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建筑设计与经济

建筑设计与经济

日期: 2012-6-18 23:32:20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科学,它既包括营造活动中的技术、原理,又包括时代风格的艺术体现,它是艺术和技术的系统知识。从一开始,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就受到来自内部与外部各种条件的制约和作用。从投资和回报的经济观念出发,保证社会资源的充分合理地利用,以求建筑作品的最大经济价值,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建筑设计又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在其不同的工作阶段,都始终贯穿着经济性这一理念。因此,重视建筑设计中的经济理念,实行对建筑作品的优化,保障社会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以求建筑作品的最大经济价值,不仅是评判建筑设计作品优劣的重要尺度,而且也是能否促进国民经济合理发展的关键环节。所以,优化建筑设计,合理控制建筑投资和建设规模,属于建筑设计中的经济理论问题,也是我们在建筑设计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建筑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运用人类智慧和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建造的满足人类各种活动的人工环境,而建筑设计就是联系和综合上述各种要素,通过对功能、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要求的综合考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建筑设计的目标是一个多元的目标体系,在各个目标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平衡发展的基本关系。建筑巨大的物质消耗在对建筑经济性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对建筑设计提出了经济合理性的要求,使建筑设计在经济条件的制约下进行。但是,建筑可以通过有效的设计方法,在建筑的总体布局、空间组合和技术选择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以有限的经济条件达到建筑的建设要求,或在限定的经济条件下创造出较多的使用价值。
   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性要求在遵循适用、经济、安全、美观要求的前提下,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民生活水平的现状以及建筑材料的供应情况、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使用效益;或在相同劳动消耗下获得最佳的使用效果,使建筑设计达到艺术性与经济性的统一。自从人类开始建筑活动以来,经济条件就表现出强烈的制约作用。无论具体的表现形式如何,无论建筑的等级高低不等,都离不开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支撑,而这两项资源又离不开经济条件的制约。因此,建筑也不得不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不管业主有何宏图大志,不管建筑师有何奇思妙想,都不能脱离具体的经济条件去加以实行。
   建筑与地域文化是当前建筑创作讨论中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多的文章对无视地域的现代主义建筑作了批评,更多的是强调了地域性的重要,提倡的是重视当地气候条件、材料、地域资源和社会文化的建筑创作。在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中也强调因地制宜,在运用高技术的同时,注重当地的气候、材料等特点,最大的节约资源,应该说因地制宜的绿色设计原则,与建筑本土化的创作是一致的。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方兴未艾,人们对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和意义也有了深刻的理解。然而,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兴起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障碍。我们面临问题的独特性决定了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既有经验,不能简单机械地引进高昂的绿色技术和产品。我们应该立足于本土建立绿色建筑,选择可行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因地制宜,积极适应建筑立地的环境条件。发展有地域特色的绿色建筑。发展地域性绿色建筑必将成为绿色建筑的一个发展趋势,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一抹新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建筑师在经济条件的制约下就只能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相反,有许多建筑师也正是在这种苛刻的限制条件之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看似毫无用武之地的境地中,创造出无数的经典作品。例如我国侗族村寨的􀀁风雨桥􀀁,利用短小的木材解决大跨度问题,即充分利用了材料资源,又有效的减轻了劳动负担,同时也简化了操作程序,展现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才艺。同样,生活在盛产竹材的东南亚山地的少数民族,利用竹子建造的桥梁可以媲美于当今的斜拉桥。应该指出,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项目投资最有效的手段。除了设计人员必须强化建筑经济意识之外,如果财会、概预算人员不熟悉工程知识、不了解工程进展中的各种关系,只是单纯从财务制度的角度审核开支,同样难以有效的控制项目投资。因此,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技术合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项目投资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才能真正达到建筑设计的基本目标。
