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通识教育与经济学教学

通识教育与经济学教学

日期: 2012-6-10 23:10:59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牟丽

摘要: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在高校普遍开展通识教育背景下研究了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本文认为在作为通识教育课程而开设的《经济学原理》中,选择案例应把握好基本性、贴近性、多面性的原则,同时注意恰当选择案例、及时更新案例、案例与其他教学手段综合应用等问题。
关键词:通识教育  经济学原理  教学方法
        目前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中日益受到重视,许多高校都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通识教育的开展也影响到一些学科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尤其是一些基础性学科和文理交叉学科,如《经济学原理》,本文即在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背景下分析《经济学原理》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 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非专业教育部分,是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教育。学海网(www.xuehai.net)通过一些课程的设置和开设,培养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具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公民,陶冶当代大学生的情操,促进在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的“通”,是融会贯通的意思,“识”则指见识或视野。
        通识教育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是美国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产物。对我国来说,建国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缺乏,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专业教育”为指导思想,“通识教育”被忽视。到了80年代末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高等教育中过度强调专业教育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各高等院校逐渐认识到高等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未来成为各领域的专家打下坚实的基础,于是高校开始提出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育,如拓宽专业口径、进行文理科渗透等。2世纪90年代中期,华中理工大学率先实施了素质教育。到了1998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随后在全国建立了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随着这些文件的出台,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拓展。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通识教育或者说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中全面推开。
        二、 通识教育课程中的经济学案例教学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健康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勇于探索的未来建设者。《经济学原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我国也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期,各种经济现象非常丰富,因此《经济学原理》被许多学校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通识教育课程所开设。但是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没有系统学习过前期基础课程的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这就要求通识教育课程中的《经济学原理》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变,以利于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在作为通识教育开设的《经济学原理》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兴趣和增强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引用案例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引用案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巩固所学知识;案例使用得当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在选择案例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基本性原则。与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相比,《经济学原理》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门课程,其理论内容更具有概括性,或者说基本性。即只讲授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原理,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要包含经济学的基本要素。例如微观经济学部分的市场结构理论,应该选择与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这几种市场结构相对应的行业,如农产品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公共产品市场,这几类行业中产品价格的制定、产品的替代程度、厂商的垄断程度等多个案例来阐述相应的理论知识。在宏观经济学部分的通货膨胀理论,应该选择通货膨胀的表现、通货膨胀的类型、通货膨胀的影响等方面的案例来说明所涉及的知识点。不管是微观经济学部分还是宏观经济学部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都有丰富的现象和典型案例。选择合适的案例,不仅有助于提高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理解,也能更好的实现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知识基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其次,贴近性原则。西方经济学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的理论分析和总结。不管是微观部分还是宏观部分,其许多经典案例都来自欧美发达国家。虽然这些案例很好的揭示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但毕竟不太适合中国转型时期的特殊国情。而且在校大学生社会经验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尤其是对于接受通识教育而学习《经济学原理》的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对许多案例中所揭示的现实经济问题更是缺乏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经济学基本理论,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应该尽量选取学生生活中或学生身边的现实事例来讲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更好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例如微观经济学部分的成本理论,在讲解“沉没成本”这个概念时,可以针对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的实际现象,以谈恋爱为例,在恋爱过程中所发生的金钱开支、耗费的时间、投入的感情等都是沉没成本,对学生讲清楚付出后无法收回的沉没成本的道理。而在讲解“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时,以读书升学为例, 接受高等教育虽然提高了自身素质,但是也放弃了其他的机会。如果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而不是读大学,也能够获得收入,甚至收入还会很高,这种为了读大学而放弃的收入即为读大学的机会成本。这样结合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深入浅出,不仅能够讲清楚抽象的经济学基本概念,还能够培养学生理性决策的习惯,更好的面对人生中的成功和挑战。学海网(www.xuehai.net)       第三,多面性原则。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以拓宽学生视野、消除专业隔阂为目标。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门课程,《经济学原理》在教学中力求使学生养成用经济学的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这就要求在选择案例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仅要针对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大学生身边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还要涉及人们生活中关注的一些热点事件,如“明星的巨额收入”、网络红人 “凤姐”等。以这些大学生广泛关注的热点事件为案例,在课堂讨论中讲清楚其中包含的经济学原理,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以达到了解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
        三、 通识教育课程中经济学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门课程,在《经济学原理》的教学中,通过运用生动形象的案例,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要运用好这一教学方法,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案例的选择要恰当。在经济学的教学中,虽然有一些典型案例,能够很好的解释经济社会现象,如“外部性”理论时使用的“蜜蜂和果园”、“灯塔”等,这些案例可以长时间使用而不衰,但并不是每个案例都适合这样使用。如微观经济学部分的“垄断”理论,“波音兼并麦道”、“美国电话公司拆分”等案例虽然能很好的解释这一问题,但是这些案例毕竟来源于国外,对于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进行深入分析。而作为通识教育开设的《经济学原理》课程,由于授课对象为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相对来说对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理解的不够深刻,因此在选择案例时最好选取来自于我国经济现实、学校所在地以及与广大群众日常生活切实相关的事例,如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行政垄断行业的作为和影响。这样的案例贴近生活,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案例应及时更新。在经济学的教学中,有一些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能深刻反映教学内容的经典案例,如有关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案例,这些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被长期使用。但是现在的在校大学生都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90后一代,不要说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没有感性认识,就是对20世纪末期的一些重大事件也没有什么印象。如果每次在讲到“经济危机”这一问题时,都引用1929-1933年危机或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显然就比较过时了;而如果分析2008年的金融危机,如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对各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学校所在地的经济表现等新的案例,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密切关注新闻事件尤其是当地发生的经济现象、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的最新观点、国内重要期刊的文章和报道、网络媒体所反映的最新经济动态等,如2008年以来我国多次降息及今年以来的加息对居民储蓄和投资的影响等。将这些最新的信息及时进行整理,并补充到自己的案例库中。
        第三,应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虽然是一种普遍被采用的方式,但多数情况下往往是随堂穿插一些小的事例以说明知识点;或者仅仅由教师讲解事例,提出问题并给出回答,学生只是被动的听,形式比较单一。这种方式一般只适合于较为简单的知识点,如果是比较复杂的经济问题或现象,就难以发挥作用了。如果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设备、小组讨论等,则会突破这一局限。如在讲解 “逆经济风向而行”的宏观经济政策时,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理论内容,可以结合2008年以来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让学生在课前先查阅有关资料,如2008年以来各国的经济表现及应对危机的措施,在这个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堂讨论;还可以进一步讲解2010年以来美国提出的极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最近应对债务危机两党所做的妥协,并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视频资料如各国的经济形势、美国两党的辩论等,对这些资料给出点评。这样多种教学手段综合使用,既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更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金丽, 张守凤.参与式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年第1期.
[2]陈银娥,刘健.关于《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理论月刊, 2009年第12期。
[3]孙海涛,李东,王维. 关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思考. 贵州社会科学, 2009年第7期。
[4]康全礼.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反思. 江苏高教, 2009年第2期学海网(www.xuehai.net)转贴于学海网(www.xuehai.net) https://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