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举重运动员选材考虑因素及方法

举重运动员选材考虑因素及方法

日期: 2010-8-16 10:05:45 浏览: 2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 要】 在竞技体育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的选材和选材所考虑的因素。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精髓,更是取得优异成绩夺取金牌的基础。
   【关键词】 选材考虑因素 选材方法
   1 运动员选材考虑因素
   1.1 遗传因素。所谓“遗传”,通俗地说就是父母将其各种性状传给自己的子女。由于运动员选材主要是选天才,而天才即指父母遗传给子女的先天条件。因而,遗传因素自然就成为选材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可以预言,今后选材准确性的进一步提高将不再是主要造生理学、生物化学、解剖学和心理学等,而是靠人体遗传学。
   1.2 年龄因素。主要指“运动年龄”是指运动员从参加早期训练开始计算的年龄,反映了运动员在专项竞技能力上的阶段性发展特点,具体表现在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最佳生长发育年龄,也即“运动素质的敏感发展期”,以及早期训练的开始年龄和首次出高水平运动成绩和创最高水平成绩的年龄。在运动员选材中,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1.3 竞技能力因素。竞技能力是一名运动员成才的必要条件,因而选材必须从选材对象的各个竞技能力实际潜力和现实再现两个角度去进行诊断和预测。竞技能力的现实表现主要从选材对象的身体机能、形态、生理、智力与身体素质、健康以及运动成绩等因素去考虑。竞技能力的潜力主要是指生长发育的先天条件潜力和训练方面的潜力,以及继续训练的个人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的潜力。选材应该以先天和现实表现上均较优越的青少年儿童为主要对象。
   1.4 专项因素。各个不同的专项由于起主导因素的竞技能力不同,因而选材时必须根据专项的需要来进行。例如,体能类项群应更多的从体能(即机能、形态、素质和健康等)去考虑,而技能类项群中的表现准确性项群则应更多的从心理能力方面去考虑。要想提高专项选材的准确性,就必须首先对各个专项的特点,以及专项起主导作用的竞技能力有一个客观的了解。
   1.5 个体因素。实际上运动员的某些高水平的指标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低水平指标起到一定的互补的作用。只要对专项起主导因素的指标处于较理想的水平,即使一些次要指标稍差,也可以考虑选材。因而,在选材中,也要考虑运动员的个体特点,从各个指标之间的互补和迁移关系上去全面、整体地预测和评价一名运动员成才的可能性。
   2 选材方法
   2.1 遗传选材法。我国学者徐本力根据人体遗传学研究成果及其自身的研究成果初步确立了一组遗传选材方法,其中包括家族选材法、环境选材法、遗传力选材法、染色体选材法、性别选择法、相关选材法、经络选材法、太阳黑子选材法以及双生选材法等。
   2.1.1 家族选材法。是通过对备选者家族情况的调查,对影响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某个或某些因素(性状)的遗传规律、遗传方式和遗传情况进行了解,从而以运动员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测评,决定取舍的方法。本方法是当调查某个选材对象的某个指标时,调查这个人家庭中若干代直系和旁系与这个指标的关系和表现,再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2.1.2 遗传力选材法。指通过对组成运动能力的性状的遗传力的研究,结合对备选对象直系或旁系亲属有关性状的了解,评定运动员在某方面运动能力的方法。遗传力选材方法主要用于最佳选材指标的优选。
   2.1.3 皮纹选材法。是通过对皮肤纹式的研究,探讨其与组成竞技能力各性状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这些特征和规律对备选对象的状况进行辅助测评,从而准确地选拔优秀运动员的方法。
   2.2 年龄选材法。年龄选材法是通过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年龄特征、儿少发育程度的鉴别以及各运动项群的适宜选材年龄的确定进行运动选材的方法。该方法的应用关键是了解人体生长发育和运动素质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及对儿少发育程度的鉴别方法。其发育程度的鉴别常用日历年龄与生物年龄的关系,根据青春发育高潮期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常用骨龄法、齿龄法,以及用睾丸和“第二性征”法来鉴别发育程度。
