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关于现今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建设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关于现今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建设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日期: 2010-8-7 11:20:39 浏览: 1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建设仍处于完善和发展阶段。本文从对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自身特有内在规律的认识、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应树立的四项质量观以及如何大力创新开发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的艺术实践入手,对现今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建设及未来发展进行了初步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高职 表演艺术类 专业建设
   职业教育的专业与课程,是促进相关行业职业标准、教育机构培养目标、构建学生的职业能力之间有效链接的桥梁,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和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处于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发展与改革的核心地位。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与课程建设(课程模式、开发方法、开发过程等)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是政府、行业、院校的重要研究课题与工作重心。教育部2006年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就是专业和课程建设。
   专业,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院办学理念、目标定位的具体体现。同时,专业又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而课程又是实现专业建设的一个桥梁,二者紧密联系、互为依托。可以说,学院的发展依托于专业建设,专业的发展依托于课程建设。
   1 对表演艺术类专业自身特有内在规律的认识,是做好表演艺术类日常教学管理的基础
   作为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教师,只有对表演艺术类专业自身的教育教学存在的特殊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更加合理、有的放矢的组织课堂教学,更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才能够协助学院管理部门,更圆满的完成学院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1.1 “传承”与“模仿”
   表演艺术类专业的“传承”性与非表演艺术类专业,特别是理工类专业的“模仿”性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虽然二者之间都是老师带学生、师傅教徒弟的模式,但表演艺术类的“传承”,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还要有创造和创新,即“艺术创造是永无止境的”,这种艺术创造是无法复制的。而非表演艺术类,如工科理科类,大多是程式化的,一个工人也可以被机器所替代。
   因此,表演艺术类专业的教育,它是要教师用自己的心灵去传授知识。是经过教师多年沉淀的学习、教学、实践经验进行的一种“传承”性教学。这种经验包括艺术感知、技术技巧等,而这些,只能用“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
   所以,作为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教师,只有在充分认识到这种特殊性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这份担子有多重,才能真正树立起一种教学中的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学热情和艺术创造的灵感。最终,在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1.2 “天赋”与“机能”
   表演艺术类专业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决定了表演艺术类专业教学成果评价的特殊性。我们从事的是艺术教育,艺术首先是对美的追求,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呈现,使人们在情感上产生对美的体验和享受,形成一种美感和愉悦。而这种艺术美感的创造和使人们达到愉悦情感的产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实现。这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天赋和艺术感知。而这种天赋的拥有,就与技工类学校所需要的“技能”性是有着很大差别的。这也就是我们表演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之一。
   凡伟大艺术家的产生,都是有着聪慧的艺术天赋、高深的技术技巧、强烈的艺术感知。所以,学生自身拥有的艺术天赋在表演艺术类人才培养中也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虽然在表演艺术类“口传心授”的教学中,教师是起着领航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种“传承”性的教学中,创造创新才是区别于“模仿”的重要标尺。若想在短时间内产生较高层次艺术创造和创新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备聪慧的艺术天赋。
   其次,从“教学相长”上来看,天资聪慧、具有一定艺术创造天赋的学生,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是能够不断的创造出新的艺术作品,从而也激发了老师更多的灵感运用于教学当中,然后再继续指导学生的创作。进而学生又会从老师指导的新的创作元素中,又有新的创新……这样反复的相互激发、不断爬升,自然会呈现优秀的艺术作品。但如果学生自身的条件很差,缺乏艺术创造的天赋,自然会影响教师创作灵感的产生。那么久而久之,也会使教师对艺术的感知、认识、审美和创造停滞不前,常此以往,自然会落后于时代对于艺术审美的追求。老师产生了落后,又会影响到以后的教学,从而产生一种恶性循环。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说“巧匠难为无质之玉”!要想更好的提升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有用的艺术人才,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素质问题。对于高职高专的艺术类院校而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高考前的专业艺术加试,也是艺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
