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教师成长的阶段性特征浅谈

教师成长的阶段性特征浅谈

日期: 2011-1-13 16:14:59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都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 冷琪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成长直接关系到新课改的成败。而长期以来教师成长受应试教育影响颇深,本文就教师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做出探究,并提出了在新时期,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成长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成长 素质教育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承担者和实践者,教师成长能否与新课程改革所主导的教育发展同步,将直接关系到新课改的成败。而教师成长走的是怎样的一条路,究竟应该朝向何方?对此问题作出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教师成长的脉络。
   从过程上看,教师成长多是受外部教育政策与要求引领的,教育政策的落实越是深入,教师成长的特征就越发明显;教师成长的“成熟度”是由教育政策引导的教育变革的环境来决定的,外部教育环境和气候越是浓厚,教师走向成熟的步伐就越发快捷。而从效果上看,教师成长中外部特征的越发明晰,与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不是直接对应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把握教师成长的脉络,揭示教师成长的规律,就有必要对教师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做出探究,这对当前深化教师教育来说,也是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的。
   一、应试教育打造出的特定阶段的教师成长特征对中国教育变革影响颇深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围绕高考,一种以应试为手段,以选拔为主要特征的特定时期的教育变革,以其前所未有的强劲,很快廓清了教师成长的蓝图。这一蓝图就是:吃透教材掌握题型——题海训练全面应试——轮番预选寄寓期望。这个结构最基本甚至是全部的功能就在于对知识的继承和积累。那些刚刚步入教育春天并焕发了青春的教师,对突出个人成绩、个人价值(主要表现为升学率)的表现欲异常高涨,对埋头于题海训练、大幅提高升学率抱有极大地热情。以至使这一阶段特定的教师成长蓝图变成现实的进程大大加快,“应试型”教师成长特征很快明晰了起来。从当代教育建模的过程上考察,这一合乎应试教育之需的教师成长特征,用了仅仅几年的时间便步入到了“成熟期”。以至使步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教育应试越发走向片面:题题题、练练练、算算算、分分分,造就了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壮观景象。见分不见人,见物不见人,见眼前不见长远,成了当时中国教育现状的写照。
   “吃透教材掌握题型——题海训练全面应试——轮番预选寄寓期望”这一特定时期的教师成长特征,在非常隆重而又热烈地奖励氛围中不断得到固化:好教师,就是会解题的教师;优秀教师,就是对提高升学率有办法的教师;成功教师,就是因有高升学率而经常受到嘉奖的教师。这一奖励取向,更使那些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的新成员,加快了“入乡随俗”的归顺进程。就这样,承载着应试教育“魔力”的这一教师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如传接力棒似的在一茬茬新教师中弥漫着,传染着,渗透着……今天,我们从相当多走上新课程讲台的教师身上,依然能感受到这一特征的张力。
   二、素质教育催生出了教师成长的新内涵
   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教育得到了非常快速地发展。但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二十一世纪的挑战,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世界竞争的加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仍旧日益突出。经济效益低下,产品缺乏竞争力,农业技术得不到普遍推广与应用,资源浪费与生态破坏严重,人口增长过速等等,无不显现出教育在造就人才的质量与速度上存在不足,给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造成了严重困难。而这一切,在其根本上则就是应试教育盛行不衰的使然。在一定意义上说,得到固化了的适应应试教育的教师成长方式,是其实际缔造者。而在此间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则已跨出与工业经济文明相适应的以知识普及与扩张为主要特征的时代,积极主张对人的个性、创造性、自主性与自信心的培养,提倡“卓越教育”。也就是说,国外已经把人的“内涵性素养”纳入了教育视野,事实上,“世界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了他们的国家战略。在这样一种比较严峻的国际竞争态势下,如何唤醒中国的教育良知,将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如何把教师从致力于应试的“泥潭”中导引出来,集中精力于学生的素质发展和培养,发挥刚性的教育政策的导向作用已显得非常迫切。为此, 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法律性文件的方式,明确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定为中国发展的战略重点。有这些重要文件的推动,中国教育自九十年代中后期,发生了重要转型:应试教育逐渐淡出,素质教育健步登台。
