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关于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建构研究

关于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建构研究

日期: 2011-8-21 17:04:09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刘子云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是加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体系之间沟通与衔接的重要模式。了解职业教育升学现状,对其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探析,寻求建构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的良策,以消除教育壁垒,为职业教育学生提供学历和学位层次高移的深造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平台,为职业教育长远发展提供有利的基础和条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性诉求。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建构 
   
  升学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建构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性追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统筹职业教育发展,建立适应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职业学校与普通教育互通融合、适合终身教育需要的开放性职业教育体系。”宏观地看,职业教育还并没有完全地从双轨制教育中获得独立发展的优势。学海网(www.xuehai.net)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寻求深造机会时,遇到各种升学困难,升学愿望难以实现,各种教育间也难以沟通与衔接。这俨然表明只有解决好当前最为关键的问题——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建构问题,建立更加合理的立体式的升学通道,才能拥有发展职业教育的生源基础和输送应用型人才的条件,才能消除教育壁垒,才能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平台。 
   
  一、国内外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建构的现状扫描 
   
  20世纪,由于外国职业教育经过一个世纪的职业教育探索,某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已相对比较成熟,基本上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职业教育升学模式。发达国家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模式主要包括:德国—法国的双重学历达标补习模式、英国—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体化衔接模式、美国—俄罗斯中、高职一体化教学体系衔接模式。[1]这些模式为解决学生学历提升或技能培训提供了很好的途径,这也正是值得本国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也很迅速,初步形成了中职与高职共同发展、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前,我国很多省市已经初步建立了有利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育融合贯通的升学“立交桥”。《中国人大》、《中国青年报》、《海南日报》等都对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搭建进行过探讨,相关理论与实践成果也有不少,主要包括:对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对招生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课程结构调整等方面。例如,重庆市开展初中后5年一贯制、“3+2(3)”模式、“212"等模式的职业教育。北京市采取推荐与考试相结合的办法,推荐不超过本校本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应届毕业生15%的学生参加“专接本”考试,录取人数控制在参加考试学生的2/3以内。辽宁省注重改革考试方式,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教学与升学要求相协调的考试制度,从2004年起。把升学考试课程分数调整为文化基础课满分为360分,专业综合和技能考核共400分,倾向于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中国台湾综合采取不同办学模式来促进职教学生接受高层次的教育,获得更高级的资格证书或文凭。其中包括三年制的中职教育、三年制和五年制的高职教育、四年制和二年制的本科教育、研究生层次教育等,它们之间相互沟通与衔接,为学生的升学与终身教育提供便利条件。上海市积极开展推荐“三校”优秀应届毕业生接受高等院校选拔工作,实施六年贯通试点工作和插班生制度。2008年教育部在2007年8所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的基础上,扩大在江苏、浙江、湖南等8省区,2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开展单独招生试点。根据教育部《关于2010年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10]6号)文件精神,全国共有73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获得2010年单独招生改革试点资格。进一步推动高职招生考试的改革,尽量提供一个适合职业教育选拔优秀人才的升学途径。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已在国内外得以构建或正在建构。各省市以升学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逐步受到关注,致力于寻求多元化的升学通道,为学生提供深造的机会,基本消除了不同层次教育、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壁垒,促进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和沟通,初步形成了一种多通道良性运行的升学机制。诚然。尽管传统升学方式仍为当前职业教育升学方式的主流,但职业教育升学形式日趋多样化,推优制、选拔制、高职考、对口升学、专升本、3+2、五年一贯制、联合办学等形式为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的建构提供了支撑力量。毫无疑问,升学立交桥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升学的重要模式,对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的建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建构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存在的问题透析 
   
