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析职业学校实施目标管理的程序

浅析职业学校实施目标管理的程序

日期: 2012-1-14 23:43:17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张正国

【论文关键词】:学校 目标管理 程序
  【论文摘要】:目标管理已经成为学校采用的一种管理方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许多学校的管理者对目标管理的一般程序尚不能正确把握,本文拟对职业学校实施目标管理的程序进行论述,以求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目标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引导学校全体成员共同确定学校工作目标及其体系,并以目标为中心,明确各自责任和发挥各方面的主动精神,协调和控制育人工作进程,检查和评估完成育人任务状况的组织活动。20世纪80年代,我国一些学校管理者开始运用目标管理思想来指导管理实践。与传统的管理制度方法相比,目标管理能有效激励员工完成学校目标,具有激励效应;强调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具有自主效应;强调成果,重视成果评估,对目标实现的具体方式不作硬性限制,具有独特的成果效应;强调系统、整体的管理,具有整合效应;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 
  一、职业目标及目标体系的的确定 
  科学地设定目标和建立目标体系,是目标管理有效实施的前提和保证。学海网(www.xuehai.net)现代管理学提倡参与制目标设定法,职业学校的管理者要组织师生员工参与目标的设立,通过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使学校目标在上下之间进行若干次的运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最后确定学校工作目标。目标的提出要根据以下三点:一是上级教育部门的指令。当前职业学校的工作目标,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职业教育法》等为依据。二是学校管理者的设想。职业学校的管理者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等实际情况,科学定位学校人才培养的层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等,合理确定办学宗旨,为确立切实可行的学校目标提供依据。三是学校师生员工的建议。通过协商,沟通领导层和师生员工之间的思想。这既有利于集思广益,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有利于调动师生员工参与学校决策、关心学校发展的热情,形成实施目标的合力。学校管理者为抓住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形成既体现本校自身特点,又不致于过于拔高、不具备达成可能的学校发展目标,可以采用“SWOT”模式了解学校现状。它包括4个因素:S(Strengths)表示实力。它要求找出学校的优势、强项。如队伍优势、质量优势、地理位置优势、学校结构与管理制度及历史传统优势等等。W(Weakness)表示缺陷。它要求分析出学校在组织结构、人员配置、行为习惯、工作效率与效益等方面存在的不足。O(Opportunities)表示机遇。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有把握机会的预见性,及早准备。T(Threats)表示威胁。要求管理者有危机感,及早发现问题,早作对策。这一模式能较为有效地帮助管理者清醒认识学校实际和环境情况,从而准确合理地制订学校未来发展总目标。 
  然后是分解目标,形成目标体系。目标分解就是把学校的总目标分解成各部门的分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师生员工都乐于接受组织的目标,明确自己在完成学校目标中应承担的责任。目标分解中要注意使目标体系逻辑严密,纵横成网络,体现出由上到下越来越具体的特点;要突出重点,避免无关工作干扰总目标的实现;要鼓励师生员工参与目标分解,激励大家实现目标的积极性;要从定量、定质、定时、定责等几个方面体现目标,对学校、学校部门和个体成员来说,一般反映在工作计划、工作任务书、岗位职责、部门工作规划、工作岗位责任制、教师职务聘任制等文字材料之中。学校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功能耦合系统。学校系统的复杂性要求管理者在目标分解过程中必须遵循下列四个原则:一是整合一致原则,即高层次的总体目标是低一层次分目标的依据,而低一层次的分目标应服从于、服务于高一层次的总体目标的要求,两者之间是整体与局部、主与从的关系。二是均衡协调原则,正确处理好主次目标之间的主从关系,科学界定各目标之间任务范围、职责权限方面的边界关系以及各分目标实施进程中的同步关系,这样才能避免出现管理死角或交叉管理现象,杜绝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利的纠纷,保证总体目标的达成。三是双向构建原则,提倡通过协调,上下级之间充分协商与讨论,取得共识,最后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四是刚性与弹性相结合原则。目标管理的有效与成功与否和师生员工对学校的信任度有关,而这种信任是与学校目标体系的明确度与稳定性紧密联系的。因此在目标分解过程中要求各层次目标一般包括三项内容:①应该做什么,达到什么要求?②应该在什么范围、什么时间内进行?③应该如何衡量和评价工作成效?这种目标确定的是刚性任务,容不得耽误、数量不足或质量规格不符等情况的出现,它们是学校目标稳定性的保证。在稳定性、刚性的前提下,往往需要在经费预算、完成时间等方面预先留有一定的调整余地,有一定的弹性变化范围。这样就较好地克服了目标管理呆板僵化的负面效应。 学海网(www.xuehai.net)  二、目标的实施 