   1.3 “精英”与“大众”
   如今的高等教育,已经从原来的“精英化”逐步迈向“大众化”,在这样一个转型的阶段,作为表演艺术类院校,也在逐步转型。比如以前,上海戏剧学院,戏剧系计划招生10人,最后只招了8人,因为实在挑不出更适合本专业的学生。那时,走的完全是“精英教育”。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影视业的急速发展,日益增大的人才市场的需求,限定了表演艺术类专业的“精英教育”。但同时,表演艺术类专业劳动“个体化”的特点,又决定了表演艺术类专业在“大众化”教育大背景下,又不可能完全走“大众化”。表演艺术类专业教育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不可能像非表演艺术类专业那样实行“大众化”教育。
   那么,既不能走“精英化”,又不能完全走“大众化”,因此,这也是表演艺术类专业特有的特殊性所在。
   但是,任何一所院校要想继续发展壮大,就要靠较多的生源来进行资金的储备。这并非坏事,反而会促进每个院校来加大教育教学的质量监控,通过教学成果来实现一种社会认可度,形成良性循环。但是,作为表演艺术类专业,如果招收学生过多,是否能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学校的资源配备是否能实现教学实践所用?但是如果采取“精英化”,各项收入都要紧缩,从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院的发展,也不利于更好的开展教学和研究。那么,作为表演艺术类专业,如何解决这种矛盾?是否能够实现一种中庸之道,达到一种两全齐美。既不用采取“大众化”,又能够实现资金的补足呢?关于这个问题,在下面会详细探讨。
   1.4 独特的课堂组织形式
   表演艺术类专业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表演艺术类专业教学独特的课堂组织形式。例如:小组授课、一对一授课等。但是,如何能够更好的发挥这些上课形式,更有针对性的采取“因材施教”,使教学取得更大的成果,这才是表演艺术类专业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比如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可以采用刚入学时,对全部学生进行一个总体的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分为三类。在同一类中又分出3个班级。这样,把水平相对集中的学生分在同一个班级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素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训练项目。这样,三年下来,既保证了对优秀学生的优异教学成果的实现,通过这些优异的教学成果,实现学院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保证了自身素质稍差学生的学习程度的提高。
   总之,我们在进行“小组授课”、“一对一授课”的同时,还要积极思考现存的问题,采取积极地态度、不同的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 表演艺术类专业教学应树立——全面质量观、全员质量观、全程质量观、多元质量观
   2.1 全面质量观
   上面谈到,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之一是要进行一种“传承“性
   的教学。教师要按照自身多年积累的艺术感知和技术技巧等艺术经验,用自己的心灵,按照“口传心授“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这也就更加要求我们要对每一个学生自身的素养进行全面充分的了解。
   艺术创作是一种心灵的创作,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他在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遇到的问题,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其进行艺术创作。这时,作为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教师,就不能只是被动的完成教学任务即可,而是既要掌握学生自身的优秀潜能,进行有效的开发,引领其从事艺术的创作。同时又要充分了解他们内心的一些困惑,进行有效的心灵疏导,从而真正达到“立德树人”、“因材施教”的目的。
   例如对于有的学生,本身具备一定的艺术天赋,平时上课也很积极、很有热情。但是当偶尔出现上课时懈怠、萎靡,甚至旷课或逃课现象时。对于这样的学生,作为专业教师,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他(她)不是一个本质有问题、私自无缘无故逃学旷课的学生。要首先想,是什么突如其来的事情的发生,使这位平时一向积极进取的学生产生如此反常的举动。要积极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学生进行心灵的抚慰和疏导,帮助学生摆脱困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重新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所以,我们的职业决定我们要保持对每个学生的尊重;我们的职业决定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份教师的责任;我们的责任决定我们对每个学生都不能放弃不能抛弃。要全方面的了解每一个学生,充分掌握每一个学生的详细“资料”,真正实现“人性化”教育,从而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宗旨。
   2.2 全员质量观
   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还不够成熟与壮大。要想使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院校得打长期快速的发展壮大,还应建立和培养全员质量观。周总理说“外交无小事”,对于学院来说就是“学院工作无小事”。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甚至是清洁工人都应积极主动的发挥主人翁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极高的热情投入到学院的建设发展中,共同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
   如果这个集体是和谐的,自然会使每一个人心情愉悦的投身于工作;如果这个集体是团结的,自然会激发每个人的潜能,产生无穷的力量,达到“坚不可摧”。
   学院作为一个大的整体,各个系、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在整个学院发展的大环境下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各个系、各部门之间达到一种和谐融洽、互帮互助的氛围,才能实现整个学院的团结一致。全体教职工都应清醒的认识到,只有依托于学院这个大环境、大平台,才有每个人发展的更大空间。每个人、每个部门的利益,在学院的大利益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小利益。所以,应全员协调发展,继续保持和发扬团结一致、不怕艰难、勇于拼搏奋斗的精神,共同维护、服从学院这个大家庭,共同为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2.3 全程质量观
