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培训浅谈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培训浅谈

日期: 2011-11-28 12:18:38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朱孝伟

【摘要】面对社会新形势,职业教育还存在着办学模式单一,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改革滞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必须改革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教学体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调整课程结构,以新的教学法去培养新型技术人才。
   【关键词】人才需求 项目教学 师资建设 课程设置
  
   我校是一所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一体化、电脑文秘、信息技术、旅游、电算会计专业为主的中等职业学校。其中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是我校的重点建设专业。它是音像视听设备制造与维修、制冷制热设备制造与维修、电力设备安装与维修、部分计算机制造与维修相结合的,多种行业的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需要,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能,能在电子、电力生产第一线从事电子产品装配、维修、调试等方面工作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一、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的生产基地,也是整机产品的生产大国,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机、汽车、手机、个人电脑、数字影碟机等的产量在世界上均名列前茅,同时也是最大的电子及通讯产品消费市场,许多产品,如彩电、手机、通讯设备和集成电路等产品远销海外市场。预计在今后的10年内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
   我国的电子产品制造业主要是以加工业或制造业为主,行业的发展在最近几年里出现了一些新的势头,一、合资企业的比例正在不断地增大,2002年以来,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连续几年超过500亿美元,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电子、制造业的国内外企业增长迅速,对劳动者的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二、电子整机产品加快国产化;三、各企业都向专业化发展,以求取得规模效益;四、企业为技术改造投入的资金大幅度增长。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对人才需求的增长。
   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调查结果
   1、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信息通讯类的科技公司、电子整机类的生产、电器制造公司对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每年都需要一批技能操作工人来充实生产第一线,而这类人员70%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他们主要从事装配、调试、维修及生产一线的管理工作。
   2、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已达95%以上,但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和满意度不是很高,工资待遇在1500—1800元左右。
   3、企业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岗位群的要求
   根据毕业生的岗位调查和生产企业对毕业生适应专业岗位群的要求,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汇总如下:
   1)、知识结构
   文化知识:具备中等职业教育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一定的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一定的社会创业知识。
   基础理论知识:熟悉上述电子电器设备采购、推销、调拨、储运及办理索赔等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电工、电子、机械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相关电子电器设备的控制元件及典型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相关常用元器件性能及功能的基本知识;熟悉上述电子电器设备生产、检修、经营职业岗位的规范和职业道德。
   2)、能力结构
   一般能力: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社交能力;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
   职业能力:具有较扎实的焊接基本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的常用检测仪器(含仪表、设备)和工具;熟练操作和使用常见电子仪器能力;电子整机装配、维修、检测能力;控制系统的安装、操控、维修能力;简单电子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力;阅读电子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力;阅读电子整机线路图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能力。
   4、企业对毕业生的使用情况
   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的使用和培养方面,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是非常重视的。对新就业的毕业生,采用岗前培训,让其充分了解企业。对已上岗的毕业生,采用师傅带,人事部门定期考核的办法,让他们尽快熟练工作。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受到普遍欢迎。
   三、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现状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现状:1、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分数过低,致使部分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各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这些毕业生由于文化理论知识不足、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以及专业基本技能训练较少,所以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如:看不懂电路图、不熟练操作和使用常见电子仪器等。2、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近几年,虽然我们加大了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但一些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仍然居高不下,怕吃苦,眼高手低,适应能力差。他们把企业给多少钱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去正确选择职业。3、职业学校教学经验不足,教学内容理论性偏强,技能培训方面不足,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差。
   四、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
   一)、开发教学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
   ①.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基本指针。
   ②.根据教育部职成教司[2000]1号和2号文件的精神,在深入调查社会需求及生源状况的基础上,对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
   ③.认真总结各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模式与先进经验。
   二)、调整专业培养目标
   知识方面:以“够用、实际、实用”为原则,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电子技术、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技术、音响设备原理与维修技术、制冷空调设备原理与维修技术、工厂电器控制原理与维修、单片机与PLC技术、Protel电子绘图、仪表与测量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力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
   能力方面: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具备装配维修音视产品的能力,维修制冷空调设备的能力,电力设备安装与维修的能力,能获得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操作中级证书、电力安装进网作业许可证;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通过省计算机一级测试和Protel操作考试,获得等级证书;具有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消化、吸收和应用的基本能力;了解现代制造企业的运作模式,以及生产第一线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等。
   素质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安全环保意识、品质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较好的协作能力、公关能力、适应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非技术性的相关能力。
   三)、专业教学计划的特色
   1)突出技术应用能力训练
   根据“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以电工电子技术为基础,以电子装配、维修、调试为核心”,重组、整合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突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与职业素质培养。在课程开发上,采用“精简、压缩、增加、综合”的方法,精简重复交叉的内容,压缩不必要的内容,增加与专业能力培养密切相关且应用广泛的课程,把培养某项综合能力所需的课程内容按照知识点和技能点加以筛选综合,形成新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用实际问题作为引导,即从实际入手,先学习有关技术的应用知识,然后再学习比较抽象的理论,并注重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对重要的专业理论都在明确的实践背景下加以介绍。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容量,尽可能在实验室或实训场所“采用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实行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在教学设备上,依托企业的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指导力量,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最新的实用技术,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2)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1.项目教学法的提出
