UDP端口、ICMP报文类型域和代码域、碎片包和其他标志位(如SYN、ACK位)等。 为了让DMZ区的应用服务器能与内网中DB服务器(服务端口4004、使用TCP协议)通信,需增加DMZ区安全规则,这样一个基于DMZ的安全应用服务便配置好了。其他的应用服务可根据安全策略逐个配置。DMZ无疑是网络安全防御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入侵检测和基于主机的其他安全措施,将极大地提高公共服务及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5. DMZ区架构示意
   某高校校园网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分为安全级别最高的信任区(trust区,即校园网内网区域),安全级别中等的DMZ区域和安全级别最低的校园网的非信任区(untrust区,出口区、军事区)。用户将Web、Mail、FTP等需要为内部和外部网络提供服务的服务器放置到防火墙的DMZ区内。通过合理的策略规划,使DMZ中服务器既免受到来自外网络的入侵和破坏,也不会对内网中的机密信息造成影响。DMZ服务区好比一道屏障,在其中放置外网服务器,在为外网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有效地保障了内部网络的安全。
  

服务器区设计(DMZ区)

   图1 网络整体设计拓扑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