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

日期: 2010-6-24 9:17:49 浏览: 1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目前的农村职业教育举步维艰,并普遍存在师资不足、投入不足、就业困难、管理不善等问题,这些因素阻碍了其发展进程,并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因此,必须从客观上提高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特别是对于其中包含的许多有待开发的优势资源,更需要认真发掘,使之得到大力发展。
   (一)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义及其任务
   1、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义。笔者通过实际调查,并结合了前人的探讨,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了如下定位:农村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具有知识、研发、操作、管理能力的农业技能型人才的终身性教育体系。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有志于农村事业的城乡义务教育的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以及符合条件的农民等。
   2、农村职业教育的范围。毋庸置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和造就具有较高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一代农村技能型劳动者。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农业、林业、牧业、草业、蔬菜、果业、建筑、养殖业、渔业、农业机械等。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及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政策上、资金上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党中央“服务三农”的号召下,各地都开展了“科技三下乡”、“科技种田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支农活动,以积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知识层次和技能水平,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的问题。一是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范围认识不清。从以往的研究来看,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普遍缺乏整体认识。许多人在探讨农村职业教育时,基本上都只讲如何搞好全日制农村职业教育,却很少有人专门讨论非全日制的、业余性的农村职业教育。从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应该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大类。其中,全日制职业教育主要是针对应届毕业生和需要培训进修的知识青年而兴办的,而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则主要针对在乡的从业者展开。非全日制农村职业教育是全日制农村职业教育的延续和发展,只有搞清楚了二者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认识农村的职业教育。二是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认识不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职业教育的实施者对其教育的任务和目标都不很明确。由于对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区别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因此,二者的课程设置等基本相同。
   (2)实践上的问题。由于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认识的不足,带来了教育实践上的偏离。这种偏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日制的职业教育受到了普遍重视,其基础设施、师资配置、课程设置等都很完备。相反,非全日制的职业教育形式化倾向突出。虽然科技三下乡、业余农校等农村职业非全日制教育形式的成果显著,但这种不受制度约束的教育形式恐难维持长久;二是受教育目标的驱使,全日制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实验室、师资配置、课程设置等都有定位于城市就业市场的倾向,这实际上是偏离了其教育的主要目标。
   (三)搞好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实际,针对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在转变观念、调整政策、创新办学模式等方面下功夫。
   1、要转变传统观念,重新认识农村职业教育。第一,农村不是城市的附庸,而是国民食物的供给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民不能一日无食,国不能一日无粮。国家扶持“三农”、建设新农村等举措,不仅是考虑农民的国民待遇问题,更是因为“三农”是国家、民族的命脉,没有稳定的“三农”,国家就失去了稳定的根基。第二,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合格的农村建设者。农业也是一个完整的职业体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任务当然就是培养合格的新农村建设者了。有了这个基本认识,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师资配置、课程设置等就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2、采取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管理多样化的方式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第一,在政策层面上,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教育政策都要向农村职业教育倾斜,多制定有利于其发展的新政策。第二,在资金安排上,也要向农村职业教育倾斜,并注意加大对非全日制职业教育的投入比例,重点在基础设施、实验设施、师资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第三,在管理上要走多样化发展的道路。对于农村全日制职业教育,可以把管理下放到县域,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则可以把管理权下放到乡镇,使其更贴近现实,更具有灵活性。
   3、投入的多元化。在有利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下,除政府投入外,还应鼓励民间资本的合理进入,以更好地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4、整合教育资源、节约办教育。农村职业教育的开展应体现节约精神。为此,对农村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使其效用最大化就应成为各地实践的重要工作目标。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大多存在场地不足、设备短缺、师资匮乏等问题。因此,各地应结合自己的情况,通过资源共享的办法来逐步解决。例如,与邻近的高等院校开展“帮扶”形式的合作,利用当地的小学、中学等的校舍等。
   总之,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使农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实现新的突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