  在教育系统中,我国现代学制一直以来处于混沌状态。双轨制不完全“双轨前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纠缠不清”。尽管已经初步建立了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升学愿望,但这种通道不是多元立交式的,也不是十分畅通,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招生宣传工作难度较大 
  一是中职学生升学观念不强。由于要一边准备高考,一边学习专业技能,对中职对口升学的学生来说并不简单,学校在辅导方面也难以统一实施。大部分中职学生也并没有考虑升学问题,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他们进中职校的目的只是想学技术和技能,能尽早毕业出去就业。二是宣传时间不好掌握。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学形式基本采用“2+1”模式,即学生第三学年可到相关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学习生活均不在校,生源分散,对口招生宣传难度大。尽管对口升学考试宣传工作可在学生实习前进行,但学生一旦走向社会并求得一职后,能让他们放弃岗位,再回校学习也并非易事。因此,第三年的离校顶岗实习给招生宣传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生源流失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学制和招生考试政策存在的弊端。三是升学信息不畅。很多学生并不了解升学信息,升学到哪里,怎么升学,通过什么渠道升学,升学后学什么等都并不清楚。如何保持升学信息畅通,为学生提供准确的升学信息,是动员学生深造的重要环节之一。四是参考资料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不像普通高考那样,学生都有规定的教材和学校统一选定的参考资料,职业教育学生并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在选择学习资料上则显得有些盲目。 
  (二)招收职教学生的高校吸引力相对缺乏 
  第一,招生学校声誉不高。中职对口招生的高等学校数量较少,社会声誉不高,主要局限于本省市内几所院校。招生学校多为普通理工类本专科院校,重点大学却很少在中职学校对口招生。高职院校可以面向多所中职学校多个专业招生,而每所中职学校却只能对口一所高等院校升学,严重限制了中职学生升学的机会。如此以来,可供对口升学的高校,一则数量太少,导致学生升学的选择面受到限制;二则社会声誉及影响力不够,那些声誉不高的高等学校缺乏吸引力,学生大都不愿意参加升学报考。第二,升学录取比例过低。这主要是“专升本”面临的问题,大部分学校的升学比例在政策规定的5%以内,然而这个比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升学的愿望了,大部分教育者建议这一比例应该扩至10%。第三,报考对口专业面狭窄,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应用性较强且人才紧缺的专业并未对口招生。第四,高职院校收费过高。由于中、高职都不是免费教育,就读中职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农村学生,家庭经济较为困难,高昂的学费让很多学生止步于高校大门之外。 
   
  (三)升学途径与升学方式不尽合理 
  1、联合办学,协议流于形式。部分中职与高职的松散合作缺乏规范的管理机制和效益评估,容易导致双方合作的解体,影响双方的合作办学,学生升学受到影响。 
  2、升学方式陈旧,不尽人意。例如,五年一贯制已经不再适合人才培养方式的需要,这种升学方式应该逐步撤销,而象联合办学和单独招生等形式应该得到推广。 
  3、升学考试重文化轻技能。目前,文化基础课内容多,且内容理论性强,应用与技能课程少。基础课成绩占的权重偏大,专业课成绩权重偏小,过分注重专业理论考试,缺少对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考核。比如,2010年广西高等院校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招生的考试科目为“2+1”,即每个招生专业考2门文化基础课(语文为必考科目,另从数学和英语两门课程中选择一门,每门科目满分为150分)和1门专业课(由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测试2门组成,满分为300分),合计满分为600分。这其中文化基础课与专业理论课的分数为450分,占考试总成绩的75%。由于升学考试侧重文化知识而非技术操作类考核,不能很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导致许多有意升学的学生因为所谓的文化基础差而错失深造的机会。这种升学成绩结构和考试内容,与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不大相称。  学海网(www.xuehai.net) 4、升学政策缺乏稳定性。一些招生政策和一些招生学校的招生简章每年都在变动中,缺乏稳定性,不利于师生对招生信息的把握。 
   
  三、建构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的对策建议 
   
  (一)搭建职业教育招生信息平台,确保升学信息畅通 
  首先,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转变“重普轻职”的观念,制定专门政策,提升职业教育相应政策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积极广泛宣传市场对人才层次要求的高移现象,转变学生的升学观念。在宣传时间上,在中职学校的一、二年级学生中,就要广泛宣传高校招生信息、政策。因为学生均在校,宣传效果好。允许完成在校两年学习的学生参加对口高职考试,但仍需完成毕业实践学习等第三学年需完成的学业任务才能入学。其次,加强高职优秀毕业生事迹宣传,通过对典型模范的宣传,形成有利的升学价值导向,充分体现中职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的层次性,展现高职毕业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学位、学历及就业的优势。再次,加大大学生贷款助学政策宣传,解决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大学难的问题。最后,加强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的沟通交流,让中职学校的教师、学生,更多地了解高职院校,为学生毕业后进入高职院校做好宣传。另外,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职教网建立升学考试专栏,实施网上中职升学考试统一报名系统,集中发布相关招考信息与政策,主要是学校的招生简章等。提供在线咨询服务,为学校、学生提供升学招生考试的相关信息,对招生信息进行系统管理和有针对性地为校方和学生服务。 
   