   境,创造环境。建筑设计走向多元化张华博士作为建设部直属最早实行股份制的设计公司之一的北京三磊建筑设计公司的董事长和设计总监,同时还是香港建筑师协会会员。多年的国内设计经验以及和国外设计机构的长期竞争与合作的经历,让张华对中外建筑艺术的认识不仅是局限于表征,更伴随着对中外设计力量对比、设计思路、发展变化的体验和思考。在国内建筑设计领域趋于多元化的情况下,张华认为,中国建筑师登上历史舞台的机遇已经到来。建筑设计日趋多元化张华认为,国内建筑设计领域,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多元化,主要表现就是建筑设计界不再存在主导的价值标准。在二十年前,现代主义占主导地位,有一种相对明确的设计主导思想。而现在没有特别明确的价值标准,基本上大家都在根据不同的场地特征、地域特征还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市场的情况做出各种各样的尝试,反映出建筑师对各种影响因素个人的理解。出现这种特征的原因是现代主义的设计实践积累以及建筑设计界集体的反思,建筑设计虽然还没有跳出现代主义的圈子,但在继承和批判的时候,加入了很多多元化的思想。同时,技术手段的发达,为建筑师提供了多样的可能性,目前似乎只要是建筑师想到的,技术上基本都可以实现。更开放的环境使建筑设计界对各种文化的包容性增强,大家更容易接纳新生事物。市场更加追求变化。种种因素造成了建筑设计的多元化。在建筑设计日趋多元化的情况下,中国的建筑设计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也存在几个问题。张华对这些问题做了个简单的总结。首先是过度设计。每个业主和建筑师都希望自己的建筑是最有特点的标志性的,反映在设计本身,就是在体量和造型等方面盲目追求复杂,矫揉造作。张华说:“仅仅做到复杂不等于优秀,也不等于不平庸。”其次是平庸的设计比较多。张华说,目前建成的一部分建筑不要说建筑所表达的文化特质,很多建筑,基本的比例、尺度、色彩搭配等基本层面还没有解决好。这样的最基本功能都没有做好的建筑,将来就有可能成为建筑垃圾。
   第三是对建筑的细节重视不够。很多优秀的建筑很简单,但特别有味道。这体现了建筑师对细节的构造特征不懈追求所表达出来的整体的美感。而目前国内设计周期太短,没有很多的时间放在一个作品上。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设计者缺乏耐心追求细节。经常一个建筑设计得很好,表现图也很漂亮,而一旦建成,就和表现图完全两样。一方面表现图可能有美化的成分,另外一方面,一个好的设计要在建设的全过程把每个细节都贯穿下来,就特别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和甲方、施工单位、设计顾问等很多人合作好。建筑设计界目前都在谈对一个建筑的控制力的问题,就是指建筑从构思到概念形成,一直到最后每一个节点都要得到控制。
   应该更注重环境,过度设计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建筑的体量和设计所使用的手法没有道理,不是从研究场地、功能、使用方式、建筑和周边的关联出发。这是中国建筑师和外国建筑师思考设计的主要区别之一。很多的设计都是给一个规划设计条件,大家都在一个红线里做文章,对周边的情况研究比较少。张华分析说,中国目前城市的变化太快,刚刚与周边的建筑找好关系,过两天,这个建筑就拆掉了。城市的快速增长可能导致了这样一种思维习惯,但国外建筑师更重视对建筑周边环境的思考,这一点值得中国建筑师重视。
   对于中国建筑设计界的未来,张华表现出巨大的信心。他说,最近中国建筑师已经完成了不少优秀作品,尤其是一些比较好控制的小型建筑,在建筑创意、细节把握、建筑文化特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成熟的建筑师已经形成共识,都在追求做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和有价值的建筑,而不是建筑垃圾。能表达当代中国建筑师精神的语汇呼之欲出。经过这么多年的建筑实践,一部分中国建筑师已经走过了把做设计当作纯粹谋生手段的阶段,随着收入的提高,建筑师开始重视作品的社会责任,把一个建筑设计看成设计师自己精神的一部分。中国建筑师有着世界上最多的实践机会,视野也因为国外学习回来的人逐渐增多以及出国考察、各种展览、论坛、媒体的信息越来越多而变得更加开阔。中国建筑师开始有信心和机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加强年轻建筑师的培养,同时,如同张华所在的公司一样,很多国内设计单位都会和国外设计公司有很多的接触,一起合作项目或者面对面竞争。张华说:“我们与国外设计单位合作,不仅是为了完成一个项目,而是有目的地看他们如何管理、如何进行思考。有时候,我们是一种竞争关系,各自提出各自的想法,很多时候,我们国内的设计单位在思路上并不落后于国外优秀的设计机构,但在对细节的控制力和项目管理方面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另外,国外优秀的设计机构整体素质相对较好,基本上每个人的基本功、见识都不错,国内优秀的建筑师和国外的相比,并没有大的差距,但如果比较一个团队的实力,就能发现国内的一些年轻建筑师还有些欠缺。中国青年建筑师肯定是中国的未来建筑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的责任者和完成者。引导年轻建筑师的发展,主要在于建筑教育。首先要重视的还是基本功。建筑师是要用形象来思维的,脑子、眼睛要对色彩、形象特敏感,大部分建筑师都是靠教育培养的。基本功还表现在表达能力,包括手画的功夫和口头的表达。再有一个需要重视的是创造力的培养。中国和国外学生的实习作品差别特别大。中国学生在画房子,而国外的学生画的是形象。有了创造力的基础之后,才能更好的解决房子的问题;如果缺乏创造力,将来就只能照抄,在创作上没有激情,语汇贫乏,因此,中国的建筑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创造力方面的培养中国建筑师的团队精神和创作的欲望。要积累广博的知识,能了解人的复杂情趣,更好地为人服务。
   经典建筑是和谐社会的需要。人居经典的理念,是我们基于对建筑方面的理解和认同。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又不断创新发展。经典的思想在于不断贯彻和传承。我国建筑行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与快速发展以及人们不断增长的居住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今年五月,国务院出台的“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的具体要求”,这是新时期我国建筑方面的进一步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的权威性、时效性、建筑面积性、适用性、建筑文化层面上进行更多、更深入的探索,以便更妥善好的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为此,今年举办竞赛的主题是“保护生态、节约资源、发挥民族特色”。这次竞赛的目的就是贯彻这一要求:使我国规划、建筑设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就树立起保护生态、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发挥民族特色,推动我国人居建筑环境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后,将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对竞赛主题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通过这种竞赛活动,从学术的前沿,探索和谐的建筑形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引领我国建筑规划设计和房地产发展方向,力争在项目的具体规划设计建筑过程中,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在我们注重解决人们住宅需求的同时,关注环境、关注未来,为我们创造一个和谐友好的社会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