  目标的实施是通过管理工作过程来体现的。目标实施阶段的中心是促使目标的达成度逐步增大,关键是促使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不断完善。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越完善,目标达成度越大;而目标达成度的增大,又促使人的精神和心理趋向更佳状态。在目标实施阶段,学校管理者的任务是设法促进这种关系形成良性循环。管理者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管理者在目标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向师生员工进行工作目标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实现工作目标的价值,使全体成员从内心感到所承担的任务是有价值的,从而产生实现目标的内驱力。第二,学校管理者要向学校成员授予按目标进行工作的主动权,使他们体验到工作每前进一步都是自己主动做的,从而产生实现目标的责任感。第三,学校管理者要及时向师生员工提供在工作进程中接受目标距离状况的反馈信息,让他们了解阶段工作状况,从而使先进分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继续努力地信心;使后进分子体验到工作的压力、增强实现目标的紧迫感。实施目标是促使目标实现的核心环节。这一阶段需做好的几项工作是:一是组建高效的学校管理机构。为了使各部门、每个人的目标科学地组织起来,既不相互干扰,又能促进总目标的实现,关键是要有一个高效的学校管理机构。二是科学授权,合理分工。现代学校管理组织复杂、事务繁多,再能干的管理者也难以包揽一切,而且,目标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强调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因此,科学授权与合理分工成了学校管理者的分身术与成事术。所谓分工就要做好领导班子各成员之间职、权、责的分配;所谓授权是指管理者对下属授予部分权力与责任,在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中避免职能的重叠交叉和管理的“真空”,这样才能有效杜绝本位主义现象的大量产生。三是畅通信息渠道,加强监督反馈。目标管理强调目标是学校一切管理行为的导向标。管理者必须建立立体、交叉、多维的信息网络,密切关注学校管理活动的运行状态是否与确立的目标体系相符。一旦出现问题,管理者随时可以通过畅通的信息渠道迅速了解情况,并组织相关部门协同“会诊”,找对问题症结,形成对策,并迅速通过信息反馈渠道对不恰当的管理行为作出修正,确保目标管理不致于出现目标值的偏差。 
  三、目标控制 
  目标管理强调自我控制,民主管理。但目标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决定了学校内任何个人或部门的目标完成情况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学校总目标的实现。因此,为确保有效达成目标必须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控制和有力的领导控制。学校的领导控制,要求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随时了解目标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协助解决;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对目标进行必要的修正,如地方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目标就应当随之做出相应调整。学校的自我控制要求师生员工定期对照目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补救措施,根据目标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学习,提高履行责任的能力。学校的目标控制要注意,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自我控制能力,将领导的充分信任与完善的自检制度相结合;建立信息反馈系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必要的目标修正;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师生员工在目标责任明确的前提下形成团结互助的工作氛围。 
  四、成果评定 
  目标管理是一种重视成果的管理。管理者应以目标作为衡量各部门和成员个体所作的贡献,来对各部门和个人的工作成果进行评定,以作为下一周期目标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目标管理还强调以目标为基准进行价值判断,以克服主观随意性。学校要对部门、个人的目标进行自我评定、群众评议和领导评审。通过评议,能够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奖优罚劣,及时总结目标实施过程中的成绩与不足。目标评定时要注意进行包括目标执行的方案和手段是否合适、条件变化情况、主观努力程度等在内的自我评定;上级评定要全面、公正;评定的结果要与人事管理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林福相,郑丹云.学校实施目标管理之管见[J].教学与管理,2001(9)11-12. 
  [2]冯育松.学校实施目标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6(9)13-15. 
  [3]王绪君,刘文纲.管理学基础[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二版. 学海网(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