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职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职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日期: 2011-4-23 21:00:53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胥丽华

内容提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随着人们对心理教育内涵的认识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那种把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看成是游离于心理发展之外无足轻重的观点,或者把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看成万能的观点,都是片面的、错误的。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和自我教育的内在要求,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补救性 预防性 发展性 自我教育 自我心理修养 心理素质 理性认知
   一、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随着人们对心理教育内涵的认识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补救性、预防性和发展性,这三种心理教育常常是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分辨的。从时代特征看,当代中职校学生与以往相比,个性心理特征表现为三大突出变化,即从接受转向思考、从闭锁转向开放、从关心书本转向关心社会。从群体心理分析,当代中职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普通高中学生既有年龄特征的共同性,也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从心理发展过程看,当代中职生的认知模式逐渐倾向职业化,他们的职业道德和情感发展比较快,职业意志活动更具有了理智性;从个性心理特点看,当代中职生鲜明而强烈的职业成就动机,但是学习动机较复杂,层次偏低。
   二、正确认识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对中职生的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校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条件
   那种把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看成是游离于心理发展之外无足轻重的观点,或者把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看成万能的观点,都是片面的、错误的,是不利于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中职校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除了学校之外,还有家庭、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要考虑好这些条件,特别是应当积极争取社会、家庭的配合,多方面加以指导、相互协调,才能使这些因素作用力的方向趋于一致。
   2、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和自我教育的内在要求,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将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这种外部力量转化为学生本人的内在需要,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到正确的成长方向和发展轨道上,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3、中职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
   中职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因为,学生心理品质的矫正和完善,个性的发展与人格的健全,职业心理素质的真正提升,情感智能的培养,都不能一概而论、也不可能立竿见影。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只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允许出现反复,但不可能有急功近利的想法和作法。教师要在学生心理发展的慢慢进程与反复中看到成长和进步。对部分“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更应如此。
   三、教师要善于引导中职生学会心理自助
   自我教育是提升中职生心理素质最基本的途径。克服心理障碍,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首先是学生自身的事情。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学生归根到底是自己教育自己,在他自己身上,而不是在别的任何地方发生着长期地决定他的行为的各种影响的决战。”
   自我心理修养的过程,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自我心理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在心理上自我帮助、自我服务的过程。这个过程显然不是学生个人闭门思过的过程,而是一种自觉心理学习的过程,一种自主心理构建的过程,一种主动接受心理教育的过程,也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过程。
   总而言之,加强中职生自我心理修养的途径很多,方法也很多,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尤其是教师要关注学生心理上自我帮助,自我服务的过程,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修养的重要作用,具有自觉激发、保护和增强自我心理修养的动机和愿望;能够学习应用有关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制定自我心理修养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能够正确掌握有关自我心理修养的一些具体方法,学会理性认知、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巧妙运用心理暗示和心理防御机制,掌握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自我心理训练。积极参加生产实习训练,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培养、完善良好的心理素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