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职教思想品德教育中人格教育思考

职教思想品德教育中人格教育思考

日期: 2010-4-23 21:05:17 浏览: 1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在我们感叹学生的不良思潮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充分认识,将来的和谐社会将由学生们来创造。要想锻造一批具有卓越才能的人才,就不能仅仅是让他们被动的遵守现有的道德规范,而是要赋予他们对于社会的使命感。 
[关键词]职业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人格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在职业教育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初步有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同时又是对社会和生活多是感性的,缺乏理性的认识,容易受片面的思想观念和现象的影响,如何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建立正确而全面的世界观,对于他们未来的人生和整个社会都有深远的影响。 
思想品德教育或者说育人的基础应该是人格教育,这也是近来我们所共同的认识,然而由于人格理论本身的复杂和不成熟,我们的人格教育往往总是停留在认识和理论上,在实践中很难把握和深入,总是停留在见招拆招,就事论事的阶段,一直以来缺乏系统的人格教育方法和指导原则。

学海网
 
本人对人格的构成粗浅地认为有二个层次:人格的独立性,人格的社会性。分别决定人的独立的人格意志和与社会、他人和谐共存的能力。 
我认为,人格教育的基础是人格的独立性教育。人格独立性,在我理解是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根本,人格独立性的分解,可以分为对自我的存在的体认,具有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和自省能力,具有独立的对自我行为负责能力。人格的社会性是指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人不能脱离他人和社会而存在。人格的社会性教育是要明确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的伦理关系。 
人格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教育合格的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一、人格独立性教育 
 
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一直渴望能培养勇于奉献的高尚的人,这是教育的终极追求。然而在现今的社会里,人作为自我的存在的体认也是那么的迫切。只有具有明确自我意识的人才能主动地认知自我能做什么,而不是外界或他人要求做什么。学生中往往缺乏自我的价值观,缺乏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成为了一种纯粹的被动行为,对各方要求的被动反应:在家长要求下学习,在老师督导下学习,甚而是将来的社会竞争压迫自己学。等到工作后,便是上级要求我们做,家人的负担需要我们去做,为了生存必须得做。所有的这一切,将学习、工作、人生变成了无止尽的被动行为和折磨。 
我们一贯的教育方式,是对被动的学习方式下的消极抵抗上升为道德教育里的人格社会性问题,即指责学生没有社会责任感,缺乏对家人的感恩,关怀心态等等。但我认为,根本的缺乏是对自我的体认。 
对自我的体认简单说就是能够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朴素意义,对自己能力的认识,这个能力不是未来的社会生存能力,而是作为人的本质的能力,即每个个体的人不是社会和他人的附庸,而是具有特定的独立性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讲,公民的基本权利中的一些内容类似于此,如公民有生存的权利,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公民有休息的权利等。对于权利的体认有助于让学生感受自身存在,获得理性的自我意识。在我们强调人的社会性的时候不能缺乏对人个体独立性的基础的养成。 
怎样给予空间允许人格独立性的发展?我们往往过于焦虑的认为,如果不强迫,也许所有的学生都会逃离学校。但是,事实是在很多逃离厌倦压迫学习下的学生或成人,多年以后的悔悟确是当时的错误逃离。这个过程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长,需要到成年之后的很多年才能真正认识。在我身边发生的一个实例就是,一个厌倦读书、幻想自立的职校生,在打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盼望能再次回到课堂。给我的启示是,我们是否过分的担忧,并且剥夺了他们行使自我意识和自我判断的能力的锻炼? 
学海网
也许有很多人对自我意识和个体独立性的观点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青少年的叛逆个性已经在说明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独立性是需要纠正和规范的。但是,我要指出的是,正是由于我们缺乏对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独立性的理性养成,更多的表现是,一方面,不认为他们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存在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一些“偏差”的独立性进行粗暴的压制,导致了青少年的叛逆个性。事实是,不论我们怎么忽视,也不论我们怎么压制,个体的独立性和思考能力早就存在,忽视和压制只能是增加了他们体认自我的难度。在他们的独立意识没有完全苏醒,或者认为自己无力张扬的时候,他们是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存在,更因为这种隐性存在不被正面的引导,而导致在一旦爆发时所表现出长期压抑下的巨大冲击力。 
 
二、人格社会性教育 
 
只有在人格独立性教育的完成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社会性教育。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是对这一点的最直接的诠释,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当学生一直在被动地接受己所不欲的一切的同时,久而久之就认为人们的行为常态就是要去接受一切自己所不喜欢的,也就可以不去考虑强加与他人的行为对他人的感受。一个和谐的个人和社会的共处方式,不是只有理想主义的人人奉献的最高境界可以达成,在现实的社会基础上,建立一个理性的公平获取自身需要的规范应该更具有现实意义。 
如何能使学生理性和批判地认识社会中不合理的现象是人格社会性教育的关键。在这里我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和青年人永远是社会的希望,他们比我们更容易激发理想主义的追求。激发学生和青年人对自我价值的体认,激发学生和青年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积极的精神,而不是轻易地被社会的阴暗面影响和拉拢,这不是简单的行为道德规范的说教能够做到的。在我们一味地用道德规范来要求他们的同时,不妨允许他们理性地学习用自我的价值观来批判成人世界。 
因此,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职业学校的学生,怎么样引导他们用理性的思维对待社会生活是迫切需要的。学校小环境的不和谐与和谐,远远不能代替整个社会的状态,小环境里和谐的行为惯性在未来可能不和谐的社会环境里有多大的抗性,是非常值得探索的。和谐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落差会带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也是值得忧虑的。在我们努力创造和谐的小环境以致力于养成和谐的行为方式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教育。一种思考方式和价值判断方式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而作为一个长期不具有自我体认和长期处于一种“正确”,“规范化”教育下的学生来讲,如何看待社会的价值观的多元性,尤其显得必要。 
因此,我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努力于通过小环境里相互和谐关系的建设来影响学生,不能缺少学生个体自身的独立性教育。只有具有一定独立性人格的个体,才有能力抵抗不良的环境影响,进而去影响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红梅.抓住中职教育特点做好德育教育创新.工作冶金丛刊,2004年05期. 
[2]林可基.新时期中职生思想品德现状及改进构想.教育与职业.2004年31期. 
[3]于明孜.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之我见.黑河教育.2002年,第04期. 
[4]蔡欣达.加强中职学生品德教育对策探讨江西教育.2003年24期. 
学海网

返回顶部