   2.3 形态选材法。形态选材法是指根据运动员的体型或未来体型的发展趋势,对其进行测量、评定的选材方法。主要有体型测量方法和体型预测方法。
   2.4 素质选材法。身体素质选材法指通过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测评,决定运动员取舍的选材方法。身体素质的测评指标应根据不同专项而不同,常用的指标有:握力、背肌力、腿力、屈臂悬垂、引体向上、俯卧撑、仰卧起坐、纵跳、跳远、不同距离跑、体后屈、旋肩试验等。
   2.5 机能选材法。机能选材法指通过对运动员生理机能的测评选拔优秀运动员苗子的方法。生理机能测评的指标很多,应根据不同的专项选择有针对性的指标。常用的测评指(
   标有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测评。
   2.6 生化选材法。生化选材法指通过对运动员生化指标的测评,进行运动员选材的方法。常用的生化指标有:血乳酸、无氧阈、血红蛋白、磷酸肌酸等。
   2.7 心理选材法。心理选材法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从心理素质方面选拔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的方法。心理选材的测评内容主要有:运动员心理能力(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方面。
   2.7.1 运动员心理能力测评。运动员心理能力又包括一般心理能力和专项心理能力。专项心理有力的具体测评指标常有:视觉反应时,起跑反应时,动作反应的迅速性与准确性测试,臂腿动觉方位辩别,动作频率及频率感,肌肉用力感,速度感测定,动觉时间估计,注意力测定,平衡力测定,计数耐力测定,空间定向能力测定,动作稳定性测定,九洞仪测定,抗干扰听力,记忆测定,时间知觉测定,视觉深度知觉测定,动觉时间估计准确性测定,时间节奏感测定等。心理能力常用心理测试量表和测试工具来测评,具体测评方法见心理测评方法类书。
   2.7.2 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测评。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性格、气质、神经类型、兴趣、能力、意志品质等方面。其中常用个性测试量表及运动员专项个性测试量表来测评。如神经类型测定方法有:感觉测定法、视听觉测定法、问答题测定法、数字划消法、排瓶法、声响记录法、808神经类型测定法、 安菲莫夫矫正法等。
   2.8 技能选材法。技能选材法通过运用科学诊断和经验判断,对备选运动员的技术和战术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选拔优秀运动员苗子的方法。运动技能选材法通常在中级选材过程中运用。
   2.8.1 运动技术测评法。运动技术测评法主要是对运动员的运动技术质量、技术容量、技术效果进行测评。主要方法有:询问(问卷)法、观察法、仪器测量法等。各运动项目均有自己独特的技术测评方法。
   2.8.2 运动战术测评法。运动战术测评法主要对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战术理论、战术质量、战术数量及战术效果等方面进行测评。常用方法有:心理测定法、询问(问卷)法、观察法、仪器分析法等。
   3 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总结出在运动员选材考虑因素和选材方法时有很多途径,要根据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少走弯路、才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为我国早日成为体育大国奠定基础。
   1 射击运动必须要发展运动员的力量耐力和静力耐力
   手枪动作的肌肉群工作原理是三角肌、冈上肌以及使肩胛骨回旋的肌九,前锯肌下部和斜方肌上部肌肉九工作,才能举起枪,持枪臂从向斜下方上举至水平位,指向靶纸上方适当位置,保持直臂外展,完成瞄准、击发动作。固定上肢、肘关节、腕关节的肌群的张力是举枪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女子手枪射击动作主要用力肌群,一部分是人体稍分脚持枪站立姿势中固定脊柱、髋、膝、踝各大关节的肌群;另一部分是持枪臂直臂持枪瞄准、击发的肌群。
   发展力量耐力,训练强度并不是主要因素,即使是采用小负荷强度进行练习,也会使力量耐力得以提高。在负荷强度安排上要符合专项的要求,保证练习时既有一定的负重量,又有相应的持续时间。力量练习可以每天进行,保持经常和不间断,但力量训练之后要特别注意肌肉的放松,因为练习后肌肉的放松有助于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避免疲劳积累。