   电子电器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社会需求很大,但是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不高,面对社会需求,中职教育既要适用社会需求,又要顾及学生的现状,就要求我们探索一种既适应中职教育现状又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培养出一批有较强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初级实用型人才的教学法。把“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中职电子电器教学,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德国教育专家弗雷德•海因里希教授倡导的教学理论。是一种培养实用型人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中职电子电器的许多实际操作课程,如《音响设备的维修》、《楼宇自动化的安装》等均可应用项目教学法。
   ⑴项目教学法的特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结;必须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⑵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传统教学目的,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以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学生听从老师的指挥,外在动力十分重要,老师挖掘学生的不足点以补充授课内容项目教学目的在于运用技能和知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出选择,学生的内在动力充分得以调动,老师利用学生的优点开展活动。
   3)夯实基础教学,增加计算机教学课时
   根据学生入学情况,强化计算机应用等工具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除了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了Protel等课程,突出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并取得相关技术操作证书。
   4)推行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培养目标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围绕“一专多能、一生多证”,建立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实训三大模块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每个模块包括若干实训课程,并配有实训大纲,每门实训课程由若干独立的基本训练单元组成。系列实训课程主要包括电工电子实训、家电维修实训、电视机维修实训、电力设备安装与维修实训、毕业实习等,做到实践教学二年不断线,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要求的各项专业技能;让学生参加劳动部门及安监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入网电工证书,并利用产学结合,让学生参与生产及就业环节,完成第一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毕业后就能顶岗。
   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中等职业学校推广五位一体,即“教、学、研、训、产”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教学内容中渗透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二是在教学方式上建立实训中心、教学工厂,多让学生在实训中学,用实践渗透理论;三是在教学过程中由校内向校外、由教室向生产现场延伸,与企业搞校企合作,与高校搞校校合作;四是在教学效果上通过嫁接、转化、推广和应用新科技、新工艺,培养出一大批能熟练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在建设一支“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时,应采取以下五种做法。
   1、电子电器应用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
   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必须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的锻炼。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的教师一般要求完成以下几项任务:(1)开展专业的社会调查,了解本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带着教学中的一些课题,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提高教学质量。(3)加强学校与学校的经常性沟通和联系,为“教、学、研、训、产”结合建立纽带。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体现以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在实训室设置了小家电维修实训室,所用的设备不是以前用的实验台,而是真实的家用电器,让每个学生动手测量维修和维护,教师结合多媒体在实物面前将理论渗透给学生,学生在实物面前在接受理论知识就容易了。
   3、在建设专业教室、教学工厂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技术开发能力
   根据专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在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建立了专业教室,并逐步形成了集“教、学、研、训、产”为一体的教学工厂的模式和格局。要求专业教师根据教学与生产、技术开发应用紧密结合的指导思想,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结合学校的生产线自行研制、开发、安装专业教室和教学工厂中的教学设备与设施。为提高电子电器应用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把校园防范报警、电视监控工程交给电子电器专业的教师,这些教师全力以赴,从设计到监控头的制作以及监控布点、设备选型、线缆测试、设备安装调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这项工程,不仅锻炼提高了教师队伍,还为以后承接工程奠定了基础。
   4、鼓励教师面向企业,直接参与技术开发、技术转化与技术改造
   学校积极鼓励专业教师走出学校,面向企业,面向生产,主动开展科技服务,承担科技项目。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开发产品,转化科技成果,让他们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使理论与实践,生产、科研与教学得到了紧密的结合。
   5、组织多样化的教师学习形式
   电子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术。为了适应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发展的需要,在今后2—3年内,学校投入5—10万的学习经费,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和自我更新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多样化的教师学习形式,建立有效的学习型组织。请进来,就是把专家请到学校来培训教师掌握EDA技术、PLC应用单片机应用等新技术。送出去,就是把教师送到高等院校学习微机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数字控制系统等核心课程。自我更新,就是通过教师自学、自修、函授等自主学习形式,掌握汽车电路、电脑机器人等新课程。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师学习形式,使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新课程、新技术能及时走进课堂,提高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发展潜力
   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要求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所必需的课程的有机构成。课程设置不仅要包含必要的知识点和技能训练,而且还应充分考虑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求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建议学校开设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实验班,加大技能培训力度。
   六、借鉴德国双元制的职教理念,认真做好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工作,充分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开展校企合作教学。让学生到厂矿企业参加生产实习,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熟悉生产设备的操控程序,培养他们的技术应用能力。
   (六)、更新教学理念,突出技能教学,实施以技能操作为核心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以“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用中求创”的教学原则,指导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掌握技能的要求出发,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评价标准。在2—3年内,完成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块设计并全面推广实施模块化教学。
   七、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要切实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工作,转变学生就业观念。而学生就业思想的转变取决于学校教育思想的转变。中等职业学校要在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式下,及时转换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视角,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用自己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竞争择业或开拓创业,在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八、结语
   通过以上的改革,能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协作配合工作的能力,同时教学质量能得到提高,对存在的问题得以发现和改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相应的能力,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南.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刘文静.项目教学法.中国教育出版社,2006,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