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职教育运行预警理论及微观模型

高职教育运行预警理论及微观模型

日期: 2008-12-28 1:02:07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周卫东

摘要:在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将经济领域的预警理论和模型应用到对高职院校的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具体操作包括:明确学校的具体教育目标;建立指标参照系统、教育模型系统和预警信号识别系统;建立偶发事件超级报警系统。
    关键词:高职教育;预警理论;微观模型
   
 
    与整个高等教育发展态势一样,由于规模超速扩张引发的发展状态偏离现象,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教育理念滞后、发展类型模糊、办学资源匮乏、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危机的逐步显现已经给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运行中的预警理论,建立预警模型,及时发布预报和预警信息,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运行及时进行跟踪诊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预警理论的内涵
    预警(Early一Warning)一词源于军事。它是指通过预警飞机、预警雷达、预警卫星等工具来提前发现、分析和判断敌人的进攻信号并把这种进攻信号的威胁程度报告给指挥部门,以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学海网
这一概念后来在社会政治、宏观管理、环境保护、经济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经济预警(Economic Early—Waming)是指围绕经济循环波动这一特定经济现象所展开的一整套经济监测、经济评价、经济预测和政策选择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主要包含宏观经济预警和微观经济预警两个层面,后者主要是指企业预警。经济预警在逻辑上由以下几个阶段构成:明确警义、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
    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与国民经济系统一样,它的科学发展也需要以整个教育系统的安全运行为基础。借鉴预警理论在宏观和微观经济领域的运用,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预警指在对高等职业教育运行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预报不正常状态的时空范围和警情程度,进而提出防范和纠正措施,保证高职教育体系安全运行的一种机制。预警的最终目的是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基础是教育评价和教育预测。教育评价可以对当前和历史的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情况作出一个定性或定量的判断。根据评价结论判断当前高职教育运行态势与发展目标的符合或偏离程度。但是,评价是事后的,不能及时监控高职教育运行过程。评价也没有预见性,评价的结论不能指导以后的工作。高职教育预测是在假设高职教育运行维持现状的前提下,基于其运行的历史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来判断高职教育运行的未来走势,教育预测的结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不能根据预测结论来判断未来的风险程度和发展水平。
    高等职业教育预警可以度量高职教育运行某种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发出预警信号,该过程主要由科学的预警系统来完成。预警系统是确定预警状态、发出监控信号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预警有先觉性、动态性和深刻性。预警要有评价和一般预测等大量前期工作做基础,利用高职教育运行的先行指标和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的发展状况,度量未来的风险强弱程度,并通知教育管理决策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二、高等职业教育预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高职的快速超常规发展导致了风险和危机
    1998-2003年普通本专科招生数年均增长速度为28.74%,在校生年均增长速度为26.59%。其中,普通本科招生数年均增长速度为22.87%,在校生年均增长速度为22.28%;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年均增长速度为35.99%,在校生年均增长速度为32.47%,分别比普通本科生招生、在校生年均增长速度,高出 13.12个百分点和10.21个百分点。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5年中,高等职业教育充当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角色,可以说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轨道上的特快列车。但同时超常规发展的负面影响不断显现,如毕业生社会认同度低、总体投入不足、学校办学水平不齐、发展目标模糊等,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同步提高。运行和发展中的危机因素没有得到及时的分析和化解,并有着进一步积累增多的趋势。深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速度、规模、质量、结构间的关系和规律,寻找发展速度的科学有效的阈值,及时作出教育预警,成为一项急迫而有意义的课题。
    (二)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具有企业组织的共性,使教育预警的应用在理论和实践上成为可能
    自20世纪80年代初兴办职业大学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也由公办一统天下逐步发展为当今公办、民办、民办公助和国有民办四者共存的格局。特别是《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以来,民办和民办公助以及国有民办形式的高职院校迅速崛起。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从数量扩张逐渐向质量提升演变,已经呈现出优胜劣汰的教育竞争趋势,并逐步形成了退出机制。以陕西省为例,日前教育主管部门就撤销了14所民办学校的办学资格。“1995年,陕西有民办高校101所,在校生人数4万多。而现在,虽然民办高校的数量还不到当时的一半,但在校生人数是22.4万人,足足翻了5倍还多。” (黄博、孙海华,退出机制助陕西民办高校壮大,中国青年报,2006-05-29)民办高职院校的退出机制为我国高职院校的主体成分——公办高职院校的安全运行敲响了警钟,高职教育市场的竞争规律必将对整个高职教育体系产生根本影响。从组织生产运营的角度来说,高职院校与企业具有共同的特点,都存在着“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因此,企业运营中的管理理论在高职院校的运行管理中应该得到选择性的借鉴和学习,如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预警理论。
   