  (二)增强高等院校招生的吸引力,不拘一格降人才 
  1、提高招生高校的声誉。改善和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创名牌高职院校,培育名师和优势长线专业,推进重点职业院校建设和特色办学。要求较有影响力的大学的某些特色专业在中职学校对口招收一定比例的学生,而某些在教育类型上相通的高等职业院校可以扩大招生比例,以此来提高学生升学的机会,也可以增加学生升学的选择面。另外,可以加强联合办学,在高校设立更多专门的本科专业,让中职学生通过对口高考来升学,增加中职教育的吸引力,带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地区间有影响力的院校可以开展合作办学,甚至利用优势走向国际,增强职教吸引力和办学水平。 
  2、适当提高对口招生的录取比例。首先。招收中职生的高等院校要增加;其次,每所中职学校对口升学的高等院校不能只局限于一所;最后,高职考试录取比例可以以20%为参考标准,这个录取比例可以根据当年招生学校及社会的需求而定,可以灵活变动,这样可以防止招生人数比报考人数还多的乱象。而对于“专升本”的升学比例,可以参照发达省市,将比例提升至8%—10%。 
  3、拓宽报考专业的选择面。招考专业不应仅局限于几个专业,而应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下,适当放宽专业招考条件,某些人才紧缺类专业甚至可以优先考虑在中职学校对口招生。 
  4、降低高职院校的收费标准。目前高职院校的收费基本都在每年六七千元,比普通高等教育要高出一两千元。因此,可以在原来的收费基准上适当降低收费标准,这无疑是一种增强高职院校吸引力的方式。 
  (三)规范招生形式及调整考试内容,疏通升学途径 
  中高职招生形式对学生升学产生直接影响。由于职业教育体系并未形成像普教一样自成一体、完整的独立体系,不同阶段的职业教育毕业生,必须要通过对口招生考试、专升本、高考等渠道来实现学历位次高移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调整升学考试成绩结构。众所周知,中职生的文化基础原本就不太理想,如果“严进”将极大挫伤学生升学的积极性,但如果完全没有招生门槛及严格的毕业门槛,也不能在招生时选拔出素质优良的学生及在毕业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对于高职的生源文化应该达到何种要求,无论是“宽进”还是“严进”,一定的入学门槛还是必须要的,需要注意的是对“出”与“入”的比例要求或规格如何把握的问题。因此,可以适当降低基础课程成绩的权重,提高专业课程及技能考核的成绩比重。比如,辽宁省对口升学的专业课程和技能考核的比分占到总分的52.6%(400/760x100%),已经超过广西的50%(300/600x100%)。 
  2、合理规范考试内容。升学考试应注重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技术类和操作类考核为主,而以文化知识考试为辅。为许多既符合职业教育培养特点,又想升学却因为所谓的文化基础差而错失深造机会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升学可能性。使得部分对口高职生尽管基础课成绩不理想,但专业课成绩很优秀,也有机会升入更高层次学习。 
  3、促进考试形式多元化。考试形式应该把笔试和技能操作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而不应被“纸上谈兵”给独霸天下,要全面考核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心理素质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技能、高技术、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新型人才。建议借助于校企合作的平台,通过让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的方式检验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还可以增加心理测试。现代企业对人才的心理素质要求也逐渐提高,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现代职业岗位上专业人才过硬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 
  4、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推进招生考试改革。一些本科院校可尝试加试专业技术考试,参照艺体类考生录取原则录取。在技能大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免试,直接进入技能考核和面试阶段,通过的学生可以直接升入合作办学的高等院校或者具有单独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对口专业学习。考虑给予在全国或省市内技能大赛表现优异的学生直接录取或面试或加分的机会,如此以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激励学生升学的愿望。还可以在高职院校中选择一些职业学院,开展中职学校与高职衔接专业的自学考试,让中职在校生也能参加大专课程学习,从而获得大专学历。 
  5、建设立体化的升学通道。目前我国主要有高考、对口招生、单独招生、优秀中职生选拔制等升学方式。以高考和自主招生两条纵向的招生通道为主线,以对口招生(高职考)、专升本、推优制等多种升学形式为横向辅线,形成纵横交错的升学立交桥模式,促进职业教育升学通道立体化。随着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自主招生可能成为未来职业教育招生的主要形式。但就目前而言,升学“立交桥”的方式仍是解决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彻底消除升学壁垒 
  职业教育不是次于普通教育的“二流教育”,但是职教体系由于“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还未形成完整统一的独立体系,对普通教育存在严重依附性。因此,必须建立完整畅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才能增强职教的吸引力,才能获得较优的学生资源,才能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在层次体系上,建立“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直线式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在学历结构上,要建立健全“初、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资格教育—专科(副学士学位或职业技术文凭,资格证书)—本科(学士学位或职业技术文凭/资格证书)—研究生(技术型硕士/博士或应用型硕士/博士)”的职业教育体系。就目前而言,建立初、中、高职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势在必行。在类型体系上,主要是完善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建设至少一所国内的技术型大学,“允许少数有水平的高职院校办成四年制本科的应用技术教育”,完善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学海网(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