   素质教育催生出了教师成长的新内涵: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以引导为手段的意识、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为目的的意识。这一新内涵,将促使教师角色逐步实现从“关注学生升学”到“关注学生素质”的转变;从“全面为学生设计”到“引导学生自己规划设计”的转变;从“顺试(考什么教什么)而为”到“顺性(围绕学生个性)而为”的转变;从坚持“落榜者无为”到坚信“人人皆有为”的转变,“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能动、全面发展”,是这一阶段教师成长的重要推进力量。从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上看,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成长特征应该是:“捕捉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育人策略有效性的鉴别与组织——教育行动规律的揭示”。面对世界竞争所突现出来的知识普及与扩张态势,教师成长的这一阶段性特征表现出了三个方面的功能与作用:一、教师不再把现成的知识传授当成工作的全部,而是从“知识爆炸”中提炼出“教育问题”,这是衡量教师工作是否有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二、教师不再以教科书、资料、题库为全部的研究对象,而是针对学生的实际与学习需要进行卓有成效地工作策略与方法组织;三、教师不再一味强调学生习得多少,而是不断省察自身,看教育行动是否合目的、合规律、合价值,体现出较强的教育自主性。值得关注的是,适应于素质教育的教师成长,因受到“高烧未退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特征一直难以得到明晰,这一时期的素质教育实践仅仅是依靠与之相顺应的而且是为教师所掌握的外部组织形式与手段在维系。这就是这一阶段素质教育效益之所以不高的原因。
   三、新课程改革赋予教师成长以更新的内容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导向思想,在实践中对教师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这一作用,廓清了素质教育条件下教师成长的“人本化”取向,突现出与应试教育的本质不同。但,鉴于教师在成长中对素质教育思想的汲纳要有一个过程,由外部的导向拉动到形成教师个体内在驱动的转换也同样需要一个过程,也就是说,教师成长由“全面应试”向“全面素质”的转型不是一朝一夕可就的。正因为此,我们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师多用外部规范体系、社会期待要求来看待学生,而忽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内在需要的倾向,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以人为本;存在着教师过多的强调自己的学识、经历与经验的重要,突出教师权威的倾向,而忽略了真正意义上的对学生的尊重;存在着教师多用“静止”、“静态”甚或是“死”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倾向,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接受教育、正处发展中的人的存在;存在着教师有意或无意、自觉或不自觉地破坏学生学习心境,使学生的意见、观点和发展权利得不到应有重视的倾向,而忽略了教育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作用;存在着教师依然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授人以鱼的倾向,而忽略了对“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师本分”的理解与实践。那么,如何克服教师成长中这样一些不利于素质教育整体推进因素的影响,创造教师成长的新特征呢?
   众所周知,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以知识经济时代突现出来的对知识的创新与探索为重要背景的;是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为根本宗旨的;是以推动中国教育朝着人的全面发展方向转型为根本目标的。这样的新课程改革无疑也构成了引领教师成长的非常重要的完善标准和激励力量。从这一阶段教育变革的本质上看,教师成长应是把教育实践中的全部精神因素都集中倾向于“人的发展内部”,十分强调人的品质、人的涵养、人的生命价值在教育中的突现。与此相顺应的教师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为:
   1、不断整合个人经历,构筑个性化的教育灵魂。教师能够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上,体悟出教育活动给受教育者带来的影响,并着力把这些“影响”整合起来给予定义,规划出自己在教育行动中的实施步骤。这就是个性化的教育灵魂。前提是:教师是接受过专业化教育的人,有着一定的哲学基础和思想理论基础,从而把新课程实施放到自己的“哲学视野”下来理解和实践;教师是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人,懂得“文化育人”的道理及其重要,从而把新课程实践与教育文化的营造紧密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
   2、习惯于对教育不当行为的检讨,建立基于教育理想上的教育思维。教师的教育理想,最高的莫过于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国家栋梁,而自己则能够尽情享用桃李满天下的乐趣。基于这一理想上的教育思维应该是,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成长为例:仅熟悉低年级语文教学——传授知识的思维;精通小学语文教学——善于智育的思维;通晓小学教育——培养人的思维;深谙教育方法论——发展人的思维。从“熟悉”到“精通”,再到“通晓”、“深谙”,每跨越一步都要有深入地行动反思跟进,否则,教师成长就会抑囿于某一特定阶段的思维而构成定势,很难攀升到教师成长的理想境界。
   3、真心感动,捕捉当学生能够自己教育自己时的快乐。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当前最大的缺失就是没有感动,即使课堂里反复多次的“你真棒!”“你真行!”……大多也成了习惯性、形式化的“课堂口号”,而发自教师内心的、真诚的情感实在是见之甚少。在新课程实践中,真心感动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立场和态度,立场涉及到科学的学生观问题,态度则关系到教师所采用的方式方法问题。教师成长在这方面的表现是:准确的教育行动价值设定——在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大的满足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并使两者协调一致;准确的教育行动目标拟定——让学生清楚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准确的教育行动结果评价——学生发生积极向上的行为变化。这三方面都做到位了,教师的成就需要就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真心感动便由此产生。
   教师成长是一个过程,是教师主体对教育变革和发展的理解不断加深、对职业生命和从教价值的领悟不断提升、对自身格调气度和品位不断修养的过程。要说“应试教育”阶段教师成长的特征所具有的功能与作用,是引领学生走进“科学世界”的话,那么,“素质教育”阶段就是引领学生步入由“科学”和“人文”交织成的美妙世界,“新课程”阶段,则就在于把“情感”融入“科学与人文”之后,引领学生踏上“人性世界”的征程。基于人性理解之上的教师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成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