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内容摘要:
培养农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要在学校里,在课堂上锻炼,还要在与人交往中,现实生活体验中学习口语表达,并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练习听、说,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交流 体验 训练 生活
课堂资源 生活体验 乐于表达
前段时间,我随中心校领导到一些农村小学参加一项调研活动,接触了不少村小的学生,走访了一些语文教师,发现农村小学生的说话能力很差,普遍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练得少,见识少,不敢说。二是无目标,不知怎么说。三是不得法,不善于说。而新课程实施已近四个年头了,在新课标里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我感到提高农村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今后农村小学教学的一个重点。
新课程实施时,我在教年级使用的是北师大版教材,在每个单元后面都有一个畅所欲言板块,这给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多年来,我一直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逐渐摸索出符合农村学生实际的培养模式。我所辅导的学生也多次在演讲、朗诵比赛中获奖。现将我的做法及体会写出来请教于行家。
第一、培养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要在思想上、心理上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根据农村学生见识少,表现腼腆、胆怯、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说话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应该态度温和,表现自然,启发学生回答,回答不对的也不要发脾气或讽刺挖苦,对与不对都应该让其坐下,不要罚站,并要多用引导鼓励的话语。对那些没见过大世面的孩子,老师一叫站起来就发抖的,教师更应该态度和蔼,找其个别谈话,讲清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使这些学生感到教师可亲,说话时消除了恐惧感,做到课堂上老师一提问题就想说、敢说、抢着说。
其次,必须根据男女生的不同性格特点,采取不同方法消除学生不敢说的心理障碍,千方百计激发他们想说的兴趣。在农村相对而说男生比女生要好些,他们胆子大,爱活动,说话声音洪亮,回答问题积极。根据这一特点老师可以先叫男生回答问题,以激起女生想说的欲望。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的女学生有时一叫回答问题就脸红,说话声音也很小,别别扭扭的,心里想说但一到嘴边就说不出来了 。因此教师必须有耐心 ,课堂上大声说不了的,就暂不要她们大声说,可以让旁边的女生或男生帮助说出来,千万不要训斥或批评,以免伤害她们的自尊心.即便是词不成句,句不成段,也要 多鼓励,以便他们下次再说。这样经过多次训练,就可以逐渐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再则,必须打破有碍于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条条框框。如;规定学生不举手不准发言;教师没有叫到不准发言:别人答不对的不准插言;老师没叫坐下不准坐下等等。我认为只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纪律稍乱一点没有关系,关键要养成一种想说|、愿说、敢说、喜欢说的风气。
第二、培养农村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在行为上实践上做到以下几点;
一、抓住日常生活细节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
生活中的与人交往,待人接物无时无刻都离不开语言,语言能力的提高也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例如你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想了解一下这里,你从这个地方表面去了解它,那肯定是不全面的,只有通过与人的交流中一点点去认知了解。家里来了客人要学会如何打招呼,乐于和别人打招呼,这对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我要求学生把每天遇到的新奇事,见到客人等都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要向同桌说说向老师汇报,然后写到日记本上,总结做得合不合适,说得恰不恰当,以此来积累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充分利用有效的课堂资源提高口语的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中的主阵地,充分利用有效的课堂资源是培养学生良好口语表达的关键,因此我十分注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我所带的年级,语文课本是北师版的,它不同于其他版本的语文课本。于是,我针对每单元后所要畅谈的话题就在班里利用这一优势让学生针对话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如教学《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这篇课文后,我让孩子说说你从文中了解到了哪些事。有的同学说:“诸葛亮很聪明,知道用米来打乱鸡叫的时间。”有的说:“聪明的诸葛亮被老师赶走了。”当孩子们都说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我又问:“后来诸葛亮怎么样了?”同学们又议论开了:诸葛亮再也不那样做了,他明白了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计谋的,聪明要用在正地方。于是 我让学生发散思维并以“聪明要用在正地方为话题”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有的说:“包公审驴中的那个偷驴人,他的计谋就用错了地方,结果还不是被聪明的包公给抓住了。”有的说:“上次我作业没写完,我欺骗老师说作业忘带了,我的聪明也没用在正地方……”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不但让学生知道了聪明要用在正地方,还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1、口语表达的提高也可通过作文评价来达到目的。同学写完了一篇作文,通过同学的朗读让学生进行评价,针对有些同学喜欢挑刺这一点,我做了以下要求要先真诚地肯定别人的优点。
2、善意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同伴之间可以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更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做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更可贵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能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真可谓一举三得.
三、在活动中进行口语表达能力训练.
在我上实践活动课;‘水’时我让学生先讲了水和我们的关系,然后去观察水,找与水有关的文章等,之后汇报。我发现学生能说出水和我们的关系等,但条理不够清楚。于是我就加了叙述时要条理清楚,句子通顺让人一听就懂。读了这一要求同学们说得就好多了。这节活动课结束不但让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有了提高,又明白了水与我们是息息相关的要珍惜水。诸如此类的活动我都要找学生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有条理的说给大家听,亲身参与的写出来朗读给大家听。现在我所任教的五年级学生不仅能说,而且还能写。说得头头是道,写得条理清晰。
四、利用课外读物影视节目等进行口语训练。
优秀的课外读物以及影视作品孩子们都爱看,于是我就从同学们爱看的童话故事及影视节目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对孩子们进行口语训练。例如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孩子们都喜欢看,在同学们读完后我先找同学讲一讲故事。然后,再找同学对他所复述的内容进行评价,这个童话结果怎样,好人怎样,坏人怎样,让同学们一一来说。并交流、感受.<大风车>、<智慧树>、同学们爱看的电视节目。然后我就针对里面所涉及到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既丰富了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加强练习,拓宽言路,让口语无处不在。
说话的能力是练出来的,多说才能会说.只有加强训练,才能提高说话能力.除了寓说话于阅读训练之中,还必须设计专门的训练,我的做法是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练习:
(1)先读后说。这种这种方法主要结合课外阅读进行,让学生先读文章,再谈体会,发表见地。.(2)先听后说。先听别人讲一个故事或听一段音乐,一串音响,再让学生结合所闻内容展开想象去表达思想,抒发情感。为让学生先听“朔 --- 风声 --- 和摩托车鸣笛声 --- 铃声---敲门声---邻家婶婶的谢谢声 ”在以“意想不到”为主题,编一个故事,再说出来。(3)先看后说。说前启发学生观察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物体、一幅场景,再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说出来,既要求说出观察到些什么,又要说出观察的层次和方法。如观察自己的教室,既要学生说出教室里有些什么,这些对自己有什么用,带来哪些乐趣,又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观察的。(4) 先做后说。先让学生动手动脑做一件事、一个试验、一个玩具、再将其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以及产生了哪些结果一一说出来。(5)开展活动说。平日里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说,既提供了说的内容,又激发了说的兴趣,更有助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时,时时处处都离不开语言,时时处处都存在着运用语言这个工具与人交流思想的机会,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学校里,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乐于表达,勇于表达,说出发自内心的感受,还要尽量做到让学生在与人的交往中在现实生活体验中学习口语表达,在生活体验中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练习听、说,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