学海网
三、高职院校微观预警模型的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预警从空间尺度上可以分为宏观(国家级)、中观(地市级)、微观(院校级)3个层次。宏观(国家级)预警能够从国家层面上对整个高职教育系统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判断其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与国家高职教育发展目标的偏离程度,发出警情预报,为教育最高决策者提供警示,作出修改决策。王明伦给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动态预警系统结构图(见图1)。
    我国高职院校主要集中在地市一级进行办学和管理,人才培养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地方(地市)教育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才需求对高职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观层面(地市)的高等职业教育能够紧紧围绕本地和区域经济进行规划、建设和发展,充分体现源于当地、服务当地的原则精神,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中观(地市级)预警在整个预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地方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重要保证。
    高等职业教育微观(院校级)预警是对一个具体高职院校运行情况的预警,是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体现,也是中观和宏观高职预警信息采集的源头。高职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最终由高职院校来完成,高职院校本身存在的潜在危机和隐患最终体现在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上。研究高等职业教育预警首先应注重微观层面的高职院校预警,从而防止宏观理论与具体教育实际的脱节。如果与经济预警相比较的话,高职院校教育预警就相当于对具体企业的预警。由于教育培养人的特殊性,其培养人才质量的缺陷与企业产品在意义上是无法比拟的。本文试图对高职院校预警进行模型构建,并对具体指标参照系统进行解释。图2描述了高职院校教育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其核心是对高职院校教育系统具体采集指标的分析。  以 2003年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的6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以及36个主要观测点为指标分析的参照系统进行采集分析 (图3),具体操作如下:
    ——明确一所高职院校的具体教育目标,包括发展定位、专业结构、质量、数量等长、中、短期目标。
    ——根据高职院校教育预警模型结构图建立指标参照系统、教育模型系统、预警信号识别系统。指标参照系统以图3为依据进行信息采集,一、二级指标的权重可以参照2003年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基本规定赋分值。指标参照系统既是信息采集的具体内容,又是预报警限的常模来源。作为微观层面的高职院校预警,以教育部2003年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建立指标参照体系具有一定的权威和价值。
    预警信号识别系统根据分析和统计常模为预警设计警限确定警级,从而发出警示。
    ——建立偶发事件超级报警系统,体现微观预警的灵活性。上述指标参照系统是对高职高专院校日常工作的具体评价,反映院校在一定时期的工作水平,是高职院校预警工作的基础。但因为基层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与具体工作结合紧密,受偶发因素影响比较大,所以应有另一种偶发事件超级预警报警机制。这些偶发因素包括招生数量、经费安全、重大政策变化、主要人事变动、学生安全、教学安全等。这些因素虽然在指标体系中已经体现,但由于受权重限制,不可能使整体分值达到警戒线,因而难以及时报警。在操作中可以采取为这些偶发因素指标设置单一指标的警限阈值,使这些指标可以直接报警。
 
[参考文献]
[1]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邱丕群.高校投入产出分析与预警系统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1998,(3).
[3]余丛国,席酉民.我国企业预警研究理论综述[J].预测,2003,(2).
[4]王慧敏,方国才.非线性经济系统的预警方法[J].河海大学学报,2000,(9).
[5]杨如顺.职业教育应建立预警系统[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
[6]王耀中等.经济预警模型述评[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C].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