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对高职院校篮球选修课按需分类教学的探讨

对高职院校篮球选修课按需分类教学的探讨

日期: 2009-11-28 9:13:06 浏览: 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李健兵

摘要:本文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结合高职院校篮球选修课的教学实践,对篮球选修课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选修篮球学生不同的需求目标,提出应实施分类教学,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个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需求目标;分类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科教文化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在高职院校中开设体育选修课这一基本组织形式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入。学生体育选修课的选修内容和需求目标发生了个性化的变化,就篮球选修课而言,学生的需求目标就出现了不同层面的需求,一些学生是为了强身健体,一些学生是为了提高篮球运动技术水平。用传统的体育课教学,即单一化的教学内容和固定化的教学组织过程,是不可能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为此在篮球选修课的教学中,笔者进行了按需分类教学的尝试。

学海网

  
  传统选修课与选修分类教学课的比较
  
  传统选修课是按照《体育与健康教学纲要》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编写的《教学大纲》授课的。《大纲》规定了较为严格的学时与教学内容,致使教师与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教与学,并且围绕着考试项目而进行练习,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影响了学生的锻炼兴趣,使体育教学呈被动局面。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已基本形成,并日趋成熟、稳定,他们对体育作用和意义的认知有了一定的水准,已不再满足于被动的体育课学习,特别是在选修课上,更热衷于追求个性化的体育需求目标。
  选修分类教学课是根据学生对选修项目的不同需求而创设的授课方式。在选修分类教学课中,学生对选修项目的需求目标大体上呈现出两种不同层面的需求,即一些是为了娱乐、强身健体,一些是为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了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需求,同一堂课可以采用不同的学习内容及不同的教学组织过程,同时采用不同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从而激发不同层面需求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篮球选修课分类教学的方法
  
  学生不同层面需求目标的主、客观因素分析从主观方面来看,学生选择篮球项目作为体育课选修内容,就说明学生对篮球运动本身有浓厚的兴趣,将学习和掌握篮球运动技术、战术的内容作为需求和动力,为参与篮球运动做好了思想准备。从客观方面来看,现代篮球运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传播手段的现代化而广泛普及和大众化,致使许多高职学生非常喜爱篮球运动;而以注重个人技术而又不失集体配合的独特魅力的各类竞技比赛又吸引着许许多多高职学生钟情篮球技术、战术的提高。因此,在篮球选修课上,选修篮球的学生在需求目标上就产生了不同层面的需求。追求娱乐健身的学生,只想把篮球运动当作健身的一种手段,要求只学会基本传球、运球、投篮等技术;而为了提高篮球技术的学生,则不仅要求掌握各项基本技术,而且还要求能运用基本技术使成员之间完成技战术配合,追求攻防竞技的乐趣。
  准确了解学生选修篮球的真实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填写选修篮球需求目标项(一是为了提高篮球运动技术水平,二是把选修篮球作为健身强体的一种手段)来了解。然后打破系别、班级的界限,把不同类别需求目标的学生分为两大组别,即“技术提高组”和“健身强体组”。
  整合不同类别需求目标组人数通过对全体报名参加篮球选修课学生的篮球基本技术的测试,结合学生自己填写选修篮球需求目标项,进一步调整两组人数。测试内容为篮球的运球、传球、投篮三项,测试形式为两人一组自由展示。测试结果显示:“健身强体组”绝大部分学生的篮球基本技术较差,动作不规范,完成动作不协调,但非常喜欢参与篮球运动。从性别上来看,这一组的女生比较多,男生比较少。“技术提高组”的一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篮球的运球、传球和投篮三项基本技术,并且还有一定的篮球竞赛经验。这一部分学生主要来自于中学业余运动训练队,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以上三项基本技术掌握得不够熟练。从性别上来看,这一组的男生比较多,女生比较少。根据以上情况,适当调整两组人数,保持技术提高组的人数数量只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篮球选修课分类教学
  
  分类教学与分组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相同之处是都以分组形式出现,区别在于体育课中常用的分组教学是在同一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的学习或练习的内容是相同的,教学组织过程是统一的,各小组之间是平行关系。分类教学则是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目的而进行的分组,组别之间的教学目标任务不同,学习内容不同,组别之间是并列关系。
  分类教学的内容方面是按需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教师价值主体向学生价值主体转化。在分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方面,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按照学生不同层面的需求目标选择和确定具体教学内容。“健身强体组”主要教学内容有移动步法、基本传球、运球和原地投篮技术;“技术提高组”以竞技为主,主要教学内容是提高各种基本技术的熟练程度和攻防技战术的配合。
学海网
  在分类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不同组别采用不同的形式在分类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由于选修学生的组别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在同一课堂上,不同类别组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有所不同。研究表明,在实际的体育课堂中,主要存在着三种课堂目标结构,即竞争型、合作型和个体型。“健身强体组”主要采用合作型目标结构形式进行教学。合作目标机构是指两个以上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学生个体以一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同伴成功的方式活动,同伴之间是相互促进的积极的关系。它是在以课堂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基础上,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发挥小组这一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目的。这种教学结构改变了师生单向交流,教师垄断课堂的信息源的局面,学生处于主动的状态,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技术提高组”主要采用业余运动训练的方式组织教学。课堂组织教学形式采用竞争型目标结构。首先,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球、传球和投篮的熟练程度,加强步法训练和篮球意识的培养,重点提高学生运球、传球和投篮的准确率及命中率;其次,复习和提高跳投、抢篮板技术;再次,学习和提高篮球进攻和防守技战术,使竞争机制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在分类教学的教学方法方面要灵活多样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关系到教学目的的实现与否及实现程度。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指出:“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改革灌输式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对于“健身强体组”进行教学时,主要采用讲解法、示范法、预防纠错法、快乐练习法和小群体教学法,促使学生的动作技能形成;对“技术提高组”进行教学时,则主要采用重复练习法、循环练习法、变换条件练习法和比赛法,促使学生的篮球能力进一步提高。
  
  篮球选修课分类教学的成绩评定
  
  对于篮球选修课分类教学成绩的评定,可采用隐性指标和显性指标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由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构成。终身体育思想给学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和空间,把学生体育态度、兴趣、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纳入学生体育素质评价体系,操作上将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起点评价与进步评价相结合,对大、中、小学学生体育素质评价的指标和权重有所侧重,切实提高学校体育的效果。这样的综合评定,能科学、客观、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篮球选修课不同类别组采用相同的隐性指标评定学生体育成绩评定的隐性指标,是指体育态度与情感、体育兴趣与习惯、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自我评价健康能力等。对于隐性指标的评价,教师主要通过学生上课情况及练习情况评价学生的体育态度与情感及体育兴趣;学生自我评价则侧重于课外的体育锻炼习惯、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自我评价健康能力等。
  篮球选修课不同类别组采用不同的显性指标评价显性指标的评价,是指根据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给予掌握动作技能熟练程度的评价。教师给出动作技能评分标准,采用学生小组互评的方式进行。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技术动作。不同类别组,显性评价的内容和评分标准应是不同的。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篮球选修课采用按需分类的方式进行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需求目标。在按需分类教学过程中,分别采用合作型目标结构、竞争型目标结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对篮球选修课不同类别组的教学,在成绩评定方面,采用相同的隐性指标和不同的显性指标相结合,科学、客观、合理地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姚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教学目标、内容与评价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4,(1):46.
  [2]胡厚福.成功?教育理论[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3]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J].体育科学,2004,(1):43.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