   全程质量关,一是指每一个教学管理的部门、人员,都应始终树立一种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包括自我审视和监督的意识。剔除一己之私利,以学院的大局为重,进行全程的质量监督。二是指,在教学中,从学生入学直至毕业离校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都要慎重。进行一种全程性的质量监督。
   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相对工科理科类的学生而言,大多比较感性,容易产生思想的波动和情感的躁动。因此,作为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的教师,就应建立一种全程质量关。从学生入学那天起,就要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动态,进行及时有效的把控。甚至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作为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的教师都还应当积极帮助解决。因为,对于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的教学而言,学生踏入社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是直接对教学效果的反映和检验;学生的工作业绩,是对学院最好的“标语和广告”。所以,从学生入学、毕业、工作,都应始终保持一种全程的质量监督。
   2.4 多元质量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标准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我国,把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发展后,教育体系也由原来的“选拔型”转变为“普及型”,而我们的教学质量的标准,也就要顺应发展,由原来的“专业型”到“综合型”进行转变。所以,“多元化”质量观的确立,是因为现在“多元”的需求而形成。因此,“多元”也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安身立命之本,是顺应发展需要的基础性平台。
   高教部16号文的宗旨就是“高技能、高素质”、“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的道路”。这是高职高专未来发展的宗旨。但是如何实现“高技能、高素质”确是我们要深思的问题。
   虽说大部分本科教育只懂知识,操作能力差。这在表面上看似我们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有优势于本科教育的方面。但是作为表演艺术类专业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一点。那就是表演艺术类专业的本科教育是既有系统的知识性,又有扎实的实操能力,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高专的表演艺术类专业设置的专业目录,如果与本科完全重复,那就无疑是自找毙命之处。那么,作为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如何走出这样的一种困境,找到自己的独创和优势之处呢?
   首先,从多元化角度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如果说本科教育既有系统的知识性,又有扎实的实操能力,那么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的教育,是否能从多元化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上另辟蹊径。因为技能的学习是死的、刻板的,但是多元化的综合素质能力却是能够无限延伸、扩大的。技能包括在素质之中,素质是技能体现的同时,又是一种综合素养的呈现。理工类学生毕业后可能只是一个技能型的“机器”的延长,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应该是一个综合素质呈现出的“艺术作品”。因此,在掌握了相同技能的情况下,毕业后步入工作岗位的竞争,就是全方位、多元化的综合素质的竞争。因此,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应在注重技能型的情况下,培养多元化高素质的人才。
   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要不断激发和拓展学生多元化的思维、创造和创新能力。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情感体验,从而最终达到一种艺术化的外部体现。要在教学中积极主动、推陈出新。正所谓“艺术无国界”,我们要开阔我们的视野,纳百家之长,补己之短。视野有多开阔,艺术就有多大成就,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要从现在的“小舞台”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大舞台”。要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并予以放大。
   总之,要拿我们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的素质和中专比,要拿我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本科比。要在艺术中培育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要在艺术中培育具有技术服务的人才;要在艺术中培育具有德艺双馨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其次,从多元化角度开发专业和课程建设。
   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就不得不使我们的人才培养面向多元化。但是单一的专
   业和课程设置,也是影响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因素之一。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要“以市场为导向”。为了更好的坚持和深入贯彻这一宗旨,就要首先了解市场是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因此,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应该着眼于市场,而不是固步自封的想专业。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而是更加需要情感审美上的需求和享受。也因此,演艺事业在我们的生活中悄然兴起,并处于蓬勃发展之势。各大企事业公司的开业庆典、活动庆典、节日庆典、年终晚会等等,都离不开演艺行业人的身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