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职业教育在江苏首先兴起的原因探究

职业教育在江苏首先兴起的原因探究

日期: 2011-5-23 15:40:12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季剑

   【摘  要】为更好地开启职业教育的未来,很有回顾职业教育历史的必要,文章对江苏实业教育兴起原因进行四个方面的探究,让人们了解中国近代职业教育产生的背景、根源,以对职业教育兴起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关键词】江苏  职业教育  实业教育

    “江苏”作为行政区,本文指1840年~1937年的江苏,包括上海市。实业教育是指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为农业、工业、商业、矿冶、铁路等物质生产部门培养专门应用人才的学校或教育。实业教育本义为工业教育,源自英语中的industrial education,经日本转译为实业教育。1917年黄炎培等创办中华教育职业社,改称实业教育为职业教育。学海网(www.xuehai.net)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向教育对象传授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职业教育是实业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实业教育则是职业教育的初始阶段,学者们基本认同晚清时期的实业教育就是职业教育,江苏实业教育在全国兴起最早。兴起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江苏早期实业教育思想的提出
    古梅认为,“中国现在的教育不是土产,不是国货,而是欧美日本各国的舶来品,这是大家都承认的。”洋务运动的新式教育,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但如果认为它完全是舶来品,那也是不对的。正如余英时先生所指出的:任何思想史本身都是有生命传统的,它的成长并不完全仰赖外在的刺激,因此单纯用外缘来解释思想史是行不通的。所以当我们讲洋务教育的起源时,除了关注欧美的影响,还应该注意我们自己的思想传统。它的产生受到我国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明末江苏无锡的东都林党人就提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清初江苏昆山人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对同光时期的学者影响很大,他们秉承“经世致用”的思想,从实际出发,“师夷长技”,提倡西学,成为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倡导者,成为新式教育的先驱。这些人都与江苏早期实业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冯桂芬(1840~1891),江苏吴县人,自1860年起居住在上海,任敬业书院山长及李鸿章的幕僚。他提倡改革科举,设立学堂,采行西学等,这些主张奠定了江苏新式教育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1861年他写成《校??庐抗议》,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甚至有学者把它作为江苏新旧教育转型的一个重要界标,把1861年作为近代教育的起点。1863年他向李鸿章积极建议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并得到采纳。和他同时代的郭嵩焘(1818~1891),同治初年官苏松粮道与冯桂芬一起辅佐李鸿章,促成上海广方言馆的设成。王韬(1828~1894),苏州府人,长期居住在上海、香港,办理报馆、书局,提倡西学,曾出任格致书院的监院与院长。薛福成(1838~1894),无锡人,副贡出身,曾入曾国藩、李鸿章的幕府,提倡西学尤其是工商实业教育,不遗余力,他说:西方“文则有仕学院,武则有武学院,农则有农政院,工则有工艺院,商则有通商院。非仅为士者有学,即为兵为工为农为商,亦莫不有学”。郑观应(1842~1924),广东香山人,在上海经商,任洋行经理,著有《盛世危言》,其中论学务有较完整的实业教育思想体系,“论泰西之学,派别条分,商政、兵法、造船、制器,以及农、渔、牧、矿诸务,实无一不精”。因此,他建议在文武岁科外,另立一科,专考西学“先令各直省建设西学书院,遴选精通泰西之天文、地理、农政、船政、算化、格致、医学之类人文智士,及各国舆图、语言、文字、政事、律例者数人,为之教习,或即以出洋官学生之学成返国者当之”。这表明江苏实业教育思想形成了。 
二 自强求变的客观需要
    1840年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英国只用25艘军舰和1000多士兵就轻易地打败了清帝国。1851年,中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并在1856年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跟外国侵略者交涉和镇压人民起义的过程中,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认识到列强船坚炮利,技术精良,因此他们主张“师其所能,夺其所恃”,不应该“制于人而不思制人之法与御寇之方”。中国人要“自强”、“自立”,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出现了要求“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派。江苏是洋务运动最早开展的地区。清同治四年(1865年)江苏巡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将马格里主持的苏州炮局迁至南京,改名金陵制造局。1872年,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等。这些新式工矿企业兴办后,随后就遇到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技术人才极度缺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洋务派开始的做法是从国外聘请洋匠洋技师。但这种做法引出了一系列问题:(1)“洋匠洋技师费用太高,有的月俸高达六七百金,甚至超过道台”。(2)洋匠洋技师依仗专擅某门技术,飞扬跋扈,不负责任。如轮船招商局船主、大副、二副、大车、二车都是洋人,他们行船漫不经心,屡出事故。他们还垄断技术,不肯传授给中国人,如此等等,使洋务派认识到“用人最是急务,储才尤为远图”。 
于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的近代实用人才迫在眉睫。因此洋务学堂在各地逐渐开办起来,近代中国的实业教育由此萌发。
三 开明督抚倡导