   2 力量素质对稳定性的影响
   动作的稳定性是手枪运动员在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是建立在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教学水平等因素基础上的。影响枪支稳定性的最直接因素莫过于握枪的右臂,包括肩部用力、肘部用力、腕部用力、手部用力四种力量的坚持固定。不管采用的是提肩或塌肩方式,他的肌肉用力感觉都不是放松的,更不是向前伸的,而是收紧固定的,只是用力大小因人、因项不同而异。具备良好的力量素质是手枪运动员获得良好的稳定性和提高成绩的关键。
   3 肌肉力量训练的具体方法
   3.1 一般力量训练方法。
   3.1.1 发展上肢肌肉力量。肩部锻炼以肩带肌群的负重抗阻练习为主,采用杠铃卧推、俯背提拉杠铃效果较好。训练可以每天进行,注意逐渐增加负荷。运动员对同一重量的负荷, 经一段时间训练,由于力量的增强,原来的负荷变轻了,这时想取得训练的良好效果,就得逐步增加负荷,使负荷重新成为超负荷,经一段时间训练,由于力量的增强,原来的负荷变轻了,这时想取得训练的良好效果,就得逐步增加负荷,使负荷重新成为超负荷,不断提高力量水平。负荷强度以个人的最大负荷强度的50%以下的重量,一组做15~20次,组间歇30~50秒,连续5组。此外,哑铃直臂侧平举等方法效果也较好,哑铃重量12公斤为好,两手持哑铃垂于腿前,向两侧举起哑铃至肩高,使三角肌处于“顶峰收缩”位。
   3.1.2 发展腰背力量:在垫子上做仰卧起坐,躯干与大腿成70度保持10~15秒,连续10次为1组,练习3~5组。仰卧折体30次,4~6组,或者仰卧“两头起”20次,4~6组。背肌锻炼俯身微屈膝,两手各持哑铃垂于体前下方,以背阔肌的收缩力提拉哑铃至肘与肩高或略高于肩的位置,稍停,然后以背阔肌的张紧力控制哑铃缓慢还原。发展力量耐力训练可将几个训练手段编组循环进行,把女性爱美心理融进训练中,把健美运动的方法与体能训练有效地提高训练的情趣和乐趣,达到提高力量素质的目的。
   3.1.3 发展下肢力量。持哑铃深蹲或负重杠铃深蹲,主要练大腿肌群和臀大肌。双手各持哑铃置于稍高于肩的位置,或杠铃于肩上,控制稳,两脚自然开立约于肩宽,挺胸,腰背收紧。屈膝下蹲至最低位,然后大腿用力收缩蹲起还原。一组20至30次,连续5组。每周坚持3至4次的长跑或登山,通过心肺机能的改善,发展腿部力量和力量耐力,同时也培养运动员顽强的意志品质。
   3.2 专项力量训练方法:女子手枪的专项力量主要是静力耐力。静力耐力主要通过专项技术中的据枪练习来发展。要通过经常的、大量艰苦的空枪预习、密度体会和保持举枪等各种锻炼的手段来提高。
   3.2.1 据枪静力持久性保持。延长瞄准击发练习的时间,据枪50秒,间歇10秒,连续0~15分钟;据枪30秒, 间歇10秒,连续15~20分钟。
   3.2.2 增加瞄准击发练习时的负重。用超过手枪重量的器械进行练习,增强前臂肌肉的力量耐力,提高枪支的稳定性。
   3.2.3 用增加扳机引力。扳机正常引力为1公斤,可以加重至1.25公斤,练习一段时间,待食指单独扣能力有所提高后可调回正常引力,提高食指单独扣能力和扣中保持能力。
   3.2.4 运枪控制能力。右臂侧举拳心朝上拉皮筋练习,或手持1.5~2公斤的哑铃侧平举,发展三角肌及前臂肌肉力量,提高手臂运枪的控制保持能力。
   3.2.5 增加课时量。每课次一般45~60分钟,空枪预习要求每分钟举枪2次以上,每次击发后保持3~5秒,提高动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3.3 力量训练防治局部运动损伤。通过力量训练提高了运动员的局部负荷能力,提高了持枪的稳定性,提高了运动成绩。同时在训练过程中也发现,有些运动员于局部肌肉力量的提高,使原有的脊椎、腕、腰的陈旧性损伤得到康复,合理的力量训练无疑对有运动损伤的运动员还能起到功能恢复的作用。
   力量训练与专项训练必须有长期的计划,采用循序渐进、由小到大、由轻到重、技能与体能合理调整的方法。科学搭配全身主要关节肌群较多的静力性练习和适量的动力性练习,能有效提高手枪项目所需要的力量素质。通过冬训证明,合理安排一般力量训练与专项力量训练,能够全面提高力量耐力素质,提高运动员的持枪稳定能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同时对一些运动员的局部陈旧性损伤的康复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射击[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2 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胡声字.运动解剖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