    洋务运动时期曾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和李鸿章认识到“用人最是急务,储才尤为远图”,尤其致力于教育。1867年,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前视察江南制造局时,容闳劝他在厂旁立一兵工学校,“授以机器工程上之理论与实验,以期中国不必需要外国机械及外国工程师”,曾听后“极赞许,不久遂得实行”。李鸿章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之前,就已经于1863年3月11日奏请设立外国语言文字馆,形式仿照京师同文馆之例,称“上海广方言馆”。1867年,李鸿章在江南制造总局附设机器学堂,培养机器制造人才,这是江苏最早建立的职业技术学校。以后陆续创办的还有江南制造局附属操炮学堂(1874)等。李鸿章是江苏新式教育的首倡者,1862~1867年,李鸿章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虽时间不长,但他在离开江苏后却仍然控制着由他创办的近代教育和企业。1875年,刘坤一第一次署理两江,给丁汝昌的信中说,“当今所亟宜绸缪者,惟在洋务……办理洋务者,必须得人”。主张设立西学馆传播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培养洋务人才。1881年2月,刘坤一命令上海制造总局查明广方言馆办理情形,主要包括在校学生名额、考试成绩、毕业去向、办学经费、教师聘用情况等,他指出,“现在筹办海防,需才甚殷”,要求广方言馆妥善安置毕业生,使新式人才能够完全为清廷所用。
    晚清江苏实业教育近代化的起步和开展主要得力于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的倡导和推动。李鸿章是江苏实业教育的发动者,张之洞则在后期推动了江苏实业教育的发展。刘坤一较二者在江苏待的时间最长,甲午战争后,他及时提出了涉及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方面的变革主张,成为少数积极倡办新式教育的封疆大吏之一。这也是晚清江苏实业教育能够走在其他省份前面,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全国兴学育才示范的重要原因。
四 政府、教会、士绅的推动
    近代江苏的实业教育事业是政府、教会、士绅倡导推动的结果。教会是最先将西方教育制度引入中国的团体,但带有强烈的传教动机;士绅是继后提出实业教育的社会中坚阶层,有积极的表现;政府对实业教育的认识较迟,但后期贡献较大。 学海网(www.xuehai.net)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中央对实业教育缺乏认识,对是否要兴“西学”争论不休,没有全国性的统一对策,推动实业教育兴起的力量在于地方督抚。维新变法时期,以光绪为首的清政府中央开始认识到实业教育的重要,积极推动实业教育的发展。“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发布的变法上谕有120项左右,其中有关文化教育的上谕据粗略估计有近40项。其中有关实业教育的内容有:6月20日上谕:“御史曾宗彦奏,农工二务亟宜振兴一折,另片奏,南北洋宜设立矿务学堂等语,著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一并议奏”。7月4日上谕;8月10日上谕;8月21日光绪帝又依照康有为条陈,命“各省府州县,皆立农务学堂,广开农会,刊农报,购农器,由绅富之有田业者试办”,并要求“工学、商学各事宜,亦着要体认真办理”。9月11日,光绪帝准刑部主事肖文昭条陈,谕于已开通商口岸及出产丝茶省份,迅速设立茶务学堂及蚕桑公院。这样,设立铁路、矿务、农务、工学、商学、茶务、蚕桑等专门学堂和实业学堂便有了政策依据,于是,各种实业学堂在各地迅速开办起来。
    鸦片战争后,根据《五口通商章程》和《天津条约》,基督教取得了在华的传教权。为通过教育达到传教的目的,教会在中国纷纷设立学校。于1843~1920年从教会学校的分布地区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教会学校721所,江苏设有112所,位于第一,其中医科学校就有5所。1843年,天主教在上海建立Catholic Seminary;1850年,北长老会在上海设立清心实业学校;1861年,北长老会在上海设立清心实业女中学校。毫无疑问,这些学校为江苏的新教育的创立提供了范式,为江苏的新教育,尤其是实业教育的创立提供了思路。更值得提出的是,据1925年的中国名人录统计,有12%出身教会学校,至1931年,中国名人录教会学校出身者又增加到16%,可见,教会学校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甚大。
    太平天国运动后,清政府开始重视发挥士绅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影响。甲午战争后,在“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思想的激励下,各省先进的士绅兴办企业,捐资兴学。江苏因经济、文教条件较他省优越,士绅捐资兴学风气也盛于他省。重视实业的士绅也更倡导实业教育。1897年,张謇在《请兴农会奏》中称:“上溯三代,旁考四洲,凡有国家者,立国之本不在兵也,立国之本不在商也,在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为此他请光绪“各省专派一人,主持其事,设立学堂,讲求土宜物性”。戊戌变法失败,但由于刘坤一对新式教育的支持,促使江苏其他地方官员和进步士绅积极融入兴办新式学堂的潮流中,形成了上下阶层兴学的合力。1898年,高邮知州章邦直创办致用学堂;无锡举人杨模创办埃实学堂;俞复、吴眺、丁宝书等在江苏无锡创办三等公学堂;江苏学政瞿鸿机奏请将江阴南菁书院改为高等学堂,江苏新式教育蒸蒸日上。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政府、教会、士绅三者的合力推动着江苏实业教育萌芽,成长。在近代江苏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三者所发挥的作用,在教育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不可一概而论。
注 释
①古梅.为什么现在的教育不适合中国的社会经济背景[J].中华教育界,1917(9)
②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③苏云峰著.中国新教育的萌芽与成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④薛福成著.出使四国日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⑤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⑥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⑦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6
⑧容闳.西学东渐记.转引苏云峰著.中国新教育的萌芽与成长
⑨〔清〕刘坤一著.刘坤一遗集(一)[M].北京:中华书局,1959
⑩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学海网(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